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总结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TPO)联合减量糖皮质激素治疗老年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老年ITP患者29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组15例采用rhTPO联合减量泼尼松治疗;对照组14例采用标准剂量泼尼松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6.67%,对照组71.43%;随访3个月,治疗组长期反应率78.57%,对照组长期反应率50%.治疗组患者不良反应轻微,无一例终止治疗.结论:rhTPO联合减量糖皮质激素治疗老年ITP疗效佳,无严重药物不良反应,是治疗老年ITP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小剂量美罗华联合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 TPO)治疗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疗效及其护理。方法对诊断为难治性ITP的4例患者采用小剂量美罗华联合rh TPO治疗,治疗过程中实施有效的心理护理,严格规范药液的保管、配置及输注,积极预防和处理药物不良反应,并对副作用进行严密观察和护理。结果 4例患者中,1例获完全反应(CR),3例获部分反应(PR),发热1例、肝功能异常1例,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结论小剂量美罗华联合rh TPO为难治性ITP的治疗提供了新途径,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精心的护理能有效预防药物的毒副作用,保证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联合小剂量利妥昔单抗治疗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江门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20例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60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大剂量地塞米松冲击疗法,干预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大剂量地塞米松和小剂量利妥昔单抗联合治疗方法。定期检测血小板数量,综合分析糖皮质激素联合小剂量利妥昔单治疗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干预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偏高,为9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6周内血小板数量基本稳定的患者占70.00%,明显高于对照组(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皮质激素联合小剂量利妥昔单抗治疗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5.
目的:观察小剂量糖皮质激素合并肿节风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疗效,研究肿节风在ITP中的治疗作用。方法:初治ITP患者2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小剂量糖皮质激素+肿节风治疗组,复治ITP患者共16例。治疗方案按强的松0.25mg/kg+肿节风1.5g/d。疗效判定,按照第五届全国血栓与止血委员会制定的标准确定。结果:小剂量强的松(0.25mg/kg)合并肿节风治疗初治ITP的有效率,与常规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相比,无明显差异。而对复治ITP患者治疗有效率达68.7%,而且无明显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小剂量糖皮质激素合并肿节风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TP)的疗效 ,研究肿节风在ITP中的治疗作用。方法 :初治ITP患者 2 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小剂量糖皮质激素 +肿节风治疗组 ,复治ITP患者共 16例。治疗方案按强的松 0 2 5mg/kg +肿节风 1 5g/d。疗效判定 ,按照第五届全国血栓与止血委员会制定的标准确定。 结果 :小剂量强的松(0 2 5mg/kg)合并肿节风治疗初治ITP的有效率 ,与常规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相比 ,无明显差别。而对复治ITP患者治疗有效率达 68 7% ,而且无明显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艾曲泊帕联合环孢素用于难治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将39例难治性ITP患者分为试验组16例(接受艾曲泊帕联合环孢素治疗)和对照组23例(使用环孢素治疗)。记录治疗前、治疗3个月及9个月后患者血小板计数情况,评价药物不良反应和疗效。结果 治疗3个月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9.57%,试验组为81.2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9个月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34.78%,试验组总有效率为6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37.50%(6/16),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39.13%(9/2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艾曲泊帕联合环孢素能够提高难治性ITP患者的血小板计数,改善临床症状,安全性较高,治疗依从性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 TPO)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新诊断成人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8年9月-2019年10月新诊断ITP患者34例,男11例、女23例,中位年龄52(20-76)岁,分为试验组(17例)和对照组(17例)。试验组给予rhTPO 300 IU/(kg·d)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对照组给予rhTPO(15 000 IU/d)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血小板数、血小板增幅以及总有效率,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试验组治疗后d 14 PLT数及PLT增幅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基线水平(P<0.05)。治疗后d 3、7试验组和对照组PLT数及PLT增幅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在d 7、l4的完全缓解率、总反应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对照组分别有13、12例患者进行了血小板输注。试验组出现轻度肝酶升高、轻微肌肉酸痛不适各1例,对症处理后恢复正常。结论:与常规剂量相比,足剂量rhTPO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新诊断ITP患者,d 14血小板数、较基线PLT增幅更大,...  相似文献   

