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丹参酮ⅡA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丹参酮ⅡA组、尼莫地平组,采用大鼠大脑中动脉局灶性栓塞(MCAO)模型,观察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神经功能、脑梗死率、脑含水量、脑指数,缺血侧脑组织SOD活力、MDA含量,Bcl-2、Bax和Caspase-3蛋白表达,及对尼氏小体数的影响。结果:丹参酮ⅡA显著减轻模型大鼠的神经功能缺损,降低脑梗死体积百分率;显著降低脑含水量和脑指数;明显提高模型大鼠SOD的活力,降低MDA含量;上调脑组织中Bcl-2蛋白、下调Bax蛋白表达,调节两者比例失调,明显减少Caspase-3蛋白的表达;明显抑制尼氏小体数的减少。结论:丹参酮ⅡA通过抗脑水肿、抗氧化、抗凋亡等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起到较好的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复方白花前胡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Bcl-2、Bax、Caspase-3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Bcl-2、Bax、Caspase-3蛋白水平,观察大鼠脑组织石蜡切片的显微结构.结果:结果表明,模型组Bcl-2、Bax、Caspase-3蛋白阳性染色细胞率较假手术组明显增高(P<0.01);复方白花前胡大、小剂量组Bcl-2蛋白阳性细胞率较模型组明显升高(P<0.05或P<0.01);复方白花前胡大剂量组较模型组Bax、Caspase-3阳性细胞率降低(P<0.01).结论:复方白花前胡抑制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神经细胞凋亡的机制与调节Bcl-2、Bax、Caspase-3基因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眶内及眶外针刺对兔眼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NAION)组织Bax/Bcl-2及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表达的影响,探讨针刺抗NAION细胞凋亡的机制,验证选择眶内腧穴治疗的必要性。方法:雌性新西兰大耳白兔随机分为模型组、眶内针刺组、眶外针刺组、眶内+眶外针刺组,每组5只。以右眼为实验眼,光动力法制备兔眼NAION模型,选取模型组5只左眼为正常组。眶内针刺组腧穴选取"睛明""承泣""球后",眶外针刺组腧穴选取"攒竹""鱼腰""窍明",眶内+眶外针刺组腧穴即为以上两组之和。造模成功后次日,3个针刺组开始针刺干预,每次留针30min,每日1次,连续治疗3d。通过TUNEL免疫荧光检测病变视网膜神经节细胞调亡,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Bax、Bcl-2及Caspase-3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视网膜神经节的细胞凋亡个数、Bax及Caspase-3阳性表达均显著增加(P0.01,P0.05),Bax/Bcl-2值增高(P0.01),Bcl-2阳性表达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眶内针刺组细胞凋亡个数显著降低(P0.01),Caspase-3阳性表达降低(P0.05);眶外针刺组细胞凋亡个数、Bax/Bcl-2值均显著降低(P0.01),Bcl-2阳性表达显著增加(P0.01);眶内+眶外针刺组细胞凋亡个数、Bax/Bcl-2值及Caspase-3阳性表达均显著降低(P0.01),Bcl-2阳性表达显著增加(P0.01)。与眶内针刺组比较,眶外针刺组及眶内+眶外针刺组Bcl-2阳性表达增高(P0.05),Bax/Bcl-2值降低(P0.05)。与眶外针刺组比较,眶内+眶外针刺组Caspase-3阳性表达降低(P0.05)。结论:针刺对NAION组织Bax及Caspase-3表达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Bcl-2表达有促进作用,以眶内+眶外针刺为优。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针刺对脑卒中模型大鼠认知功能障碍影响及其与磷酸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信号转导通路联系。方法:选取SPF级雄性大鼠30只,随机数字表法将大鼠分成3组,分别为针刺组、模型组和正常组,针刺组、模型组大鼠制备大脑中动脉梗塞(MCAO)模型,成功造模后电针仪对针刺组大鼠行针刺治疗,模型组与正常组不进行任何处理。观察大鼠神经功能评分、脑梗死面积、脑组织细胞凋亡率、脑组织PI3K、Bcl-2、p-Akt、t-Akt、Bax蛋白表达及Bax、Bcl-2及Bc1-2/Bax mRNA表达。结果:和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脑梗死面积增大;和模型组相比,针刺组大鼠脑梗死面积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凋亡阳性细胞比例升高;和模型组相比,针刺组大鼠凋亡阳性细胞比例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Bax蛋白表达升高,PI3K、Bcl-2、p-Akt蛋白表达降低;和模型组相比,针刺组大鼠Bax蛋白表达降低,PI3K、Bcl-2、p-Akt蛋白表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Bax mRNA表达升高,Bcl-2及Bc1-2/Bax mRNA表达降低;和模型组相比,针刺组大鼠Bax mRNA表达降低,Bcl-2及Bc1-2/Bax mRNA表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脑卒中大鼠可显著改善其认知功能障碍,加速神经功能恢复,作用机制可能将PI3K/Akt路径激活,对神经细胞凋亡抑制有联系。  相似文献   

5.
