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7 毫秒
1.
中风偏瘫为临床常见病之一,中风在中老年人群中发病率较高,偏瘫是其主要的后遗症。该病具有极高的致死率和致残率。因此,它已成为当今世界医学界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用针灸方法治疗中风偏瘫最早见于《内经》,后经我国历代中医专家的完善和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本文就针灸治疗中风偏瘫的研究作一简单的回顾和展望。  相似文献   

2.
试谈阴经穴在针灸治疗中风偏瘫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灸治疗中风偏瘫 ,历代多选取手足阳明经穴为主 ,虽然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但有一定的局限性。近年来对中风病因病机有新的认识 ,阴经穴为主或配合阴经穴治疗中风偏瘫的临床报道 ,以及阴经穴治疗中风偏瘫的实验研究 ,有力地证明了阴经穴在针灸治疗中风偏瘫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提示临床上用针灸治疗中风偏瘫应注重应用阴经穴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针灸配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偏瘫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3月—2019年1月收治的500例中风后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分组,对照组采用康复训练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中医针灸治疗,对比两组的ADL评分、FMA评分等。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FMA评分和AD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灸配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偏瘫疗效确切,利于肢体运动功能恢复,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针灸结合bobath治疗中风后偏瘫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医学研究对比法,选取2018年3月~2020年3月以来本院收治68例中风后偏瘫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分别给予bobath单独治疗和针灸结合bobath治疗,临床观察两组临床效果及其在Fugl-Meyer评分、Barthel评分结果。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对比为94.12%和70.59%,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Fugl-Meyer评分显著下降(P0.05),Barthel评分明显提升(P0.05)。结论:针灸结合bobath治疗中风后偏瘫的临床疗效确切,且可显著提升患者临床效果,改善患者预后在Fugl-Meyer评分、Barthel评分结果,值得临床实践中大力推广实施。  相似文献   

5.
中风偏瘫是中风的主要后遗症,针灸是其主要治疗方法,但目前针灸治疗中风偏瘫多利用针刺经络之腧穴而较少利用皮部来进行治疗。试对研究皮部理论在针灸治疗中风偏瘫中的临床应用与实验概况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中医针灸结合康复疗法治疗中风偏瘫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0例中风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不同治疗方案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结合中医针灸治疗,两组患者治疗1个疗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针灸结合康复治疗中风偏瘫患者具有显著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分析高压氧结合针灸治疗对早期中风偏瘫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100例早期中风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A组与B组,A组50例患者给予针灸治疗,B组50例患者给予高压氧结合针灸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运动功能以及日常生活能力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且B组患者改善效果明显较A组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中ADL评分良好率为76.0%,明显较A组患者ADL评分良好率40.0%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压氧结合针灸治疗对早期中风偏瘫患者的临床效果较显著,能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针灸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老年中风偏瘫临床疗效。方法:对药物联合康复训练和针灸联合康复训练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针灸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且FCA综合功能评定行走功能评分、患肢运动功能评价(FMA)以及下肢Brunnatrom评级治疗后各阶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针灸治疗偏瘫具有非常好的疗效,是偏瘫患者的福音,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陕西中医》2017,(1):111-112
目的:研究运用循经针灸同步运动锻炼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效果。方法:选取中风后痉挛性偏瘫患者120例,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观察组是在循阳明经针灸基础上进行同步运动锻炼,对照组运用循阳明经针灸治疗,两组的观察疗程均为2月。记录观察指标,使用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DS评分)和临床痉挛指数评分(CSI评分)分析评定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后NDS和CSI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运用循经针灸同步运动锻炼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0.
刘飞 《双足与保健》2019,(14):37-38
中风是急性脑血管疾病的统称,是一组以脑部缺血及出血性损伤症状为主要特征的疾病,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等特点。临床上,将中风分为出血性中风与缺血性中风两类,且出血性中风占据比例较高,具有较高的死亡率,对于存活患者仍有多数伴有不同程度运动障碍、认知障碍、言语吞咽障碍等后遗症,影响患者健康、生活。因此,加强中风后偏瘫痉挛状态患者治疗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临床上对于中风后偏瘫痉挛状态治疗方法相对较多,包括:康复锻炼、药物指导等,虽然能改善患者症状,但是远期预后较差,患者治疗耐受性、依从性较差。针灸是针法与灸法的总称,是将毫针根据一定的角度刺入体内,配合捻转、提插等方法刺激相应的穴位,从而实现临床治疗的目的。而推拿是指在人体上根据经络、穴位利用推、拿、捏、揉等手法进行治疗,但是针灸推拿在中风后偏瘫状态患者中的应用研究较少。因此,该文以中风后偏瘫痉挛状态为起点,分析针灸推拿在中风后偏瘫状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制定有效的措施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中风属于现代医学“脑卒中”范畴,偏瘫是其常见的后遗症,致死率、致残率较高,给个人、家庭及社会均带来严重的负担。中风后偏瘫是急性脑血管疾病的遗留症状,主要有肢体半身不遂、麻木不仁,甚至无法活动、只能卧床的临床表现。以往常规采用西医治疗,例如降血压、降血糖、抗血小板聚集、改善脑循环、营养神经等方法,单纯的西医疗法存在一定的不足。近年来,随着中医学的不断发展,中医治疗在该病预防、治疗和康复方面具有较为显著的疗效和优势,尤其是针灸疗法,在中风后偏瘫的临床治疗中的显著疗效得到了国内外医学界的广泛关注。通过针灸治疗中风,不仅能够起到疏通经络、活血化瘀、醒脑开窍的功效,还能够缓解患者的局部痉挛,改善肢体肌张力,帮助患者恢复一定的运动功能。针灸疗法是中医学重要的组成部分,凭借着悠久的历史和良好的疗效深受广大患者喜爱,故而临床上治疗中风后偏瘫多采取针灸治疗。