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从瘟疫学说浅谈"非典"的中医辨治(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代吴又可著<温疫论>,对瘟疫为病(即急性传染病)的发病及治法方药都提出了较为完整的学术见解,有许多新的创建.清代余师愚著<疫疹一得>、杨栗山著<伤寒温疫条辨>、戴天章著<广瘟疫论>,都从理论和实践更进一步发挥、发展、充实和完善了吴氏的瘟疫学说,为后世人们防治瘟疫提供了有效的武器.作者重温和系统总结了前人对瘟疫发病规律的认识和治法方药的有效经验,旨在温故启新,为现代中医防治"非典"提供借鉴和帮助.  相似文献   

2.
正中医对"非典"的发病及病因病机的认识一、中医对瘟疫致病原的认识中医学将蔓延迅速、流行一时的各种急性传染病统称为"瘟疫"。早在2 000多年前的《黄帝内经》中就有了"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的描述,明代医家吴有性著有《温疫论》专书,认识到各种不同的传染病是由自然界不同的病原体  相似文献   

3.
清代著名医家刘奎所撰《松峰说疫》继承吴又可《温疫论》病因与发病认识,强调治疫当先明辨瘟疫之名义,明确了瘟疫分类,创瘟疫-寒疫-杂疫"三疫"学说,开阔了瘟疫学派的视野;遵张仲景《伤寒论》六经辨治,阐述"瘟疫六经治法",突出辨证论治精神;总结"瘟疫统治八法",寒凉解毒为先;对疫病预防、传播途径的阻断及与易感人群隔离与消毒,也提出独到的措施和认识。  相似文献   

4.
中医对“非典”的发病及病因病机的认识 一、对瘟疫致病原的认识 中医学将蔓延迅速、流行一时的各种急性传染病统称为“瘟疫”。早在2000年前的黄帝内经》中就有了“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的描述,明代医家吴有性著有《温疫  相似文献   

5.
2019年12月以来,我国发生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中医在第一时间介入此次疫情的防治,并发挥重要作用。吴又可所著《温疫论》成书于明末清初疫病流行时期,是第一部系统研究急性传染病的医学书籍,书中所载"疠气"学说与此次疫情相似。"疠气"学说认为疫病的病因为感受"疠气"之邪;病机复杂但无不兼有"疫毒"特性;病位或外传或内陷,有表里9种传变;传播"有天受,有传染";治疗初期"客邪贵乎早逐",急证"此一日之间有三变,数日之法,一日行之",疾病后期"解后宜养阴忌投参术"等;愈后注意调摄,避免劳复、食复、自复等。本文结合《温疫论》"疠气"学说,具体分析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中医认识及诊治。  相似文献   

6.
《温疫论》为我国明末著名医学家吴有性所著。该书共二卷,卷一载论文五十篇,主要阐发温疫之病因、病机、证候、治疗,并从中参论温疫与伤寒的区别。卷二载论文三十篇,着重叙述温疫的各种兼挟证治,还设立了多篇有关温疫的质疑正误及疫疠证治的辨论文章。是我国第一部急性传染病专著,在中国医学史和温病学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在当前中医界普遍开展中医急证、传染病理论的临床研究下,其学术思想越来越受到医学界的重视。  相似文献   

7.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属于中医学"瘟疫"范畴,病因为感受"疫戾"之气,病性有寒、湿、热、毒、虚之分。根据大多患者具有低热、脘痞、肢倦乏力、便溏、苔白腻等证候表现,该病与"湿"邪关系密切。全国各省市中医诊疗方案亦提示湿邪为患为本次新冠肺炎病机的基本特点。湿性重浊、黏腻,起病隐匿,可蒙上流下,病变早期多在太阴、阳明,其后可窜及少阳,内陷厥阴,甚则内闭外脱。湿邪为患,病势缠绵,病情复杂多变,临床诊治较为棘手。湿邪对瘟疫发生、发展及传变可推波助澜,使瘟疫复杂多变。从"湿"邪在瘟疫中的发病作用着手,探讨新冠肺炎的中医辨治,分析新发传染病发病及传变特点,以期运用瘟疫理论完善中医防治方案,更好指导临床实践。  相似文献   

