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日前在上海瑞金医院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我国在白血病治疗领域获得重要突破,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能基本治愈了。这是人类第一种可以被治愈的白血病。  相似文献   

2.
阎金松  郭萍 《黑龙江医药》2003,16(5):475-476
利用三氧化二砷(As_2O_3,以下简称砷剂)或全反式维甲酸(ATRA)治疗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APL)已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本文对应用砷剂联合 ATRA 治疗 APL 进行了临床观察。1 资料和方法1.1 研究对象本研究历时20个月。收集2001年1月至2002年9月间48例病例。病例中位数年龄36.5岁。其中男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三氧化二砷(As2O3)联合全反式维甲酸(ATRA)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患者使用三氧化二砷联合全反式维甲酸双诱导治疗,对高白细胞患者加用单一化疗药物高三尖衫酯碱(H)或柔红霉素(DNR),合并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患者予以输注血浆/纤维蛋白原。结果29例患者中26例完全缓解,完全缓解(CR)率89.66%;3例死于颅内出血。结论三氧化二砷联合全反式维甲酸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疗效确切,患者耐受性较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全反式维甲酸(ATRA)联合三氧化二砷(As2O3)治疗初治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疗效。方法对应用ATRA和As2O3联合诱导治疗的20例APL患者的完全缓解(CR)率、达CR所需时间和不良反应进行观察,并与单独应用ATRA组30例进行比较。联合用药组治疗方法为ATRA 25mg/(m2.d),0.1%As2O310ml/d直至CR。结果联合用药组与单独应用ATRA组相比,CR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别为95%、86.7%,均P>0.05);联合用药组获得CR所需的时间短于单独用药组(平均时间分别为24d、45d,均P<0.05),早期死亡率较单独用药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别为5%、13.3%,均P>0.05);与单独用药组相比,联合用药组的不良反应并未增加。结论联合用药诱导初发APL缓解的疗效优于单用药组,不良反应少,是一种值得推广应用的方案。  相似文献   

5.
自 1997年以来我院采用诱导加杀伤 ,交替治疗缓解后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APL )取得较好的疗效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病例 :自 1997年以来住院的 APL 患者 8例 ,其中女 5例 ,男 3例 ;年龄 16~ 5 4岁。均在省协和医院血液科确诊并采用口服全反式维甲酸诱导治疗达完全缓解。1.2 缓解后治疗方案 :柔红霉素、高三尖杉酯碱、阿克拉霉素、吡柔吡星 (吡喃阿霉素 )与阿糖胞苷组成 DA、 HA、 AA、 TA方案 ,常规剂量 ,连续应用 2~ 3个疗程 ,再交替化疗 2~ 3个疗程 ,循环往复 ;化疗间歇期连服全反式维甲酸 ,每日 4 0~6 0 m g,连…  相似文献   

6.
本文总结1992~2000年,在我院住院确诊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17例患者,采用全反式维甲酸(ATRA)治疗的临床经验,探讨如何提高疗效,减少药物副作用,降低治疗中的死亡率。1 材料与方法1.1 病例来源1992~2000年本院住院病例,经临床、实验室、骨髓形态学检查确诊为APL,诊断标准和疗效判定以张之南主编《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1998年第2版为准。17例中初治16例,复治1例,男7例,女10例,年龄11-60岁,中位数年龄32岁。病程:初治16例2-3个月,复治1例5个月。1.2 临床和实验室资料入院时临床症状和体征:头晕、乏力15例,发热10…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全反式维甲酸(ATRA)联合三氧化二砷(ATO)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过程中血清血脂的变化规律。方法回顾分析经全反式维甲酸联合三氧化二砷诱导完全缓解后,两种药物联合巩固治疗2个周期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住院患者49例。分别于治疗前、完全缓解后(CR)、联合用药巩固治疗第1个周期结束及第2周期结束,检测血清血脂指标-血清三酰甘油(TG)、血清总胆固醇(TC)。并对血脂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经ATRA联合ATO治疗完全缓解后,患者血脂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完全缓解后巩固治疗1个周期,血清TG及TC水平升高(P<0.05)。完全缓解后巩固治疗2个周期,分别与治疗前、完全缓解后及巩固治疗1个周期比较,血清TG及TC升高(P<0.01)。结论 APL患者经ATRA联合ATO治疗会导致血脂升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三氧化二砷(As2O3)治疗全反式维甲酸(ATRA)诱导缓解后复发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0.1%As2O3注射液1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ml稀释,持续3~4h静脉滴注,1次/d,儿童根据年龄酌减。结果11例ATRA诱导缓解后复发的APL患者,10例达完全缓解(CR),CR率90.9%,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0.1%As2O3注射液治疗ATRA诱导缓解后复发的APL是有效且安全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全反式维甲酸(ATRA)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发生维甲酸综合征(RAS)的临床规律、治疗及预防方法。方法 对59例初发APL患者行ATRA治疗过程中,发生与不发生白细胞增高与RAS的关系、临床特征及RAS的治疗方法进行观察。结果 59例APL患者在ATRA治疗后,WBC>20.0×10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全反式维甲酸与三氧化二砷联合治疗初发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近期疗效。方法随机将我院2012年10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90例初发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全反式维甲酸治疗,观察组患者联合全反式维甲酸和三氧化二砷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结果观察组CR率为88.9%,对照组CR率为71.1%,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达CR时间、白细胞峰值及PML/RARα转阴率的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联合三氧化二砷与全反式维甲酸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近期疗效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和运用。  相似文献   

