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吴武军  杜立学  张煜 《陕西肿瘤医学》2009,17(10):1906-1908
目的:探讨乙酰肝素酶(heparanase,Hpa)在胆囊癌中的表达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38例手术切除的胆囊癌标本中Hpa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Hpa在胆囊癌,癌旁组织以及正常胆囊黏膜组织中表达率分别为63.2%,23.6%和0(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Hpa的表达增高与肿瘤分期晚(P=0.007),淋巴结转移(P=0.040)以及肿瘤浸润深度(P=0.016)密切相关。高表达Hpa的患者3年生存率较低表达患者明显降低(20.8%VS50.0%,P=0.001)。多因素分析显示Hpa的表达不是胆囊癌预后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Hpa在胆囊癌中表达增高,并与患者预后呈负相关。Hpa的表达增高可以部分解释胆囊癌富于浸润和转移的生物学行为。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乙酰肝素酶(heparanase,Hpa)在胆囊癌中的表达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38例手术切除的胆囊癌标本中Hpa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Hpa在胆囊癌,癌旁组织以及正常胆囊黏膜组织中表达率分别为63.2%,23.6%和0(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Hpa的表达增高与肿瘤分期晚(P=0.007),淋巴结转移(P=0.040)以及肿瘤浸润深度(P=0.016)密切相关.高表达Hpa的患者3年生存率较低表达患者明显降低(20.8% vs 50.0%,P=0.001).多因素分析显示 Hpa的表达不是胆囊癌预后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 Hpa在胆囊癌中表达增高,并与患者预后呈负相关.Hpa的表达增高可以部分解释胆囊癌富于浸润和转移的生物学行为.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乙酰肝素酶在肾细胞癌组织、癌旁正常肾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肾癌病理分型、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和静脉癌栓形成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103例肾细胞癌患者原发癌组织、癌旁正常组织、转移性淋巴结、静脉癌栓中乙酰肝素酶蛋白的表达,并结合肾癌的病理类型、临床分期及肿瘤转移进行分析。结果:乙酰肝素酶蛋白在肾细胞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67.0%,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8.7%),低于转移性淋巴结(85.7%)和静脉癌栓(84.6%)。Ⅰ、Ⅱ期患者乙酰肝素酶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64.0%,与Ⅲ、Ⅳ期患者(69.8%)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肾透明细胞癌患者乙酰肝素酶表达阳性率为64.9%,与肾乳头状癌(73.1%)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乙酰肝素酶在肾细胞癌组织中呈高表达,在癌旁正常肾组织中呈低表达,癌组织发生转移后乙酰肝素酶的表达明显上调,提示乙酰肝素酶可能与肾癌的浸润转移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FOXC1蛋白在人喉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淋巴结转移、分化程度等临床病理参数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FOXC1蛋白在喉鳞癌(LSCC)及癌旁正常切缘组织中的表达,并结合临床病理学特征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FOXC1蛋白阳性表达定位于喉鳞癌细胞的胞核或胞浆,其在LSCC组及对照组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6.8%和27.1%(P〈0.05),FOXC1浆表达与颈部淋巴结转移、分化程度及分型关系密切,而与性别、年龄、临床分期等无明显关系;FOXC1核表达与分型相关,与其它临床病理学参数间无明显相关。结论:FOXC1蛋白在喉鳞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正常切缘组织,它可能在喉鳞癌的侵袭、转移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FOXC1可能成为判定喉癌外科切缘及分子靶向治疗的新靶标。  相似文献   

5.
