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观察析健脾化瘀汤对胃癌患者化疗前后免疫功能及毒副反应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脾虚痰瘀型晚期胃癌患者96例,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48例)行FOLFOX4方案化疗,观察组(48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健脾化瘀汤;观察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状况,流式细胞仪检测血清T淋巴细胞亚群(CD_4~+、CD_3~+、CD_8~+)含量,ELISA法检测血清sEC、CEA及CA19-9含量,采用卡氏体力(KPS)量表评价患者治疗前后形态状态情况,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编写的EORTC生命质量检测量表(QLQ-C30)检测患者治疗前后生存质量状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的有效率为56.25%,对照组为4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患者血清CD_4~+、CD_3~+及CD_8~+含量比观察组、治疗前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中医证候总有效率为81.25%,对照组为60.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KPS评分及QLQ-C30评分比治疗前、对照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出现血肌酐升高、白细胞降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周围神经异常及血小板下降等几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化瘀汤结合化疗对胃癌晚期患者疗效显著,可提高患者机体免疫功能,降低化疗产生的毒副反应。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自拟健脾滋阴解毒方对结直肠癌患者新辅助化疗毒副反应的预防作用。方法:选择80例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2组患者均采取新辅助化疗(FOL FOX4方案)并应用艾迪注射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服用自拟健脾滋阴解毒方。观察2组患者化疗毒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CD_3~+、CD_4~+、CD_8~+、CD_4~+/CD_8~+)变化,进行治疗前后2组患者生活质量(KPS)评定。结果:观察组观察组Ⅰ、Ⅱ级胃肠道反应、血小板下降发生率、白细胞下降、血红蛋白减少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化疗后CD_3~+、CD_4~+、CD_4~+/CD_8~+均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则无明显变化(P0.05);观察组治疗后CD_3~+、CD_4~+、CD_4~+/CD_8~+均高于对照组(P0.05)。KPS评分显示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拟健脾滋阴解毒方能够有效预防结直肠癌患者新辅助化疗的毒副反应,提高免疫功能,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益气健脾方对宫颈癌同步放化疗患者免疫功能、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以93例宫颈癌同步放化疗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48例)与对照组(45例),对照组仅给予放射治疗和化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药益气健脾方治疗,疗程7~8周。观察生活质量评分、CD_4~+、CD_8~+、CD_4~+/CD_8~+变化和毒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CD_3~+、CD_4~+、CD_4~+/CD_8~+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CD_3~+、CD_8~+、CD_4~+/CD_8~+水平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提高且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出现造血系统、消化系统及神经系统毒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宫颈癌行同步放化疗患者辅以中药益气健脾方治疗可提高机体免疫力,减轻毒副反应,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陕西中医》2017,(6):699-700
目的:探讨加味升降散联合百令胶囊在肺癌化疗相关性并发症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肺癌化疗后发生毒副反应的1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百令胶囊治疗,观察组给予加味升降散联合百令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各项指标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恶心呕吐、腹泻等重度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及神疲乏力、气短懒言、发热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纳呆、自汗盗汗、咳嗽气喘等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CD_3~+、CD_4~+、CD_8~+、CD_4~+/CD_8~+、NK细胞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免疫球蛋白IgG、IgA、IgM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但观察组治疗后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KPS评分及QOL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味升降散联合百令胶囊对肺癌化疗后相关并发症治疗效果显著,有利于改善化疗毒副反应,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健脾扶正汤辨证治疗对老年晚期胃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将接受治疗的70例老年晚期胃癌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并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应用FOLFOX4化疗方案治疗,治疗组在其基础上应用健脾扶正汤治疗,评估两组的预后差异。结果:干预后,治疗组的KPS评分、外周血CD_3~+、CD_4~+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中医证候评分、CD_8~+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在治疗期间,两组均以Ⅰ~Ⅲ级毒副反应为主,治疗组的毒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至随访截止期,治疗组的总体生存期较对照组显著延长,1、3年生存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结论:健脾扶正汤辨证治疗老年晚期胃癌疗效显著,可减轻症状及化疗毒副反应,对于提高患者免疫功能及生存期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扶正消积汤联合化疗治疗晚期结肠癌的疗效及对肿瘤标记物、免疫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82例晚期结肠癌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n=42)与对照组(n=40),对照组给予奥沙利铂+5-氟尿嘧啶+亚叶酸钙进行联合化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扶正消积汤治疗,观察比较2组治疗前后肿瘤标志物及免疫功能指标水平变化,并比较其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57.14%)显著高于对照组(32.50%)(P0.05);治疗后2组肿瘤标记物CEA、CA199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肿瘤标记物CEA、CA199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CD_4~+、CD_8~+及CD_4~+/CD_8~+水平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而对照组CD_4~+、CD_8~+及CD_4~+/CD_8~+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药物毒副反应发生率(28.57%)显著低于对照组(57.50%)(P0.05)。