8.
杨栗山,名璿,夏邑(今河南省夏邑县)人,生于清·康熙四十四年。精研伤寒与温病,“集群言之粹,择千失之得”,参以己见,著成《伤寒温疫条辨》(简称《寒温条辨》)。此书深得后人推崇,近贤蒲辅周老中医认为:“治疗急性病,尤其急性传染病,要研究杨栗山的《伤寒温疫条辨》”。本文拟从《寒温条辨》的学术思想渊源,学术成就,着重探讨其治温15方临床  相似文献   

9.
吴有性,字又可,江苏吴县洞庭东山人,约生活于公元1582-1652年,所著《温疫论》为瘟疫学说的奠基之作,对后世瘟疫学说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影响。现就其瘟疫防治方药整理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2019年12月武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的迅速蔓延,已成为威胁人类的健康杀手,面对突发公共卫生问题,本文基于中医瘟疫理论,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NCP)病因为"湿毒",具有超强传染性及隐匿性,存在无症状传染者;人群普遍易感,具有人传人特点,临床症状不典型,病势进展存在预测困难等诸多不利因素。防治方面亦体现了三因制宜、攻补兼施及辨证论治原则。探究如何运用传统中医瘟疫理论,分析新发传染病,以期完善防治方案。这对于今后有效运用中医经典瘟疫理论应对可能再次爆发的其他公共卫生传染病,具有一定的理论及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湖南中医杂志》2020,(3):20-20,69+172
《松峰说疫》为清代齐鲁医家刘奎所撰写,是一部较为系统全面的论述瘟疫病因、病机、诊断以及防治方法的中医学疫病专著。该书博采前贤瘟疫之论,广收民间治疫验方,参合临证诊疗经验,论理精详,内容丰富。在《山海经》中,有"浮山有草,麻叶而方茎,赤华而黑实,气如蘼芜,名曰薰草,可以已疠"的记载,《黄帝内经》有"治之以兰,除其陈气"的认识。《松峰说疫》中大量记载了焚香、佩香、沐香、服香等预防瘟疫的芳香疗法,对传染病、流行病的预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从瘟疫学说浅谈"非典"的中医辨治(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续上期 )2 关于瘟疫及非典的证治治疗瘟疫 ,从总体来说 ,虽然还是要遵循辨证论治的原则 ,但由于瘟疫为病的病因、病性、病位、病证都有明显的特异性 ,且病情急重、传变甚速 ,因此 ,历代的瘟疫学家在大量临床实践的经验积累和理论思考中 ,对于瘟疫为病的治疗观念和治法方药都有所创新而颇具特色。2 .1 治疫病以祛邪为第一要义 瘟疫为病皆由人体感受疫邪所致 ,其病情的轻重顺逆、传变发展及预后吉凶 ,皆主要由疫邪的深浅进退、繁衍多寡及对人体组织侵蚀及功能破坏的程度所决定的。故吴又可在《瘟疫论》中反复强调疫邪是疫病之本 ,认为“邪…  相似文献   

13.
文章对清代四部温病学著作雷丰的《时病论》、陈耕道的《疫痧草》、熊立品的《治疫全书》、王士雄的《霍乱论》防治温疫的药物进行了整理统计及分析,总结了其防治温疫的用药规律及治疗特色。研究认为四部著作中选方数量、用药味数、用药频率等方面虽略有差异,但其防治温疫的医学思想具有共同的特点,即立足祛邪、重视扶正、气运变化与温疫发生相关。研究结果能为临床治疗及预防温疫类传染病提供重要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4.
从温病学角度来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急性传染病,其主要病因是湿热疫毒,发病过程中由湿热疫毒而致热、喘、瘀、脱、虚,从病机而论有湿毒、热毒、瘀毒等不同的病性,故治之当不离湿热疫毒,"逐邪为第一要义"。以分消湿热疫毒、宣畅气机为主,把握早期、进展期治疗是减少危重症、降低病死率的关键。中医防治温疫病的临床思维创新要以真正掌握经典理论中温疫病疾病传变规律、治疗方与证的对应规律及方证理论的精髓为基础,并努力研究、应用于现代疾病包括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在内的传染病中医临床证治规律之中,创建自身的中医临证体系,才能在诊治患者中处变不惊。其中,坚持临床急症思维,既病防变,建立病证结合标准化与个体结合的诊疗体系是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5.
SARS或称非典 ,即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Severeacuterespiratorysyndrom)是由新发现的冠状病毒引起的以肺部病变为主的烈性传染病 ,中西医对该病的认识都处于全新探索阶段。为了提高中医对该病的防治水平 ,现就中医对传染病的认识和SARS的具体预防法则探讨如下。1 中医预防传染病辑要传染性疾病中医称为瘟疫 ,《温病正宗》说 :“瘟疫本名疠疫 ,传染病也” ,瘟疫是疫邪 ,即杂气、异气或疠气引起 ,《瘟疫论》指出 :“夫瘟疫之为病 ,非风非寒 ,非暑非湿 ,乃天地间别有一种异气所感” ,突出的强调了该病有别于一般病因的特异性、传染性、流…  相似文献   