薛玉梅  李献军  孟岩  宋哲  刘惠钦  李晓兵 《中草药》2021,52(11):3306-3311
目的探究槐定碱对永久性大脑中动脉栓塞(permanent 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p MCAO)大鼠脑细胞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槐定碱低、中、高剂量(2.5、5.0、10.0mg/kg)组,给予槐定碱5d后,建立p MCAO大鼠模型。考察槐定碱对pMCAO大鼠神经功能评分的影响;考察槐定碱对pMCAO大鼠脑梗死率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大鼠缺血半暗带区细胞凋亡率;采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法观察各组大鼠脑组织病理变化;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考察各组大鼠脑组织B细胞淋巴瘤-2(B-cell lymphoma 2,Bcl-2)、Bcl-2相关X蛋白(Bcl-2 associated Xprotein,Bax)和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槐定碱组大鼠神经缺陷症状改善,脑梗死率显著降低(P0.05、0.01),缺血半暗带细胞凋亡率明显降低(P0.05、0.01),脑组织损伤有所改善,脑组织Caspase-3和Bax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0.01),Bcl-2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0.01)。结论槐定碱对pMCAO大鼠脑细胞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上调Bcl-2及下调Bax、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进而抑制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地黄饮子对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Bax蛋白、Bcl-2蛋白、Caspase-3蛋白表达的影响及其保护大脑损伤的机制.方法: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6组,即假手术组、模型组、阳性药尼莫地平组(1 mg·kg-1)和地黄饮子高、中、低(32,16,8g·kg-1)剂量组,每组10只,用药7d后造模.用结扎大鼠双侧颈总动脉方法建立脑缺血再灌注模型,观察地黄饮子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120 min后脑组织Bax蛋白、Bcl-2蛋白、Caspase-3蛋白的表达的影响.结果:模型组大鼠Bax蛋白表达升高、Bcl-2蛋白表达降低、Caspase-3蛋白表达升高,与假手术组有显著差异(P<0.05),各药物治疗组能显著降低Bax蛋白表达、升高Bcl-2蛋白表达、降低Caspase-3蛋白表达,与模型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地黄饮子能通过下调Bax蛋白、上调Bcl-2蛋白和下调Caspase-3蛋白表达,抑制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细胞凋亡,从而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起到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电针手厥阴心包经"内关"、手少阴心经"神门"、督脉"水沟"以及足少阴肾经"照海"对大脑中动脉梗阻(MCAO)大鼠的干预效应及对心脑细胞凋亡相关因子的影响,初步探讨电针心包经、心经与心脑的相关性。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内关组、神门组、水沟组、照海组、模型组及正常组,每组8只,采用颈外动脉插入线栓法建立MCAO大鼠模型,各穴位组分别在造模后每12h电针治疗1次,共治疗5次。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各组心肌及脑组织细胞凋亡百分比及Bax、Bcl-2表达的变化。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心、脑组织细胞凋亡百分比、促凋亡因子Bax的表达均增多(P0.01)。与模型组比较,内关组、神门组心、脑细胞凋亡百分比均不同程度减少(P0.01,P0.05),水沟组脑细胞凋亡百分比减少(P0.05);内关组、神门组、水沟组脑组织Bax的表达减少(P0.05),Bcl-2的表达增高(P0.01,P0.05);内关组心肌Bax的表达减少(P0.05),内关组、神门组心肌Bcl-2表达增多(P0.01,P0.05)。与照海组比较,内关组心、脑细胞凋亡指数、Bax表达均减少(P0.01,P0.05),神门组心肌细胞凋亡的指数减少(P0.05);内关组、水沟组脑组织Bcl-2表达高于照海组(P0.05),内关组、神门组心肌Bcl-2表达高于照海组(P0.01,P0.05)。结论:脑缺血损伤继发心肌损害提示脑病及心,脑心二者之间具有密切的病理相关性。而针刺心包经、心经可较好地抑制脑心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8.
