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观察鼻咽癌患者外周血及肿瘤原发部位病毒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4年2月间收集的70例鼻咽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另取同期24例男性健康者为对照。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鼻咽癌患者以及健康体检者血浆EB病毒(EBV)拷贝数,并通过EBER原位杂交技术检测鼻咽癌与鼻咽黏膜慢性炎症组织标本,对比其阳性率。结果鼻咽癌患者血浆EBV-DNA含量较健康对照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原位杂交检测结果显示,鼻咽癌组织EBER阳性率较慢性炎症患者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BV-DNA定量检测可用于判断晚期鼻咽癌患者的病情诊断与预后,而EBER原位杂交技术则可检出鼻咽癌病理组织中游离EBV,二者联合检测可在鼻咽癌临床诊断中获得较高特异性及敏感性。  相似文献   

2.
 【摘要】 目的 探讨胃原发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ALCL)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及预后。方法 收集经北京大学医学部基础医学院病理系确诊的4例胃原发ALCL,通过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EB病毒(EBV)编码的小核RNA(EBV-EBER)原位杂交、间期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并结合文献复习,分析其临床病理学特点及预后。结果 男性3例,女性1例;年龄27~87岁,中位年龄58.5岁。大体标本均为胃部巨大溃疡型肿物;镜下见肿瘤细胞多形性明显、体积大的肿瘤细胞弥漫性浸润并破坏胃壁。肿瘤细胞一致性强表达LCA和CD30,CD3ε阳性率75 %(3/4)。ALK蛋白水平及基因水平检测均为阴性(4/4),亦未检测到EBV感染。2例患者接受手术+CHOP方案化疗,1例接受CHOP方案化疗+自体干细胞移植,此3例患者均获得临床完全缓解出院,随访截至2011年11月30日,均未出现肿瘤复发或进展。另1例患者未接受治疗,于确诊后22个月死亡。结论 胃原发ALCL多为ALK阴性,其临床病理学特点及预后与其他部位原发的ALK阴性ALCL基本相同但CD3ε阳性率较高,早期诊断和积极治疗有助于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3.
鼻咽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感染是鼻咽癌发生的重要因素.鼻咽上皮细胞的EBV感染是癌变过程中侵袭前的变化,几乎在100%的鼻咽癌活检组织中存在EBV的基因.目前,利用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技术检测鼻咽癌患者血浆中EBV-DNA已应用于临床,检出率达96%,而传统的原位杂交方法在鼻咽癌组织中EBV编码的小RNA(EBV-encoded small RNA,EBER)仍有显著表达.本文在鼻咽癌患者外周血及鼻咽部活检组织石蜡标本中联合检测鼻咽癌患者外周血中EBV-DNA载量与鼻咽癌组织中EBER表达的差异,探讨EBV感染在鼻咽癌变过程中的变化,并对同一患者的标本进行两种方法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阑尾原发Burkitt淋巴瘤(BL)的临床病理特点、免疫表型及分子生物学特征.方法:运用组织形态及免疫组化,EB病毒(EBER)原位杂交方法研究1例发生在阑尾的Burkitt淋巴瘤,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讨论.结果:阑尾Burkitt淋巴瘤(BL)形态学表现为肿瘤细胞弥漫一致性增生的中等大小细胞浸润,部分瘤细胞周围空晕伴有星空现象.免疫组化显示,肿瘤细胞LCA,CD20及CD10均为阳性,Ki-67大于80%阳性,CD99,CD3p,Mpo阴性,原位杂交EBER阴性.结论:原发于阑尾Burkitt淋巴瘤(BL)非常罕见,属高度侵袭性.应与其他类型淋巴瘤相鉴别,需结合组织形态及免疫组化,原位杂交等为临床诊断和及时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背景与目的:结外NK/T细胞淋巴瘤(extranodal natural killer/T-cell lymphoma,ENKTL)为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一个亚型,中国发病率远高于西方国家。该病恶性程度高,对化疗不敏感,生存期短,预后差, 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感染与该病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但仍有少数患者无EBV感染。本研究探讨EBV编码的小mRNA(EBV-encoded small RNA,EBER)原位杂交阴性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1年8月—2015年10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病理科诊断为ENKTL的326例标本,采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其EBER表达,回顾性分析8例EBER阴性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相关因素。结果:326例ENKTL中,EBER表达阴性率为2.45%(8/326),8例EBER表达阴性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为17个月。EBER阴性与EBER阳性患者的生存率log-rank检验,两条生存曲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07,P=0.011)。多变量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表明,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与EBER阴性ENKTL患者预后有关(P=0.008),血浆中EBV-DNA拷贝数与EBER阴性患者的预后无关(P>0.05)。结论:EBER表达阴性ENKTL发病率低,预后较EBER阳性患者差,LDH升高可能是其预后不良因素。  相似文献   

6.
