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观察热敏灸治疗缺血性中风后便秘的有效性。方法:选取70例中风后便秘患者(属气虚血瘀、阴虚肠燥证型),随机分为热敏灸治疗组和中药对照组,每组各35例。热敏灸治疗组采用艾灸热敏腧穴方法,每日1次;中药对照组采用补阳还五汤合增液汤加减为治疗方法,每日1剂。两组均以5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1个疗程,以首次排便时间、排便间隔时间及临床症状为观察指标进行疗效评价。结果:(1)热敏灸能显著缩短缺血性中风后便秘患者的首次排便时间为(18.28±6.72)h,疗效优于中药对照组(32.56±9.48)h(P<0.05);(2)1个疗程治疗后,热敏灸的近期好转率为94.3%,优于中药组80.0%(P<0.05);(3)疗程结束后第10天,热敏灸组与中药组的好转率分别为65.7%与68.6%,均能改善缺血性中风后便秘症状,但两者疗效无差异(P>0.05)。结论:热敏灸治疗缺血性中风后便秘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麻仁软胶囊治疗中风后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口服麻仁软胶囊治疗,观察组加用针刺治疗。结果:主要症状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便秘伴随症状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首次排便时间观察组早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联合麻仁软胶囊治疗中风后便秘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竹圈盐灸治疗中风后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中风后便秘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试验组采用竹圈盐灸治疗,对照组采用乳果糖口服溶液治疗,两组均干预治疗4周。疗程结束后观察比较两组疗效、便秘症状评分、患者完全自主排便次数(CSBMs)、便秘患者生存质量量表(PACQOL)评分,并记录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6.4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7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便秘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且试验组患者排便费力评分及下坠、不尽、腹胀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试验组患者随访(入组第5周)CSBMs>5的患者例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PAC-QOL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且试验组患者心理社会不适、担心和焦虑、满意度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期间无不良反应。[结论]竹圈盐灸干预中风后便秘患者疗效显著,能提高生活质量,安全性较好,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便秘是指排便间隔时间延长超过3日以上,以大便于结难解为主要临床表现.中风患者中便秘是常见的并发症,也导致中风病再次发作的常见诱因之一.本病对患者生活质量影响较大,普通通便药长期服用,疗效欠佳.近年来,笔者采用针刺疗法,以头针腹针为主,配合体针治疗中风后便秘40例,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收集我院中风后便秘患者40例,其中脑梗死33例,脑出血7例,均经头颅CT或MRI明确诊断,且无严重并发症.40例患者中男29例,女11例;年龄46~78岁,平均64岁.中风后未排便时间最短72小时,最长144小时.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采用重灸中脘、天枢治疗中风后便秘的疗效。方法:将90例中风后便秘患者随机分为重灸组,艾灸组与单药组各30例,对比观察临床效果及出现的副作用。结果:重灸组的治疗效果皆优于艾灸组和单药组,所产生副作用与艾灸组没有明显差异,但显著少于药物组。结论:重灸法是治疗中风便秘的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6.
马玲 《广西中医药》1997,20(4):36-37
针刺加麦粒灸治疗中风偏瘫临床观察马玲南宁市针灸医院530012广西南宁市共和路209号关键词中风偏瘫;麦粒灸;针刺疗法笔者在广州中医药大学一附院进修期间和在临床治疗中对针刺加麦粒灸治疗中风偏瘫进行了临床观察,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观察对象为1995年...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针刺结合艾盒灸治疗慢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3例患者随机分为针刺艾灸组(29例)和药物组(24例),并对治疗及随访结果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治疗效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结论:针刺配合艾盒灸治疗慢性便秘疗效确切,且远期效果好。  相似文献   

8.
史江峰 《上海针灸杂志》2009,28(12):709-710
目的观察俞募原配穴对中风后便秘的针刺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针刺组采用俞募原配穴,选取大肠俞、天枢、太溪、太白穴治疗,药物组口服果导片,15d后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针刺组疗效优于药物组(P〈0.05),对其他主要临床症状如大便干结、艰涩不畅、腹胀腹痛、胃纳减退等有明显的改善作用(P〈0.05)。结论俞募原配穴针刺可显著改善中风后便秘患者排便功能,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9.
