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二尖瓣狭窄伴主动脉瓣关闭不全30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我院于1994年8月~1999年10月共收治30例风湿性二尖瓣狭窄伴轻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患者,行单纯二尖瓣置换术5例,双瓣膜置换术25例,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与方法本组30例,男12例,女18例。年龄25~57岁,平均年龄36岁。病程2~25年。心功能:级6例,级20例,级4例。心胸比率0.50~0.70,平均0.55。肺动脉压均高于7.5kPa(56mmHg),其中>10kPa(75mmHg)20例,>12kPa(90mmHg)5例。肺功能重度减退8例。心电图示心房颤动24例,窦性心律6例;伴频发性、多源性或短暂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9例。心脏超声心动图示轻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24例,轻至中度关闭不全6例;…  相似文献   

2.
心瓣膜置换术后电机械分离五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机械分离是指心脏有电活动而无有效的收缩。心瓣膜置换术后电机械分离少见。1994年至2003年,我们收治心瓣膜置换术后电机械分离患者5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与方法本组共5例,男3例,女2例;年龄59.0±7.4岁;体重58.0±9.2kg。二尖瓣狭窄伴关闭不全3例,主动脉瓣关闭不全1例,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伴二尖瓣狭窄关闭不全1例。术前心胸比率0.58±0.03。分别行二尖瓣置换术、主动脉瓣置换术或主动脉瓣、二尖瓣置换术。体外循环时间68.5±19.5min,升主动脉阻断时间32.4±33.7min。5例电机械分离患者均发生在术后住ICU期间,其临床特点为早期心电监测…  相似文献   

3.
二尖瓣置换术后左心室后壁破裂3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8 9年 1月至 1999年 12月 ,我们共为 840例病人施行了二尖瓣置换术。术中、术后共发生左心室后壁破裂 3例 ,现道告如下。资料与方法 例 1 女 ,42例。风湿性心脏病 ,重度主动脉瓣狭窄并关闭不全 ,中度二尖瓣狭窄并关闭不全 ,重度三尖瓣关闭不全 ,心功能IV级。 1989年 8月行二尖瓣及主动脉瓣置换术。术中见主动脉瓣严重纤维化、钙化 ,二尖瓣纤维化 ,瓣下结构挛缩。二尖瓣置换 2 7号、主动脉瓣置换 2 1号单叶机械瓣。心脏复跳后发现左心室后壁近左房室瓣环处有 1cm裂口 ,可见人工瓣环 ,遂立即建立体外循环 ,取 1 5cm× 1 0cm涤纶片…  相似文献   

4.
1997年 10月至 1999年 12月 ,我们采用经右心房房间隔和左心房顶联合切口 ,对 2 3例再次二尖瓣手术或左、右心房均较小的病人进行二尖瓣置换术 ,效果满意 ,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  2 3例中男 12例 ,女 11例 ;年龄 2 6~ 6 5岁。原发疾病为风湿性心脏瓣膜病 2 1例、退行性瓣膜病变和冠心病所致二尖瓣关闭不全各 1例。本次手术包括二尖瓣闭式扩张术后 9例、二尖瓣置换术后 4例、二尖瓣和主动脉瓣双瓣置换术后和心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后二尖瓣狭窄各 1例 ;单纯二尖瓣狭窄 6例、二尖瓣狭窄并主动脉瓣狭窄和冠心病合并二尖瓣腱索断裂各 1例。心功能…  相似文献   