刘志军  闫燕  李妍怡  杨瑞龙  东红 《中成药》2011,33(12):2146-2150
目的探讨中风膏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细胞凋亡及凋亡相关基因Caspase-3、Bcl-2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线栓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模型。观察中风膏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脑组织细胞凋亡数、Caspase-3和Bcl-2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中风膏可减少脑缺血再灌注后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P<0.05)和凋亡细胞数(P<0.05),上调Bcl-2蛋白的表达(P<0.05)、降低Caspase-3蛋白(P<0.05)的表达。结论中风膏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神经保护作用,其机理可能与上调Bcl-2蛋白表达、降低Caspase-3蛋白的表达,抑制神经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灯盏花素对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48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硝苯地平组、灯盏花素组。肾脏缺血60min再灌注24h,检测大鼠血清尿素氮(BUN)和肌酐(Cr)水平,TUNEL法检测大鼠肾组织细胞凋亡情况,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肾组织Bax和Bcl-2蛋白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缺血再灌注组大鼠血清BUN和Cr浓度增高(P0.05),肾细胞凋亡指数升高,Bax蛋白表达明显上调(P0.05),Bcl-2蛋白表达和Bcl-2/Bax比值明显下降(P0.05)。与缺血再灌注组比较,灯盏花素组血清BUN和Cr水平降低(P0.05),肾细胞凋亡指数降低,Bax蛋白表达下调,Bcl-2蛋白表达上调,Bcl-2/Bax升高(P0.05)。结论灯盏花素可以抑制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改变Bax和Bcl-2蛋白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头针电刺激对急性脑梗死大鼠神经胶质细胞及凋亡基因相关蛋白的影响。方法将大鼠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头针电刺激组,采用线栓法制备动物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在造模成功24 h后头针电刺激组进行电针治疗,刺激时长每日1次,每次30 min,假手术组和模型组每天固定于针刺台上30 min,不进行头针电刺激,持续14 d。在实验结束时进行大鼠神经功能Bederson′s评分,处死大鼠后对脑组织进行TTC染色,计算梗死体积;检测脑组织中Bax、B细胞淋巴瘤2(Bcl-2)和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Caspase-3)蛋白的表达量;用TUNEL法检测神经胶质细胞凋亡情况。结果假手术组大鼠表现正常,未见梗死灶;与模型组相比,头针电刺激组梗死体积明显减小,神经功能Bederson′s评分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和头针电刺激组大鼠脑组织中细胞凋亡率、Bax和Caspase-3蛋白表达量均增加,Bcl-2蛋白表达量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模型组比较,头针电刺激组大鼠脑组织中细胞凋亡率、Bax和Caspase-3蛋白表达量均降低,Bcl-2蛋白表达量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头针电刺激能减小脑梗死体积,改善急性脑梗死大鼠的神经功能,其机制可能与下调Bax和Caspase-3蛋白表达,上调Bcl-2蛋白表达,抑制神经胶质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百事乐加味方对脑卒中后抑郁(PSD)大鼠神经功能、形态学及海马(HP)、前额叶皮层(PFC)组织Bax、Bcl-2、Caspase-3蛋白表达的影响,从神经细胞凋亡方面探讨百事乐加味方防治PSD作用机制。方法采用MCAO+CUMS+孤养法复合因素建立PSD模型。分组前进行行为学评分,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抑郁组、卒中组、PSD组、阳性药组和百事乐加味方高、低剂量组,各给药组给予相应药物,连续28 d。采用HE和Nissl染色观察HP、PFC组织形态学;采用免疫组化检测大鼠HP、PFC组织Bax、Bcl-2、Caspase-3蛋白表达。结果对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影响:与PSD组大鼠比较,百事乐加味方高、低剂量组第21、28日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改善(P0.05,P0.01);对HP、PFC组织形态学的影响:与PSD组比较,百事乐加味方高、低剂量组大鼠病变明显改善。对凋亡蛋白的影响:百事乐加味方高剂量组大鼠HP、PFC组织Bax、Caspase-3蛋白表达显著降低,Bcl-2蛋白表达显著升高,Bcl-2/Bax比值显著增大(P0.01);百事乐加味方低剂量组大鼠HP、PFC组织Bcl-2蛋白表达显著升高,Caspase-3蛋白表达显著降低,HP组织Bax蛋白表达显著降低,Bcl-2/Bax比值显著增大(P0.05,P0.01)。