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小板生成素(TPO)对血小板减少性疾病鉴别诊断及疗效判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了117例血小板减少患者及35例健康对照者血清TPO水平并进行分组比较,血小板减少患者包括再生障碍性贫血(AA)44例(初治21例、治疗后23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14例、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37例(疗效明显组22例、疗效欠佳组15例)、急性白血病(AL)21例、未明确诊断1例。结果 1各组血清TPO水平的比较:AA组、MDS组、ITP组、AL组及正常对照组血清TPO水平分别为(1 964.47±734.74)pg/ml、(248.85±149.35)pg/ml、(316.43±206.67)pg/ml、(1 436.37±949.25)pg/ml和(316.01±164.21)pg/ml。AA组与AL组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MDS组、ITP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AA组与AL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MDS组与ITP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AA组明显高于MDS组与ITP组(P0.05);AL组明显高于MDS组与ITP组(P0.05)。2皮质激素疗效明显组ITP患者初诊时血清TPO水平[(233.30±127.85)pg/ml]低于皮质激素疗效欠佳组[(447.06±241.90)pg/ml],P0.05。3AA患者初治组血清TPO水平[(1 979.67±748.41)pg/ml]与治疗有效组[(1 954.55±742.44)pg/ml]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检测血小板减少患者的血清TPO水平,有助于血小板减少性疾病的鉴别诊断;ITP患者初诊时血清TPO水平与皮质激素疗效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两种术式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对比证实单侧椎板减压+单枚Cage 植骨椎间融合单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改良PLIF)的疗效.方法 2006 年2 月至2009 年12 月随机治疗的术后复发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96例,其中55 例行全椎板减压+单枚Cage 植骨椎间融合双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PLIF),41 例行改良PLIF,平均随访7.53 个月.分析疗效、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采用JOA 评分标准记录手术前后分值变化,根据正侧位及过伸过屈位X 线片,测量术前术后椎间隙高度变化,判定融合,相关数据行统计学分析并判定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椎间隙植骨都获得了完全融合,PLIF 组和改良PLIF 组手术时间分别为(150.27 ±17.01)min 和(93.67 ±10.49)min,术中出血量分别为(597.27 ±128.13)ml和(357.80 ±99.16)ml,两组手术时间及出血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PLIF 组JOA 分值变化[(16.95 ±2.09)分]与改良PLIF 组[(16.63 ±1.88)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PLIF 组椎间隙高度变化值[(0.47 ±1.19)mm]与改良PLIF 组[(0.41 ±1.07)mm]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两种术式在术后复发腰椎间盘突出症椎间隙植骨融合及高度变化无明显差别,但改良PLIF 术式较PLIF 术式创伤小,手术暴露时间短,出血量少,内固定费用低,且临床疗效明确,适合此类疾病的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传统四孔与改良三孔经腹膜外腹腔镜根治术式治疗高龄前列腺癌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差异。方法选取平顶山煤业集团总医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0月收治高龄前列腺癌患者共11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5例)和观察组(55例),分别行传统四孔与改良三孔经腹膜外腹腔镜根治术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临床指标、切缘阳性率、术后复发率及尿失禁发生率等。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84.15±12.41)min]、术中出血量[(105.37±13.41)ml]、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5.22±1.51)d]及住院时间[(3.62±0.58)d]均显著优于对照组[(104.93±20.10)min、(218.70±24.25)ml、(4.19±0.83)d、(5.66±2.7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切缘阳性率(12.73%)和术后复发率(10.91%)均显著低于对照组(27.27%、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尿失禁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传统四孔术式,改良三孔经腹膜外腹腔镜根治术式治疗高龄前列腺癌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轻术中创伤,降低切缘阳性率和术后复发率,并未增加术后尿失禁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大剂量地塞米松联合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TPO)与单纯使用大剂量地塞米松冲击治疗重症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3年1月至2015年3月于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血液内科住院治疗的75例重症ITP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n=38)和对照组(n=37).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构成比等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给予静脉滴注地塞米松40mg/次×1次/d×4 d+皮下注射rhTPO 15 000 U/次×1次/d×14 d,若血小板计数<10×109/L,则给予输注新鲜单采血小板1个治疗量.对照组仅给予静脉滴注地塞米松40 mg/次×1次/d×4d,余辅助治疗同治疗组.治疗14 d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统计学分析.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人体试验委员会所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分组征得受试对象本人的知情同意,并与之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77.3%比47.8%)、达有效时间[(6.9±1.4)d比(10.2±2.1)d]、血小板升高值[(155.2±101.2)×109/L比(55.7±33.3)×109/L]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差异(x2=5.01,U=2.46、3.15;P<0.05).两组患者血小板输注率、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大剂量地塞米松联合rhTPO治疗重症ITP患者安全有效,较单纯使用大剂量地塞米松能有效缩短血小板起效时间,并且能明显提高血小板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单采血小板对血小板质量及输注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8年1月收治的150例输血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采取手工分离血小板,观察组采取单采血小板,对比两组血小板质量及输注结果。