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单味关木通和龙胆泻肝汤肾毒性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张娜  谢鸣 《中国中药杂志》2007,32(7):619-622
目的:观察单味关木通、配伍关木通的龙胆泻肝汤给药后,大鼠肾功能、肾组织形态学及肾脏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水平变化。方法:大鼠随机分为单味关木通组、龙胆泻肝汤组、正常对照组3组,其中前两组分别按6,17.5 g·kg-1(其中含关木通6 g·kg-1)给以相应方药水提液灌胃,正常组给予等量饮用水,连续8周。测定大鼠血、尿生化指标及肾脏组织匀浆中IL-1β,IL-6水平,观察肾脏组织形态学改变。结果:2种水提液连续给大鼠灌胃8周,均可见明显的肾功能改变,肾脏组织匀浆中IL-1β,IL-6水平比正常组均明显升高,组织切片显示以炎症细胞浸润为主的肾小管间质病变;龙胆泻肝汤组的肾脏损伤较单味关木通组轻。结论:实验剂量的关木通与配伍关木通的龙胆泻肝汤均可引起肾功能损伤,肾脏损伤以炎症细胞浸润为主的肾小管间质病变和伴有高水平的IL-1β与IL-6为特征。推测关木通及其龙胆泻肝汤引起的肾毒性涉及免疫诱导的炎性损伤机制;复方龙胆泻肝汤肾毒性较低,可能与其减轻单味关木通引起的免疫诱导的炎性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2.
龙胆泻肝汤中关木通配伍的肾毒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目的:观察龙胆泻肝汤中关木通配伍与大鼠肾损伤的关系。方法:大鼠随机分为含关木通的龙胆泻肝汤(17.5g/kg)组、龙胆泻肝汤去关木通(11.5g/kg)组、单味关木通(6g/kg)组和正常对照组四组,前三组分别含关木通6g/kg给以相应方药水煎液灌胃,连续12周,对照组给予等量蒸馏水。于给药第4、8、12周分别测定各组大鼠肾功能及尿生化指标。结果:单味关木通(6g.kg-1)和含相同剂量关木通的龙胆泻肝汤连续给大鼠灌胃12周,均见有肾损伤表现,其中龙胆泻肝汤组损伤较单味关木通组轻;去关木通的龙胆泻肝汤连续给大鼠灌胃12周,未见肾功能明显损伤。结论:实验剂量的关木通可引起肾损伤,龙胆泻肝汤的肾毒性与方中关木通配伍相关,复方配伍对关木通的肾损伤可能有一定的减毒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关木通及其马兜铃总酸对小鼠肾脏毒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以马兜铃酸A为剂量标准比较了关木通醇提物和关木通马兜铃总酸对小鼠的急性毒性,探讨关木通致毒的剂量关系。方法:小鼠单次灌胃关木通醇提物及其马兜铃总酸后,测定LD50、肝、肾功能及观察了肝、肾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小鼠给予关木通醇提物的LD50值为4.4g·kg-1,折合成马兜铃酸A为40mg·kg-1,与小鼠灌胃给予马兜铃总酸后的LD50值(折合成马兜铃酸A为♂33mg·kg-1,♀37mg·kg-1)相近。给予关木通醇提物剂量折合成马兜铃酸A为4.5mg·kg-1以上时,可引起血尿素氮和肌酐水平增高,同时可见肾脏组织形态学改变;折合成马兜铃酸A25mg·kg-1以上时可引起AST增高和肝脏组织形态学改变;以上病变程度均与马兜铃酸A的剂量成正比。结论:关木通除了有明显的肾脏毒性外,还有肝脏毒性,致肾毒剂量较致肝毒剂量低,肾脏毒性是关木通致死的主要原因,马兜铃酸是主要的致肾毒成分。关木通的致死和致肾毒作用与马兜铃酸A的剂量成正比例。  相似文献   

4.
复方配伍减轻关木通肾毒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比较单味关木通及其复方龙胆泻肝丸、导赤散对大鼠产生的肾毒性反应及严重程度.方法:大鼠分别给予含关木通4g/kg*d的关木通水煎液、龙胆泻肝丸水液、导赤散水煎液灌胃12周,测定相关肾功能指标并对肾组织进行形态学检查.结果:龙胆泻肝丸与导赤散对大鼠造成的肾脏损害较单味关木通为轻.结论:复方配伍能够减轻关木通肾毒性.  相似文献   

5.