5.
风湿性瓣膜病二尖瓣与主动脉瓣置换术1154例长期效果分析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Zhang BR  Zou LJ  Xu ZY  Mei J  Wang ZN  Sun DH  Yu WY  Wang LC 《中华外科杂志》2003,41(4):243-246
目的 评价风湿性联合瓣膜病二尖瓣与主动脉瓣双瓣置换术的近期与远期疗效 ,分析影响手术疗效的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 1981年 5月~ 2 0 0 1年 5月 2 0年间 ,115 4例风湿性心脏病患者行双瓣膜置换术的临床资料和长期随访结果 ,其中二尖瓣与主动脉瓣均为狭窄病变者 2 5 3例 ,二尖瓣狭窄合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者 345例 ,二尖瓣关闭不全合并主动脉瓣狭窄者 119例 ,二尖瓣与主动脉瓣均为关闭不全者 437例 ;合并三尖瓣病变的占 5 4 0 0 %( 75 7例 ) ,其中器质性病变 7 2 7%( 84例 ) ,功能性关闭不全 5 8 31%( 6 73例 ) ;合并中度以上肺动脉高压者 339例 ;术前NYHA心功能分级Ⅲ级与Ⅳ级者分别为 873例和 186例。应用侧倾碟瓣或双叶机械瓣施行瓣膜置换术 ,合并三尖瓣功能或器质性病变者 ,同期行瓣膜成形手术。 结果 本组患者术后住院病死率为 6 5 0 %( 75 / 115 4)。早期死亡的主要原因为低心排出量综合征、顽固性心律失常、肾功能或呼吸功能衰竭 ,以及抗凝有关的出血等。长期生存 10 79例 ,随访时间为 8个月~ 2 0年 ,平均随访时间为 4 5 %病人·年。晚期死亡 6 6例 ( 0 39%病人·年 ) ;5、10与 15年累计生存率分别为 ( 89 46± 1 35 ) %、( 86 5 0± 1 91) %与 ( 6 7 86±6 16 ) %。生存的 92 9例患  相似文献   

6.
二尖瓣狭窄分离术后晚期复发病人瓣膜置换术278例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 探讨风湿性二尖瓣狭窄闭式扩张分离术后晚期复发瓣膜的病理改变 ,及其再次手术方式的选择。方法  1978年 12月至 2 0 0 1年 12月共收治风湿性二尖瓣狭窄闭式扩张分离术后晚期复发性瓣膜病 2 78例。二尖瓣复发性病变均以狭窄为主合并不同程度的关闭不全。其中合并三尖瓣功能性关闭不全 12 7例 (4 5 7% ) ,合并复发性主动脉瓣病变 33例 (11 9% ) ;二尖瓣与主动脉瓣双瓣膜病变合并三尖瓣病变 6 1例 (2 1 9% )。二尖瓣复发性病变的病理特点主要表现为 (1)交界硬化融合型 4 6例 (16 5 % ) ;(2 )后瓣钙化卷缩型 18例 (6 5 % ) ;(3)交界钙化融合型 177例 (6 3 7% ) ;(4 )瓣膜与瓣下结构钙化型 37例(13 3% )。所有病人均行二尖瓣置换术 ,其中二尖瓣与主动脉瓣双瓣置换术 33例 ;三尖瓣功能性关闭不全作改良DeVega成形术 137例、Kay二瓣化环缩术加用成形环固定 5 1例。 结果 早期死亡 19例(6 8% ) ,主要死因为心力衰竭与多脏器功能衰竭。长期生存 2 5 9例 ,随访率 95 7% ,随访 6个月~ 2 2年 ,累计随访时间 116 2 2年。晚期死亡 15例 ,累计生存率 5、10、15年分别为 85 5 %、71 2 %、6 5 1%。抗凝过量出血的发生率为 1 11%病人·年。结论 风湿性二尖瓣狭窄闭式扩张术后晚期瓣膜复发性病变 ,再次  相似文献   

7.
198 3年 12月至 1998年 12月 ,我们应用上海侧倾碟瓣施行瓣膜置换术 12 2例 ,现总结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全组中男 5 7例 ,女 6 5例 ;年龄 14~ 5 7岁。风湿性心脏病 119例 ,其中二尖瓣病变 6 1例 ,主动脉瓣病变5例 ,多瓣膜病变 5 3例 ;细菌性心内膜炎 2例 ;房室管畸形矫正术后二尖瓣关闭不全 1例。术前有脑栓塞史 4例 ,肢体动脉栓塞史 1例。二尖瓣闭式分离后再狭窄关闭不全 5例 ,二尖瓣置换术后生物瓣衰坏 7例 ,瓣膜栓塞 1例 ,二尖瓣分离、置换术后生物瓣衰坏、第 3次瓣膜置换者 1例。术前心胸比率 >0 6者 89例 ,其中 >0 7者 12例 ;房颤6…  相似文献   

8.
Marfan综合征心血管系统的主要表现为主动脉根部扩张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二尖瓣可同时受累 ,导致功能损害 ,病人因二尖瓣关闭不全而需手术治疗。 1 997年 1 0月至 2 0 0 1年 4月间 ,我们对 1 0例Marfan综合征病人在实施主动脉根部置换术 (Bentall手术 )的同时 ,进行了二尖瓣置换术 (MVR)或二尖瓣成形修复术 (MVP) ,获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资料和方法  1 0例病人中男 7例 ,女 3例。年龄 2 6~ 58岁 ,平均 (43 3± 9 4)岁 ;体重 50~ 65kg ,平均 (60 6± 4 8)kg ;平均身高 (1 79 1± 3 1 )cm。主要临床表现…  相似文献   