阑尾原发Burkitt淋巴瘤临床病理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阑尾原发Burkitt淋巴瘤(BL)的临床病理特点、免疫表型及分子生物学特征。方法:运用组织形态及免疫组化,EB病毒(EBER)原位杂交方法研究1例发生在阑尾的Burkitt淋巴瘤,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讨论。结果:阑尾Burkitt淋巴瘤(BL)形态学表现为肿瘤细胞弥漫一致性增生的中等大小细胞浸润,部分瘤细胞周围空晕伴有星空现象。免疫组化显示,肿瘤细胞LCA,CD20及CD10均为阳性,Ki-67大于80%阳性,CD99,CD3p,Mpo阴性,原位杂交EBER阴性。结论:原发于阑尾Burkitt淋巴瘤(BL)非常罕见,属高度侵袭性。应与其他类型淋巴瘤相鉴别,需结合组织形态及免疫组化,原位杂交等为临床诊断和及时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 移植后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post-transplant lymphoproliferative disorders,PTLD)是实体器官移植或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的一种严重并发症,主要与医源性免疫抑制和Epstein-Barr病毒(EBV)感染有关.由于发生率低,临床表现和病理形态多样,前瞻性临床研究少,目前对该病的认识还很不充分.本研究旨在探讨肾移植后晚发型PTLD的临床病理特点及治疗和预后.方法 2001-01-30-2013-12 30在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根据WHO造血与淋巴组织肿瘤分类标准共确诊4例肾移植后PTLD,回顾性分析该组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EBV相关检查结果及治疗和预后,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 4例患者肾移植后均采用三联或四联免疫抑制治疗,肾移植至PTLD诊断时间为2.5~18年(中位9.5年).4例的病理类型均为单形型,其中1例非特指型外周T细胞淋巴瘤(PTCL NOS)和3例非生发中心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外周血EBV-DNA和病理组织原位杂交检测EBER均阴性.1例PTCL-NOS以皮肤病变起病,合并噬血细胞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3例DLBCL分别以颌下肿块、腰背痛和下肢无力起病.确诊后均予免疫抑制剂减量,同时行联合化疗或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4例患者中,2例早期死亡,分别为疾病进展和化疗后并发感染性休克.另2例分别在完全缓解4个月和10个月后疾病复发,再次治疗未缓解.结论 肾移植后晚发型PTLD以单形型为主,DLBCL最常见,结外侵犯多见,与EBV感染无明显关系,化疗或免疫化疗效果差,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肠道非霍奇金恶性淋巴瘤的EB病毒感染、p53、p21ras蛋白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应用单克隆抗体CD45RO)、CD20、CD78a、CD45RA、CD56、LCA、CD30、CD15、CD5、CD8、TIA-1、GramB、p53、p21;多克隆抗体CD3、κ、λ对瘤细胞进行免疫组化标记,用SABC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瘤细胞p53、p21ras基因的表达及EB病毒寡核苷酸探针(EBER)原位杂交,观察了40例NHL的免疫表型、EBV感染情况及p53、p21ras蛋白的表达。结果:40例申,经免疫组化证实6例为T细胞淋巴瘤(15%),34例为B细胞淋巴瘤(85%)。T细胞淋巴瘤为外周T细胞性和肠病型T细胞性淋巴瘤。B细胞淋巴瘤9例为弥漫性大细胞性淋巴瘤23.5%,25例为边缘区B细胞性淋巴瘤(76.5%)。EBV-ERBR原位杂交6/40例有阳性表达,均为T细胞淋巴瘤,阳性细胞占肿瘤细胞的30%~80%。