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4 毫秒
1.
中医理论认为"升降出入、无器不有",而脾胃则为气机升降的枢纽,起到调节、平衡升降的关键作用。国医路志正教授(路老)对脾胃学说有深入的研究,在临床上不仅擅用调理脾胃法治疗各科疾病,而且在治疗心脑血管病方面,他紧扣脾胃升降失调这一病机,运用补气升阳、降逆平肝(胃)、升降并用等方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本文附以验案,阐释路老应用升降理论治疗高血压病、冠心病心绞痛的思路和用药经验。  相似文献   

2.
孙建羽  陆为民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43(11):1255-1257, 1283
[目的]探析陆为民教授治疗口疮病的临床经验。[方法]通过门诊随师学习,整理陆为民教授相关医案,从病因病机、辨证思路及处方用药等方面分析总结陆为民教授治疗口疮病的临证经验,并附验案四则加以佐证。[结果]陆为民教授认为,口疮病之病标在口,本在脾胃。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升降功能失常,邪气侵犯口腔,气血壅滞,不得宣泄,发为口疮。脾胃不能升清降浊,是为本病的根本病机,或兼肝胆郁热、脾肾不足等。治疗上以运脾通降为基础,辅以协同治疗心肝肾,共同发挥功效。所举验案分别为外感风热、胆胃郁热、脾胃气虚、阴虚湿热四个证型,外感风热者治以疏风清热、运脾通降,胆胃郁热者治以清泄胆热、运脾通降,脾胃气虚者治以健脾升阳、运脾通降,阴虚湿热者则治以健脾化湿、滋阴降火、运脾通降,均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结论]陆为民教授从脾胃升降的角度治疗口疮病,颇具特色,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
对张洪义教授治疗内科杂病所常用的升清降浊学说进行总结,通过对张洪义教授学术观点的总结及临证案例的探讨,认为气机的升降与机体各脏腑间的关系紧密,核心内容主要包括心肾相交、脾胃升降、龙虎回环、重视理气在调升降中的作用等方面,张洪义教授在内科杂病的诊治过程中重视调理人体气机升降,常常获得良好的疗效,可资同道参考。  相似文献   

4.
单兆伟教授治疗脾胃病配伍用药经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单兆伟教授治疗脾胃病配伍用药经验陆为民(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210029)关键词单兆伟脾胃病治疗用药配伍经验吾师单兆伟教授,博士生导师,业医30余载,擅长脾胃病诊治,用药配伍,独具匠心,今择录其治疗脾胃病配伍用药的一些经验,以飨同道。1百合配乌药百...  相似文献   

5.
我国著名的中医学专家董建华教授在脾胃病治疗方面提出的通降理论,不仅对于脾胃病的药物治疗具有指导作用,对于脾胃病脏腑推拿治疗也有重要的意义。在脾胃病通降理论的指导下,结合对患者病情的辨证,采用振法、摩法、揉法、推法等多种脏腑推拿手法发挥行气导滞、活血化瘀、祛痰除湿、温阳散寒、疏肝和胃、升清降浊、补益气血、调和阴阳的作用,最终恢复脾胃气机升降的正常生理功能,从而治疗脾胃病。此外,应用通降理论指导脏腑推拿治疗脾胃功能失调引发的其他脏腑疾病亦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
钱红涛  郑宏 《中医学报》2016,(5):674-678
目的:研究郑启仲教授运用升降散用药规律。方法:通过收集郑启仲教授门诊处方,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使用软件的统计报表模块、数据分析模块和关联规则apriori算法等数据挖掘方法,分析处方中药物应用频次、药物组合频次等,并进行关联规则分析,重点分析发热和咳嗽为主症的用药规律,研究郑启仲教授运用升降散用药规律。结果:应用关联规则分析发现升降散常与柴胡、黄芩、生石膏、甘草等配伍。发热为主症的疾病常用处方:升降散、普济消毒饮、银翘散等,多与生石膏、栀子、浙贝母、羚羊角等药物配伍。咳嗽为主症的疾病常用处方:升降散、麻杏石甘汤、三拗汤、小柴胡汤等,多与川贝母、莱菔子、连翘、栀子、葶苈子、羚羊角等配伍。结论:郑启仲教授灵活运用升降散治疗儿科外感温病及内伤杂病,擅用升清降浊治法,组方用药体现了升清降浊的治疗思想。  相似文献   

7.
通过跟师侍诊,整理资料,查阅相关文献,结合典型病案探讨周晓波教授运用中医药辨治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用药特色。该病病位虽在肠,但与肝、脾、肾密切相关,治以调肝健中,运脾益肾,注重审证求因,肝脾同调,擅用风药,均衡饮食,身心并调,利于康复。周晓波教授运用中医药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经验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寻胃食管反流病从升清降浊法论治的理论依据及运用要点.[方法]结合历代中医文献的相关记述,及临床常用治疗方法和治疗效果,对胃食管反流病的病因病机进行辨析,并提出新的治法及注意事项.[结果]以往认为,胃食管反流病病位在食管,以胃气上逆为根本病机,治疗多以和胃降逆为大法,但却易反复发作.笔者认为,胃失和降,气机升降失常是本病的根本痛机,治疗当遵循“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中“平”的理论基础,在和胃降逆的同时,更要随证兼用升清之药物以双管齐下,使中焦得和,升降复常,则疾病可除.[结论]从升清降浊法论治胃食管反流病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临床指导意义,升清降浊法主要是调理脾胃之枢机,治脾要注意升阳,治胃要注意降逆,升涛与降浊同用,收效方著.  相似文献   

