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分析学术型医学硕士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并提出学校、导师、学生等多方面的应对策略。通过文献以及分析实际工作中的经验分析问题并提出应对策略。文章对临床专业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加以剖析并提出相应的改善策略;学校应积极提供良好的科研平台和学术硕士扶持政策以吸引真正热爱科研的学生主动报考;导师应承担起对学生培养各个阶段的责任,积极推动双导师制,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对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科研训练也应摒弃传统的课堂教学,应切合学生自身发展需要对科研创新能力进行多元化培养。学校应从政策上和硬件上支持学术型硕士的培养,导师应推动符合学术型硕士需求的科研训练。结合以上策略,学术型医学硕士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将得到有效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的重点是在全面、深入掌握专业课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分子影像学作为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涉及分子生物学、医学影像学、核医学、化学、药学和计算机科学等学科,代表了影像医学与核医学的未来和发展趋势,不仅是影像医学与核医学知识体系中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科技创新与医学研究的前沿科学的代表,如何加强学生的分子成像科研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当前影像医学与核医学研究生教学的研究热点。本文从武汉大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实践出发,结合多年的分子影像学人才培养经验,总结出若干适用于培养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专业、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分子成像科研能力的方法和策略。  相似文献   

3.
重症医学是研究损伤和疾病导致机体向死亡发展过程的特点和规律性,并根据这些特点和规律对重症患者进行治疗的学科。加强重症医学研究生培养是提高重症医学人才质量的重要保障,而目前研究生专业课程教学体系尚处于不断探索的阶段,存在专业课程开设无统一标准、教学大纲和教材,教学模式缺乏专业特点等诸多问题,需要更多的教学改革和实践来建设完善。本文结合我科以《危急重症核心课程》为切入点,开展重症医学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实际经验,阐述重症医学研究生培养中的相关问题及改革方案,促进课程体系向更专业、优化、规范的方向进步,以探索优化的、规范化的重症医学研究生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4.
目前,随着社会发展形势的变化,积极改革研究生培养模式是必然的趋势,也是研究生教育工作者的关注点。我国医学研究生培养模式施行专业型与学术型,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更侧重于科学研究能力的培养,进而形成独立承担专业技术工作和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这是为了适应多元化就业环境、培养复合型高级医生所做出的一项重大变革。本文通过对学术型医学研究生职业能力的培养进行初步分析,从思想政治、学术道德、文献研读、岗位导向和新时期发展等方面探讨,得出了促进医学人才培养,提升学术型研究生综合素质的思路和方法,为地区高等医科院校研究生教育培养工作提供一些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5.
2014年国家教育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的意见》,要求把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纳入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体系中,从而实现"四证合一"。在国家医教协同等政策的导向下,越来越多的医学本科生倾向于报考和攻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从而导致仅有少部分医学本科生甚至个别专业没有人选择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报考。笔者所在的单位是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对于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来说,既要重视临床更要重视科研成果,急需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文章通过分析医院目前在培养临床医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中遇到的问题,着手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重症医学是一门具有较强实践性和多学科交叉性的学科,在我国起步较晚,目前与标准配比要求相比较从业人员仍不足,且从业医师的专业素养亦参差不齐。重症医学专业培养体系较其他学科复杂,且远晚于其他学科,2020年才初步形成重症医学研究生教育/住培—专培的专业培养体系。重症医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重症医学医师专业系统化培养起始阶段,通过培训使学员建立基本的理论知识体系和思维模式,并掌握部分操作技能,而重症疾病的发生、发展及治疗中的病情演变过程在不同患者中存在较多“个性”,且容易出现各种突发状况,故培训中更需重视学员对基础知识的应用能力和对突发状况的应变处置能力。由于重症住培实施处于起步阶段,且常规床旁教学存在一定困难,因而探索符合重症专业特点要求的教学方法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7.
康复医学与理疗学是我国康复医学事业发展的骨干学科和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发展和人们对健康需求的不断增长,近几年康复医学得到迅速发展并日益为社会所重视。在国家"双一流"建设大背景下,学科建设是研究生教育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有力保障。专业学位教育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学科建设的支撑。学科的发展,人才是关键,有了高水平的学术队伍,临床、教学、科研才能推陈出新,新的理论、方法、技术才能涌现。科学研究是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是促进学科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着眼于康复医学与理疗学专业学位教育特点,在做好专业学位研究生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基础上,通过改革课程体系、搭建交叉融合的科研平台、注重学位论文聚焦临床应用、构建全方位科研创新环境、打造"S-PR-I创新国际化培养"平台等举措,提升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带动学科建设水平,培养高层次、国际化、创新型康复医学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8.
目的根据"5+3"模式实施中发现的诸多值得探讨和摸索的问题,探讨微课在"5+3"培养模式下临床型研究生培养中的探索与实践。方法通过查阅文献,结合互联网及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分析"5+3"培养模式下临床型研究生培养中的难点及微课运用于专业学位研究生培训课程的可行性。结果微课具有碎片化、结构化、可视化、非线性等特征,其运用是"5+3"培养模式课程设计的重要补充和拓展资源,在现阶段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具有高度可行性。结论医学微课对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不同学科知识点的个性化学习及选择具有重要辅助作用,微课的实施必然给"5+3"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学习起到良好地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9.
医学研究生的教育是培养高层次卫生人才的主要途径之一。我国目前医学研究生学位类型分为两种:"医学科学学位"和"医学专业学位"。普外科专业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出专业技能过硬和具有科研素质和创新精神的普外科医生。通过分析学校普外科专业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影响临床技能和科研素养提升的因素,探讨促进两者均衡发展的有效方法以及今后普外科专业研究生的培养方向,制定多元化专业理论与技能培养计划、充分利用导师的直接指导及现代网络信息化办公教学,搭建科研平台积极鼓励普通外科专业研究生参与科研,努力提高普通外科专业研究生临床技能及科研创新思维水平。  相似文献   