针刺配合隔物灸治疗中风后尿失禁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隔物灸治疗中风后尿失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1例中风后尿失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针刺加隔物灸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针刺治疗。3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患者排尿频率及膀胱最大容量。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排尿频率具有明显改善(P〈0.01);两组患者治疗后膀胱最大容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针刺配合隔物灸可以提高中风后尿失禁患者的临床疗效,且优于单纯针刺。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神阙灸法治疗中风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60例气虚血瘀型的中风偏瘫惠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纳入观察。两组均予以西医常规治疗、中药补阳还五汤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神阙灸法。30d为1个疗程,共3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疗效、两组治疗前后运动功能、两组治疗前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测及安全性评价。结果:①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治愈率和显效率分别为70.0%、43.3%,有效率分别为96.7%、76.7%,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②中医证候疗效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96.7%、93.3%,有显著性差异(P〈0.05)。③两组治疗前后运动功能改善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神阙灸法治疗中风偏瘫,临床观察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麦粒灸联合拮抗肌针刺法对中风后上肢偏瘫痉挛患者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中风后上肢偏瘫痉挛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运用内科基础治疗、康复训练、拮抗肌针刺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麦粒灸治疗,疗程均为4周。采用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表(FMA)上肢评定部分和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表(MBI)评估2组治疗前后上肢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并比较其疗效。结果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上肢FMA评分、MBI评分明显提高(P<0.01),以观察组提高程度最为明显(P<0.05);观察组有效率93.3%优于对照组有效率86.7%(P<0.05)。结论麦粒灸联合拮抗肌针刺治疗可有效缓解中风后上肢痉挛程度,提高上肢运动功能水平、改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眼针配合腹部针刺治疗中风后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中风后便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眼针配合腹部针刺治疗,对照组采用腹部针刺治疗。治疗两个疗程后根据临床症状积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积分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且眼针配合腹部针刺组症状改善程度较药物组显著(P<0.05)。结论:眼针配合腹部针刺治疗中风后便秘的临床疗效显著,且优于腹部针刺组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耳穴贴压联合俞募配穴针刺治疗中风后便秘(虚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中风后便秘(虚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对照组40例。在中风常规治疗、护理及康复训练下,治疗组采用耳穴贴压联合俞募配穴针刺,对照组采用普通针刺法。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便秘症状积分、胃肠激素水平及生存质量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治疗后胃肠激素P物质(SP)水平及便秘患者生存质量量表(PAC-QOL)评分均有显著提高(P<0.01),且治疗组治疗后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治疗后便秘症状积分、胃肠激素血管活性肠肽(VIP)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且治疗组治疗后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5%,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穴贴压联合俞募配穴针刺治疗中风后便秘(虚秘)具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4.
中风相当于现代医学脑血管病,是一组患病率、死亡率、致残率都很高的疾病,中老年多发。经过大量临床观察证明,针刺对中风后所致肢体功能障碍,语言功能障碍,吞咽功能障碍疗效确切。笔者自2005年以来应用早期针刺治疗中风50例疗效明显提高。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中风后便秘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门诊治疗的中风后便秘患者采取口服中药补中益气汤治疗。结果:总有效率为91.3%。结论:中风后便秘患者口服中药补中益气汤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针刺募穴预防中风后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中风患者随机分为电针预防组(简称电针组)、普针预防组(简称普针组)和空白对照组(简称对照组),每组30例。三组患者均予基础治疗,同时普针组针刺天枢穴和关元穴,电针组在普针组基础上配合使用电针。每次30min,每日1次,对照组不予其他干预。1个疗程(10d)后观察三组患者便秘的发生率,对三组的临床预防疗效进行评价。结果电针组便秘的发生率(16.7%)低于普针组(46.7%),普针组低于对照组(76.7%),三组间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募穴可以有效预防中风后患者便秘的发生,并且配合电针的效果优于单纯针刺。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护理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文从临床实践出发,总结了中医头针、体针配合中医护理治疗中风偏瘫120例,疗程3个月。结果痊愈36例,显效42例,好转34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93.3%。结论中风后遗症患者,采取中医头针、体针配合护理等综合治疗,是当前治疗中风后遗症常用而有效的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针刺早期干预中风后运动性失语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建伟 《世界中医药》2014,9(10):1349-1351
目的:分析研究中风以后运动性失语采用针刺干预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抽取2009年7月至2013年2月我院收治的患有中风以后运动性失语的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对患者采取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取针刺早期干预模式,3个疗程后,对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给予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总体有效率为96.7%,高于对照组81.6%,治疗后治疗组AQ评分为(68.3±6.2)分、CADL评分为(103.2±11.8)分,明显高于对照组(58.3±5.9)分、(79.3±13.6)分,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中风以后运动性失语采取针刺早期干预,可以获得明显的临床治疗效果,对病情恢复以后预后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9.
孙海东 《辽宁中医杂志》2014,(10):2204-2205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艾灸治疗中风后尿失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与对照组30例,治疗组给予常规针刺配合艾灸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针刺配合电针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12%,对照组为76.67%,两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针刺配合艾灸治疗中风后排尿障碍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朱晨 《广西中医药》2014,37(6):35-36
目的:观察针刺疗法对中风后失眠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中风后失眠患者96例,随机分为2组,其中观察组52例,予针刺治疗,对照组44例,予口服安定类药物,疗程均为4周,观察比较两组睡眠疗效及PSQI评分。结果:观察组痊愈32例,显效12例,有效7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8.1%;对照组痊愈17例,显效7例,有效11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79.5%,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治疗后PSQI评分均较同组治疗前降低(P<0.05),其中治疗后观察组PSQI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针刺治疗中风后失眠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