复方配伍减低关木通肾毒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含关木通的传统复方导赤散对大鼠的急性、慢性肾损伤。探讨其配伍、剂量、用药时间与关木通肾毒性的相关性。方法:用关木通、导赤散水煎液。分别以关木通每日6g/kg、12g/kg、24g/kg不同剂量给大鼠连续灌胃7天(急毒实验)和每日4g/kg连续灌胃给药12周(慢毒实验)。观察各组大鼠肾功能及肾组织形态学变化;同时采用高效液相方法检测单味关木通药液、导赤散药液及导赤散拆方药液中马兜铃酸A溶出量。结果:关木通各剂量组均有导致大鼠肾功能及肾脏形态学损伤作用,且与剂量、用药时间呈正相关;复方导赤散配伍对大鼠造成的肾功能及肾脏形态学损伤均较单味关木通轻.且随剂量、用药时间的合理调配而肾毒性显著降低。复方导赤散药液中马兜铃酸A溶出量明显低于单味关木通药液组。结论:复方导赤散配伍具有减低关木通肾毒性作用;复方导赤散配伍和/或竹叶分别具有减低关木通中马兜铃酸A溶出量作用。  相似文献   

6.
芝麻素对乙醇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芝麻素对乙醇代谢的影响。 方法 :①不同剂量芝麻素(8,23,70 mg ·kg-1)对大鼠ig给药14 d后,测定ig乙醇(5 g ·kg-1)后不同时间点(0.5,1,2,4,6 h)乙醇血液浓度;②不同剂量芝麻素(10,33,100 mg ·kg-1)对小鼠ig给药7 d后,测定ip乙醇(2.5 g ·kg-1)后不同时间段(1,2,3,4 h)动物自主活动次数;③不同剂量芝麻素(10,33,100 mg ·kg-1)对小鼠ig给药7 d后,测定ip乙醇(3.5 g ·kg-1)后动物翻正反射消失时间的变化。 结果 :①芝麻素23,70 mg ·kg-1剂量组可显著降低大鼠血液乙醇浓度;②芝麻素33,100 mg ·kg-1剂量组可使乙醇ip小鼠的自主活动次数增加及翻正反射消失时间缩短。 结论 :芝麻素可促进乙醇的代谢。  相似文献   

7.
研究补骨脂及补骨脂-甘草配伍水煎剂中对补骨脂酚在大鼠体内的毒代动力学,探讨单次经口给予高剂量补骨脂及其与甘草配伍水煎剂的肝、肾毒性,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新的科学依据。SD大鼠随机分为溶剂对照组、甘草组(20 g·kg-1)、肾毒性阳性对照组、补骨脂水煎液(40 g·kg-1)组(雄性、雌性)、补骨脂-甘草配伍合煎液(40+20 g·kg-1)组(雄性、雌性),每组5只,单次灌胃给药。含补骨脂各组于给药后不同时间点静脉取血,HPLC测定血浆中补骨脂酚含量,DAS2.0软件拟合毒代动力学参数。测定各组大鼠给药24 h后血中肝功能生化指标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以及肾功能生化指标尿素氮(BUN)、肌酐(Cr)、β-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和人肾损伤分子1(Kim-1)水平,统计分析各组间差异。结果显示雌、雄大鼠单次灌胃补骨脂单煎液,血浆中补骨脂酚的毒代动力学参数明显不同,且补骨脂与甘草配伍后,补骨脂酚药时曲线下面积(AUC)、最大血药浓度(Cmax)均升高,其中雌性大鼠AUC显著升高;血浆清除率(CL)降低;半衰期(t1/2)缩短,达峰时间(Tmax)延长;雄性大鼠表观分布容积(V)显著降低。各组ALT,AST与溶剂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补骨脂组及其与甘草配伍组NAG均显著升高(P<0.05)。研究表明补骨脂酚在雌、雄大鼠体内的代谢存在性别差异。补骨脂与甘草配伍,甘草增加了大鼠对补骨脂酚的吸收和暴露量,延长了补骨脂酚在大鼠体内的作用时间,使补骨脂酚消除减慢。提示甘草影响补骨脂酚在大鼠体内的代谢。单次大剂量经口给予补骨脂,可引起大鼠肾损伤,未见明显肝毒性。但长期服用补骨脂或与甘草配伍产生的影响还有待进一步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8.
