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徐笑燕  谢庆龄 《新中医》2022,54(19):54-58
目的:观察生血润肤饮加减联合常规西药治疗血虚风燥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血虚风燥型银屑病患者76 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 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生血润肤饮加减治疗。比较2 组临床疗效,检测2 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皮损情况、疼痛情况、生活质量、免疫功能及炎症因子水平。结果:治疗后,2 组中医证候总积分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中医证候总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 组银屑病皮损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PASI)、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VAS) 及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I) 评分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观察组PASI、VAS及DLQI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 组CD4+、CD4+/CD8+较治疗前升高,CD8+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CD4+、CD4+/CD8+高于对照组,CD8+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 组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 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 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血清IL-6、IL-8 及TNF-α 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生血润肤饮加减联合常规西药治疗血虚风燥证银屑病可有效减轻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皮损状态,缓解瘙痒疼痛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养血化斑汤治疗斑块型银屑病血燥证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收治的71例斑块型银屑病血燥证患者根据随机综合序贯法分组,对照组(n=35)患者采用消银胶囊治疗,观察组(n=36)患者予以养血化斑汤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银屑病皮损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PASI)评分及中医症状评分、血清肿瘤坏死因子-ɑ(TNF-ɑ)、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养血化斑汤治疗斑块型银屑病血燥证的临床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养血化斑汤治疗斑块型银屑病血燥证的疗效及其对外周血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的影响。方法:门诊纳入115例斑块型银屑病血燥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78例给予养血化斑汤治疗,对照组37例给予消银胶囊治疗,疗程8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银屑病皮损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评分(PASI)及中医症状变化;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检测治疗组治疗前后血清TNF-α和VEGF的水平。结果:养血化斑汤和消银胶囊能够显著改善斑块型银屑病血燥证PASI评分和中医症状(P0.0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无差异,但在改善中医症状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斑块型银屑病血燥证患者血清TNF-α和VEGF水平较健康人群显著升高(P0.01),养血化斑汤治疗后显著下降,其中TNF-α恢复到了正常水平(P0.05)。结论:养血化斑汤对改善斑块型银屑病血燥证PASI评分和中医症状有良好疗效,其机制可能与拮抗TNF-α和VEGF从而抑制炎症及血管增生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养血润肤汤治疗血虚风燥型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血虚风燥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遵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口服养血润肤汤治疗,对照组口服盐酸西替利嗪片治疗,2组均外用玉泽屏障修护身体乳。观察2组PASI评分、DLQI评分、中医症状评分、瘙痒缓解程度、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PASI评分、DLQI评分、中医症状评分改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通过视觉模拟评分和5-D瘙痒量表评估患者瘙痒缓解程度,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有效率为82.33%,对照组有效率为5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1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穴位注射联合凉血解毒汤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血燥证)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96例寻常型银屑病(血燥证)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治疗组48例予穴位注射联合凉血解毒汤治疗;对照组48例单纯予穴位注射治疗。2组均4周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症候评分及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I)评分变化情况;比较2组治疗前后皮损改善情况,采用银屑病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PASI)进行评定,分别计算皮损面积、浸润、鳞屑及红斑的评分;比较2组治疗前后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9.58%,对照组总有效率72.92%,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中医症候评分及DLQI评分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均降低(P0.05),且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皮损面积、浸润、鳞屑及红斑评分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均降低(P0.05),且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IL-8、TNF-α及VEGF水平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均降低(P0.05),且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穴位注射联合凉血解毒汤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血燥证)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中医症候表现,减轻皮损程度,提高生活质量,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IL-8、TNF-α及VEGF水平,抑制炎症反应,减少皮损血管增生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中药熏蒸联合抗银1号对血燥证银屑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245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125例给予中药熏蒸联合抗银1号治疗;对照组120例单纯口服抗银1号,共干预2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PASI评分。