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究分析急诊护理路径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预后及胎儿健康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8年6月来院就诊且均在我院分娩的106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各53例患者。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急诊护理路径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血压水平、不良心理情绪情况、分娩方式以及患者结局、胎儿结局等分娩结局差异。结果行不同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的收缩压及舒张压水平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观察组患者的收缩压及舒张压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行不同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的HAMA总分及躯体性焦虑评分、精神性焦虑评分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观察组患者HAMA量表中HAMA总分及躯体性焦虑评分、精神性焦虑评分等各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产后出血、胎盘早剥、子痫等患者分娩结局发生率较低;且观察组患者胎儿宫内窘迫、窒息以及围生期死亡等胎儿分娩结局发生率也均低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急诊护理路径能明显改善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焦虑情绪状态,有效改善患者及胎儿分娩结局。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心理护理在阴道分娩中的作用观察及效果。方法将湖北省荆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妇产二科2016年1月-2018年2月的70例阴道分娩产妇,随机分组,常规护理干预组的产妇实施常规阴道分娩流程的护理,心理护理组除了常规根据分娩流程干预,还强化患者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满意度、护理前后负面情绪测评问卷指标、总的阴道分娩产程时间、阴道分娩过程产妇的依从性评分、产后恢复的时间和不良的妊娠结局发生率。结果心理护理组满意度更高,负面情绪测评问卷指标在护理后更低,总的阴道分娩产程时间更短,而阴道分娩过程产妇的依从性评分更高,产后恢复的时间更短,不良的妊娠结局发生率对比常规护理干预组更低,P<0.05。结论阴道分娩产妇实施心理护理效果确切,其实施减轻了产妇的负面情绪,提高了其分娩配合度,并加速了产程进展,减少了母婴不良结局的出现,提高产妇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在高危妊娠产妇中使用心理护理干预的影响。方法选取高危妊娠产妇7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35例使用常规护理,观察组35例使用心理护理干预,对比两组妊娠结局。结果观察组胎儿窘迫率、产后出血率、剖宫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高危妊娠产妇中使用心理护理干预可对患者妊娠结局予以有效改善。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了更好地探讨如何控制好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的血压及做到对母婴最好的结果,分析和探讨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的可行性及必要性。方法:按照随机双盲对照的原则将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笔者所在医院妇产科就诊的200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包括用药护理、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及围产期护理,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对两组孕妇的年龄、孕龄、孕次、产次、分娩方式、过期妊娠、产后出血、HELLP综合征等并发症及妊娠结局等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对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低体重儿、胎儿生长受限及胎儿畸形等发生率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采取不同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高血压相关疾病不良事件发生率、围生儿出生后不良事件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采取护理干预,不仅有助于降低妊娠期高血压导致的各种疾病发病率,而且有助于降低围生儿出生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值得推广和借鉴。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妊娠糖尿病患者妊娠期护理干预,分析护理干预对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5月—2017年10月收治的92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6例。两组患者采用不同的护理方式进行干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采用孕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妊娠结局和围生期并发症情况。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的剖宫产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产后高胆红素血症、畸形儿、胎儿窘迫、巨大儿和死胎的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产后羊水过多、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出血、剖宫产和生殖道感染发生概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孕期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可以显著降低围生期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妊娠结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心理分级护理对高危妊娠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将86例高危妊娠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心理分级护理模式,比较2组产妇分娩结局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发生胎儿窘迫2例,新生儿窒息1例,围生儿死亡0例;对照组发生胎儿窘迫8例,新生儿窒息7例,围生儿死亡5例,观察组分娩结局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93.60±3.63)高于对照组(87.88±7.89)。结论:心理分级管理应用于高危妊娠产妇效果较好,有利于改善分娩结局,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对妊娠与分娩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45例为研究组,同期分娩无子宫肌瘤患者45例为对照组。