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山东中医杂志》2016,(3):212-214
目的:观察紫茜合剂治疗慢性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的疗效。方法:将60例慢性ITP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紫茜合剂+泼尼松)30例和对照组(单用泼尼松)30例,两组疗程均为2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血小板计数及出血症状改善时间。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93.33%)优于对照组(86.67%)(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小板计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组患者出血症状改善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6个月后治疗组随访有效率(57.14%)明显优于对照组(19.23%)(P0.05)。结论:紫茜合剂治疗慢性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疗效显著,还可减少长期应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的不良反应,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止血方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成人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57例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分为观察组29例和对照组28例。对照组给予糖皮质激素醋酸泼尼松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中药汤剂益气养阴止血方口服。对比两组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的出血症状、血小板计数、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出血症状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3.10%)高于对照组(71.43%)(P0.05);两组患者经治疗后血小板计数水平均有明显提高,观察组治疗后血小板计数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79%,明显低于对照组(35.71%)(P0.05)。结论益气养阴止血方治疗成人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可以提高常规西医一线治疗方案糖皮质激素的疗效,同时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效果显著,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在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中应用升血小板胶囊与肾上腺糖皮质激素联合疗法的实际价值。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80例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仅使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地塞米松和泼尼松)进行临床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升血小板胶囊,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是92.5%,血小板计数(96.6±25.7)×10~9/L,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是77.5%,血小板计数(62.6±28.3)×10~9/L,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不存在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对于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而言,升血小板胶囊与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的联合疗法的实际价值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紫茜合剂治疗慢性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慢性ITP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紫茜合剂+达那唑)35例和对照组(单用达那唑)35例,两组疗程均为6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血小板计数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65.71%)优于对照组(48.57%)(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小板计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6个月后治疗组随访有效率(51.43%)明显优于对照组(28.57%)(P0.05)。结论:紫茜合剂治疗慢性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疗效确切,还可减少服用达那唑引起的不良反应,同时延长有效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益气滋阴摄血汤对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血清IL-10、IL-17含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7月~2020年1月我院收治的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112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6例。对照组采用盐酸泼尼松治疗,依据患者的具体病情给予适当的剂量,1次1~2片,1日2~12片。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益气滋阴摄血汤治疗。4周为1个疗程,两组均治疗2个疗程。比较两组治疗疗效,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血小板计数和出血评分,血清IL-10、IL-17水平。结果:研究组治疗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中医症候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降低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血小板计数高于对照组,出血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血清IL-10水平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血清IL-17水平较治疗前降低,血清IL-17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滋阴摄血汤能有效的改善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血小板计数水平,减轻出血症状,提高治疗疗效,其机制可能与调节Treg/Th17细胞平衡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热毒炽盛证)患者的疗效。方法将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0例。治疗组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纯西医治疗。治疗3个月后,比较两组疗效及治疗前后血小板计数、巨核细胞计数、不良反应等。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0%,高于对照组的67.50%(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小板计数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巨核细胞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方面,治疗组柯兴氏征、胃肠反应、肝功能异出现例数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热毒炽盛证)疗效优于单纯西医治疗,可升高血小板计数,有助于病情的稳定,同时在抑制不良反应方面有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生血灵联合小剂量激素治疗激素抵抗型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小板生成素(TPO)水平的影响。方法将6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15例),治疗组予生血灵联合小剂量泼尼松,对照组单用小剂量泼尼松。两组疗程均为6个月,观察临床疗效及外周血血小板计数、血浆TPO水平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5.6%、33.3%,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小板计数均明显增加(P0.05),治疗组增加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与正常组比较,治疗组、对照组治疗前血浆TPO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治疗后治疗组TPO水平明显降低(P0.05),对照组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组降低TPO水平的作用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生血灵联合小剂量激素治疗激素抵抗型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疗效明显优于单纯小剂量激素;激素抵抗型患者血浆TPO水平高于正常人;生血灵联合小剂量激素治疗激素抵抗型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TPO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枸杞二黄汤联合小剂量利妥昔单抗注射液治疗利奈唑胺药物性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4例利奈唑胺药物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2例予小剂量利妥昔单抗注射液治疗;治疗组52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枸杞二黄汤加味治疗。