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研究以“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依据,借鉴布鲁姆“三领域”理论和斯皮尔曼“二因素”学说等,吸收国内外医学教育改革成果和《军队人才培养目标模型》要求,在广泛查阅文献、分层次深入调研和紧密结合新时期医生(军医)岗位任职需求的基础上,经专家咨询和反复研究,构建了“2 个层次、8 个领域、l6 个模块、61 项指标”的军队临床医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新体系,即围绕新形势下“培养什么人”的问题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为促进医学教育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随着护理学的发展,传统的护理教育模式已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培养高素质护理人才的目标需求,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势在必行。为此,我院组建由学校教师和临床护理骨干构成的导师队伍,在学生入学后即进行导师分配,在整个大学学习期间,均有双导师对其进行指导,即实施"全程双导师制"。"全程双导师制"实施以来,既提高了教师教学水平,也改善了护生综合素质和能力。我院"全程双导师制"教学模式己进入初步实施阶段并不断完善,其教学效果己初见成效,得到了师生的好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本科生导师制对临床医学本科生学习情况、科研创新、临床技能及就业规划等方面的影响。方法文章通过对武汉大学第一临床学院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学生对本科生导师制的满意度,从而分析导师制在临床医学本科生实行过程中的效果和不足。结果本科生导师制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和临床技能的能力,但是效果欠佳,在其他方面的影响有限。结论本科生导师制仍需加以改进并趋于完善,以建立更好的临床医学本科生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4.
肿瘤外科是肿瘤学领域中发展最快的学科之一,肿瘤外科学专业学位以专业实践和能力培养为导向,通过采取"双导师制"的教学模式可以更好地培养肿瘤外科专业型硕士研究生的综合实践创新能力。传统肿瘤外科授课模式,实践教学不足,学生外科实践能力提升缓慢,不利于培养肿瘤外科专业人才。构建创新且更人性化的"双导师制"教学模式,不仅能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促进研究生教育机制的完善,而且将极大地推动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培养理念的转变,推动教学模式创新,加快专业型研究生教育新模式的探索和建立,该模式应用前景值得期待。  相似文献   

5.
构建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与规范化培训住院医师"双轨合一"培养机制是推动国家"医教协同"战略,建立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培养高水平临床医师的客观需要。驱动机制、协同机制、整合机制和约束机制是"双轨合一"人才培养机制构建的核心,是推动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衔接的重要动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随着信息化发展,混合式教学模式是教学改革的必然需求,同时也是顺应教育信息化的必经之路。而混合式教学这一教学模式的运用也提高了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标准。文章在将临床医学课程混合式教学的发展现状进行探讨的基础上,结合信息化发展要求,对构建教学质量评价体系问题进行深入探讨。混合式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将线上、线下进行有机结合,秉承环境和师生、定性和定量、评前导向和评后反馈相结合的原则,基于师生两个主体构建临床医学课程混合式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同时设计一级、二级评价指标,以期为临床医学课程混合式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构建的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医教协同是深化医学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是“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保障。随着医教协同的推进,我国高等医学教育改革迎来了以“5+3”为主体的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实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并轨衔接。与此同时,参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研究生表现出科研能力不足的现况,而传统的“单导师制”教育模式可能难以满足创新型人才培养需求。“双导师制”教育模式有望补偿这一局限,有助于提升医学人才的培养质量,是深化医教协同的重要教育创新。本文通过分析医教协同背景下传统教育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明确了“双导师制”实施的必要性及优势,并阐述了“双导师制”的构建与实施策略,旨在推动“双导师制”在医教协同背景下的实施。  相似文献   

8.
通过简要总结国内本科教育中双导师制的实施情况,结合国际一流本科人才培养特色,试述双导师制的法医学本科人才培养及改革路径探索。基于法医学专业实践性较强的特点,以校内导师指导学业与学术、校外导师指导实践与行业的优势,搭建导师-学生-导师交流平台。加强校内外导师沟通合作,科研反哺教学、行业反哺教学、科研与行业齐头并进发展,将研讨资源辐射行业法医需求,提升法医本科人才质量的同时为法医继续教育提供资源。高校和行业协同育人,可共同促进法医学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医学教育肩负着教育和健康两大民生工程,随着疾病谱的变化、健康需求广泛性的凸显、医学模式的转变,新时代的医学教育必须主动适应新要求,着力培养未来解决健康领域重大科学问题和应对重大疾病防控挑战的医学拔尖创新人才。作为担负医药卫生人才培养主体的地方院校如何开展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改革试验更具战略性意义。面对临床医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面临的突出问题,广州医科大学以“南山精神”为引领,构建具有鲜明特色的“三制三化三融合”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并取得积极成效,旨在为地方院校培养高水平医药卫生人才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0.
推进临床医学“5+3”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在医教协同背景下,构建我国新型临床医学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为做好原有7年制医学教育与“5+3”临床医学教育体系的有效衔接,构建临床医学“5+3”一体化人才职业素养培养的创新体系显得至关重要。考虑社会和广大医学生的需求,遵循医学教育和医学人才成长规律,在医学教育领域积极进行创新性的探索,使得医学教育系统机制更加高效,加快合格医学人才的成材率并迅速提升紧缺人才的培养速度,奋力推动建设健康中国,为人民群众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文章通过讨论与积极探索,通过教学改革实践,对该培养体系进行初步思考、展望并不断优化,以期提高医学人才职业素养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1.
临床医学“5+3”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经过5年来的改革实践,成效明显,已逐渐成为我国高等医学教育的主导力量。其本质内涵是通过将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继续教育进行有效衔接,最终建立一套标准化、规范化的医学人才培养体系。以郑州大学为例,剖析该培养模式下目前尚存在的诸多薄弱环节,了解围绕一流大学建设背景下做好顶层设计、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开展课程改革、加强基层教学组织和师资队伍建设、医教协同育人等工作对一体化人才培养内涵建设所做的一些改革实践,旨在为高校这项工作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2.
在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挑战中反映出我国临床医学人才培养体系尚存在问题,亟待进行相关改革。本文分析我国临床医学人才培养体系中学位学历等结构性问题,提出相应的改革建议。①将已经成功实施的“5+3”一体化培养体系作为我国临床医学人才培养的主体,对合格毕业生授予医学博士学位(MD)。②将“5+3”一体化培养体系的培养主体目标定位为全科医生。③加强专科医师培训,控制专科医师总比例在医师总数的50%以下,专科医师培训不再与学位教育挂钩。④重构临床医学教育知识结构,增强国家应急防控重大突发传染病的能力和水平。⑤建立高级临床医学人才培养的支撑保障体系,支持临床医学人才培养的良性运行与发展。  相似文献   