结论百事乐加味方通过调控凋亡蛋白表达,抑制细胞凋亡,减少神经病变,改善神经功能,从而发挥治疗作用,是其抗PSD主要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针刺联合亚低温方法对脑缺血再灌损伤(CIRI)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脑梗死面积及细胞凋亡相关因子的影响。方法:将60只Sprague-Dawley(SD)健康雄性大鼠常规饲养1星期后随机选取10只入假手术组,10只入空白组,其余40只根据线拴法并改良以复制大脑中动脉缺血(MCAO)再灌注模型,待造模成功后再将40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针刺组、亚低温组和针刺联合亚低温组,每组10只。假手术组、空白组和模型组大鼠只捆绑不治疗,针刺组接受针刺治疗,亚低温组接受亚低温治疗,针刺联合亚低温组接受针刺和亚低温治疗。治疗72 h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使用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检测梗死面积比,TUNEL法观察脑细胞凋亡情况,免疫组化检测Bcl-2、Bax和Caspase-3的表达。结果:与空白组及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梗死面积比、细胞凋亡、Bax和Caspase-3表达水平明显增高,Bcl-2表达水平显著下降,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梗死面积比、大鼠缺血侧细胞凋亡、以及Bcl-2、Bax和Caspase-3表达各治疗组间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且从图、表或统计分析可发现针刺联合亚低温组有优于针刺组和亚低温组的趋势。结论:针刺联合亚低温治疗可通过改善神经功能缺损、减少脑梗死面积比、降低缺血区凋亡细胞数量及调整凋亡相关蛋白表达抑制凋亡,从而实现对脑细胞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白藜芦醇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细胞凋亡的影响,探讨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3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白藜芦醇低剂量组、白藜芦醇高剂量组,每组8只。白藜芦醇低剂量组和白藜芦醇高剂量组大鼠分别给予白藜芦醇45 mg/kg和90 mg/kg灌胃,假手术组和模型组大鼠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灌胃,均每日1次,连续14 d。在末次灌胃2 h后,除假手术组外,其余组大鼠均采用线栓法制备脑缺血再灌注模型。采用姿势反射评分、平衡木测试评分、脱胶试验评分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评估各组大鼠神经功能损伤情况,采用TUNEL染色检测各组大鼠海马区神经细胞凋亡率,采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各组大鼠脑组织中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Bax、Bcl-2及Wnt1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模型组大鼠姿势反射评分、平衡测试评分、脱胶试验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海马区神经细胞凋亡率均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均0.05),而白藜芦醇低、高剂量组各项评分及海马区神经细胞凋亡率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均0.05),且白藜芦醇高剂量组均显著低于白藜芦醇低剂量组(P均0.05)。模型组大鼠脑组织中Caspase-3、Bax、Wnt1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均0.05),Bcl-2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假手术组(P0.05);白藜芦醇低、高剂量组大鼠脑组织中Caspase-3、Bax、Wnt1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均0.05),Bcl-2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模型组(P均0.05),且白藜芦醇高剂量组各指标升高或降低幅度较白藜芦醇低剂量组更明显(P均0.05)。结论白藜芦醇可通过Wnt通路降低促凋亡蛋白的表达来抑制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神经细胞凋亡,从而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扶正利湿抗癌方含药血清对LNCaP细胞增殖、凋亡及p38 MAPK通路的作用。方法:应用CCK-8法观察扶正利湿抗癌方含药血清对LNCaP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以流式细胞仪分析扶正利湿抗癌方含药血清对LNCaP细胞凋亡的影响,Western Blot法检测LNCaP细胞p38 MAPK、p-p38MAPK、Bax、Bcl-2、Caspase-3、p53等蛋白的表达。结果:扶正利湿抗癌方含药血清能够以剂量依赖性地抑制LNCaP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上调p-p38 MAPK、Bax、Caspase-3及p53蛋白表达,下调Bcl-2蛋白表达水平。