2组均治疗4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白细胞介素33(IL-33)、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FN-γ)及血小板计数(PLT)变化;比较2组疗效;记录2组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2组治疗后IL-33、TNF-α及IFN-γ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PLT水平升高(P0.05);治疗后治疗组IL-33、TNF-α及IFN-γ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PLT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6.15%,对照组总有效率80.77%,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7.69%,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3.46%,对照组较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严重(P0.05)。结论枸杞二黄汤联合小剂量利妥昔单抗注射液治疗利奈唑胺药物性血小板减少症疗效确切,可显著缓解患者临床出血症状,增加PLT,且具有一定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联合抗栓泵预防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2月~2018年4月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院产科收治的120例行剖宫产分娩的产妇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予以低分子肝素预防DVT,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联用抗栓泵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血小板(PL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及D-二聚体水平变化,记录产后5天内出血量,统计DVT发生率和晚期产后出血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PLT、FIB及D-二聚体低于治疗前(P0.05),PT、APTT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PLT、FIB及D-二聚体低于对照组(P0.05),PT、APTT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产后出血量及晚期产后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DVT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联合抗栓泵能够改善产妇剖宫产术后凝血功能,降低DVT发生率,未增加晚期产后出血的风险及出血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前列腺素E_1联合加减清营汤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疗效及对血浆D-二聚体、血管假性血友病因子(vWf)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6例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3例给予前列腺素E_1治疗,观察组43例在此基础上给予加减清营汤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血浆D-二聚体、vWf水平及NK细胞、CD4~+、CD8~+、CD4~+/CD8~+变化情况,统计2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2组治疗后血浆D-二聚体、vWf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均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NK细胞、CD4~+及CD4~+/CD8~+水平均明显上调(P均0.05),CD8~+水平明显下调(P均0.05),且观察组各免疫指标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列腺素E_1联合加减清营汤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疗效较佳,且可显著降低血浆D-二聚体、vWf水平,改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健脾益气摄血方联合吗替麦考酚酯治疗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6例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3例给予吗替麦考酚酯治疗,4周为1个疗程,持续服用3个疗程;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健脾益气摄血方,21 d为1个疗程,持续服用5个疗程。统计2组临床疗效,观察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血小板计数(Plt)、网织血小板(RP)以及血小板相关免疫球蛋白(PAIg)水平变化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主症积分、次症积分以及中医证候积分均显著升高(P均0.05),且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PAIg、RP水平显著降低(P均0.05),Plt水平显著升高(P均0.05),且研究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益气摄血方联合吗替麦考酚酯可显著改善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总有效率,调节PAIg、RP、Plt水平,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生血灵系列制剂治疗激素抵抗型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激素抵抗型ITP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给予生血灵系列辨证联合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和对照组30例(给予环孢素联合小剂量激素治疗)。两组均以3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小板计数(PLT)、出血评分,并评价西医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后较治疗前比较,PLT升高、中医证候积分及出血评分降低(P0.01),且治疗组治疗后PLT较对照组升高明显、中医证候积分降低明显(P0.01)。治疗组西医临床疗效总有效率80.0%,对照组总有效率43.3%,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86.67%,对照组为50.00%,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生血灵系列制剂治疗激素抵抗型ITP疗效优于环孢素软胶囊,可明显改善患者的出血症状,与环孢素作用相似,而不良反应明显低于环孢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川芎平喘合剂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血栓前状态的影响。方法:61例AECOPD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30例,治疗组3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上给予川芎平喘合剂,疗程14天。观察治疗前后血小板、FIB、D-二聚体及中医证候积分等指标。结果:(1)有效率:对照组、治疗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6.7%和93.5%,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血小板(PLT):治疗组PLT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治疗后,治疗组PLT水平较对照组下降(P<0.05)。(3)出凝血时间:治疗组FIB、APTT、D-二聚体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或P<0.01);治疗后,对照组PT较治疗前下降(P<0.05),治疗组FIB、D-二聚体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均<0.01)。结论:川芎平喘合剂可改善AECOPD患者症状,缓解血栓前状态,其机制与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FIB、D-二聚体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桃红四物汤联合功能锻炼预防股骨干骨折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的疗效。方法将我院2016年5月~2019年4月股骨干骨折患者5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预防深静脉血栓的方法。治疗组采用桃红四物汤联合功能锻炼的方法。