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产科的教学当中,分娩机制是一门较难的教学,这主要是由于分娩机制教学当中,其理论知识涉及几何原理、力学原理、医学原理等多门学科,并且分娩机制教学中具有较强的技术操作性,因此在实施分娩机制教学时具有较大的困难。在临床教学时,对分娩机制的教学尤为重要,这对提升分娩的顺利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要加强对分娩机制的教学。在以往临床的教学当中,主要是开展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缺乏相应的操作技能教学,致使分娩机制的教学效果不佳。因此需要选择合适的分娩机制进行教学干预,之后进行针对性应对措施干预,使得教学能够达到相应的效果,而本文主要对分娩机制教学难点的现状和应对措施展开综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 明确产科临床带教中医学生健康教育的现状,找寻产科健康教育在教学中需要加强改进之处,更好地保障母婴健康、提高学生健康理念及人文素养。方法 选取于2021年1—7月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产科轮转的66名本科实习生及46名研究生、住培学员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调查问卷的方法进行孕期及产褥期健康教育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研究生、住培学员在孕期运动及体质量管理、分娩过程、产后饮食及产后便秘、尿潴留、尿失禁等健康认知情况均高于本科实习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生、住培学员与本科实习生在孕期饮食、产后运动、护理及保健的了解情况、孕期及分娩知识的了解方式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产科健康教育认知程度与科室轮转时长息息相关,临床教学中开展产科健康教育讲座、运用自媒体多种形式教学宣讲、查房和病例讨论中渗透备孕、孕期及产褥期健康教育等方法综合提高了医学生的产科健康认知。  相似文献   