P53的表达共有25例,21例有p21ras的表达。有16例同时检出p53和p21ras的表达。结论:肠道淋巴瘤以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多发临床为惰性。如为T细胞性淋巴瘤,更多见的是侵袭性,且T细胞淋巴瘤与EBV相关性较高B细胞淋巴瘤則无相关性。P53的表达与EBV感染无明显相关性,而p21ras的表达与EBV感染似有关系。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不同类型淋巴瘤中EB病毒(EBV)的分布特点.方法 选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标记ALK1、CD3、CD5、CD7、CD10、CD15、CD20、CD23、CD30、CD38、CD43、CD56、CD68、CD79、CD99、CyclinD1、EMA、TdT与EBV潜伏膜蛋白(LMP-1),原位杂交技术标记EBV编码的RNA(EBER).按照2008年WHO淋巴造血系统肿瘤分类标准对存档的438例淋巴瘤组织标本重新分类.结果 在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B-NHL)、NK/T细胞淋巴瘤和霍奇金淋巴瘤(HL)中EBER阳性率分别是5.4%(14/261)、16.5%(19/115)和59.7%(37/62),LMP-1阳性率分别为5.4%(14/261)、5.2%(6/115)和59.7%(37/62).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中,EBER在60岁以上组中的阳性率(13.2%,7/53)明显高于60岁及以下组(1.2%,1/81)(P<0.05);在NK/T细胞淋巴瘤中LMP-1蛋白表达与EBER表达具有不一致性,EBER阳性率明显高于LMP-1(P<0.05);5例鼻型NK/T细胞淋巴瘤中全部表达EBER;在HL淋巴瘤中LMP-1蛋白表达与EBER表达具有一致性.结论 EBV感染与淋巴瘤类型相关,EBV在鼻型NK/T细胞淋巴瘤中表达率高,HL次之.鉴于EBER与LMP-1在HL中的一致性表达,出于经济学考虑,LMP-1可代替EBER用作EBV的检测.EBV可能在鼻型NK/T细胞淋巴瘤、HL等的发生、发展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天津地区上呼吸道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病理、免疫表型及与 EB病毒的关系。方法 :应用单克隆抗体 U CHL - 1、CD3、L2 6 、4KB5 、CD79a、L CA、EMA、溶菌酶等抗体及 CS1- 4(L MP- 1)进行免疫组化染色 ,以进行淋巴瘤确诊、淋巴瘤免疫表型研究和 EB病毒感染情况的分析 ;EB病毒寡核苷酸探针 (EBER1/ 2 )原位杂交检测 ,探讨瘤细胞 EB病毒感染情况及与 EB病毒潜在膜蛋白表达的相关性。结果 :12 5例上呼吸道原诊断为恶性淋巴瘤和高度怀疑恶性淋巴瘤的病例中 112例确诊为淋巴瘤 ,诊断符合率 89.6 %。其中 6 6例为 T细胞性淋巴瘤 (占5 8.93% ) ,46例为 B细胞性淋巴瘤 (占 41.0 7% )。男性明显多于女性 (85例 / 2 7例 )。平均年龄 48.2 7岁 (10岁~ 88岁 )。 EBV- EBER1/ 2原位杂交检测 T细胞性淋巴瘤 34例 ,17例阳性 ,占 5 0 % ,阳性细胞占肿瘤细胞的 2 0 %~80 % ,EBV潜在膜蛋白 L MP- 1检测 5 3例 ,11例阳性 ,占 2 0 .75 % ,阳性率低于 EBER探针。结论 :天津地区上呼吸道恶性淋巴瘤以 T细胞性淋巴瘤为多见 ,发病可能与 EB病毒感染有关。  相似文献   

11.
背景与目的: 研究仙人掌原液的毒性。 材料与方法: 小鼠急性毒性试验、Ames试验、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小鼠精子畸形试验、大鼠30 d喂养试验。 结果: 仙人掌原液雌、雄小鼠LD50均大于20.0 g/kg,属无毒物质;Ames试验、微核试验和精子畸形试验结果均为阴性;大鼠30 d喂养试验结果显示该样品30 d喂养对大鼠各项观察指标未见毒性作用。结论: 在本次实验条件下,仙人掌原液为无毒物质,未显示有遗传毒性和亚急性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12.