10.
5年本科加3年研究生教育的"5+3"培养模式是我国医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的主要模式。随着社会的发展,此种培养模式下研究生临床技能培养的弊端却越来越多的显现出来,并严重的影响医学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分析其原因主要包括:本科扩招,医学硕、博高学历教育与目标单位就业压力增大等因素之间的突出矛盾直接相关。此外,学生主观上重视外语及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对临床技能培养不够重视,导师对学生的培养、监管不够严格也具有一定的关系。"应试教育"模式的转变,临床技能培养和考核标准的逐步建立也是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11.
研究生毕业论文选题是其学术研究工作的起点,有利于促进培养研究生创新思维、科研素质的形成,是在校期间学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研究生教学质量重要体现,评判学生毕业质量与学位资格认证的重要依据。而在并轨培养模式下研究生既要完成临床技能培训,又要进行科学研究,存在冲突。因此研究生毕业论文的科学选题对于保证其按质按量顺利毕业,及以后个人发展、医学后备人才培养至关重要,值得深思。本文分析了并轨培养模式下医学临床型硕士研究生科研选题重要性、必要性及面临的问题、选题的策略等方面,以期达到指导医学临床研究生进行科学选题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医学学术型研究生作为未来的科研型学术人才,培养的重心是学术科研能力和实验研究能力。但随着科技文化交融以及多元文化的影响,医患纷争、医德缺失、学术不端等负面新闻增多,改善和加强医学学术型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为新的挑战。为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解决医学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模式中“重科研、轻思政”的弊端是现实存在的需要。针对医学学术型研究生教育现状,滨州医学院以美育思政浸润式培养模式探索新路径,以思想政治教育为基础守护高校意识形态“责任田”,以交叉学科培养医学学术涵养,引领科研思维能力提升,努力塑造具有社会责任感的高水平医学科学研究者。  相似文献   

13.
医学研究生教育中融入课程思政,是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要求,必须高度重视医学研究生专业课程体系中思政元素不足、专业教学与思政教育"两张皮"和医学研究生的专业偏好等问题对医学研究生课程思政教育的影响.以课程思政为切入点,通过挖掘医学专业教学中思政元素、推动医学研究生的自我教育、构建课程思政评价体系等,加强医学研究生思政教育....  相似文献   