结果两组血小板总量、血小板体积以及酸碱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血小板计数、白细胞及红细胞含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小板校正计数指数、纤维蛋白原上升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血小板校正回收率、凝血酶原活性变动率、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变动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血小板校正计数指数有效率、血小板校正回收率、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采血小板与手工分离血小板均均具有一定临床效果,但单采血小板质量更好,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翼状胬肉切除联合改良带蒂结膜瓣转移治疗原发性翼状胬肉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番禺区中心医院收治的原发性翼状胬肉患者100例(单人单眼),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传统翼状胬肉切除联合新鲜羊膜移植术治疗50例50眼,治疗组接受翼状胬肉切除联合改良带蒂结膜瓣转移术治疗50例50眼。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疗效、角膜散光水平、并发症及视力水平。结果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6. 091,P 0. 05)。治疗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92%,46/50)高于对照组(78%,39/50)。术前两组患者角膜散光度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组患者术后6个月角膜散光度[(0. 71±0. 03)°]低于对照组(P 0. 05)。治疗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 05)。术前对照组及治疗组视力水平[(0. 52±0. 16)°、(0. 53±0. 17)°]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组患者术后2个月[(0. 61±0. 03)°]、4个月[(0. 66±0. 16)°]、6个月[(0. 68±0. 18)°]视力水平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 翼状胬肉切除联合改良带蒂结膜瓣转移术能提高原发性翼状胬肉治疗效果,改善患者视力水平,减少术后并发症及角膜散光,建议推广。  相似文献   

7.
王锐 《中国临床研究》2012,25(7):661-662
目的探讨早期乳腺癌保乳治疗的临床疗效和适应证,以提高乳腺癌的治疗水平。方法采用保乳手术治疗的30例早期乳腺癌患者(保乳组),同期年龄、病程等匹配的30例采取传统改良根治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对照组),对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手术时间[(136.3±17.1)vs(181.7±16.5)min,P﹤0.05]、术中出血量[(300.5±19.8)vs(387.5±26.3)ml,P﹤0.05]保乳组均低于改良根治组;保乳组并发症发生率较改良根治组有所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0%vs30.0%,P﹥0.05)。术后1、3年复发率及生存率2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早期乳腺癌采用保乳治疗,手术损伤小,并发症较少,术后患侧乳房外形满意。保乳治疗是早期乳腺癌治疗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TPO)对脓毒症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0例脓毒症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随机分成TPO组和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TPO组给予rhTPO15 000U皮下注射,1次/d,不超过7d;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7d。观察第1~7天2组患者血小板计数,凝血功能,出血况和血制品输注况,肝、肾功能,ICU住院时间,ICU病死率和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第3~7天,TPO组血小板计数(×10~9/L)[第3天(80.22±15.17),第5天(100.35±19.51),第7天(107.55±6.23)]明显高于对照组[第3天(60.49±15.34),第5天(68.28±18.04),第7天(81.16±18.82)];TPO组用药后血小板恢复≥100×109/L,所用天数(5.45±1.28)d明显少于对照组(8.35±1.14)d;TPO组血小板等血制品输注量[血小板(1.5±1.2)U,新鲜冰冻血浆(60.5±40.3)ml,浓缩红细胞(0.4±0.5)U]明显少于对照组[(血小板(3.3±1.8)U,新鲜冰冻血浆(133.3±101.8)ml,浓缩红细胞(1.2±1.2)U];TPO组ICU病死率(20%)明显低于对照组(40%);TPO组出血发生率和ICU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凝血功能和用药前后肝、肾功能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组均无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结论:rhTPO能够明显升高脓毒症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的血小板计数,明显减少患者输注浓缩血小板等血制品的数量,缩短ICU住院时间,显著降低患者的病死率,同时对肝、肾功能无影响,未见药物不良反应,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地佐辛复合左布比卡因用于剖宫产术后硬膜外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行剖宫产术患者98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9例,观察组给予地佐辛5 mg+0.75%左布比卡因15 ml+氯化钠注射液85 ml进行术后镇痛,对照组给予吗啡4 mg+0.75%左布比卡因15 ml+氯化钠注射液85 ml进行术后镇痛,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排气时间、镇痛效果、不同时间点VAS评分、Ramsay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排气时间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镇痛效果总有效率分别为97.96%、95.92%,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结束时两组患者VAS评分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Ramsay评分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6.12%)较对照组(32.65%)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佐辛复合左布比卡因用于在剖宫产术后硬膜外镇痛,镇痛效果好,不良反应少,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HICH)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78例安阳市第二人民医院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收治的HICH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9例。对照组以传统大骨瓣开颅术治疗,观察组以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效果。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92.41±8.96) min]、住院时间[(12.14±2.05) d]短于对照组[(112.41±10.37) min、(14.41±2.24) d],出血量[(115.52±15.32) ml]少于对照组[(189.74±20.29) 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血肿清除率、血肿复发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术后GCS评分[(13.12±1.53)分]高于对照组[(11.89±1.22)分],SSS评分[(12.52±1.82)分]、并发症发生率(5.13%)低于对照组[(14.75±2.02)分、20.