目的 建立龙胆泻肝丸中马兜铃酸I的检查方法,以了解市场上是否存在关木通替代替木通使用或者混用的问题,更好地保障本品用药安全。方法 采用Agilent SB-C18 (2.1 × 50 mm,1.8 μm) C18色谱柱,以乙腈-0.1%甲酸(含5 mmol?L-1乙酸铵)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0.3 mL?min-1,以正离子多反应监测模式,母离子m/z 359.0,子离子m/z 298.0(定量),m/z 296.0(定性),建立了龙胆泻肝丸中马兜铃酸I的HPLC-MSn检测方法,同时对9家企业51批次龙胆泻肝丸样品进行检测。结果 51批次龙胆泻肝丸样品中有2批检出马兜铃酸I成分,涉及1家生产企业,检测结果分别为0.66 μg?g-1、2.13 μg?g-1;其余样品均未检出马兜铃酸I。结论 研究建立的HPLC-MS方法准确、可靠,可用于龙胆泻肝丸中马兜铃酸I的检测分析;同时,检测结果表明可能存在木通混入关木通的现象,鉴于马兜铃酸I对人体的危害性,已申请龙胆泻肝丸中马兜铃酸I检查项补充检验方法,从而为后续工作提供基础数据与科学依据,以更好地保障人民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9.
目的 基于H1R/TRPV1、PAR-2/TRPV1和P38MAPK通路探讨龙胆泻肝汤对湿疹大鼠的保护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 60只大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氯雷他定组(1 mg·kg-1)和龙胆泻肝汤低、中、高剂量组(6.3g·kg-1、12.6g·kg-1、25.2g·kg-1),每组10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大鼠采用二硝基氯苯(DNCB)建立湿疹模型,然后各组大鼠灌胃相应药物干预,1次/天,连续干预21天。末次给药后,测定大鼠耳肿胀度;采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法观察各组大鼠背部皮肤病理学变化;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大鼠皮肤组织H1R、PAR-2、TRPV1蛋白水平;采用蛋白质印迹(WB)法检测大鼠皮肤组织P38MAPK、P-P38MAPK蛋白水平。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耳肿胀度显著增加(P<0.05)且背部皮肤出现湿疹病理变化;皮肤组织中H1R、PAR-2、TRPV1水平与p-P38MAPK/P38MAPK比值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氯雷他定组和龙胆泻肝汤低、中、高剂量组耳肿胀度显著减小(P<0.05)且病变程度减轻;皮肤组织中H1R、PAR-2、TRPV1水平与p-P38MAPK/P38MAPK比值显著降低(P<0.05)。结论 龙胆泻肝汤对湿疹大鼠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H1R/TRPV1、PAR-2/TRPV1和P38MAPK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0.
广防己致大鼠慢性肾小管-间质损伤的实验研究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观察广防己醇提取物(RAFE)急性以及不同剂量的RAFE对肾脏慢性毒性。方法:采用常规的急性毒性实验方法和用不同剂量的RAFE(2 5 . 0 ,12 .0 0 ,2 0 0. 0mg·kg-1·d-1)以及马兜铃总酸(10. 0mg·kg-1·d-1)给大鼠间断灌胃13周,分别于给药第4 ,8,13周留取血、尿和肾组织标本,检测相关肾功能和组织学变化。结果:RAFE的LD50 为36. 8g·kg-1,LD50 95 %可信限为38 .8~2 .8 .9g·kg-1;不同剂量的RAFE作用早期,大鼠肾功能改变为氮质血症、大量蛋白尿以及尿NAG酶升高。肾脏组织形态学:中、大剂量和总酸组给药早期主要表现以皮髓质交界为主的急性肾小管坏死,而后可见部分动物肾间质纤维化。结论:NAG可作为大鼠早期肾功能损伤的观测指标之一;RAFE中、大剂量间断灌胃13周均可导致大鼠肾小管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菟丝子黄酮干预雷公藤多苷(GTW)所致雄性幼鼠生殖损伤的影响。方法:雄性SD幼鼠80只,分2批喂养,每批40只。每批随机分为5组,空白组[ig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多苷组(ig GTW,9 mg·kg~(-1)·d~(-1)),黄酮高、中、低剂量组(ig菟丝子+GTW,0.2 g·kg~(-1)+9 mg·kg~(-1),0.1 g·kg~(-1)+9 mg·kg~(-1),0.05 g·kg~(-1)+9 mg·kg~(-1)),持续给药4,12周,分别在停药时麻醉处死留取睾丸组织,称重检测脏器指数,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睾丸组织病理变化,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及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雄激素受体(AR)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给药4,12周时多苷组大鼠体重、睾丸质量较空白组显著降低(P0.01);黄酮组大鼠体重、睾丸质量较多苷组显著提高(P0.01);黄酮中剂量组大鼠体重、睾丸质量较黄酮高、低剂组明显增高(P0.05)。