9.
胸骨正中小切口行心瓣膜置换术9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9年 4月开始 ,我们采用保留胸骨上部连续性正中小切口行心瓣膜置换术 ,取得了良好的手术效果。1 临床资料与方法本组 9例 ,男 3例 ,女 6例。年龄 15~ 5 7岁 ,平均年龄41± 14.9岁。二尖瓣狭窄或合并关闭不全 6例 ,二尖瓣和主动脉瓣联合病变 3例 ;合并亚急性心内膜炎 1例 ,伴心房颤动6例 ,曾行二尖瓣闭式扩张术 1例。心胸比率 0 .41~ 0 .91,平均 0 .6 5± 0 .15 ,心功能 级 5例、 级 4例。常规行心电图、胸部 X线片、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等检查确诊。行二尖瓣置换术 (MVR) 6例 ,二尖瓣合并主动脉瓣置换术 (DVR) 3例。病理诊断为风…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比较二尖瓣成形术和瓣膜置换术治疗慢性中重度缺血性二尖瓣关闭不全的手术效果及中期随访结果 .方法 自2002年6月至2008年5月,83例慢性缺血性二尖瓣关闭不全(中度35例,重度48例)接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同期行二尖瓣成形术或二尖瓣置换术.男49例,女34例;年龄51~77岁,平均(59.3±7.5)岁.43例二尖瓣成形术包括使用Dacron补片条或自体心包条环缩后瓣环21例,交界处环缩9例,后叶矩形切除9例,St.Jude成形环环缩4例.40例二尖瓣置换术包括机械瓣28例,生物瓣12例.结果 住院死亡3例,二尖瓣成形术组和二尖瓣置换术组住院死亡分别占2.3%(1/43例)、5.0%(2/40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瓣膜置换组机械通气时间长于二尖瓣成形组(P<0.05),二尖瓣成形组术后6例残余轻度二尖瓣反流(P<0.05)但不影响心功能,两组其他住院并发症无统计学差异(P>0.05).76例通过门诊或电话随访,随访3~60个月,平均(20.2±4.9)个月.随访期间二尖瓣成形术7例轻度二尖瓣反流.瓣膜置换组人工瓣功能均良好,3例出现抗凝相关并发症.随访远期死亡7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同期二尖瓣成形术和二尖瓣置换术5年生存率分别为90%和61%.结论 对于慢性中重度缺血性二尖瓣关闭不全病人,二尖瓣成形术后近期和远期效果好,可作为优先选择的术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流出道室间隔缺损(VSD)合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AI)的外科处理经验。方法回顾分析94例VSD合并AI的临床资料、VSD补片修补和主动脉瓣处理方法。结果无手术死亡,术后低心排6例(6.4%)。在主动脉瓣脱垂伴轻度AI60例中,出院时超声检查(UCG)14例仍有轻度AI,随访中2例加重需再次手术。在主动脉瓣成形术25例中,UCG提示23例主动脉瓣轻度返流,2例轻微返流,2~5年后3例返流加重。9例主动脉瓣置换术中1例术后1年死于感染性心内膜炎。结论流出道VSD伴有AI,应根据主动脉瓣病理改变而选择恰当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主动脉瓣下隔膜的外科治疗经验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至2013年9月北京安贞医院32例主动脉瓣下隔膜行主动脉瓣下隔膜切除术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2例,女10例;年龄0.5~14.0(3.6±3.2)岁;体重5.5~43.0(17.2±9.5)kg。32例中单纯主动脉瓣下隔膜7例,非单纯主动脉瓣下隔膜25例,其中合并室间隔缺损21例,合并二尖瓣关闭不全和动脉导管未闭各1例;动脉导管封堵术后和主动脉缩窄矫治术后再发主动脉瓣下隔膜各1例。18例合并不同程度的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结果术前超声心动图漏诊1例。全组体外循环时间(71.7±21.7)min,主动脉阻断时间(48.7±15.1)min,住ICU时间(2.2±1.7)d,术后住院时间(7.9±2.5)d。全组无手术死亡。术后发生Ⅱ°房室传导阻滞1例,于术后第6d恢复。所有患儿随访2~54个月,单纯主动脉瓣下隔膜患儿术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有6例好转,非单纯主动脉瓣下隔膜患儿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术后有5例好转(P=0.003);4例术前中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单纯主动脉瓣下隔膜患儿中术后有3例转为轻度,1例转为微量反流;3例轻度反流中2例术后转为微量反流。8例术前轻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非单纯SM患儿中3例转为微量反流,术前3例中度反流中各有1例转为轻度和微量反流。随访期间全组均无主动脉瓣下隔膜再发。结论主动脉瓣下隔膜超声诊断易遗漏,一经诊断应尽早手术治疗;术中操作要求精细;术后因有再发可能,需定期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CHD)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infective endocarditis,IE)的外科治疗经验,以提高诊断、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73例CHD合并IE患者行瓣膜手术的临床资料,对30例主动脉瓣感染性心内膜炎者行主动脉瓣置换术,另3例行Ross手术。在IE累及二尖瓣21例患者中,行二尖瓣成形术5例,二尖瓣置换术16例;10例主动脉瓣、二尖瓣IE行双瓣膜置换术;对6例肺动脉瓣IE患者行单瓣法做肺动脉瓣成形术2例,肺动脉瓣置换术4例,其中1例同期行主动脉弓置换;3例三尖瓣IE均行三尖瓣置换术。结果主动脉瓣感染33例(45.2%),二尖瓣感染21例(28.8%),肺动脉瓣感染6例(8.2%),双瓣膜感染10例(13.7%),三尖瓣感染3例(4.1%)。血培养及赘生物培养总阳性率为23.3%,其中链球菌8例(47.1%),葡萄球菌3例(17.6%)。本组无手术死亡,除1例二尖瓣置换术后1年再次发生IE,拒绝手术治疗外,其余72例患者随访1年均治愈。结论CHD应尽早行根治性手术,以避免远期并发IE,损坏心脏瓣膜。对CHD合并IE出现瓣膜关闭不全者应尽快手术,如IE累及二尖瓣、三尖瓣且无瓣膜结构的严重损毁者,施行瓣膜成形术是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1994年 1月~ 2 0 0 1年 4月 ,我们对 19例风湿性心瓣膜病患者施行了三尖瓣置换术 (TVR) ,占同期心瓣膜置换术的3.4 1% ,并就 TVR的近远期疗效进行了观察。1 临床资料与方法本组共 19例 ,男 4例 ,女 15例 ;平均年龄 4 2 .3± 10 .2岁。风湿性二尖瓣狭窄 10例 ,风湿性二尖瓣、主动脉瓣双瓣膜病变 9例。术前均有肝肿大 ,12例出现心源性恶病质。胸部 X线片示 :心胸比率 0 .6 9± 0 .12 ;超声心动图示 :三尖瓣重度反流 ,合并二尖瓣和 /或主动脉瓣病变 ;心电图示 :心房颤动 18例。术前心功能 级 5例 , 级 14例。行 TVR+二尖瓣置换术 (MVR…  相似文献   