结果:治疗组临床有效率为81.3%,优于对照组6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PASI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PASI评分组间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熏蒸联合抗银1号能够有效提高寻常性银屑病血燥证患者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以润肤止痒乳膏外涂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血虚风燥证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皮损处外涂润肤止痒乳膏,对照组皮损处外涂维A酸乳膏,1个月后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6.7%,对照组总有效率76.7%,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红斑积分、鳞屑积分、浸润程度、皮损面积、瘙痒程度积分比较,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外用中药乳膏润肤止痒乳膏,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血虚风燥证的临床疗效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活血逐瘀汤在寻常型静止期银屑病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75例寻常型静止期银屑病患者采用银屑冲剂治疗为对照组,75例寻常型静止期银屑病患者采用活血逐瘀汤治疗为观察组,对比分析不同方法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银屑病的具体皮损程度(PAS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72.0%为与对照组比较5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血逐瘀汤用于治疗寻常型静止期银屑病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且可起到养血润肤的功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中药封包联合卡泊三醇外用治疗斑块型银屑病(血热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斑块型银屑病(血热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用卡泊三醇软膏外用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中药封包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及治疗前和治疗第1、2、3周的皮损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PASI)积分、瘙痒程度评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7%(39/43),高于对照组的76.7%(33/43)(P0.05)。治疗前后PASI积分、瘙痒程度评分比较,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组内比较,两组第3周PASI积分、瘙痒程度评分均低于第1、2周(P0.05)。结论:中药封包联合卡泊三醇外敷治疗斑块型银屑病血热证临床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壳聚糖纳米技术的加减润肌膏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血燥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皮肤科门诊就诊的40例寻常型银屑病血燥证患者,按1∶1比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2组患者均口服养血解毒汤,治疗组同时外用壳聚糖纳米颗粒包裹的加减润肌膏,对照组外用壳聚糖纳米颗粒包裹的安慰剂药膏,2组疗程均为8周,每2周随访1次,比较2组皮损面积与严重程度指数(PASI)评分、体表面积(BAS)评分、银屑病瘙痒(VAS)评分、中医症状评分、皮肤屏障-水分评分、皮肤屏障-油脂评分、皮肤病生活质量(DLQI)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19例、对照组18例患者完成研究。治疗8周末,治疗组PASI评分、BAS评分、VAS评分、中医症状评分、皮肤屏障-水分评分、皮肤屏障-油脂评分、DLQI评分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组显效率为84.2%(16/19),总有效率为94.7%(18/19);对照组显效率为50.0%(9/18),总有效率为83.3%(15/18),治疗组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2...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普连膏联合放血拔罐治疗银屑病静止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银屑病静止期患者42例,随机分为两组各21例。对照组给予西药地奈德乳膏外用治疗,治疗组给予普连膏外用联合刺血拔罐治疗。通过PASI银屑病面积与严重性评分量表评价皮损情况,DLQI银屑病生活质量指数评价量表评价生活质量;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2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4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DLQI评分以及PASI指数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DLQI评分及PASI指数均改善,且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普连膏联合放血拔罐治疗静止期银屑病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地奈德乳膏外用治疗。  相似文献   

12.
李锋斌  王胡伟  杨恒 《新中医》2017,49(10):111-113
目的:观察阿维A联合舒肤散熏洗治疗血热风燥型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20例血热风燥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0例。对照组予口服阿维A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联合舒肤散熏洗。观察2组治疗前后银屑病皮损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PASI)评分的变化,评估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2组PAS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PASI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PASI评分比对照组下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总有效率75.0%,治疗组总有效率95.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前后肝肾功能、血常规、尿常规等检查均无明显异常。结论:与单纯口服阿维A治疗比较,加用舒肤散熏洗能提高血热风燥型寻常型银屑病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艾灸治疗血瘀证斑块型银屑病的近期和远期疗效,比较艾灸与卡泊三醇软膏的疗效。方法:将80例血瘀证斑块型银屑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脱落2例)和对照组(40例,脱落4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医用凡士林外用润肤基础治疗。观察组于阿是穴(靶皮损局部)、足三里、血海、气海穴艾灸,每次30min,每周治疗3次。对照组于靶皮损局部外用卡泊三醇软膏治疗(每次0.25 g,早晚各1次)。两组均治疗8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银屑病皮损面积与严重程度指数(PASI)评分,治疗前后及治疗后3、6个月随访中医主要临床症状评分及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I)评分;评定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随访3、6个月的复发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整体和靶皮损PASI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治疗后及随访3、6个月时,两组患者中医主要临床症状评分、DLQI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随访3、6个月时,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整体总有效率和靶皮损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个月和6个月时,观察组整体复发率和靶皮损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艾灸和卡泊三醇软膏均对血瘀证斑块型银屑病有较好的近期疗效,艾灸在降低银屑病复发率、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面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14.