给药4周时,多苷组大鼠睾丸曲细精管间距变宽、曲细精管扭曲、水肿,严重者曲细精管破裂,间质细胞散乱,精原细胞、精母细胞明显减少,12周时损伤程度更重;黄酮组中剂量上述病理损伤较轻。给药4,12周后,多苷组大鼠睾丸组织AR 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下调(P0.05,P0.01),黄酮中剂量可以明显提高大鼠睾丸组织AR mRNA及蛋白表达(P0.05,P0.01)。结论:GTW可以明显降低大鼠体重、睾丸质量;下调睾丸组织AR mRNA及蛋白水平表达;GTW对雄性大鼠睾丸组织有明显的损伤作用,且随剂量的增加和时间延长损伤程度越重;菟丝子黄酮中剂量组保护这种损伤作用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芩仙胶囊平喘、止咳、化痰和抗炎作用.方法:大鼠50只分5组,生理盐水组(等容量)、芩仙胶囊高(4.59 g·kg-1)、中(2.30 g·kg-1)、低(1.15 g·kg-1)剂量组,氨茶碱(50 mg· kg-1)组,采用卵蛋白引喘法测定哮喘潜伏期;小鼠50只分为5组,生理盐水组(等容量)、芩仙胶囊高(6.63 g·kg-1)、中(3.32 g·kg-1)、低(1.66 g·kg-1)剂量组、复方甘草片组(0.14 g·kg-1)或氯化铵(0.12 g·kg-1),采用浓氨水喷雾测定咳嗽潜伏期和3 min内的咳嗽次数,采用气管段酚红排泌法测定酚红排泌量;小鼠50只分为5组,生理盐水组(等容量)、芩仙胶囊高(6.63 g·kg-1)、中(3.32 g·kg-1)、低(1.66 g·kg-1)剂量组、地塞米松组(2 mg·kg-1),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法测定肿胀度,采用小鼠皮下肉芽肿增生模型测定肉芽质量,综合研究芩仙胶囊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主要药效.结果:芩仙胶囊高、中、低剂量组大鼠哮喘潜伏期明显延长(P<0.05),高、中、低剂量组小鼠咳嗽次数明显减少、咳嗽潜伏期明显延长(P<0.01,P<0.05),高、中剂量组小鼠气管段酚红排泌量明显增加(P<0.05)、耳廓肿胀度明显减轻(P<0.01,P<0.05),高、中、低剂量组小鼠琼脂肉芽肿生长明显减少(P<0.01).结论:芩仙胶囊具有一定的平喘止咳化痰和抗炎作用,对支气管哮喘具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仙人掌果多糖提取物(CPFP)的降血糖、降血脂、降血压及抗肿瘤作用。方法:以链脲佐菌素(STZ)诱导SD大鼠成糖尿病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胰岛素组(10 U.kg-1.d-1,sc给药)、CPFP高、低剂量组(2.37,1.58 g.kg-1.d-1),连续ig 8周,观察各组大鼠血糖的变化;以高脂饲料饲养SD大鼠3周,建立高脂血症模型后,随机分为模型组,洛伐他汀组(3.0 mg.kg-1.d-1)、CPFP高、低剂量组(2.37,1.19 g.kg-1.d-1),连续ig 3周,观察各组大鼠血脂的变化;15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5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卡托普利组(0.01 g.kg-1.d-1)、CPFP高、中、低剂量组(2.37 g.kg-1.d-1,1.58,0.76 g.kg-1.d-1),同龄正常血压的Wistar大鼠10只为正常对照组,连续ig 9周,每周测血压1次,观察各组大鼠血压的变化;建立S180荷瘤小鼠移植瘤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环磷酰胺组(CTX,0.02 g.kg-1.d-1,ip给药)、CPFP高、中、低剂量组(1.97,0.99,0.49 g.kg-1.d-1),连续ig 10 d,检测CPFP对荷瘤小鼠的抑瘤率。结果:与模型组比较,CPFP可明显降低糖尿病大鼠血糖(P<0.05或P<0.01),CPFP高、低剂量组的降糖率分别为54.08%,44.73%;与模型组比较,CPFP给药组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显著降低(P<0.01),CPFP高剂量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明显升高(P<0.05);9周后各给药组大鼠的血压较SHR模型组明显降低(P<0.01),而模型组血压明显高于正常组大鼠(P<0.01);给药10 d后,CPFP高、中剂量组对肿瘤均有明显的抑制率,抑瘤率分别为49.70%,31.13%。结论:CPFP具有明显降低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血糖、降低高血脂症大鼠血脂、降低SHR血压及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14.