15.
我院自 1983年 12月~ 1998年 12月手术治疗感染性心内膜炎 42例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本组 42例 ,男 2 4例 ,女 18例。年龄 6~ 5 8岁 ,平均年龄 32岁。原有心脏病史 35例 (83% ) ,室间隔缺损(VSD) 6例 ,其中合并二尖瓣关闭不全 (MI) 1例 ,主动脉窦瘤破裂 1例 ,三尖瓣关闭不全 (TI) 1例 ;房间隔缺损 (ASD) 5例 ,其中合并肺动脉瓣狭窄 2例 ,MI1例 ,TI1例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AI) 19例 ,其中合并 VSD1例 ,MI2例 ,主动脉窦瘤破裂 2例 ;MI 5例。既往无心脏病史 7例 ,发病后侵犯主动脉瓣5例 ,侵犯二尖瓣 2例…  相似文献   

16.
心脏瓣膜病合并动脉导管未闭手术的体外循环特点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心脏瓣膜病合并动脉导管未闭 (PDA)较少见。 1992年至 2 0 0 0年 ,我们在临床工作中遇到 7例 ,其中 2例术前诊断明确 ,5例术前漏诊动脉导管未闭 ,均在体外循环中因心内回血多等被发现。大量的心内回血严重地影响了外科手术操作及体外循环管理 ,术后还易出现肺部及脑部并发症。现就其一些特殊征象的处理总结如下。临床资料 本组 7例中男 3例 ,女 4例 ;年龄 17~ 5 6岁 ;体重 40~ 6 0kg。术前 2例诊断为先天性和风湿性联合瓣膜病 ,拟行二尖瓣及主动脉瓣置换术 ;2例诊断为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及关闭不全、主动脉瓣狭窄及关闭不全及先…  相似文献   