11.
黄明 《中国基层医药》2005,12(7):792-794
目的 总结全反式维甲酸(ATRA)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临床资料,探讨影响其长期生存的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临床病例分析方法。ATRA诱导缓解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202例。缓解后按所接受的维持治疗分为维甲酸加化疗序贯交替组53例,单用化疗组50例,终止治疗组21例。观察长期生存率与年龄、性别、初诊时血液学指标的关系。结果 202例患者中20例在接受ATRA治疗2周内死亡,早期病死率9、9%。182例患者中166例获得完全缓解(CR),缓解率91.2%。3年生存率40.4%,5年以上生存率22.6%(28/124)。APL合并中枢神经系统(CNS)浸润发生率为7.4%(15/202)。长期生存患者年龄在35岁以下者占85.7%。复发61例,复发率49.2%。结论 年龄、初诊时白细胞数、白血病细胞浸润程度和合并CNS漫润是影响APL患者长期生存的重要因素。PML/RARα融合基因持续阳性或由阴性转为阳性常与复发有关,而持续阴性常伴随长期无病生存。  相似文献   

12.
急性白血病(AL)系造血系统恶性克隆性疾病。按FAB分类,AL分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和急性髓性白血病(AML)。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属FAB分类中M3型AML。APL是一种独特类型的AML,以特殊的形态学、超微结构、细胞遗传学和临床表现为特征。该型白血病出血倾向严重,易并发弥  相似文献   

13.
罗保安 《河北医药》2012,34(16):2441-2442
目的 探讨亚砷酸联合全反式维甲酸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28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联合组,其中治疗组患者采用亚砷酸进行诱导缓解治疗,联合组患者采用全反式维甲酸联合亚砷酸进行诱导缓解治疗.结果 2组患者治疗后其完全缓解例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达完全缓解的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出现并发症的机会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采用亚砷酸联合全反式维甲酸进行诱导缓解治疗,可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并缩短患者到达完全缓解的时间.  相似文献   

14.
周荣富  孙关林 《江苏医药》1996,22(4):227-229
24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患者,在全反式维甲酸(ATRA)治疗过程中,用ELISA法检测其血清、骨髓单个核细胞及NB4细胞用ATRA诱导前后上清液及冻融物中G-CSF水平。结果表明,在治疗前血清中G-CSF检出率为20.8%,治疗后检出率升高,在白细胞达高峰前阳性率最高,而后逐渐下降。上清液及冻融物中G-CSF均未能检出。分析表明血清G-CSF水平与外周血白细胞呈正相关(P<0.05)。结果提示G-CSF在APL患者用ATRA治疗过程中白细胞升高的发生机制中起一定作用,APL细胞不分泌G-CSF。  相似文献   

15.
我院自 1997年 5月至 2 0 0 2年 12月应用三氧化二砷(As2 O2 )治疗难治和复发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APL)患者 15例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15例中 ,其中女 7例 ,男 8例 ;年龄 7~ 48岁。本组复发及难治APL病均按张之南主编的《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1 ] 诊断。复发性APL 6例 ,在全反式维甲酸 (ATRA)治疗达到完全缓解 (CR)后 6~ 2 8个月 (平均 14 .4个月 )内复发 ,难治性APL 9例。1 2 治疗方法  ( 1)诱导缓解治疗 :0 .1%As2 O310mg(哈尔滨医科大学提供 ) ,加入生理盐水 5 0 0ml静脉滴注 3~ 4h ,每日 1次…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全反式维甲酸(ATRA)与亚砷酸(ATO)联合化疗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86例不同危险分级的初治APL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前白细胞和血小板数将APL患者分为低、中、高危三组。采用ATRA+ATO+蒽环类药诱导缓解,蒽环类药+阿糖胞苷巩固治疗,ATRA+ATO+甲氨蝶呤(MTX)[部分加用6-巯基嘌呤(6-MP)]维持治疗。结果治疗后,完全缓解(CR)率高达95.3%(82/86)。中位随访37个月,高危组和中低危组无事件生存率及中枢神经系统累积复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维持治疗单用MTX者或MTX+6-MP者CR率均为100%。结论 APL患者尤其是高危患者可以从ATO+ATRA+化疗中受益;该方案作为初治APL的一线治疗方案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17.
<正>2004年4月至2006年12月以三氧化二砷(As2O3)、全反式维甲酸(ATRA)联合小剂量蒽环类药物治疗56例初治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患者,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相似文献   

18.
周建中 《中国医药》2006,1(12):766-767
全反式维甲酸(ATRA)综合征简称为维甲酸综合征(retinoic acidsyndrome,RAS),是维甲酸诱导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时发生的最严重并发症。熟悉RAS的诊治及预防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9.
全反式维甲酸(all—trans retinoic acid,ATRA)和三氧化二砷(As2O3)开辟了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诱导分化治疗的新篇章,大大提高了APL患的长期无复发生存率。人们早已注意到ATRA诱导治疗APL时,高白细胞血症及维甲酸综合征(RAS)有一定的发生率,同样As2O3,治疗APL时也有同样的现象。我们详细观察了As2O3治疗APL过程中外周血白细胞数量及形态的变化,并介绍临床处理及转归。  相似文献   

20.
三氧化二砷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砷是一种广泛分布于自然界的非金属元素 ,在地表元素构成中居第 2 0位。自然界存在的砷通常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常见的砷化合物有三氧化二砷 (As2 O3 ,俗称砒霜 ) ,雄黄 (As2 S2 )和雌黄 (As2 S3 )等。元素砷几乎无毒。将元素状态的砷作为一种强壮剂 ,服用可以强身壮体御寒。微量的砷化合物对人体也是无害的。自古以来 ,一些药物和美容化妆品中都含有适量的砷。但是 ,一旦人体摄入过量砷化合物 ,尤其是三价砷化合物 ,便会导致砷中毒。急性砷中毒会严重损害胃肠道、呼吸、神经系统等 ,严重者可出现昏迷、呼吸困难、心力衰竭甚至死亡。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