对比两组产妇的并发症发生状况以及新生儿结局。结果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胎儿生长受限发生率以及新生儿窒息高于对照组(P 0.05),而新生儿体质量明显比对照组低(P 0.05)。结论产妇在妊娠和分娩时,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对其造成了巨大的不良影响,不仅提高了产妇的剖宫率,而且还易产生妊娠并发症,导致新生儿结局受到不利因素的影响,所以,在妊娠与分娩过程中,临床上应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以此降低胎儿早产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乳头凹陷及预防产后乳腺炎的护理实施。方法选取我院分娩的产妇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组不给予产妇乳房任何干预措施;观察组产妇接受双乳保健护理,比较两组产妇乳头凹陷和产后乳腺炎发生率。结果对照组患者乳头皲裂和乳腺炎的发生率高于观察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为使产后乳头凹陷问题和抑制产后乳腺炎的发生,护理人员在产妇分娩后应该及时给予乳房保健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妊娠期生殖道感染者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生产的孕妇20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100例妊娠期生殖道感染孕妇作为观察组,100例未出现妊娠期生殖道感染的孕妇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以及对新生儿的影响。结果观察两组产妇情况后发现,观察组不良妊娠发生率为43.0%,胎儿存活率为75.0%;对照组患者不良妊娠发生率为5.0%,胎儿存活率为100%,对照组产妇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少于观察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生殖道感染的产妇出现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以及新生儿出现并发症的几率高于未出现妊娠期生殖道感染的产妇,所以减少产妇在妊娠期出现生殖道感染的频率,可以有效减少产妇不良妊娠情况的出现。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助产士心理护理干预对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对88例产妇随机划分为心理护理组与常规护理组,常规护理组实施产科常规护理干预,心理护理组在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结果心理护理组阴道分娩率高于常规护理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低于常规护理组(P0.05);产后2 h出血量比常规护理组少(P0.05)。结论在产科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对产妇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分娩结局。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分析助产护理对高龄产妇的分娩结局影响。方法 2011~2013年选取我院的200例高龄产妇来进行研究分析,随机将其分组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均有100例产妇。对照组产妇使用的护理方式是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常规护理和助产护理,对两组产妇的产后出血和胎儿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的产妇分娩后出血发生率3%;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为1%。对照组产后出血发生率为12%;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为10%。观察组产妇的产后出血发生率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产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龄产妇在围生期接受助产护理能够获得比较好的效果,对产妇的顺利分娩提供帮助,改善其各项条件,降低产后出血和胎儿窒息的几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孕期乳房保健干预对降低产后乳腺炎发生率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分娩的产妇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对照组给予产妇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孕期乳房保健干预。比较两组产妇产后乳腺炎发生率。结果产后随访,观察组产妇的产后乳腺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产妇孕期乳房保健干预,能够有效降低产后乳腺炎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对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本院收治的96例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观察,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优质组、对比组,每组各48例。对比组给予常规护理,优质组实施优质护理,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1)优质组孕妇不良妊娠结局事件发生率为41.67%,胎儿并发症发生率为18.75%;对比组孕妇不良妊娠结局事件发生率为77.08%,胎儿并发症发生率为5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991 1,33.068 7,P0.05)。(2)优质组、对比组餐后2 h血糖水平分别为(6.3±0.5)mmol/L、(12.1±2.4)mmol/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6.391 2,P0.05);优质组、对比组空腹血糖水平分别为(5.3±0.9)mmol/L、(11.0±3.1)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233 8,P0.05)。(3)优质组、对比组护理满意度评分分别为(93.2±2.7)分、(84.4±4.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419 2,P0.05)。结论优质护理能有效控制血糖,改善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妊娠结局,减少母婴生产风险。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瘢痕子宫合并前置胎盘患者的临床高危因素。方法根据2012年4月~2015年4月我院的40例瘢痕子宫合并前置胎盘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选取40例正常产妇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的妊娠结局。