结论:扶正利湿抗癌方含药血清可能通过激活p38 MAPK信号传导通路抑制LNCaP细胞增殖并促进其凋亡。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醒脑开窍针刺法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海马组织p-Akt(Ser473)表达及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将78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电针组,每组26只。按Zea Longa线栓法复制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MCAO/R)。电针组给予针刺内关、人中、三阴交治疗,每日2次,持续治疗3 d。采用Zausinger 6分法评价神经功能,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检测脑梗死体积,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海马组织病理损伤,流式细胞技术检测海马神经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技术检测p-Akt(Ser473)、Bcl-2、Bax蛋白表达。[结果]电针组神经功能评分明显高于模型组(P0.01),脑梗死体积明显小于模型组(P0.01),海马组织病理损伤较模型组改善;电针组海马神经细胞总凋亡率明显小于模型组(P0.05);电针组p-Akt蛋白、Bcl-2蛋白表达、Bcl-2/Bax比值较模型组均明显增大(P0.05,P0.01),Bax蛋白表达较模型组明显减小(P0.01)。[结论]醒脑开窍针刺法可明显改善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的神经功能,减轻神经细胞凋亡,其作用可能通过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起到脑保护效应。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白藜芦醇对脑缺血再灌注(I/R)大鼠JNK、P38和神经元凋亡的影响。方法 36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I/R组,Res组[40 mg/(kg·d)]。线栓法制备SD大鼠MCAO模型,I/R后24 h,观察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采用光镜观察各组大鼠脑组织病理学改变,用TUNEL法观察细胞凋亡情况,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大鼠脑组织JNK、p-JNK、P38、p-P38的表达。结果 1)白藜芦醇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较I/R组明显减低(P <0.05)。2)白藜芦醇可以改善大鼠脑组织病理学改变。3)I/R组大鼠脑组织的凋亡细胞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 <0.01),白藜芦醇组低于I/R组(P <0.01)。4)I/R组脑组织中p-JNK、p-p38的水平明显高于假手术组,Res组p-JNK、p-p38的水平低于I/R组(P <0.05)。结论 白藜芦醇对大鼠I/R损伤的保护作用可能与白藜芦醇下调p-JNK、p-p38的水平,减少大鼠神经元的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田蓟苷对缺氧/复氧损伤大鼠心肌细胞H9c2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培养H9c2细胞,缺氧/复氧处理建立缺氧/复氧细胞损伤模型,实验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田蓟苷低、中、高剂量组。倒置光学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Annexin V-FITC/PI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率;DCFH-DA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OS)水平;JC-1探针检测细胞内线粒体膜电位(MMP)水平;Western blot检测肝X受体α(LXR-α)、p-p38MAPK、Akt、p-Akt、Bax、Bcl-2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H9c2细胞活力下降,ROS释放显著增加,MMP降低,细胞凋亡率升高,LXR-α、p-Akt、Bcl-2蛋白表达降低,p-p38MAPK、Bax和Caspase-3蛋白表达升高;与模型组比较,田蓟苷中、高剂量组H9c2细胞活力升高,ROS含量减少,MMP升高,细胞凋亡率降低,LXR-α、p-Akt、Bcl-2蛋白表达升高,p-p38MAPK、Bax和Caspase-3蛋白表达降低。结论田蓟苷可能通过抑制ROS产生、升高MMP、调节LXR-α/MAPK通路及激活Akt抑制细胞凋亡,保护心肌细胞。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醒脑开窍"针刺法调节ATP敏感性钾通道开放对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将84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电针组、电针+三磷酸腺苷敏感性钾通道(K_(ATP))阻滞剂组(电针+K_(ATP)阻滞剂组),每组21只。电针+K_(ATP)阻滞剂组大鼠给予K_(ATP)通道阻断剂格列吡嗪(1μmol/5μL)10μL脑室内注入。