17.
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围手术期处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院 1998~ 2 0 0 1年收治 11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效果满意 ,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 11例 ,男 6例 ,女 5例 ,年龄 4 5~ 6 4岁 ,平均年龄 4 6岁 ,心功能Ⅰ~Ⅲ级。二尖瓣置换术 8例 ,主动脉瓣置换术 2例 ,二尖瓣加主动脉瓣置换术 2例。腹部手术距心脏瓣膜手术 1至 14年。本组 11例胆囊炎、胆石症中慢性 10例 ,慢性急性发作 1例 ,择期手术 10例 ,急诊手术 1例 ,均未发生腹腔内出血及伤口渗血 ,无胆汁漏 ,伤口全部一期愈合 ,术后恢复抗凝顺利 ,1~ 2d内PT恢复手术前水平。本组住院天数最长 11d ,最短 6d ,平均 8 …  相似文献   

18.
病人 男 ,18岁 ,5 7kg。发现心脏杂音 1年 ,劳累后心悸、气短、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 1个月。无食物及药物过敏史。查体 :心浊音界扩大 ,心尖部闻及 4/VI收缩期吹风样杂音 ,向左腋下传导 ,胸骨左缘 3~ 4肋间闻及 3/VI级舒张期泼水音 ,P2 亢进 ,股动脉枪击音阳性。X线胸片示双肺淤血 ,心脏扩大 ,心尖向左下移位 ,心胸比率 0 6 5 ,肺动脉段凸。心电图示左室高电压。心脏超声示二尖瓣重度反流 ,主动脉瓣中度反流 ,三尖瓣轻度反流 ,肺动脉高压。诊断 :风湿性心脏病 ,二尖瓣重度关闭不全 ,主动脉瓣中度关闭不全 ,三尖瓣轻度关闭不全 ,肺…  相似文献   

19.
病人 女 ,5 1岁。发现心脏杂音 2 0年 ,心悸、气短 3年 ,加重 6个月 ,以“风湿性心脏病 ,二尖瓣狭窄 (MS)并关闭不全(MI)”入院。查体 :血压 170 /90mmHg(1mmHg=0 133kPa) ,心功能III级 ,少尿。超声心动图检查示二尖瓣重度狭窄 ,二尖瓣、三尖瓣和主动脉瓣均有轻度关闭不全 ;左心扩大。呼吸功能检查示呼吸功能中度不全。核医学肾功能检查示右肾无功能 (自家切除 ) ,左肾代偿性增大。血液生化血尿素痰2 4 6mg/dl,血清肌酐 1 3mg/dl。1999年 11月行二尖瓣置换术。常规麻醉 ,常温下体外循环 ,应用希健I型膜肺 ,预…  相似文献   

20.
先天性心脏病术中心脏瓣膜的保护和矫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Yu YF  Zhu LB  Wang DQ  Li BJ  Wang Q  Lang L 《中华外科杂志》2003,41(9):657-659
目的 总结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因瓣膜功能不全再手术的经验。方法 回顾分析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再行瓣膜手术1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后8例,部分心内膜垫缺损修补术后3例,法洛四联症和房间隔缺损修补术后各1例。第1次手术时即存在二尖瓣轻~中度关闭不全6例,主动脉瓣关闭不全1例;新出现瓣膜功能异常6例,其中2例因补片漏致三尖瓣关闭不全,2例因前叶腱索断裂致三尖瓣关闭不全,1例因残留右心室流出道狭窄继发三尖瓣关闭不全,1例因伤及主动脉瓣并发二尖瓣和三尖瓣关闭不全。13例中,行二尖瓣置换6例,三尖瓣置换2例,主动脉瓣置换1例,行主动脉瓣置换并二尖瓣、三尖瓣成形1例,三尖瓣成形3例。同时修补残余漏,疏通右心室流出道。结果 术后发生低心排综合征3例。2例术后早期分别死于脑气栓和呼吸循环衰竭。11例术后痊愈出院,随访1~8年,心功能良好。结论 先天性心脏病矫治术中应注意心脏瓣膜的保护,合并的瓣膜功能异常应积极修补,及时地再手术可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