结果子宫切除、产后出血、剖宫产、胎盘植入等发生率对比为观察组比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现胎儿窘迫、早产、围产儿窒息和死亡的几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中瘢痕子宫合并前置胎盘引起的分娩并发症比较多,围产期的不良状况发生率更高,对母婴安全危害性较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产前护理对高危妊娠初产妇的分娩结局及新生儿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高危妊娠初产妇27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均分成两组。对照组(135例)实施常规产检,观察组(135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产前护理干预。记录比较两组分娩过程指标(包括产程时间、产后2h出血量)、分娩结局(分娩类型、新生儿窒息率)、焦虑自评量表(SAS量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量表)、分娩应对能力量表(CCB量表)评分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产程时间、产后2 h出血量降低(P 0.01);观察组顺产率高于对照组(P 0.01),剖宫产率和新生儿窒息率低于对照组(P 0.01);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的SAS、VAS、CCB评分更优(P 0.01)。结论产前护理干预可有效缩短高危妊娠初产妇的产程时间,减少产后出血量,提高顺产率,降低新生儿窒息率,减轻产妇焦虑和疼痛感,改善产妇生产应对能力,母婴结局均良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产科一体化分娩体验护理模式在初产妇中的应用效果,为指导产科护理实践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8年8月—2019年8月在医院建档并分娩的300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153例)与观察组(14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产科一体化分娩护理模式,两组产妇均实施护理干预1个月,统计两组产妇自然分娩率,观察总产程时间及会阴侧切率等分娩结局指标,采用母亲角色适应调查问卷评估产妇产后母亲角色的适应能力,采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评估产妇干预前后焦虑抑郁程度。结果观察组产妇自然分娩率为73.47%高于对照组的56.86%(χ2=9.088;P 0.05);观察组总产程时间(8.50±1.28)h、会阴侧切率为15.65%均低于对照组(12.47±2.04)h和30.07%(t=20.274,χ2=11.192;P 0.05);观察组角色认知评分、角色行为评分、亲子依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t=16.016,24.949,19.389;P0.05);干预前,两组产妇焦虑抑郁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30;P 0.05),干预后,观察组焦虑抑郁率低于对照组(χ2=16.706;P 0.05)。结论产科一体化分娩体验护理模式应用于初产妇可促进其自然分娩率,缩短产程降低会阴侧切率,降低产妇焦虑抑郁发生率,提高产妇母亲角色的适应能力,有利于产妇早期恢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护理干预对妊娠晚期肝功能异常产妇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集2017年6月—2018年8月的60例妊娠晚期肝功能异常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全面护理组采用全面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满意度;妊娠晚期肝功能异常对妊娠结局影响的认知、治疗依从性;护理前后肝功能水平、产妇焦虑心理;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结果全面护理组满意度、肝功能水平、产妇焦虑心理、妊娠晚期肝功能异常对妊娠结局影响的认知、治疗依从性、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方面相较对照组更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妊娠晚期肝功能异常产妇实施全面护理干预效果理想,可改善肝功能,减轻焦虑心理,改善妊娠结局,提高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妊娠合并乙肝分娩期的运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68例妊娠合并乙肝分娩期患者,根据患者入院时间,将其分为对照组34例与观察组34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在对照组基础上观察组患者接受循证护理干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分娩阶段不良症状发生情况及心理状态。结果观察组34例患者护理后焦虑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中对妊娠合并乙肝分娩期患者实施常规治疗外,采用循证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控制不良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瘢痕子宫妊娠分娩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瘢痕子宫妊娠产妇10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的入院时间,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应用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母婴情况。结果观察组剖宫产率为70.0%,低于对照组88.0%;阴道试产成功率为30.0%,高于对照组的12.0%;产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0%,低于对照组的22.0%;新生儿评分高于对照组,两组上述指标数据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在瘢痕子宫妊娠分娩中,可提高阴道分娩成功率,降低剖宫产率,降低产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新生儿评分。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改良预测评分联合护理干预对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130例阴道分娩产后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将所选患者均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65例)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65例)应用改良产后出血预测评分法对产妇的个体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后实施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会阴裂伤发生率、产后出血率。结果观察组会阴裂伤发生率18.5%;对照组会阴裂伤发生率38.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有1例(1.5%)出现产后出血,对照组中,产后出血的患者共有17例(26.2%),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阴道分娩产后出血患者中联合应用改良后产后出血预测评分与护理干预,能够积极预防出血症状,减少出血量,改善会阴裂伤,对产妇的产后恢复与身心健康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