16.
运用中医温病瘟疫学说抗击非典型肺炎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是新发现的一种急性传染病 ,中医历代文献无此记载 ,但从其具有传染性和主要临床症状如发热、干咳、头痛、关节酸痛、肌肉酸痛、乏力、腹泻 ,甚或出现呼吸急促等来分析 ,可归入中医“温病”、“瘟疫”范畴 ,尤其是与“瘟疫”中的“温疫 (热疫 )”更为近似。先就“瘟疫”而论 ,其特点是有强烈的传染性 ,能引起大流行 ,对此 ,早在二千多年前的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中就有记载 :“五疫之至 ,皆相染易 ,无问大小 ,病状相似。” (注 :“五疫”泛指多种疫病 )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也说 :“病气转相染易 ,乃至灭门 ,延及外…  相似文献   

17.
廉庄 《家庭中医药》2020,27(3):15-17
正2013年,一部名为《大明劫》的电影,将观众们带回了明末那段瘟疫横行、内忧外患的烽烟岁月。电影的主人公之一,明末清初著名医学家吴有性(公元1582—1652年,字又可),是中医传染病学史上成就卓著的人物。他创立了"温疫学说",从病因学方面将"温疫"与"外感"疾病区别开来,更与"伤寒"加以区分,其"戾气"致病学说,在世界传染病学史上都据有一席之地。而吴有性独创的"达原饮"不仅在那个瘟疫肆虐的年代拯救了无数国人,更在2003年的非典期间走上了抗击病毒的最前线,  相似文献   

18.
明代医家吴有性(字又可)所著《温疫论》,是祖国医学文献中一部专论急性传染病的不朽名著,其对温疫的病因、病位、病邪传变和治疗法则及具体方法等,均提出了不少独特的见解,特色鲜明,富有创新,对今天防治疫病仍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借鉴作用。本文仅就吴又可治疫的特色作一研讨。  相似文献   

19.
全国名老中医专家盛增秀从医五十余年,学验俱丰,成绩卓著,对瘟疫学说研究造诣精深,颇有心得。文章从明辨病因,审因论治是治疫的基本原则;中医疫病治法的亮点,多有阐述和发挥;运用瘟疫理论,防治急性传染病;加强文献研究,是研发治疫新药的重要举措等四大方面介绍了盛老在瘟疫学说方面的研究经验与心得,对当今临床防治急性传染病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与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基于深圳市258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患者的临床特征,结合《温疫论》等中医文献对瘟疫的认识,从疫病传染性、流行性、季节性及临床特征等角度,提出新冠肺炎属"瘟疫",并认为"寒疫""寒湿疫"难以解释新冠肺炎的病因病机,"非其时而有其气"、温疫多夹湿、温邪从口鼻而入首先犯肺、湿热疫的特点与演变及患者临床特征均可为新冠肺炎为"湿热疫"提供证据。同时辨析新冠肺炎为"湿热疫"还需要注意湿热疫是寒温之辨的结合,恶寒、身痛可为湿热疫初起症状,白苔或白滑腻苔是湿热疫初起舌苔特征,使用西药后出现的变证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