Cyclin D1、Ki-67在宫颈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索细胞周期蛋白Cyclin D1和细胞增殖活性标记物Ki-67在宫颈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宫颈鳞状细胞癌中Cyclin D1和Ki-67的表达,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Cyclin D1在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阳性率为46.7%(14/30);Ki-67在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阳性率为73.3%(22/30)。Cyclin D1表达与有无转移呈正相关(P〈0.05),与病理分级及临床分期无明显相关性(P〉0.05)。Ki-67表达与病理分级及临床分期呈正相关(P〈0.05),与有无转移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Cyclin D1和Ki-67的过表达可能与宫颈鳞状细胞癌的高侵袭性和不良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乙酰肝素酶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与意义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目的探讨乙酰肝素酶在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ESCC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方法应用RT-PCR和免疫组化方法检测55例ESCC术后组织标本及相应癌旁组织中乙酰肝素酶的表达,分析乙酰肝素酶表达与ESCC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ESCC组织中存在乙酰肝素酶基因的表达,并定位于肿瘤细胞质和(或)细胞膜中。55例ESCC组织中有40例乙酰肝素酶基因mRNA表达阳性(40/55,72.7%),癌旁组织有19例表达阳性(19/55,34.5%),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免疫组化染色ESCC组织中乙酰肝素酶阳性率63.6%(35/55),癌旁组织阳性率21.8%(12/55),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乙酰肝素酶基因mRNA和蛋白质的检测均显示有淋巴结转移的癌组织乙酰肝素酶表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TNM分期Ⅲ~Ⅳa的癌组织表达高于Ⅰ~Ⅱ组,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ESCC组织乙酰肝素酶基因及蛋白表达高于正常组织,并且与ESCC的转移和进展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抑癌基因PTEN蛋白表达与食管鳞状细胞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探讨其在食管癌变中的可能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0例食管鳞状细胞癌及20例癌旁正常组织中PTEN蛋白的表达,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PTEN蛋白阳性反应主要定位于胞浆.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PTEN蛋白表达阳性率56.7%明显低于正常组织阳性率90.0%(P<0.05).PTEN蛋白在低分化、中分化、高分化鳞癌组的阳性表达率分别是21.4%、55.0%、76.9%,三组之间相互比较有极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肿瘤分化程度越低PTEN蛋白表达越低.有淋巴细胞转移的食管癌组织中PTEN表达的阳性率42.9%明显低于无淋巴细胞转移的食管癌组织阳性率76.0%(P<0.05).有外膜浸润的食管癌组织中PTEN表达的阳性率26.1%明显低于无外膜浸润的食管癌组织阳性率75.7%(P<0.05).PTEN蛋白在食管癌早期表达高于晚期(P﹤0.01).结论: PTEN蛋白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低表达可能与食管鳞癌的发生发展有重要关系.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及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埃兹蛋白(Ezrin)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食管鳞状细胞癌临床病理及患者5年生存率的关系。方法203例食管癌患者均来自河南林州市。利用组织微阵列技术制作组织芯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分析203例食管鳞癌组织(观察组)和相应正常食管黏膜组织(对照组)中Ezrin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观察组中Ezrin蛋白表达率(67.0%)明显高于对照组(38.5%)(P<0.05);Ezrin蛋白高表达与淋巴结转移、TNM分期有关,而与年龄、性别、肿瘤细胞分化程度和大体分型无关;Ezrin蛋白高表达的食管鳞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明显低于未高表达者。结论Ezrin蛋白的异常表达可能与食管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发展相关,检测Ezrin可能为食管癌预后判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Bub1 mRNA及Bub1蛋白在食管鳞状细胞癌和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的表达差别,探讨Bub1在食管鳞状细胞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40例食管鳞状细胞癌标本及相应的食管切缘正常黏膜组织,利用免疫组化染色及原位杂交技术检测Bub1蛋白和Bub1 mRNA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和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的表达。