结论扶正消积汤联合化疗治疗晚期结肠癌有利于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降低肿瘤标记物CEA、CA199水平,提高免疫力,减轻化疗药物毒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复方藤梨根制剂联合XELIRI方案治疗结肠癌肝转移的临床疗效及其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22例结肠癌肝转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64例,对照组58例。对照组予XELIRI化疗方案(伊立替康+卡培他滨)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服用中药复方藤梨根制剂。2组疗程均为12周,观察临床疗效,比较生存质量(KPS)评分、毒副反应及免疫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58.7%和36.2%,2组间比较,观察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照组生存质量评分改善率分别为59.4%、39.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性粒细胞减少程度较对照组减轻,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其它毒副作用2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免疫指标CD_3~+、CD_4~+、CD_8~+、CD_4~+/CD_8~+变化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除CD_8~+外,CD_3~+、CD_4~+、CD_4~+/CD_8~+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治疗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藤梨根制剂联合XELIRI方案治疗晚期结肠癌肝转移,临床疗效肯定,可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减轻化疗毒副反应,改善免疫功能,起到增效减毒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阳和化岩汤联合化疗治疗乳腺癌疗效及对细胞免疫和血清肿瘤标记物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5月~2016年7月我院收治的104例乳腺癌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n=52)与对照组(n=52),对照组采用GX方案化疗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阳和化岩汤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细胞免疫指标水平、血清肿瘤标记物水平[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糖类抗原15~3(CA15~3)]、KPS评分、QLQC30评分,统计两组毒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48.08%显著高于对照组23.08%(P0.05),治疗后CD_3~+、CD_4~+、CD_4~+/CD_8~+水平显著提高,CD_8~+水平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CEA、CA125、CA15~3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KPS评分、QLQ-C30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阳和化岩汤联合化疗可以显著改善乳腺癌患者细胞免疫功能,降低血清肿瘤标记物水平,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轻化疗导致的毒副反应。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健脾扶正汤对肝癌根治性切除术后肝癌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采取随机、单盲方法将76例接受过肝癌根治性切除术的肝癌患者分为对照组(38例)和试验组(38例),对照组采用对症支持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健脾扶正汤,观察两组总有效率、中医证候评分、体力状况评分(KPS评分)、免疫功能与毒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8周后试验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KPS评分均升高,试验组KP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CD3~+、CD4~+及CD4~+/CD8~+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试验组CD3~+、CD4~+、CD4~+/CD8~+显著升高(P0.05),CD8~+明显下降(P0.05);毒副反应发生方面,试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脾扶正汤可改善根治性切除术后肝癌患者的临床疗效,能一定程度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来抗肿瘤细胞,且毒副反应低。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利用参术扶正抗癌汤、EP化疗方案、三维适形放疗(3D-CRT)联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晚期NSCLC患者77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观察组(n=39)和对照组(n=38)。对照组利用EP化疗方案、3D-CRT联合治疗,观察组以对照组为基础加用参术扶正抗癌汤治疗。对比两组疗效、治疗前后血清T细胞亚群(CD_3~+、CD_4~+)、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生存质量(KPS评分)、毒副反应发生率。结果 :①疗效: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7.18%(34/39),较对照组65.79%(25/38)高(P<0.05);②生存质量:治疗2个周期后两组生存质量均得到不同程度改善,且观察组KPS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③血清T细胞亚群水平:治疗2个周期后两组血清T细胞亚群水平均得到不同程度改善,且观察组血清CD_3~+、CD_4~+水平较对照组高(P<0.05);④血清VEGF、MMP-9水平:治疗2个周期后两组血清VEGF、MMP-9水平均不同程度降低,但两组血清VEGF水平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血清MMP-9水平较对照组低(P<0.05);⑤毒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骨髓抑制、放射性肺炎、消化道反应、放射性食管炎等毒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晚期NSCLC患者利用参术扶正抗癌汤、EP化疗方案、3D-CRT联合治疗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免疫功能,降低血清有害因子水平,减轻毒副反应,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1.