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HICH效果与传统手术相当,但小骨窗开颅手术创伤...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及西洛他唑三联抗血小板治疗对血小板功能及短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318例患者分为双联抗血小板组和三联抗血小板组,于术前、术后7天及术后30天测定p-选择素及血小板聚集率(platelet aggregation rate,PAR),并且统计1个月内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MACE)发生率.结果 术后7天、术后30天三联组较双联组P-选择素表达率均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5.25±2.09)% vs(6.03±2.12)%,(2.67±1.67)% vs (3.24±1.98)%,P<0.05].术后7天、术后30天三联组较双联组PAR均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2.02±6.02)% vs (29.06±5.71)%,(20.03±4.62)% vs (26.78±4.35)%,P<0.05].随访1个月,三联组及双联组MACE发生率分别为1.85%(3/162)、7.05%(11/1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血的发生率分别为9.26%(15/162)、7.05%(11/15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三联抗血小板治疗能够更有效地抑制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血小板的活化和聚集,降低PCI术后MACE事件发生率且不增加出血风险.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偏低的献血者是否适合单采血小板.方法 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清远市中心血站50例MCV偏低的献血者为试验组,50例MCV正常的献血者为对照组.比较捐献单采血小板前后试验组和对照组血常规参数;2周后复查2组献血者血常规参数恢复情况;检测试验组与对照组所捐献的血小板质量,比较2组血小板成品合格率.结果 采集前,试验组红细胞计数[(6.52±0.61)×1012/L]、血小板计数[(234.92±15.24)×109/L]高于对照组,MCV[(73.51±5.15)fL]、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23.18±1.07)pg]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集前,试验组血细胞比容[(45.82±2.14)%]、血红蛋白[(150.14±10.35)g/L]、平均血小板体积[(9.59±0.73)fL]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采后,2组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血细胞比容、血小板计数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平均血小板体积下降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周后复查,试验组与对照组血细胞参数恢复至采集前水平;2组血小板成品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CV偏低的献血者可以成功捐献血小板,血细胞参数短期内可以恢复至采集前水平,采集的血小板符合质量控制要求.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连霉纱联合龙珠软膏治疗对Ⅲ~Ⅳ期慢性伤口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和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6月海口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Ⅲ~Ⅳ期慢性伤口患者100例开展回顾性研究,根据治疗方法将其分为联合组与常规组,各50例,分别采用连霉纱联合龙珠软膏治疗与新型敷料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伤口愈合时间、治疗费用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和炎症指标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联合组患者治疗后的伤口愈合时间[(24.34±2.18) d]、住院时间[(25.15±4.62) d]及治疗费用[(276.35±124.47)元]明显低于常规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联合组患者治疗后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587.62±37.91) ng/L]显著高于常规组[(490.22±34.58) ng/L],内皮素[(43.98±2.64) ng/L]、白细胞介素-6[(13.09±1.21) pg/ml]、肿瘤坏死因子-α[(12.65±1.56) pg/ml]水平显著低于常规组[(57.17±3.16) ng/L、(18.63±1.47) pg/ml、(18.24±1.78) pg/m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联合组患者的创面感染、发热红肿、流脓等不良反应发生分别1例、2例与0例,常规组为8例、3例和2例;联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比常规组患者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连霉纱联合龙珠软膏治疗对Ⅲ~Ⅳ期慢性伤口患者生长因子影响显著,它能有效缓解患者局部炎症,激发细胞生长因子活性,去除坏死组织,刺激组织细胞再生,促进患者伤口早日愈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人性化护理在剖宫产产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于本院剖宫分娩的146例产妇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3例产妇。对照组产妇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产妇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前后使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对两组产妇入院时、手术前及手术后的焦虑情况进行评估,对术后两组产妇产后出血、尿滞留、便秘腹胀的发生率进行统计,并就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术后出血量、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入院之初两组产妇HAM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及手术后观察组产妇HAMA得分[(7.21±0.26)分,(3.15±0.18)分]均低于对照组[(11.37±0.67)分,(6.49±0.27)分](P0.05);观察组产妇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59%,低于对照组的21.92%,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12.03±1.29)d]、术后出血量[(532.06±11.26)ml]均优于对照组[(16.23±1.51)d、(869.46±32.06)ml],护理服务满意度[(94.16±1.59)分]评分高于对照组[(81.05±0.61)分](P均0.05)。结论人性化护理能够显著降低剖宫产产妇不良情绪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有助于提高产妇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李博 《临床医学》2020,40(1):57-59