3.
目的构建髂内子宫动脉血管介入教学模拟系统,对该模拟系统在临床教学改革中的应用价值进行研究。方法使用不同管径的玻璃管模拟出与人体髂内子宫动脉血管相仿的模型。操作床、导管、导丝、类C臂结构一律采用不锈钢材质制成,结合平板模拟成操作床板块。确定摄像头摆设位置,并结合脚闸、计算机组成影像板块。将上述三大组成部分进行整合处理,最终构建成髂内子宫动脉血管介入模拟系统。结果本组血管模型各构件比例与正常人体动脉血管完全一致。在操作床板块的作用下,血管模型将朝着二维方向移动。影像学板块可使用不同像素与格式的静态图或动态图,该板块具备LIH功能,并能截取动态导管运作过程中,任意时刻的立体平面投影图像。在该模拟系统的辅助下,可模拟髂内动脉、子宫动脉插管术等一系列血管介入的基本操作。结论在血管介入教学模拟系统的基础上,可模拟各类血管介入的基本操作。同时,该模拟系统能清晰地反映出血管介入过程中,可直视与非直视间的投影成像关系,适合于临床血管介入操作教学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前的医学实践教育普遍存在教学方法单一,实习学生缺乏兴趣,教学过程局限等问题。神经内科实践教学一直以来都是医学实践教学的难点,学生理论基础薄弱、实践内容抽象等诸多问题一直困扰神经内科实践教学。为了进一步提高实践教学的效果,更好地达到实践教学的目的,本文引入"翻转课堂"的理念,总结、剖析神经内科实践教学的特点及可能应用的教学资源,将"翻转课堂"教学法应用到神经病学实践教学中,以其达到改善学生对神经病学学习兴趣、提高实践教学的学习效果、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及应用神经病学理论知识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在整合课程中开展和尝试一些新型医学教学模式成为目前医学本科教学探索的趋势。PBL教学已经成为国内外医学教育的主要形式之一。我们尝试将以问题为中心的PBL教学模式在整合课程中运用。以小组讨论为主的PBL教学的实施,使学生对整合课程的学习热情增高、教学效果良好。同时,我们初步建立了"教师评价-小组评价-自我评价"交互式的评价模式。与传统评价模式不同,教师及学生的参与程度发生改变,将有利于教师梯队的建设、学生学习主动性增加。本文通过总结和分析了PBL教学活动的实施过程,从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不同角度记录和分析了主要问题和对策,将会为优化基础医学整合课程的PBL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为了加强医学生、青年医师以及基层进修医师在妇产科临床工作中对相关知识和能力的培养,强化对妇产学重点医学知识的掌握,我院近两年开展了模拟产房的教学与培训工作。两年来收获很多,取得了很好的学习效果,培养了学员的临床实践工作能力。模拟产房能力培训的教学效果提升了学员产科临床诊疗工作的操作能力、理论的理解能力。本文总结了我院自开展模拟产房教学与培训以来的经验与体会,结合临床实践,对于如何应用模拟产房摸索出一套适合产科临床医疗实际工作的教学实训方法。现将其系统地呈现给正在从事产科教学工作的医学同仁,希望对产科临床教学工作起到借鉴和参考作用,以帮助更快更好地培养产科人才。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血管介入教学模拟系统的分析,说明其在我国临床教学应用中的主要作用。方法将管径大小不同的玻璃管制成和人体血管相仿的模型,并将模型运用到临床教学过程中。通过固定摄像头、计算机等组成影像模块。结果模拟的各模块互相作用,组成一套可以操作、移动的操作系统。影响可以采集到不同格式的影响图片和动态影响,可以捕捉模拟血管操作的主要过程。结论该系统可以模拟血管介入的基本操作,对于临床教学来说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随着医学教育模式改革的深入,CBL教学法因其紧密结合临床的特点,日益受到关注,现已广泛运用于诸多医学科目教学实践中,该教学法在引导学生探索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增强思辨能力、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及与人沟通等方面得到了广大师生一致肯定。本文通过比较分析我国医学基础教学与临床教学在教学内容、教学目标、课程安排、学生能力等方面的不同特点,结合CBL教学法的教学特点,探讨CBL教学法在两者具体实践中在教师案例选择、问题设计、学生自主学习、小组讨论、师生课堂讨论、教师总结等环节的异同,为进一步规范和统一病例讨论课在医学教学中的应用提供参考,以期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9.
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临床检验基础”课程开展基于线上教学平台和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的线上教学,实践表明,目前虚拟临床基础检验实验室提供的示教视频、可交互实验操作及形态学图库可以基本满足大部分学生对实验操作和形态学的学习需求,能有效弥补“临床检验基础”课程线上教学的不足,可拓展应用于更多教学环节。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微教学"模式在内分泌临床见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9月—2019年2月在我科实习的50名本科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微教学组和对照组,各25名。对照组给予传统教学方法,微教学组给予"微教学"模式,比较见习前后两组学生的理论基础知识、病例分析、临床医患沟通及技能操作实践考试成绩。结果两组学生见习前入科考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见习后,两组学生理论基础知识、病例分析和临床医患沟通及技能操作实践均提高,微教学组病例分析和临床医患沟通及技能操作实践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教学"模式是一种有效的新型教学方法,相比于传统教学法能够更好的提高教学效果,能提高学生在全科医学见习中掌握知识和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值得在临床教学中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索基于呼吸治疗团队教学的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roblem based learning,PBL)在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方法呼吸系统以老年人慢性疾病为主,是全科医学生教育的重要环节。开展PBL教学法的教学探索,以期达到对全科医师的专科疾病培训,使其理解并掌握相关疾病知识,能适应未来医学发展和社会需要,为患者提供更好的社区医疗服务。结果PBL教学法的精髓是发挥问题对学习过程的指导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整体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结论在全科医学规范化培训教学中运用PBL教学,带教老师以任务为主线、以学员为主体进行引导,可极大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性以及自学能力,从而培养学员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更好的帮助学员形成以患者为中心的临床诊断思路、提高解决临床问题的综合能力及团队合作能力。  相似文献   

12.
医学影像学是从基础医学转入临床医学过程中的重要"桥梁课"。在以往的教学实践中,对于医学影像学理论教学部分,均采用传统的授课式教学法,即以教师为主导地位的"填鸭式"教学方法。基于MOOC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一种以学生作为教学主体,利用高质量、海量的网络教学资源将传统课堂翻转,在课前、课后完成知识的传授,在课堂上通过讨论及疑难解答完成知识内化的教学模式。将慕课与翻转课堂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引入医学影像学临床教学中,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以及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更好的完成知识的内化,有利于更好的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产科胎膜早破分娩中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价值,为产科护理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产科收治的胎膜早破分娩产妇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参照组与实验组,每组各40例。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对比两组胎膜早破分娩产妇的住院时间、医疗费用、孕妇并发症以及新生儿Apgar评分情况。结果参照组孕妇并发症总发生率为32.5%,实验组孕妇并发症总发生率为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812 5,P=0.005 1)。实验组新生儿Apgar评分高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产妇住院时间短于参照组,医疗费用低于参照组,实验组胎膜早破产妇均优于参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于产科常规护理干预,临床护理路径在产科胎膜早破分娩中的应用可以缩短产妇住院时间以及产妇并发症,具有产科实施价值。  相似文献   

