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辽宁中医杂志》2013,(3):465-466
恶性肿瘤已成为我国因疾病死亡的第一大死因,随着科技的进步,中医在治疗恶性肿瘤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可喜的成果,作者通过多年习读经典,临床实践,对中医治疗肿瘤提出新的理论依据—"瘀毒论",并根据其属性,以阴阳为纲、脏腑部位为目,提出"瘀阴毒、瘀阳毒"理论,指出恶性肿瘤是以"瘀毒"为标、"元气亏虚"为本的新观点,并将恶性肿瘤的中医证候、病因病机概括为"瘀毒",同时设立相应的治则方药。  相似文献   

2.
赤艺  程为平  温伟 《陕西中医》2020,(10):1507-1509
探究中医针刺及方药对痴呆的病因病机及其治疗,通过研究各学者对于痴呆机制、症候特点及治疗的临床经验,认为痴呆病机可以从气血津液探究,早期病起气病,从虚实认识,进而进展血分,气滞血瘀,气血亏虚之症。而津液发病者实证多为痰浊,虚症多是津液(精血)之不足,导致脑髓失养而发病。从经络发病认识,多与督脉、少阳、少阴及太阴经相关,盖因经络气血不畅,脑脉不通,或是经络气血不足,髓海失养,并结合经络脏腑理论,深层次探究经络对痴呆发病的影响。治则上从三因而论,作到个体化的治疗。针灸取穴可取头针、体针或是配合中药治疗,达到气血平衡,阴阳调和。故总结发现针刺方药对于老年血管性痴呆卓有成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了更好地揭示和总结中医对乳腺癌病因病机的认识,为乳腺癌的防治提供理论支撑,我们对乳腺癌的中医病因病机进行系统梳理。方法通过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以"乳腺癌"并含"病因病机"或"辨证分型"或"治法"为搜索字段,查阅近10年文献。并查阅涉及乳腺癌中医病因病机的古籍25部。分析总结古、现代中医对乳腺癌病因病机的论述,结合古、现代中医对乳腺癌的辨证分型和治法反推其中医病因病机。结果古今医家对于乳腺癌病因病机的认识基本一致,主要认为跟肝气郁结、气血亏虚、冲任失调以及热毒痰凝有关;现代临床常见的中医辨证分型也集中在肝气郁结、气血两虚、冲任失调等少数几种,因此治疗也以疏肝解郁、调摄冲任、补虚扶正最为常见。结论乳腺癌的发病可能主要与肝郁、气血亏虚和冲任失调等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4.
侯爱画提出"扶正祛邪治癌"理论,认为正与邪的斗争伴随着癌症发生的全过程.针对中晚期肺癌,侯爱画认为其核心病机是"气阴两虚,痰瘀癌结",所以祛邪抗癌与益气养阴应双管齐下,故此创立中晚期肺癌专方康肺散结汤.此方遵循"君臣佐使援"原则,体现中医整体思想、未病先防理论及西医药理学理论.侯主任临床应用中根据患者治疗阶段及不同症状...  相似文献   

5.
恶性肿瘤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病及多发病,该病是多种因素交互错杂而生成的疾病,发病机制尚未明确。中医病因病机可高度概括为正不胜邪,癌瘤内生,在体内进一步耗伤正气,正气愈衰而邪气愈盛,故肿瘤至中晚期阶段病情难以控制。针对具体的"正虚"以及"邪实",现代中医肿瘤学者凭借各自的临床观察以及经验总结则各有见解。由此可知肿瘤病机复杂,中医治疗需讲究个体化论治,拓宽治疗思路,临床不应以"肿瘤"之局部概念先入为主,而忽略了整体辨证论治的根本原则。  相似文献   