9.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mmune thrombocytopenia,ITP)是由于血小板自身抗体和T细胞功能障碍所致,血小板及其前体巨核细胞均受到攻击导致血小板破坏和生成不足。激素、利妥昔单抗、脾切除术及TPO受体激动剂不能逆转其疾病进程,且因感染、血栓形成等副作用限制了临床应用。新型治疗药物包括:CD154抗体、抑制性FCγ受体、Syk抑制剂等可以靶向疾病进程的关键步骤,有望限制全身副作用并降低ITP的发病率和患者死亡率。本文就ITP当前治疗策略、新型治疗药物及进一步研究方向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胎盘多肽治疗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mmune thrombocytopenia,ITP)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接受治疗的ITP患者9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胎盘多肽组与泼尼松组各48例,泼尼松组给予醋酸泼尼松治疗,胎盘多肽组在泼尼松组基础上联合胎盘多肽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PAIg A、PAIg G、PAIg M等血小板抗体,CD3~+、CD4~+、CD8~+等T细胞,产板巨核、巨核细胞、网织血小板水平,不良反应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胎盘多肽组PAIg A、PAIg G、PAIg M、CD3~+CD8~+、巨核细胞、网织血小板水平均低于泼尼松组,CD3~+、CD3~+CD4~+、CD4~+/CD8~+、产板巨核水平均高于泼尼松组(P0.05)。胎盘多肽组总有效率高于泼尼松组(P0.05)。治疗期间两组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胎盘多肽治疗ITP可有效纠正患者机体免疫失衡,降低血小板抗体水平,增加血小板数量,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小剂量利妥昔单抗治疗复发难治性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研究纳入20例复发难治性ITP患者,给予利妥昔单抗100 mg静脉滴注,每周1次,连用4周,动态观察血常规、肝肾功能及凝血功能.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治疗前后CD3+、CD4+、CD8+、CD19+淋巴细胞数.免疫比浊法定量检测治疗前后血清免疫球蛋白(IgG、lgM、IgA)水平.用ELISA方法检测血小板膜糖蛋白抗体.治疗前后各项检测指标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结果 治疗后中位起效时间为18d,PLT达峰值时间为(24±7)d.治疗后PLT[(124±106)×109/L]显著高于治疗前[(13±5)×109/L](P<0.01).11例(55%)患者达完全反应(CR),4例(20%)有效(R),5例(25%)无效(NR).中位疗效持续时间为8(5~23)个月.治疗前后外周血WBC、HGB、血清免疫球蛋白以及CD3+、CD4+、CD8+淋巴细胞数无明显变化,CD19+淋巴细胞数治疗后[(50.53±29.11)×106/L]较治疗前[(125.65±14.12)×106/L]明显下降(P<0.01).3例患者治疗前血小板自身抗体检测阳性,治疗后均为阴性.1例患者在首次输注利妥昔单抗后发生轻微不良反应.结论 小剂量利妥昔单抗是一种治疗复发难治性ITP安全有效的药物,但其最佳用药方案、长期疗效以及不良反应有待临床进一步观察验证.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大剂量丙种球蛋白(HDIG)联合小剂量糖皮质激素在治疗危重症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作用.方法:75例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组.大剂量丙种球蛋白联合小剂量糖皮质激素组(HDIG组)38例,给予丙种球蛋白0.4g*kg-1*d-1 5 d,泼尼松0.5 mg*kg-1*d-1 28 d;糖皮质激素组(激素组)37例,给予泼尼松1~2 mg*kg-1*d-1 28 d.结果:HDIG组中显效25例(65.8%),良效9例(23.7%),进步2例(5.3%),无效2例(5.3%),总有效率为94.7%;激素组中显效23例(62.2%),良效9例(24.3%),进步3例(8.1%),无效2例(5.4%),总有效率为94.6%.两组治疗后血小板计数(BPC)均较治疗前明显上升(P均<0.01;BPC峰值数HDIG组明显高于激素组[(212.56±90.25)×109 /L比(127.26±81.26)×109/L,P<0.01];达峰值时间HDIG组明显短于激素组[(7.80±4.50) d比(27.00±9.32) d].结论:大剂量丙种球蛋白联合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ITP可明显缩短血小板上升至安全水平的时间.  相似文献   