天麻钩藤降压胶囊降压及镇静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天麻钩藤降压胶囊降压及镇静安神的作用.方法:SHR大鼠以天麻钩藤降压胶囊(5.4,10.8,21.6 g·kg-1) ig,1次/d,连续给药4周,观察对大鼠收缩压的影响;小鼠以天麻钩藤降压胶囊(7.8,15.6,31.2g·kg-1 )ig,1次/d,连续5d,末次给药1h后,ip戊巴比妥钠55 mg· kg-1,记录睡眠时间;ip硫代氨基脲16 mg·kg-1,记录惊厥时间(惊厥潜伏期),惊厥次数;末次给药1h后,将动物放入YLS-1A多功能小鼠自主活动记录仪,记录10 min内小鼠自主活动次数.结果:天麻钩藤降压胶囊低、中、高剂量给药均可明显降低SHR大鼠收缩压(P<0.01);天麻钩藤降压胶囊高剂量组能明显延长戊巴比妥钠致小鼠睡眠时间,模型组和高剂量组分别为(42.70±12.23),(91.40±64.79) min,(P<0.05),高剂量组延长硫代氨基脲所致小鼠惊厥潜伏期,模型组与高剂量组分别为(56.20±7.69),(68.70±19.34) min,(P<0.05),对惊厥次数无显著影响;天麻钩藤降压胶囊对小鼠自主活动无明显影响.结论:天麻钩藤降压胶囊有一定的降压和镇静催眠作用.  相似文献   

15.
平胃舒胶囊对大鼠胃黏膜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研究平胃舒胶囊对大鼠胃黏膜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大鼠分成对照组、模型组、受试药平胃舒胶囊低(3.3g·kg-1)、中(6.6 g·kg-1)、高(13.2 g·kg-1)剂量组、雪胆胃肠丸组(22 g·kg-1)和雷尼替丁组(50 mg·kg-1).给药1周后,用无水乙醇诱发大鼠急性胃溃疡模型,观察平胃舒胶囊对胃黏膜的保护作用,中成药雪胆胃肠丸和西药雷尼替丁作为阳性对照.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检测胃泌素(GAS)、胃动素(MOT)含量.结果:平胃舒胶囊高、中剂量组大鼠胃组织病变程度明显减轻(与模型组相比,P<0.01),其中高剂量组胃组织未见明显的病理性改变.低剂量组大鼠的胃组织病变与模型组比较有一定程度的恢复,但疗效不及高、中剂量组;与雪胆胃肠丸组相比,平胃舒胶囊高、中剂量组作用与其相当.平胃舒胶囊组的GAS,MOT含量高于模型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或P<0.01);与雪胆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但平胃舒中、高剂量组有增高GAS和MOT趋势.结论:平胃舒胶囊对无水乙醇致胃黏膜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加味栝楼瞿麦汤对糖尿病肾病大鼠的干预作用.方法:采用单侧肾切除STZ诱导制作糖尿病肾病(DN)模型.分为正常对照组、DN模型组、加味栝楼瞿麦汤低、中、高剂量组、阳性药物(卡托普利)组.治疗组从实验开始第4周起,加味栝楼瞿麦汤高、中、低剂量组分别以5.6,2.8,1.4 g·kg-1ig,卡托普利1.8 x10-3g·kg-1ig,正常组及模型组均给予2.8 mL·kg-1蒸馏水ig,每天1次,连续8周.观察大鼠一般情况,大鼠肾组织肝细胞生长因子(HGF)、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及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的变化.结果:DN模型组大鼠肾组织HGF含量(181.29 ±17.50) ng·L-1,IGF-1含量(8 235.2 ±790.0) ng·L-1,VEGF含量(2421.3±348.3) ng·L-1,均高于正常组,差异显著(P<0.01);各治疗组中,加味栝楼瞿麦汤中剂量组HGF含量(144.21±26.363 7) ng·L-1、高、中剂量组IGF-1含量(5 303.1 ±944.0),(6 443.1±628.3) ng·L-1,高剂量组VEGF含量(1 547.7 ±566.1) ng·L-1,卡托普利组大鼠肾组织HGF含量(133.6±31.3) ng·L-1,IGF-1含量(3 804.3±604.4) ng·L-1、VEGF含量(1 482.8±299.6)ng·L-1,均低于D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加味栝楼瞿麦汤能够通过下调大鼠肾组织HGF,IGF-1,VEGF的含量,取得改善微循环、增加肾脏血氧供应、加快损伤组织的修复和再生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复方红曲提取物对高脂血症大鼠的降脂作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复方红曲提取物对灌胃脂肪乳剂所致高脂血症大鼠血脂、血液流变学及凝血系统的影响,以评价其降脂作用.