14.
《临床麻醉学》是一门理论联系实际的学科,涉及许多与临床相关的病例,还包括不少的临床麻醉操作过程,都需要亲自动手实践,是麻醉学专业的学生必修的一门主干课程。随着医学科学和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提高麻醉学专业的学生对这类实践性很强的课程的学习,本研究制作了适合麻醉学本科学生学习的麻醉相关操作教学视频。通过视频的推广应用,不仅方便学生课前预习,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相关的理论知识,也便于学生课后随时复习,有助于完成动手实践过程,使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更好地统一,为其今后专业课程学习及投身医学实践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案例教学法(case-based learning,CBL)联合Seminar教学法在中西医临床本科生急诊医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3—12月在海南医学院2018级中西医临床本科生共62名为教学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试验组采用CBL联合Seminar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讲授教学法。教学病例为临床常见急诊典型病例,每个案例设置多个不同的问题,在急诊医学课程结束后对两组学生进行理论考核、技能操作及问卷调查等环节进行测评。结果 试验组与对照组两组学生进行比较,试验组理论考试及技能操作考核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试验组学习兴趣、积极性、参与度、协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检索文献、加深对基础知识理解等方面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 急诊医学中CBL联合Seminar教学法在中西医临床本科生的应用提升了教学质量和效果。  相似文献   

16.
随着影像学的检查手段在不断的丰富,医学影像学检查已经成为临床疾病诊断的重要依据。现阶段,合格的影像学学生需要将临床知识、临床诊断思维及医学影像学相结合,才能做出正确的影像诊断结果。传统的以授课为基础的教学方法具有一定的缺陷,已经不能满足现阶段的影像学教学要求。以问题为基础学习(PBL)教学法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已经在国内临床教学中被广泛的应用。PBL教学以医学生为主体,以临床实践性的问题为核心,将传统的学生被动听课转变为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教学,可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自身的认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最终提升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了进一步减轻分娩产妇的痛苦和提高分娩的安全性,分析和研究导乐球在产科无痛分娩技术中应用的可行性和必要性。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的方法抽取于2013年6月-2014年6月的来笔者所在医院产科住院分娩的10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产妇个人及家属意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其中观察组产妇采取导乐球无痛分娩技术进行分娩,而对照组产妇采取常规方式分娩,对比和分析两组产妇止痛、总产程及并发症的不同。结果:观察组产妇止痛的临床总有效率和总产程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导乐球应用到产科无痛分娩技术的实际工作中,不仅可以减轻产妇在分娩过程的疼痛,而且可以显著降低分娩时间,值得临床借鉴和应用。  相似文献   

18.
外科学课程中肝胆外科相关疾病的教学内容占据了较大比重,教学形式多种多样。大学生由医学基础理论课进入临床相关课程,在接受程度及适应程度上,均具有一定程度的困难。因此,为了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就必须对授课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学技巧、教学方式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BOPPPS教学模式是一种以教学目标导向、以学生为中心,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增强学习效果的教学模式。目前,BOPPPS教学模式在全球多所高校得到应用,但如何更好地将该教学模式融入医学本科肝胆外科相关的教学中仍然需要探索与研究。笔者初次尝试在肝胆外科的理论课大课(腹部损伤)中实施BOPPPS教学模式,并结合微信小程序、调查问卷、教师-学生互动、学生-学生互动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们的兴趣及学习主动性。学生们课堂上表现积极,踊跃抢答,课后对于BOPPPS教学模式反馈较好。  相似文献   

19.
留学生教学已成为医学院校重要的教学工作之一,肿瘤学的临床实习是把理论课程上扩展至临床实践的重要过程,提高留学生肿瘤学临床实习质量意义重大。在教学实践中,青年教师应树立"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引导"的教学理念,立足于留学生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着力提高自身教学水平和英语交流能力,在教学中灵活运用病例教学法和基于循证医学等教学方法,并注重医学人文教育,通过教学反馈不断完善教学过程。通过临床教学,增加留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临床实践能力和临床思维,总结探索出适合留学生肿瘤学临床实习的教学方法,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20.
在医学检验专业实习生进入检验科实习阶段,将ISO15189质量体系要素融入临床路径教学方法,在免疫学检验实习带教过程中进行教学尝试,培养学生独立操作、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其综合运用检验和临床知识的能力,以及与临床医患沟通的能力。将ISO15189质量体系要素融入免疫检验常见病例的临床路径,既引导学生关注影响检验结果的各个环节,又能在临床路径案例中分析相关结果的临床实用价值,训练学生从检验和临床的角度全面分析问题,有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范围,帮助学生形成系统全面的实验诊断思路,从而提高检验医学实习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