健脾益肾汤联合N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健脾益肾汤联合N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60例随机分为西药组(NP方案化疗)及中西结合组(健脾益肾汤合并化疗)各30例;疗程均为1周期(3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后近期疗效、中医症候疗效、KPS评分、免疫功能和毒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中西结合组与西药组在近期疗效、KPS评分和T细胞免疫功能改善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西结合组毒副反应发生较西药组减轻(P0.05);中西医结合组总有效率为93.33%,西药组为80.00%。结论:健脾益肾汤联合N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减轻化疗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中成药》2017,(2)
目的探讨参苓白术散(党参、白术、茯苓,等)对结直肠癌患者术后FOLFOX化疗的减毒增效及增强免疫力方面的影响。方法将89例结直肠癌术后化疗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加服参苓白术散)和对照组(44例仅化疗)。12周后,观察2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评估证候积分,行为状况积分,检测免疫功能,毒副反应。结果治疗结束后,2组的近期疗效差异未见明显统计学意义。患者中医(TCM)证候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5%,2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组患者治疗后的卡氏功能状态评分(KPS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提高,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后。治疗后治疗组的主要症状(恶心呕吐、便溏、脘腹痞满、神疲乏力)积分以及化疗引起的毒副反应(白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较对照组明显改善,治疗组治疗后CD_4~+、CD_4~+/CD_8~+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CD_8~+较治疗前降低,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参苓白术散能减轻结肠癌患者术后化疗的毒副反应,增强机体免疫力。  相似文献   

13.
赵鹏军  邓清华 《新中医》2016,48(3):176-178
目的:观察益气化痰解毒汤剂联合GP化疗方案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免疫功能、生存质量及疗效的影响。方法:将90例气阴两虚兼有痰瘀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45例。观察组采用益气化痰解毒汤剂联合GP化疗方案治疗,对照组仅采用GP化疗方案治疗。2组均以21天为1疗程,连续治疗2疗程。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免疫功能指标、KPS评分的变化,治疗后的疗效及毒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62.22%,对照组总有效率35.5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CD3~+、CD4~+、CD4~+/CD8~+及自然杀伤(NK)细胞含量均较治疗前增加(P0.05),而CD8~+含量下降(P0.05);观察组CD3~+、CD4~+、CD4~+/CD8~+及NK细胞含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而CD8~+含量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KPS评分均较治疗前增加(P0.05);观察组KP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周围神经毒性、腹泻、恶心呕吐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化痰解毒汤联合GP化疗方案可提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免疫功能,提高生存质量,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分析自拟补脾益肾消积汤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70例肺癌患者按照入院日期单双号分为对照组(32例)和治疗组(3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静脉注射吉西他滨与DPP 80mg/m2,治疗组在与对照组相同的方案化疗后,联合服用自拟补脾益肾消积汤,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治疗后的生活质量以及毒副反应情况。结果:在临床疗效方面,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4.21%,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50.00%;治疗组治疗后的生活质量KP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组的毒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自拟补脾益肾消积汤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肺癌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辽宁中医杂志》2016,(8):1659-1662
目的:观察中药消积饮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循环血管内皮细胞(CECs)数量变化与CEA、CYFRA 21-1、NSE、客观应答率(ORR)、无进展生存期(PFS)的关系,旨在探讨CECs作为评价消积饮治疗晚期NSCLC的抗血管生成作用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50例晚期NSCLC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治疗组,试验组25例,对照组25例。试验组给予消积饮联合TP方案化疗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纯TP方案化疗治疗,首要观察指标两组CECs的表型(CD_(146)~+)的数量变化,次要观察指标包括CD_(146)~+与CEA、CYFRA 21-1、NSE数值变化关系、CD_(146)~+与客观应答率(RECIST标准)关系、CD_(146)~+与无进展生存期关系及毒副反应。结果:全部50例随机患者参与评价。首要观察指标CD_(146)~+值治疗后试验组(0.76±0.35)明显低于对照组(1.93±2.39),具统计学差异(P0.05)。次要观察指标,CD_(146)~+与CEA、NSE呈线性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99、0.34(P0.05);CD_(146)~+与CYFRA21-1未见明显相关性;CD_(146)~+与ORR无明确相关性;CD_(146)~+与PFS是负性相关,PFS的偏相关系数分别为-1.16(P0.05)。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及毒副反应。结论:CD_(146)~+可作为新的一种评价中药抗肺癌肿瘤血管生成作用、指导临床用药的手段。