13.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3):516-517
研究不同方法免疫球蛋白治疗儿童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疗效。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2月于我院儿科病房新诊断的78例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儿童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冲击组各39例,两组患儿给予相同的综合治疗,常规组丙种球蛋白400mg/(kg·d)静脉输注,连续使用5d,冲击组丙种球蛋白1g/(kg·d)静脉输注,仅使用1d。记录全部病例丙种球蛋白使用后第1、3、5、7d血小板计数,记录全部病例出血消失时间、住院费用、住院时间,并关注药物不良反应,进行比较。冲击组在丙种球蛋白使用后第1d血小板计数、第3d血小板计数、出血消失时间、住院费用、住院时间方面优于常规组,经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在第5d血小板计数、第7d血小板计数方面两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新诊断的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儿童中,以单日1g/(kg·d)静脉输注丙种球蛋白疗效满意,也较为经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primary immune thrombocytope-nia,ITP)是临床最常见的自身免疫性出血性疾病,多数患者没有明确病因。初诊时激素首选,短期有效率为80%,但长期有效率仅为13%~15%[1]。大约有10%的儿童和80%的成人患者在减激素期间病情反复,病程迁延达1年以上,成为慢性ITP。慢性ITP的传统治疗主要包括脾切除、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抗D免疫球蛋白、达那唑、长春新碱、免疫抑制剂等。其中脾切除是激素无效或依赖患者的首选方法,持续有效率达66%[2],然而许多年轻患者主观上不能接受切脾,而老年患  相似文献   

15.
16.
总结31例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应用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联合减量糖皮质激素治疗的观察及护理。认为护理重点为做好心理护理,提高患者治疗信心,掌握正确的给药方法,加强药物不良反应的观察与护理,同时做好皮肤、黏膜出血及颅内出血的观察与预防,避免加重出血,顺利完成治疗。31例均完成1疗程的治疗,显效15例,良效13例,进步3例,总有效28例。  相似文献   

17.
作者使用联合化疗治疗10例难治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患者。其中2例是霍奇金病和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所致,其余8例为难治性慢性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女7例,男3例,中数年龄41.5岁(24~69岁)。血小板减少的时间5~110个月。全部患者的血小板数均<5×10~9/L,除非他们正在接受某种形式的治疗。这些患者既往平均接受过6.8(3~10)种治疗,包括皮质类固醇和脾切除,但均无  相似文献   

18.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是一种较常见的自身免疫性出血性疾病[1],其特点是自发性出血、血小板减少、出血时间延长和血块凝固不良[2],临床表现为广泛的皮肤紫癜和黏膜出血,严重者可有致命  相似文献   

19.
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mmune thrombocytopenia,ITP)是一种复杂的自身免疫疾病,以外周血中血小板计数100×10~9/L为特点。ITP的发病机制复杂,尚未完全阐明,目前对ITP发病的研究主要针对于体液免疫失调以及细胞免疫失调等方面。近年来,研究该发病机制取得了一些新的进展,包括非依赖FcγR介导的血小板清除途径,可以调节T、B细胞的金属蛋白酶(ADAM)10,遗传因素中的微小RNA的表达异常等。在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机体免疫系统的失衡,导致ITP的发生。本文就近年来针对ITP研究的体液免疫,细胞免疫以及其他可能的新发病机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综合性护理干预在难治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中的应用及对患者免疫系统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70例难治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2组均接受部分脾动脉栓塞手术治疗,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综合性护理干预。观察患者术前、术后1个月后2组免疫系统功能变化情况,术后3个月行疗效评估,记录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前2组免疫功能指标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2组CD3~+、CD4~+和CD4~+/CD8~+等指标水平均高于术前,CD8~+水平低于术前,观察组指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CD8~+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88.57%高于对照组的68.57%(P0.05);观察组护理期间穿刺部位出血、感染、胃肠道反应、呼吸系统反应等并发症总发生率8.57%低于对照组的22.86%(P0.05)。结论难治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中应用综合性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可有效减轻手术应激,改善患者免疫系统功能,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增强手术治疗效果,促进患者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