13.
第三次医学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是医学卫生人才的“岗位胜任能力”。国内调查结果显示年轻临床医师在临床基本能力、医患沟通能力、终生学习意识等方面的能力存在缺陷。天津医科大学构建并实施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医学人才培养模式。通过优化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法,构建了以“岗位胜任力”为核心,通过“基础与临床、临床与预防、医学与人文、本科和研究生教育”相互融合,培养“人文素养高、预防观念先、专业基础实、临床技能强”的高素质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初步解决了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基础与临床脱节、临床与预防脱节、医学与人文脱节等问题;解决了医教协同背景下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的有效衔接问题,特别是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4.
双一流大学即为建设成世界一流大学与一流学科,是我国高等教育领域提出的继985工程与211工程后提出的又一重大国家战略,其目的在于全面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的综合实力以及在国际众多高等教育院校中的竞争力,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强力支持。而针对目前我国医学研究生教育教学方法的调查研究发现,其教育教学培养模式并不能够完全符合双一流学科发展与人才储备的要求,这便直接导致我国医学研究生输出质量不高、高等医学人才储备不足等情况,若不能及时适应目前医疗环境研究新型教育教学模式,则不利于我国医学卫生事业的发展,并与国际医学技术发展脱轨。因而通过创新教育教学模式培养出高质量、复合型高等医学研究生是医学类院校在建设双一流大学背景下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5.
本科生全程导师制是近年来我国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方式。南方医科大学检验与生物技术学院坚持立德树人、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教育理念,从 2017 级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本科生开始试行本科生全程导师制。经过两年的实践和探索,此举措构建了和谐的师生关系,提高了学生人文素养,培养了学生职业道德,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有效衔接,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也提升了师生双方独立思考和科研创新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对本科生导师采用问卷调查,探讨医学院校本科生双导师制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方法调查方式以调查问卷为主,调查对象为锦州医科大学基础和临床参与导师制的66名老师。结果有65.15%(43/66)老师支持并认同双导师制的实施,老师与学生的交流中学生主动提起占13.64%(9/66),37.88%(25/66)的导师认为对本科生导师制度奖惩措施不完善。其原因有本科生导师制度的激励和监督等配套措施不够完善,学生缺乏主动积极参与的热情,导师自身角色定位不清晰等。结论只有不断完善本科生导师制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才能促进本科生导师制健康有序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临床医学理论体系逻辑结构严密,需要具备较强的临床思维能力,以此来指导临床实践,并对医学理论进行检验,以此将治疗效果提升。素质教育为近些年来我国一项重要的教育思想和目标,在临床医学教育中也要贯彻这一思想,使得临床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充分结合,临床思维能力培养是医学生素质教育的核心,对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培养加强,以此促进临床思维能力提升,是医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关键。以临床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培养为分析主题,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影响因素及对策进行探析,为临床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分析双导师制在全科医学基层基地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效果与价值。方法 选取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招收的2018级、2019级全科住培学员,共60名,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名,实验时间为2020年1月—2021年12月。实验组学员参与双导师教学,对照组学员参与普通的单导师教学;对比两组学员每季度、每学年的考核情况以及通过国家住培考试的考核情况。结果 实验组学员的两年共8个季度以及2个学年的考核合格率均高于对照组比较,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此外,实验组学员的国家住培考核合格率为96.67%,对照组学员的国家住培考核合格率为76.6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在全科医学基层基地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贯彻落实双导师制,可以更好的优化学员培训效果,提高其国家住培考核合格率。  相似文献   

19.
在卫生法学专业推行本科生学业导师制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学生形成健康、正确的专业思想,密切学生关系、师生关系,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最终培养出合格的医法兼备型、复合型法律人才。在设计学业导师制的实施方案时,应注意适用范围、导师的任职条件及配备、导师的工作职责与工作方式以及对导师的管理、考核与奖惩制度等方面。  相似文献   

20.
新农科建设对动物医学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动物医学人才是未来动物医学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趋势。在新农科建设背景下,面向辽宁省畜牧兽医产业的人才需求,结合锦州医科大学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梳理相关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运行现状,把握新农科建设的发展动态和要求,通过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模块体系、构建“49318”实践培养体系、实施多元化创新创业培养模式、完善形成性评价体系、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等一系列的改革和实践,构建了具有区域特色的动物医学人才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