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清金化痰汤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06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GP(吉西他滨+顺铂)方案化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清金化痰汤进行联合治疗,2个月为一疗程。比较两组治疗疗效,并对患者VEGF水平、免疫功能、肿瘤标志物指标水平进行比较,观察治疗过程中两组毒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患者45例有效,有效率84.91%;对照组35例有效,有效率66.04%,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VEGF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VEGF-A、VEGF-B、VEGF-C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降低程度较对照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CD_3~+、CD_4~+、CD_8~+、CD_4~+/CD_8~+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CD_3~+、CD_4~+、CD_4~+/CD_8~+均降低,CD_8~+均升高,且观察组升高降低程度较对照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肿瘤标志物指标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CEA、CA125、CYFRA21-1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降低程度较对照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白细胞减少、肝功受损、血小板降低、便秘等不良反应例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清金化痰汤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免疫功能,有效抑制患者VEGF水平,减少化疗的毒副反应。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自拟沙参抗癌方联合化疗对肺癌术后患者免疫功能及生活质量影响。方法:将102例非小细胞肺癌术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TP(紫杉醇+顺铂)化疗方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自拟沙参抗癌方,治疗2个月后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患者免疫功能以及生存质量变化,统计2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6. 3%,高于对照组的66. 7%(P 0. 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CD_3~+、CD_4~+以及CD_4~+/CD_8~+均较治疗前升高(均P 0. 05),观察组改善更明显;观察组KPS评分有效率为78. 4%,高于对照组的53. 0%(P 0. 05);治疗期间,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发生率较对照组降低(P 0. 05)。结论:自拟沙参抗癌方联合化疗治疗肺癌术后患者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能够调节免疫功能,提高生存质量,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温阳利水方联合腹腔热灌注化疗治疗卵巢癌腹水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其对作用机制的研究。方法:选取卵巢癌腹水患者8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41例,观察组44例。2组患者均采用紫杉醇+顺铂行腹腔热灌注化疗,而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温阳利水方治疗,2组均继续治疗4疗程。观察比较治疗前后2组患者血清中T细胞的亚群(CD_3~+、CD_4~+、CD_8~+、CD_4~+/CD_8~+)变化;比较治疗后2组KPS评分,2组治疗前、治疗2个疗程及4个疗程后的腹腔积液量;腹水情况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CD_3~+、CD_4~+及CD_4~+/CD_8~+均明显高于治疗前,并且也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治疗后观察组KPS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2疗程和4疗程腹腔积液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腹水情况临床评价观察组RR及DCR均优于对照组;毒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阳利水方联合腹腔热灌注化疗治疗卵巢癌腹水患者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结肠癌化疗患者采用中医扶正消积法治疗后免疫功能变化情况及毒副作用发生情况。方法对2015年6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90例采用化疗治疗的结肠癌术后Ⅲ期患者进行观察。采用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45例,观察组采用FOLFOX化疗方案联合中药汤剂扶正消积法治疗,对照组单独采用FOLFOX化疗方案治疗。2周为一个疗程,治疗12个疗程。治疗前后采集两组患者血液标本进行外周血T细胞亚群(CD8~+、CD4~+、CD4~+/CD8~+)水平检测,评估患者的免疫功能,观察两组患者免疫功能及毒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CD8~+、CD4~+、CD4~+/CD8~+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引起的毒副反应中除肝功能损伤外,观察组各种毒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疗容易引起脱发、胃肠道反应、感染等毒副反应,在化疗时给予扶正消积汤,可以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降低化疗引起的毒副反应,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FOLFOX4化疗方案联合参芪扶正注射液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晚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FOLFOX4化疗方案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参芪扶正注射液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52.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KPS评分改善率,外周血CD4~+、CD8~+及CD4~+/CD8~+水平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血清CEA、CA199及CA242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未见Ⅳ度毒副反应,观察组的毒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FOLFOX4化疗方案联合参芪扶正注射液可提高晚期胃癌治疗效果,改善患者免疫功能及生活质量,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