9.
《脾胃论》与脏腑辨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脾胃论》一书在脏腑学说及脏腑辨证用药方面的运用。“补土派”医家李东垣倡言脾胃论,对于疾病发病机制、脏腑病机及治疗用药无不是以脾胃为中心来认识的,建立了以脾胃为中心的四时五脏辨证用药体系,变五脏用药为升降浮沉补泻法。该辨证体系以五行、运气等学说为理论依据,强调“藏气法时”、升降浮沉,在方法上高人一畴。《脾胃论》并非专论脾胃病,而脏腑辨证不只辨杂病。  相似文献   

10.
周亨德教授擅长运用脾胃学说治疗消化系统多种疾病,从溯源求本、医理贯通,多法并举、进退有序,优化组方、丝丝入扣,药食兼顾、调治身心四个方面来介绍其治疗脾胃病的经验。  相似文献   

11.
张伯礼教授临证数十载,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常强调运用中医思维辨证论治。作者师从张伯礼教授学习,对张老师治疗不寐的临证辨治经验进行总结,即为滋阴降火,阳中求阴,交通阴阳,调心安神;温脾补肾,疏肝健脾,化源充沛,养血安神;潜降肝火,利胆湿热,通腑降浊,除烦安神;辛开苦降,斡旋枢机,调理脾胃,升清降浊;祛痰化湿,活血化瘀5种治疗大法。  相似文献   

12.
现代医学认为内脏高敏感与肠易激综合征的发生有重要联系。笔者从“风气内动”理论出发,阐述“内脏高敏感理论”与腹泻型IBS病机,认为脾胃失和,脾虚湿蕴,土壅侮木,肝郁生风是主要病机,故治疗本病以柔肝理脾,胜湿止泻为基本治法。选方以过敏煎为主方,过敏煎具有滋阴息风,缓急止痛,健脾除湿,涩肠止泻的功效,因此治疗腹泻型IBS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3.
周岱翰教授认为宫颈癌病因病机为肝、脾、肾三脏失调,冲任受损,治以疏肝健脾,补肾滋阴为要。宫颈癌放疗后常见放射性肠炎、放射性膀胱炎等并发症,由于放疗射线炎热伤阴,故治疗上以清热养阴法为主。周教授注重对宫颈癌患者辨证施食,以求患者通过食疗增强正气,同时强调人文关怀,主张中医治疗恶性肿瘤因人制宜。  相似文献   

14.
介绍陆金根教授运用中药药对治疗肛肠疾病的临床经验,陆教授认为生地黄-黄柏凉血清热除湿治疗湿热下注、热盛迫血妄行之Ⅰ、Ⅱ度内痔出血;黄芪-玄参益气养阴、增液行舟治疗气阴两虚之老年功能性便秘;柴胡-白扁豆疏肝解郁、健脾止泻治疗肝郁脾虚之泄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大血藤-败酱草清热解毒、活血消痈治疗湿热毒邪蕴结、气滞络瘀之溃疡性结肠炎;地肤子-白鲜皮清热利湿、祛风止痒治疗湿热下注、热毒内蕴之肛门瘙痒症。并列举病案用以例证。  相似文献   

15.
田芬兰教授对中医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方面有独特见解。田教授认为慢性心力衰竭基本病机为脾失健运,土不制水,脾之气虚阳微为本,血瘀水停为标;治疗培土以制水,益气温阳以恢复阳气,调整脏腑;活血利水使水湿得化,瘀血得消。临床用药重视健脾养胃,权衡虚实,酌情攻补。临床所见每获良效,故将随师所学加以总结。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从"胃不和则卧不安"理论入手,认为血管痉挛性心绞痛病机以"阳微阴弦"为核心,以中焦升降失司、上焦心阳不振、湿饮瘀浊痹阻为要点,具有本虚标实的特征;其辨治应着眼于振上焦心阳、蠲湿饮瘀浊、和中焦升降及缓心脉挛急4个层次。文章浅析血管痉挛性心绞痛的辨治思路,以期对张伯礼教授在该病诊疗中展现出的临证思维有所体悟。  相似文献   

17.
中医药在控制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减轻放化疗毒副作用、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等方面均有一定作用。通过门诊跟师抄方学习,收集、整理、分析乳腺癌相关病历,探讨章永红教授治疗乳腺癌的临床经验和用药特点。章永红教授认为乳腺癌的基本病机为正气亏虚、肝郁气滞、气郁痰阻、痰瘀胶结、癌毒内生、乳房受阻。他认为乳腺癌的治疗当以扶正为本,注重益气养阴;攻毒散结为标,如清热解毒、疏肝理气、化痰散结、活血化瘀等;顾护脾胃贯彻治疗始终;对乳腺癌临床用药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李敬孝教授认为津液内耗,变生虚燥乃干燥综合征之基本病机.肾失阴阳,乏津失布属其发病基础.脾胃不运,湿郁生燥为其病机关键,五液不化是不可忽视的病理因素.以补肾健脾、益气滋阴为主,兼顾五脏阴阳是其诊疗验学.李教授临诊常取升阳益胃汤合六味地黄丸加减方治疗,并采取相应生活干预.文章从病因病机角度阐明李教授的独特见解,并载李教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