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6组,分别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对照药血脂康0.24 g·kg~(-1)组,复方红曲提取物0.6,1.2,2.4 g·kg~(-1) 3个剂量组.除正常组给予饮用水外,其余各组均以10 mL·kg~(-1)灌胃脂肪乳剂,2 d后阳性药组及复方红曲提取物各给药组开始给药,连续3周.末次给药后测定血脂、血液流变学及凝血因子指标.结果:复方红曲提取物2.4 g·kg~(-1)能明显降低高脂血症大鼠血清甘油三脂(TG),总胆固醇(TC)水平,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P<0.01,P<0.05),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有下调的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复方红曲提取物各给药组的血清HDL-C/TC,HDL-C/TC,HDL-C/LDL-C比值均明显升高(P<0.01).复方红曲提取物2.4 g·kg~(-1)能有效降低不同切变率下的全血黏度、延长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降低纤维蛋白原含量(P<0.01,P<0.05),0.6-2.4 g·kg~(-1)均能有效降低血浆黏度(P<0.01~P<0.05).结论:复方红曲提取物2.4 g·kg~(-1)能显著降低实验性高脂血症大鼠的血脂水平、血液黏度、纤维蛋白原含量,改善血液循环,抑制因血脂升高和脂质代谢紊乱引起的血液凝血系统指标的改变.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清热祛痛搽剂对尿酸钠诱导大鼠急性痛风性关节炎(GA)模型的治疗作用.方法:取45只大鼠,按体重随机分成5组.模型对照组,造模后按时间点涂等容积赋形剂;阳性药吲哚美辛组(4.5×10-3 g·kg-1),于造模前1h灌胃给药(10 mL·kg-1);清热祛痛搽剂高剂量组(0.91 g·kg-1)、中剂量组(0.46 g·kg-1)、低剂量组(0.23 g·kg-1),于造模后立即涂药(0.1 mL/只),并于致炎后6,12,24,48 h检测大鼠踝关节容积.结果:清热祛痛搽剂高、中、低剂量在致炎后各时间点均能不同程度的抑制尿酸钠所致大鼠踝关节疼痛,减轻肿胀程度,降低步态评分,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清热祛痛搽剂对尿酸钠引起的痛风性关节炎症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左归丸对庆大霉素所致肾小管损伤大鼠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的影响.方法:将4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C组),模型组(M组),c-Jun氨基末端激酶特异性抑制剂(SP600125)组(S组),左归丸组(Z组),每组10只,对照组ip给予0.9%生理盐水2.5 mL·kg-1·d-1,模型组ip硫酸庆大霉素100 mg·kg-1·d-1,SP600125组左侧ip硫酸庆大霉素100 mg·kg-1·d-1,2h后右侧ip SP600125 15 mg·kg-1·d-1,左归丸组ip硫酸庆大霉素100 mg·kg-1 ·d-1和ig左归丸水溶液10 g·kg-1·d-1,4组大鼠连续给药10 d.第11日测量各组大鼠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肾脏病理状况;免疫组化技术检测各组大鼠肾脏JNK,c-Jun的表达;以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各组大鼠肾脏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c-Jun蛋白的表达.结果:尿NAG酶结果显示:与C组比较,M组尿NAG酶显著升高(P<0.01);与M组比较,S组和Z组尿NAG酶下降(P<0.05).HE染色结果显示:C组肾小管、间质无特殊改变;M组肾小管上皮细胞出现空泡变性、管腔出现损伤,有大量的炎性细胞浸润;S组与Z组肾小管少量炎性细胞浸润,轻微肿胀变性.免疫组化结果显示:与C组比较,M组JNK,c-Jun在肾小管大量表达(P<0.01);与M组比较,S组和Z组JNK,c-Jun在肾小管表达较少(P<0.01).免疫印迹杂交结果显示:M组JNK,c-Jun蛋白灰度值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S组与Z组较M组灰度值下降(P<0.01或P<0.05).结论:左归丸对庆大霉素所致肾小管损伤大鼠的保护作用可能与抑制c-Jun氨基末端激酶的激活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