14.
"双一流"建设是时代发展的产物,目前我国医学影像学专业研究生的培养模式不符合"双一流"学科发展与人才储备的要求,如何培养出高层次、复合型医学影像学专业人才是医学影像学科在创"双一流"大时代背景下的重中之重。建设高层次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构建完整的"互联网+"教育教学体系、综合培养研究生的临床及科研能力是医学影像学研究生教育教学发展的需要,更是"双一流"建设对医学影像学科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研究生教育是国家培养高精尖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主要培养模式分为“学术型研究生”(即“科研型研究生”)和“专业型研究生”(即“临床型研究生”)。“学术型研究生”,旨在培养高端研究型人才,未来从事基础科研以及临床科研工作工作,因此,在学习阶段主要是在理论课学习的基础上,开展相关基础研究以及临床研究。“专业型研究生”,则是主要培养临床医师,故在学习阶段主要强调对临床知识、临床思维以及临床技能的培训。然而,临床与科研并不能完全割裂开来,二者相辅相成,一体两面,在培养过程中相互促进;并且每个学生自身的兴趣与长处亦不尽相同,对临床和科研的关注度也不一而足因此,如何更好的培养医学人才,走内涵式发展道路,科研与实践并重,实施多样化、个体化的协同培养是目前高等院校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16.
采取合理且专业的消化内科理论教学体系,能够有效提高其教学质量。结合消化内科的学科特点,文章通过采用"回顾提问相关基础知识教学"、"使用病例资源加深知识理解"、"运用典型病例培养逻辑思维"和"融入医学人文塑造职业道德"等一系列教学方法进行探讨和分析。同时,对以上教学方法的不足与优势加以阐述。经研究探讨证明,将临床实际工作与理论知识相结合,提高医患沟通的方式和技巧,提高学生正确面对生老病死等医学人文教育能力。在带教过程中,对医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医学人文教育,引领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及人生观,努力培养出兼具正确临床思维能力和良好职业道德的医学生,为祖国医学事业的发展培养栋梁之才。  相似文献   

17.
随着以社交网络为代表的新型通讯方式以及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的不断进步,数据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长和累积,大数据时代已经到来。在医疗行业,各类信息系统的广泛应用以及医疗设备和仪器的逐步数字化使得医疗健康数据呈爆发式增长,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尤其如此。重症医学作为研究危及生命的疾病状态的发生、发展规律及其诊治方法的临床医学学科,在其临床诊疗工作中产生了大量的医疗数据。文章结合重症医学的学科特点和发展趋势,思考医疗大数据在重症医学领域的应用和实践,简要探讨在重症医学研究生培养中如何抓住"互联网+"的发展机遇及前景展望。  相似文献   

18.
"双一流"大学即为建设成世界一流大学与一流学科,是我国高等教育领域提出的继985工程与211工程后提出的又一重大国家战略,其目的在于全面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的综合实力以及在国际众多高等教育院校中的竞争力,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强力支持。而针对目前我国医学研究生教育教学方法的调查研究发现,其教育教学培养模式并不能够完全符合"双一流"学科发展与人才储备的要求,这便直接导致我国医学研究生输出质量不高、高等医学人才储备不足等情况,若不能及时适应目前医疗环境研究新型教育教学模式,则不利于我国医学卫生事业的发展,并与国际医学技术发展脱轨。因而通过创新教育教学模式培养出高质量、复合型高等医学研究生是医学类院校在建设"双一流"大学背景下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9.
医学研究生的培养质量直接关系到医学科学的发展和医疗服务的水平。随着麻醉学科的不断发展,麻醉学研究生培养作为一种重要的高级人才培养模式也越来越普遍。对于麻醉学临床型研究生的培养,我们必须以提高研究生科研能力和临床实践、思维能力为出发点,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的环境和能力,因地制宜的制定麻醉学临床型研究生培养计划和科学的管理制度,从而培养出临床和科研工作能力俱佳的高素质麻醉专业人才,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相似文献   

20.
学术型医学研究生是医学研究的主力军,也是高层次拔尖创新医学人才的后备力量。加大医学及相关学科建设布局和支持力度,加快高层次复合型医学人才教育,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医学高层次人才是目前医学教育的主要任务,而如何培养学术型医学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是关乎我国医学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大课题。文章探讨了当前学术型医学研究生培养的现状,认为医学研究生在本科阶段课业繁忙,缺少科研能力的锻炼,导致创新思维和观念薄弱,而新世纪以来,医学领域的高速发展给医学教育带来了重大挑战。同时提出了提高学术型医学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方法和途径,首先培养医学生的创新思维,激发科研兴趣,锻炼实践和科研能力,并通过科研团队合作联动,采用课内与课外、组内与组间、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等培养教育方法,以期促进医学高层次人才教育工作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