结果:与正常黏膜组织相比较,Bub1 mRNA及Bub1蛋白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05),且Bub1 mRNA及Bub1蛋白的表达水平与食管鳞状细胞癌分化程度及有无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结论:Bub1表达水平高低可能与食管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发展及淋巴结转移具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Bub1 mRNA及Bub1蛋白在食管鳞状细胞癌和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的表达差别,探讨Bub1在食管鳞状细胞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40例食管鳞状细胞癌标本及相应的食管切缘正常黏膜组织,利用免疫组化染色及原位杂交技术检测Bub1蛋白和Bub1 mRNA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和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的表达。结果:与正常黏膜组织相比较,Bub1 mRNA及Bub1蛋白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05),且Bub1 mRNA及Bub1蛋白的表达水平与食管鳞状细胞癌分化程度及有无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结论:Bub1表达水平高低可能与食管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发展及淋巴结转移具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转录因子E2F1在外阴鳞癌(VSCC)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PCR(qRT-PCR)、Western blot和免疫组化检测30例VSCC及对应癌旁组织中E2F1的水平,分析E2F1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VSCC组织中E2F1的mRNA相对表达量为(1.27±0.04),高于癌旁外阴组织的E2F1水平(0.84±0.06)(P<0.05);VSCC组织中E2F1的蛋白相对表达量为(1.16±0.04),高于癌旁外阴组织的E2F1水平(0.93±0.03)(P<0.05);免疫组化示VSCC组织中E2F1的阳性表达率(56.67%,17/30)明显高于癌旁外阴组织(33.33%,10/30)(P<0.05),且其阳性表达率与FIGO分期有关(P<0.05)。结论:E2F1在VSCC组织中表达上调,且与FIGO分期有关,提示E2F1可能与VSCC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食管鳞癌组织中Rho相关卷曲螺旋形成蛋白激酶1(ROCK1)表达水平,探讨其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0例食管鳞癌标本中ROCK1的表达及分布情况,结合患者的年龄、性别、分期、转移情况,了解ROCK1蛋白表达情况与不同患者临床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食管鳞癌组织中ROCK1蛋白表达明显高于正常食管组织,ROCK1蛋白在分期较晚及有转移的患者中较高表达,并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食管鳞癌组织中,ROCK1蛋白的表达高低与肿瘤的浸润和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肺癌肿瘤抑制因子1(TSLC1)基因的表达及临床病理意义,探讨其在食管鳞状细胞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0例食管鳞状细胞癌标本及癌旁正常食管组织中TSLC1基因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临床病理学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50例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TSLC1基因表达阳性率为48.0%(24/50),其表达与癌组织浸润深度、区域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有关(P〈0.05)。与性别、年龄、肿瘤大体分型、肿瘤大小、位置、分化程度无关(P〉0.05)。50例癌旁正常食管组织中TSLC1基因高表达,阳性率为94.0%(47/50)。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癌旁正常食管组织,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有明显的TSLC1基因的表达缺失,TSLC1蛋白表达缺失与食管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宫颈鳞状细胞癌及其癌前病变中AEG-1的表达,并探讨其在宫颈鳞状细胞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研究AEG-1在10例正常宫颈组织、10例宫颈鳞状上皮内瘤变(CIN)1级、15例CIN2级、15例CIN3级及40例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结果正常宫颈组织中AEG-1表达阴性,而CIN1、CIN2、CIN3和宫颈鳞状细胞癌中AEG-1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0%、26.7%、66.7%和77.5%。宫颈CIN3级和鳞状细胞癌中AEG-1表达明显高于CIN2、CIN1和正常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AEG-1在正常宫颈组织、CIN1和CIN2中表达无明显差异(均P>0.05);宫颈CIN3与鳞状细胞癌之间AEG-1表达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20例根治性手术切除标本中,AEG-1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和FIGO分期无相关性(均P>0.05)。结论 AEG-1的表达在宫颈鳞状细胞癌发生过程中为中晚期事件,检测AEG-1表达可帮助预测宫颈鳞状细胞癌的侵袭行为。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转录因子Twist和上皮细胞钙黏蛋白(E-cadherin)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中的表达,探讨其与OSCC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分别检测Twist和E-cadherin在20例正常口腔黏膜组织和78例OSCC组织中的表达,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Twist和E-cadherin在OSCC组织中表达的相关性.结果:Twist在OSCC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口腔黏膜组织(P<0.05);E-cadherin蛋白在OSCC组织中的表达明显低于正常口腔黏膜组织(P<0.05);E-cadherin在Ⅲ、Ⅳ期OSCC组织中的表达低于Ⅰ、Ⅱ期(P<0.05);E-cadherin在淋巴结转移患者的OSCC组织中的表达低于无转移者(P<0.05);Twist在Ⅲ、Ⅳ期OSCC组织中的表达高于Ⅰ、Ⅱ期(P<0.05);Twist在淋巴结转移患者的OSCC组织中的表达高于无转移者(P<0.05);OSCC组织中Twist的表达与E-cadherin的表达呈显著负相关(r=-0.639,P<0.05).