我院1975年6月~1990年7月共收治食管平滑肌瘤10例,占同期食管肿瘤总数的0.192%(10/1092)。位于食管上段2例,中段5例,下段3例。X线食管钡餐造影是诊断本病的主要方法。行食管粘膜外肿瘤摘除9例,食管部分切除1例,效果良好。本文就其诊断与手术治疗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中晚期贲门癌148例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总结贲门癌手术治疗影响生存率的因素 ,提供今后工作参考。方法 对 14 8例经手术治疗的贲门癌患者进行术后并发症、绝对生存率的X2 检验。结果 本组切除率为 94.5 9% ,近半胃切除占 72 .14 % ,1、3、5年生存率分别为 67.9%、45 %和 2 4.3 %。病期、外侵程度和淋巴结转移等因素对 5年生存率有显著影响 (P <0 .0 1)。术后并发症以吻合口瘘及肺癌并发症为多见 ,其发生率为 3 .6% ,手术死亡率 1.4%。结论 提高生存率的关键在于早期诊断 ,根治手术和术后积极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索胆囊癌的防治方法。方法分析29例胆囊癌病人临床资料、治疗方法及结果。结果术前诊断明确者21例,剖腹探查发现已属晚期,9例为Ⅳ期行根治术,12例为Ⅴ期未行根治术,均于术后1年内死亡。术前怀疑胆囊癌者5例,剖腹探查冰冻切片证实为Ⅴ期及Ⅳ期者各1例,Ⅴ期未行根治术,Ⅳ期行根治术,均于术后1年内死亡;Ⅲ期者3例,行胆囊癌根治术分别于术后10月、13月、17月死亡。2例术中冰冻切片发现的Ⅱ期胆囊癌,行胆囊癌根治术,分别于术后23月、26月死亡。1例意外胆囊癌属Ⅰ期胆囊癌,术后5年半死亡。结论要减少胆囊癌危害,重在及时治疗胆囊结石。  相似文献   

15.
背景与目的:研究仙人掌原液的毒性。材料与方法:小鼠急性毒性试验、Ames试验、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小鼠精子畸形试验、大鼠30 d喂养试验。结果:仙人掌原液雌、雄小鼠LD50均大于20.0 g/kg,属无毒物质;Ames试验、微核试验和精子畸形试验结果均为阴性;大鼠30 d喂养试验结果显示该样品30 d喂养对大鼠各项观察指标未见毒性作用。结论:在本次实验条件下,仙人掌原液为无毒物质,未显示有遗传毒性和亚急性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16.
Summary Brain metastases in differentiated carinoma of the thyroid is a rare occurrence. We treated five documented cases of carcinoma of thyroid with brain metastases out of 400 cases of thyroid cancer treated between 1972 to 1993. 4 were females out of which one was pregnant during the appearance of brain metastases. All cases were treated with thyroidectomy, and radioiodine as primary therapy. Brain metastases developed 6 months to 11 years following treatment of the primary and were treated with radiotherapy and suppressive levothyroxine. We observed the beneficial effect of suppressive thyroxine and the poor prognosis associated with pregnancy and withdrawl of thyroid replacement therapy. 3 of the 5 patients are alive 12–23 months after treatment for brain metastases, while 2 patients died at 4 months and 7 years post brain metastases due to pulmonary and hepatic failure, respectively.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探讨乳腺叶状囊肉瘤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病理确诊为乳腺叶状囊肉瘤的320例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情况。结果行乳腺X片检查121例,B超检查25例,近红外检查21例,针吸细胞学检查42例;15例(12.4%)乳腺X片检查及3例(14.3%)近红外检查诊断为乳腺叶状囊肉瘤。临床诊断正确率为17.5%(56/320),误诊率为82.5%(264/320)。随访253例患者,其中局部复发45例(17.8%),远处转移死亡13例(5.1%)。结论乳腺叶状囊肉瘤诊断需常规病理检查,治疗宜行局部广泛切除或全乳切除。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胆囊腺瘤癌变与临床因素的相关性。方法:应用ROC曲线,计算胆囊腺瘤癌变的肿瘤大小临界值。应用χ2独立性检验,计算胆囊腺瘤癌变与临床因素的相关性、临床表现与肿瘤位置的相关性。结果:肿瘤良恶性临界值为2.27 cm。胆囊腺瘤癌变与患者的性别、年龄、是否合并结石无明显相关性(P>0.05),而与肿瘤大小、肿瘤数目、形态、超声下是否有血流(P<0.05)等临床病理特征有明显相关性。临床症状与肿瘤是否位于胆囊颈部有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胆囊腺瘤在超声扫描下表现为单发、无蒂、有血流、直径大于2.27 cm,应高度怀疑已有恶变。肿瘤位于胆囊颈部可引起右上腹胀痛、疼痛向右背部放射、恶心呕吐等临床表现。  相似文献   

20.
随着对恶性肿瘤的深入研究,越来越多的肿瘤患者接受到更规范更多线的治疗.更多线的化疗及靶向治疗,使一部分恶性肿瘤肝转移患者的肝脏发生类似肝硬化的形态学及临床改变,称之为假性肝硬化.由于假性肝硬化罕见,对于它的认识多来自于个案报道.因此,本文通过综述国内外关于假性肝硬化的个案报道及相关研究,对其发生机制、影像学及临床表现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