目的研究三联抗血小板方案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2017年6月至2019年7月行PCI治疗的150例STEM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双联组与三联组,每组75例,双联组给予双联抗血小板方案治疗,三联组给予三联抗血小板方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慢血流、出血事件和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并探讨血栓弹力图指标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花生四烯酸(AA)抑制率、二磷酸腺苷(ADP)抑制率以及AA诱导最大血块强度(MA-ADP)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三联组AA抑制率、ADP抑制率明显高于双联组,MA-ADP明显低于双联组(P0.05);两组患者大出血以及小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但三联组患者慢血流(6.67%,5/75)以及心血管事件发生率(9.33%,7/75)明显低于双联组[17.33%(13/75),21.33%(16/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双联抗血小板方案比较,三联血小板方案可有效改善血栓弹力图指标,提高血小板抑制率,降低术后慢血流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rh IL-11)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初治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9月58例初治ITP患者,通过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29例。对照组采用糖皮质激素治疗,静脉滴注地塞米松10 mg/d,血小板计数至100×10~9/L则改用泼尼松,口服60 mg/d;研究组采用地塞米松+rh IL-11,若血小板计数至100×10~9/L则终止应用rh IL-11,两组均持续治疗7 d。统计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分析治疗前及治疗3、7 d时两组血小板计数水平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3.10%)高于对照组(68.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血小板计数水平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7 d,两组血小板计数水平均较治疗前增加,且研究组各时期血小板计数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7.24%)与对照组(10.34%)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采用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及糖皮质激素治疗初治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效果显著,可有效增加血小板计数水平,提高治疗效果,且安全性较高,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替罗非班联合抗血小板药物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近期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4月50例进展性脑梗死患者,按照随机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给予抗血小板单药治疗,观察组给予替罗非班+抗血小板药物联合治疗。治疗3周后,比较两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红细胞聚集指数,并评价其疗效和安全性。结果观察组NIHSS评分为(6.56±2.64)分,对照组为(11.32±2.7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红细胞凝聚指数为(6.33±0.5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7.68±0.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有效率方面,观察组为92.00%(23/25),高于对照组[68.00%(17/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恶心呕吐、呼吸困难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罗非班联合抗血小板药物能够提高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且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8.
陈玉红  简黎  李海容 《护理研究》2014,(11):1348-1349
[目的]探讨血小板单采去除术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的效果及其护理。[方法]将2011年1月—2013年6月住院的72例病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病人给予药物治疗,观察组病人在给药的基础上联合给予1次或2次血小板单采去除术,比较两组病人血小板的数量。[结果]观察组病人使用血小板单采去除术后血小板数量明显下降,症状缓解;两组病人治疗后血小板下降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小板单采去除术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配合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效果显著,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比甲状腺全切术与甲状腺次全切术治疗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4年7月至2015年12月78例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通过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39例。对照组采用甲状腺次全切术治疗,研究组采用甲状腺全切术治疗,术后6个月进行随访。对比两组手术情况,并统计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疾病复发率。结果研究组手术用时(67.37±12.51)min长于对照组(53.51±10.76)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中出血量(69.64±23.15)ml、住院时间(10.15±1.41)d与对照组[(68.85±22.30)ml、(10.22±1.38)d]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17.94%)与对照组(15.38%)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疾病复发率为0,对照组为17.94%,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甲状腺全切术治疗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疾病复发率,且安全性较高,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0.
蒋丹 《中国临床研究》2013,26(8):807-808
目的 探讨现代化改良式宫颈癌广泛根治术的实施方式与效果.方法 2011年8月至2012年8月收治的160例宫颈癌患者,依照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按传统术式行淋巴结清扫+广泛性子宫切除术;观察组行改良式宫颈癌广泛根治术.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留置尿管时间及输尿管损伤、淋巴囊肿、尿潴留发生率,术后24h内每隔4h检测体温,观察高热发生率.术后12个月随访,观察两组术后转移情况及存活率.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手术时间[(170±26)vs(229±29) min]、术中出血量[(342±33)vs(673±36) ml]、尿管留置时间[(9.6±0.5)vs(15.2±1.2)d]明显减少(P均<0.05);淋巴囊肿、尿潴留、术后发热率明显降低(P均<0.05);输尿管损伤率两组相近(P>0.05).两组术后转移及存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改良式宫颈癌广泛根治术与传统宫颈癌手术比较,具有术中出血少、术中损伤周围组织几率小、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