崔利莎  付宏伟  王为平 《新中医》2020,52(15):35-38
目的:观察阳和汤加味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2015年12月―2018年12月收治的120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阳和汤加味治疗,疗程均为4周。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治疗前、治疗2周后及治疗4周后2组患者银屑病皮损面积严重程度(PASI)评分及中医证候评分。结果:治疗4周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5.00%、81.67%,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2周后,2组患者PASI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观察组患者PASI评分较治疗2周后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2周后2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4周后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2周后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阳和汤加味治疗寻常型银屑病可有效减轻患者皮损严重程度和皮损面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清燥救肺汤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血燥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8例寻常型银屑病血燥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4例。治疗组内服清燥救肺汤,对照组内服当归饮子治疗。疗程为8周,于治疗前后进行PASI评分,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愈显率治疗组为81.5%,对照组为64.8%,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PASI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燥救肺汤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血燥证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火针联合拔罐治疗静止期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128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均64例。两组均口服消银颗粒,对照组皮损外涂卡泊三醇软膏治疗,观察组皮损采用火针联合拔罐治疗,对两组银屑病皮损面积严重指数(PASI)评分、临床疗效、中医证候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后观察组PASI评分、中医证候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火针联合拔罐可以显著改善静止期寻常型银屑病患者临床疗效,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7.
《陕西中医》2017,(10):1449-1450
目的:探讨凉血消银方治疗进行期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的疗效。方法:选择符合条件的患者86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3例,所有患者采用他扎罗汀凝胶外用,治疗组患者加用凉血消银方辨证治疗,对照组患者口服复方青黛胶囊,疗程为8周。比较两组患者银屑病皮损面积和严重度指数(PASI),瘙痒视觉模拟评分(VAS),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I)和血热证评分差异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PASI评分、VAS评分、DLQI评分及血热证评分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下降幅度比对照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1%,治疗组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凉血消银方治疗进行期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皮损面积、瘙痒程度、血热情况,具有理想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半枝莲方治疗银屑病血热证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分组法,将75例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患者分为3组。治疗组25例,予半枝莲方口服联合卡泊三醇乳膏外用治疗;对照1组25例,给予卡泊三醇乳膏外用;对照2组25例,给予半枝莲方口服。于治疗前后分别对3组患者皮损进行真菌培养、同时进行PASI评分及中医证候评分,4周后观察3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3组PASI评分、中医证候评分较前均有改善(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1组PASI评分、中医证候评分及真菌培养阴性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2组PASI评分、中医证候评分及真菌培养阴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愈显率为88.0%,对照1组为48.0%,对照2组为76.0%,治疗组与对照1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半枝莲方可能通过降低皮损真菌感染率而达到治疗血热证银屑病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天仙汤对寻常型银屑病的治疗效果以及对皮肤愈合的促进作用。方法:将2018年6月~2019年12月本科接诊的85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纳入本次研究,依据随机对照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n=43)和对照组(n=42),对照组患者给予口服阿维A胶囊,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天仙汤治疗。两组均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治疗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PASI评分和DLQI评分。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02%,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的76.19%(P0.05);实验组治疗后中医症候瘙痒剧烈、点状出血、皮疹增多的症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治疗后PASI评分和DLQI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天仙汤结合阿维A胶囊可有效的降低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机体免疫力和治疗疗效,降低皮损面积和皮损程度,促进皮肤愈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凉血祛毒方结合自体血穴位注射治疗银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4例银屑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其中治疗组75例,对照组6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静滴5%葡萄糖注射液加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同时外用复方丙酸氯倍他索软膏治疗。治疗组患者给予凉血祛毒方(每日1剂)结合自体血穴位注射治疗,2组疗程均为4周,观察患者临床症状,对证候给予评分,评价临床治愈的有效率;通过银屑病皮损程度评分(PASI)评估患者治疗前后皮损程度。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37%,显著高于对照组71.01%。治疗组银屑病面积和严重程度评分法(PASI),皮损面积及严重程度(包括红斑、鳞屑、浸润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凉血祛毒方结合自体血穴位注射治疗银屑病确有疗效,可以改善患者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不良反应小,长期优势明显,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