结论:Twist与E-cadherin在OSCC组织中异常表达,且两者的表达高度相关,提示两者可能参与OSCC的发生、发展、浸润和转移,联合检测Twist和E-cadherin对OSCC的预防诊治及预后评估具有较大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 Notch1、PTEN 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78例食管鳞癌组织标本为实验组,另取42例癌旁正常食管组织标本为对照组,采用 EliVisionTM 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 Notch1和PTEN 的表达情况。Kaplan - Meier 法计算 Notch1蛋白阳性和阴性表达患者的生存差别。结果:食管鳞癌组织中 Notch1和 PTEN 表达于细胞浆和细胞核,二者表达水平明显低于癌旁正常食管黏膜组织( P <0.05)。Notch1、PTEN 表达(为缺失表达)均与淋巴结转移、cTNM 分期有关(P <0.05);Notch1和 PTEN 之间表达呈正相关(P <0.05)。所有患者3年总生存率为30.77%,Notch1蛋白阳性表达患者的3年生存率显著高于Notch1阴性表达者(P <0.05)。结论:Notch1和 PTEN 表达失调在食管鳞癌的发生、发展和淋巴结转移中有重要作用,提示二者有可能为评估食管鳞癌病变程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亨廷顿蛋白相互作用蛋白1(Huntingtin interacting protein 1,HIP1)基因和蛋白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85例食管癌组织及其对应癌旁组织中HIP1蛋白的表达,并分析该表达与食管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荧光定量PCR及Western blot法检测HIP1基因和蛋白在食管癌及其癌旁组织中的表达。结果:HIP1在食管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91.8%(78/85),显著高于食管癌旁组织(5.9%,5/8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统计分析发现,HIP1在病理分级组间差异显著(P=0.03),而在性别、年龄、TNM分期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荧光定量PCR及Western blot结果发现,与食管癌旁组织相比,HIP1基因和蛋白在食管癌组织中高表达。结论:HIP1蛋白可能是食管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差异蛋白,可能是食管癌新的分子标志物。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程序性死亡配体1(Programmed death-Ligand1,PD-L1)与转移相关基因1(Metastasis associated gene1,MTA1)在口腔鳞癌组织以及正常口腔粘膜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布状态,二者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PD-L1与MTA1在45例口腔鳞癌组织及20例正常口腔粘膜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二者表达的相关性及二者与口腔鳞癌组织临床病理学参数的关系。结果 PD-L1在口腔鳞癌组织及正常口腔粘膜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5.56%和15.00%,MTA1在口腔鳞癌组织及正常口腔粘膜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6.67%和10.00%,口腔鳞癌组织及正常粘膜组织的相对表达量具有统计学意义差异(P<0.05)。PD-L1与MTA1的表达与口腔鳞癌的TNM分期有关(P<0.05),口腔鳞癌组织中PD-L1与MTA1的表达有相关性(φ=0.366,P=0.037)。结论 PD-L1与MTA1可能在口腔鳞癌发生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可能成为潜在的新型联合靶点。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羧基末端结合蛋白2(C-terminal binding protein 2,CtBP2)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食管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Westernblot法检测8 对食管鳞状细胞癌新鲜冰冻组织、免疫组化法检测90例食管鳞状细胞癌石蜡切片组织中CtBP2 表达情况,结合临床病理和随访资料分析CtBP2 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参数及总生存率的关系。结果:两法检测结果均显示CtBP2 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对应的癌旁组织,且CtBP2 的表达水平与食管癌的组织学分级(P =0.002)、浸润深度(P = 0.032)相关,而与年龄、性别等参数无相关性。Kaplan-Meier 分析结果显示,CtBP2 高表达组患者的总体生存率明显低于CtBP2 低表达组患者。结论:CtBP2 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表达显著上调,提示其可能与食管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发展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EZH2与VEGF在外阴鳞癌中的表达情况及两者与外阴鳞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对43例外阴鳞癌患者组织,30例外阴上皮内瘤变(VIN II-III)和10例外阴癌病灶外正常组织中的EZH2与VEGF蛋白表达进行测定。结果:外阴鳞癌组织中EZH2与VEGF的阳性率均高于VIN II-III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三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ZH2与VEGF在外阴鳞癌中的表达与临床分期、病理分级、有无淋巴结转移有关(P均<0.05)。相关性分析显示,EZH2与VEGF在外阴鳞癌中的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EZH2与VEGF异常表达与外阴鳞癌发生和进展密切相关,其机制可能与二者协同促进肿瘤血管生成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