6.
补肺通络解毒法治疗肺癌的思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倪娅  邱幸凡 《光明中医》2009,24(8):1459-1460
以中医"络脉络病"理论为指导,对肺癌的病机及治法进行了探讨,认为肺癌的基本病机为"肺虚络痹毒结":脏气亏虚是致病之本,肺气阴两虚是贯穿肺癌始终的主要病机,脾肾虚衰是肺癌病机的最终归宿;络痹毒结为致病之标,痰瘀痹络是肺癌发生的重要因素,癌毒结聚是肺癌发生的关键;脏虚络痹相互影响,互为因果.肺癌的基本治则为"补脏通络解毒":补脏以治其本,补脏以气血为先,以阴阳为本;通络解毒以治其标,通络是治疗肺癌的重要环节,涤毒是治疗肺癌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肺癌的中医治疗规律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燕  李永浩 《新中医》2007,39(5):92-93
肺癌,又称支气管肺癌,是发生于支气管上皮、支气管、细支气管及肺泡上皮等肺部的恶性上皮性肿瘤。在中医学属肺积、息贲、肺壅、劳嗽等疾病范畴。近年来,中医药及中西医结合治疗肺癌,基本趋向于辨证与辨病结合,扶正与祛邪结合,显示其在改善症状、提高生存质量、稳定病灶、延长生存期和提高生存率等方面的疗效。在病因病机方面形成了正气内虚、邪毒、痰瘀诸说,采用以扶正培本为主,与清热解毒、软坚化痰或活血化瘀等祛邪治法结合,使疗效提高。但是纵观近十年来对于肺癌的研究,多为成方研究、名家验方、个案报道,虽然对于肺癌的治疗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但范围较为局限,尚缺乏对于中医传统理论的有效继承。笔者整理近十年关于中医药治疗肺癌的文献报道,总结治疗肺癌的基本规律和方法,筛选有效方药,希望为临床用药提供理论基础和先导性认识。  相似文献   

8.
古代中医对于癌症的认识尚未形成一门专科,但对其相关阐释可见于部分医籍中,通过查阅历代中医医籍,对记载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病名、病因病机、治疗及预后的相关文献进行整理归纳,认为历代医家对肺癌的的论述较分散,缺乏系统的归纳与总结,中医病名内涵欠统一,对肺癌的认识和诊治方面论述欠深入。通过分析总结,可以在古人的基础上,深入研究肺癌的病因病机,规范其辨证分型,结合现代仪器和技术方药,进行有效方药的筛选。  相似文献   

9.
从病因病机、中医治疗(中医临床研究、穴位按摩、中药贴敷、灌肠)等综述中医治疗肿瘤便秘的进展。认为肿瘤合并便秘多以虚为本,导致便秘反复难愈。脾失健运,气阴不足是肿瘤便秘的基本病机。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徐振晔教授中医诊治肺癌的学术思想。认为肺癌发病是邪毒侵袭,瘤自内生;肺癌病机属邪实正虚,阴阳失衡;肺癌诊断时四诊合参,尤重舌象;肺癌辨证为癌毒内踞,精气亏虚;肺癌治疗强调祛邪扶正,养精抗癌,根据治疗的不同时期中医药分阶段治疗,重视肺肾同补。  相似文献   

11.
肺癌的中医治疗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陈玉琨  蒋梅 《新中医》1999,31(5):31-32
支气管肺癌是肿瘤科常见病,早期治疗首选手术切除。但由于种种原因,就医时大部分患者已至中晚期,丧失了手术治疗机会。近年来,中医药治疗肺癌已获得值得关注的疗效,在缓解症状,延长生存期方面发挥了特色。现将中医对于肺癌的病因病机、辨证治疗的有关文献记载及临床...  相似文献   

12.
糖尿病并发抑郁症发病率广、危害性大、治疗难度高,中医立足整体、辨证论治疗效独特,而紧扣糖尿病并发抑郁症以"虚"为本、"瘀、郁"为标的中医病机特点,对于防治该病的理法方药研究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3.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属于疫疠邪气所致"温疫"范畴,病性是湿毒,核心病机为湿、热、毒、瘀、虚。前期中医专家组成员通过中医辨证施治,提出了相应的辨证要点与理法方药,随着病机的转化,很多患者达到了临床治愈标准顺利出院。但须看到确有不少大病初愈患者病后体虚、生活质量不高,结合2003年非典患者康复治疗的经验,探讨从中药汤剂、针灸外治、传统功法、心身调理等多方面对患者进行康复治疗,旨在完善COVID-19患者的全程整体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4.
浅谈动脉粥样硬化的中医病因病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动脉粥样硬化(AS)是临床常见致病因素,而动脉粥样硬化的致病过程相对复杂.中医没有"动脉粥样硬化"名称,归属于中医"中风""眩晕""偏枯"等范畴.课题组通过大量临床观察,发现该病为本虚标实证,病因病机与虚、瘀、痰、毒等致病因素关系密切;主要病因不外乎内因素体不足和外因饮食失调、情志不畅导致机体虚弱而引起.其病程历经本虚致实和标实致虚两个阶段,并通过探讨其中医病因病机,有利于该病的早预防、早诊断、早治疗,更好地指导临床用药.  相似文献   