对两种治疗方案下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情况进行对比,并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血红蛋白、血小板、血D-二聚体值及凝血时间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D-二聚体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桃红四物汤联合功能锻炼可以有效地预防股骨干骨折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白芍总苷联合中药辨证治疗老年慢性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疗效。方法:63例老年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及治疗组(33例),对照组应用基础常规治疗及中药辨证施治,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白芍总苷胶囊600 mg,3次/d,口服,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2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小板、出血症状改善及起效时间比较。结果:1)治疗组总有效率81.81%,对照组总有效率60.00%。2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组在提高血小板水平、改善出血症状及起效时间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3)治疗组中3个不同证型患者疗效比较,气虚失摄型、血热妄行型优于阴虚火旺型(P<0.05);4)有8例患者在治疗起始阶段出现腹泻症状,经对症处理后腹泻即止。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等生化指标与心电图及胸部X线片在患者治疗后复查均无异常,无加重甚至减轻原有并发症。结论:白芍总苷联合中辨证治疗老年慢性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提高外周血小板水平,起效时间短,改善出血症状,不良反应小,尤适用于气血不摄型、血热妄行型,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针灸联合现代医学用药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疗效。方法选取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抗凝、溶栓、扩容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针灸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血液动力学指标、D-二聚体浓度、下肢静脉的血流速度。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后,全血黏度、血小板聚集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比容、红细胞体积、血小板聚集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比容、红细胞体积、血小板聚集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10 d、治疗15 d的D-二聚体浓度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5 d、治疗10 d、治疗15 d的D-二聚体浓度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5 d、治疗10 d、治疗15 d的D-二聚体浓度均低于同时期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彩色多普勒显影下肢血流速度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下肢血流速度高于同时期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同时期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联合现代医学用药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疗效明显优于单独用药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黑归脾汤联合醋酸泼尼松片治疗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Primary Immunolog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ITP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口服醋酸泼尼松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黑归脾汤,每日1剂,早晚温服。两组均3月为1个疗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中医疗效及血小板计数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3%(25/30)、对照组为66.7%(20/30),治疗组中医疗效总有效率为96.7%(29/30)、对照组为70.0%(21/30),治疗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血小板(Blood Platelet,PLT)水平明显升高(P 0.05);两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PLT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黑归脾汤联合醋酸泼尼松片治疗ITP可明显提高外周血血小板计数、改善临床症状,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扶正解毒方治疗儿童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mmune thrombocytopenia,ITP)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小板功能的影响。方法将30例符合标准的持续性、慢性ITP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5例,治疗组予扶正解毒方联合小剂量醋酸泼尼松治疗;对照组予中药模拟剂联合小剂量醋酸泼尼松治疗;疗程3个月,比较两组的有效率、血小板计数、血栓弹力图各参数及中医证候积分、出血评分量表等。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各脱落1例,每组共完成14例。治疗3个月时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64.3%,包括完全反应率42.9%、有效率21.4%,高于对照组,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比较两组血栓弹力图中R、K、Angle、MA、LY30、CI数值,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点对MA值进行自身前后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自身前后比较MA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治疗3个月后两组主证、次证的积分变化,患儿紫斑出血、神疲乏力、气短、口干、便溏、自汗症状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治疗后两组出血评分量表,治疗组总改善率85.7%,明显高于对照组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安全性指标无明显异常。结论扶正解毒方治疗儿童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有效,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难治性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r ITP患者86例,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单纯西药治疗,观察组联合给予益气养血方治疗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PLT、PCT、MPV、PDW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r ITP的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清热凉血组方并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TPO)联合甲泼尼龙治疗复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的疗效观察。方法:选取10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临床不同的治疗方法将106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TPO联合甲泼尼龙进行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给予患者清热凉血方剂进行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血小板计数水平、PAIgG表达水平、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血小板计数均明显升高、PAIgG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小板计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AIgG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患者治疗期间总不良率为7例(13.21%),对照组总不良率为8例(15.09%),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应用清热凉血组方并TPO联合甲泼尼龙能够提高ITP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血小板计数水平、降低PAIgG表达水平且临床不良反应低,此方法应用简单且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