模型组、电针组、电针+K_(ATP)阻滞剂组采用Zea Longa线栓法复制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假手术组仅分离颈总动脉及颈外动脉,不插入尼龙线栓。电针组、电针+K_(ATP)阻滞剂组给予针刺"内关""水沟""三阴交"治疗,留针20 min,留针期间将患侧"内关""三阴交"穴分别连接神经穴位刺激仪,施以疏密波,频率2 Hz/15 Hz,电流强度1 mA。首次针刺在动物造模成功90 min后进行,每天10:00、16:00各针刺1次,共3 d。假手术组、模型组大鼠同样抓取,但不予针刺。采用Zausinger六分法评价神经功能,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检测脑梗死体积,流式细胞技术检测海马神经细胞凋亡率,Western-blot技术检测B淋巴细胞瘤-2基因(Bcl-2)、B细胞淋巴瘤因子相关X蛋白(Bax)表达。结果:干预后,电针组神经功能评分明显高于模型组(P0.01),脑梗死体积及海马神经细胞总凋亡率明显低于模型组(均P0.05),电针组Bcl-2蛋白表达、Bcl-2/Bax比值较模型组均明显升高(P0.05,P0.01),Bax蛋白表达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1);与电针组比较,电针+K_(ATP)阻滞剂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明显降低(P0.05),海马神经细胞总凋亡率明显升高(P0.05),海马组织Bcl-2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Bax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结论:"醒脑开窍"针刺法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有明显的脑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调节脑组织K_(ATP)通道开放、减轻神经细胞凋亡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从p38有丝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通路研究复方参鹿颗粒(FSG)对较低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lower-risk MDS)骨髓CD34~+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将60例lower-risk MDS患者随机分为FSG组和安特尔治疗组,每组30例。干预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常规、骨髓CD34~+细胞凋亡率、骨髓单个核细胞(BMMNC)磷酸化p38(p-p38),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激酶(MKK)3/6,磷酸化p53(p-p53),B淋巴细胞瘤-2(Bcl-2),Bcl-2家族相关基因(Bcl-xl)蛋白以及p38 mRNA表达的变化。对照组7例为年龄匹配的非MDS引起的血细胞减少患者。结果:与治疗前比较,FSG组治疗后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量、血小板明显上升(P0.05,P0.01);安特尔组治疗后血红蛋白量有上升趋势,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前FSG组lower-risk MDS骨髓CD34~+细胞凋亡率,p-p38,MKK3/6,p-p53蛋白表达增加,Bcl-xl蛋白表达降低(P0.05,P0.01),p38,Bcl-2蛋白和p38 mRNA表达无差异;FSG治疗后,CD34~+细胞凋亡率,p-p38,MKK3/6,p-p53蛋白表达均降低(P0.05),但p-p38蛋白表达仍高于对照组(P0.05),Bcl-xl蛋白表达增高(P0.05)。安特尔组治疗前后CD34~+细胞凋亡率,p-p38,MKK3/6,p-p53,Bcl-xl蛋白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lowerrisk MDS患者治疗前骨髓p-p38蛋白表达和CD34~+细胞凋亡率呈正相关(P0.01)。FSG组治疗后骨髓CD34~+细胞凋亡率下降与p-p38蛋白表达水平下降呈正相关(P0.01)。结论:FSG通过调控p38MAPK通路抑制骨髓CD34~+细胞凋亡,改善骨髓无效造血。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益气化瘀方对缺血-再灌注(I/R)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Caspase-3、Fas及P53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心肌缺血30 min,再灌注2、4 h制作缺血-再灌注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7组,即假手术组、模型2 h组(缺血-再灌注2 h)、模型4 h组(缺血-再灌注4 h组)、通心络2 h组(缺血-再灌注2 h)、通心络4 h组(缺血-再灌注4 h)、益气化瘀方2 h组(缺血-再灌注2 h)、益气化瘀方4 h组(缺血-再灌注4 h)。造模前连续灌胃相应药物1周。免疫组化法测定Bcl-2、Bax、Caspase-3、Fas、P53蛋白表达。结果益气化瘀方可提高缺血-再灌注大鼠心肌Bcl-2蛋白表达量(P0.05)、降低缺血-再灌注大鼠心肌Bax、Caspase-3、Fas、P53蛋白表达量(P0.05)。结论益气化瘀方可减轻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细胞凋亡,其机理可能与上调Bcl-2蛋白表达和下调Bax、Caspase-3、fas、P53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