然而目前缺乏对本法治疗中风后偏瘫较为系统的归纳总结,文章就中医学对针灸的认识、针灸作用机制及针灸治疗本病的应用效果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工作者提供诊疗思路,明显减轻患者的致残率,使患者能够早日生活自理,回归社会,亦为针灸特色疗法作一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中风偏瘫的临床疗效进行Meta分析评估。方法:以针灸治疗中风偏瘫为检索词,查阅中国知网、Pubmed、维普、万方数据库近5年在国内公开发表的针灸治疗中风偏瘫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并纳入所有有关针灸治疗中风偏瘫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依据Meta分析评价方法,由两名研究人员运用Rev 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其内容包括Meta分析中的偏倚风险、Jadad质量评估和纳入文献的经络穴位使用情况。结果:共10篇针灸治疗中风偏瘫的临床对照试验文献符合纳入标准,其中共1032例中风偏瘫患者。Meta分析结果表明,在中风偏瘫临床综合疗效方面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结论:Meta分析结果表明,针灸治疗中风偏瘫的疗效明显优于其他治疗方法,但由于本次研究所纳入的针灸治疗中风偏瘫的文献样本量比较小,并且试验未采用盲法,因此还需要更多更全面的有关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文献来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13.
针灸治疗中风后偏瘫肩痛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针灸治疗中风后偏瘫肩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中风后偏瘫肩痛患者 90例随机分为 3组。分别采用针灸、中药、针灸加中药进行治疗。结果 :三组间总疗效、神经功能缺损、ADL评分经统计学处理 :针灸组、针灸加中药组与中药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而针灸组与针灸加中药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提示 :针灸治疗中风后偏瘫肩痛具有良好疗效 ,并在其中起着主导作用 ,早期介入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中医针灸治疗中风后遗症偏瘫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6月患有中风后遗症偏瘫的106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53例患者采用康复治疗结合中医针灸的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53例患者则仅采用康复的方法进行治疗。治疗7周后,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以及治疗前后神经功能损伤的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脑中风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4.34%,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5.47%,并且观察组治疗后神经功能损伤的改善情况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临床常规治疗方法上结合中医针灸治疗中风后遗症偏瘫的临床效果显著,患者满意度高,因此适于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中风偏瘫患者应用小续命汤加减配合针灸阴阳平衡疗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治疗的86例中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3例)采用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43例)在此基础上给予小续命汤加减配合针灸阴阳平衡疗法治疗,观察治疗前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变化,比较2组临床效果。结果 2组治疗前各项中医证候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 0.05)。2组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观察组下降幅度较对照组更明显(P 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明显更高(P 0.05)。结论基于西医常规用药,配合小续命汤加减和针灸阴阳平衡疗法治疗中风偏瘫,可加快临床症状缓解速度,促进患者恢复,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6.
针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缺血性中风后痉挛性偏瘫3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针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缺血性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缺血性中风后痉挛性偏瘫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采用康复训练治疗,治疗组30例在康复训练基础上给予针灸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痉挛指数变化情况。结果:针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后患者痉挛指数改善明显(P<0.05)。结论:针灸联合康复训练能有效改善缺血性中风后痉挛性偏瘫。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近年来针灸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现状,归纳针灸治疗规律和效果,为提高临床疗效提供相关依据;方法:采用手检的方法收集近7年来的相关文献报道,归纳不同针灸手法的治疗效果;结果:针灸包括毫针传统针刺法、头针、电针、灸法、颅针以及针灸结合现代康复等综合疗法对本病均具有良好疗效;结论:针灸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具有良好的临床实用价值,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试谈阴经穴在针灸治疗中风偏瘫中的作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李静铭 《江苏中医》2000,21(8):9-10
针灸治疗中风偏瘫,历代多选取手足阳明经穴为主,虽然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但有一定的局限性。近年来对中风病因病机有新的认识,阴经穴为主或配合阴经穴治疗中风偏瘫的临床报道,以及阴经穴治疗中风偏瘫的实验研究,有力地证明了阴经穴在针灸中风偏瘫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提示临床上用针灸治疗中风偏竣应注意应用阴经穴。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针灸配合康复疗法治疗中风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中风偏瘫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康复疗法,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针灸治疗。治疗6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配合康复疗法治疗中风偏瘫患者,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中医针灸结合康复治疗中风偏瘫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0月收治的100例中风偏瘫患者,按入院顺序将前50例分为对照组,将后50例分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康复治疗方法,观察组采用中医针灸结合康复治疗方法,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治疗结果。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8.0%高于对照组74.0%,组间比较差异明显,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中医针灸结合康复治疗中风偏瘫能有效的改善患者的临床肢体障碍等症状,总有效率高,效果确切,故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