15.
转移是恶性肿瘤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如何防治肿瘤转移一直是肿瘤治疗中的难点和热点。"正虚"是肿瘤发生发展的重要病机,现代医家在反复临床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中医扶正法"防治恶性肿瘤复发转移的理论。大量临床研究证明"中医扶正法"不但能改善恶性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降低放疗、化疗的不良反应,更能联合化疗提高化疗疗效。其中提高机体的细胞免疫活性,是"中医扶正法"预防恶性肿瘤转移的可能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6.
目的从中医对失眠症的病因病机认识,对失眠症的辨证论治、自拟方药、中成药、针灸疗法、循证医学研究、实验研究等方面总结,阐述了近年来中医治疗失眠症的进展。方法通过中国知网,运用文献查找的方法引用了2003—2015年的文献30篇进行论述。结果脏腑的功能失调是失眠的主要病机,失眠的证候主要包括阴虚火旺、心脾两虚、痰热扰心,中医临床通过辨证论治、自拟方药、中成药、针灸等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症状,增加睡眠时间。结论中医药对失眠症有较好的防治作用,可减轻临床症状,增加睡眠时间和深度。但严谨的循证医学研究和规范的实验研究仍然缺乏,治疗方法和疗效评价标准也不统一,仍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7.
胃痛是以上腹胃脘部近心窝处发生疼痛为主症的病证,亦称"胃脘痛"。中医处方方法学是研究中医选药处方规律的一门学科。运用中医处方方法学分析胃痛的病因、病机及治法。围绕虚、寒、食、郁、湿、瘀六大病理因素,以证候为中心,分析胃痛复杂的病因病机;以法为纲,把握胃痛的治则治法;以方为例,选定胃痛的处方用药。从辨证论治着手,使理法和方药有机结合,为临床治疗胃痛提供借鉴和指导。  相似文献   

18.
肿瘤转移是一个多因素参与的复杂过程,转移影响预后,与生存期密切相关,是大肠癌的主要致死原因。中医药在大肠癌转移的防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大肠癌转移的病机却并不明朗。明确大肠癌转移的病机从而更有效地预防转移,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难题。目前在肿瘤转移形成的理论及分子机制方面已有一定的探索,回顾近年研究进展,认为大肠癌转移的中医病机主要集中在"毒、痰、瘀、虚"四个方面。就大肠癌转移的中医病机做一系统的综述。  相似文献   

19.
冠心病中医病机四要素及治疗四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30余年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临床经验和研究结果,对冠心病中医病机进行了高度概括,提出了多虚、多郁、多瘀、多痰的病机四要素,为冠心病中医辨证施治提供了重要理论基础。并且针对病机四要素,提出了补虚、开郁、活血、化痰治疗四法,对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临床医疗关键在于"通",通的前题关键在于"温",补虚重视温经通阳,重用桂枝;理气重视温散行气,慎用凉药;化痰重视温和;必用陈夏,活血必用重剂,意在效宏。实乃取效之法宝。最后提出"谨查间甚,以意调之,以平为期",是取得最佳疗效之秘诀。  相似文献   

20.
益气养阴解毒法是王瑞平教授治疗中晚期肺癌最常见的方法。王瑞平教授从肺癌的病因病机、辨证论治、经验用药阐述治疗中晚期肺癌的理论思想和临证经验,揭示气阴亏虚、癌毒内结贯穿中晚期肺癌发病始终,益气养阴解毒法是中医药治疗中晚期肺癌的重要治法。其中,益气、养阴需辨证使用,解毒需分清癌毒性质——热毒、痰毒、瘀毒,分别运用清热、化痰、祛瘀等方法。运用益气养阴解毒法治疗中晚期肺癌取得了很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