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目的探讨腮腺良恶性肿瘤的CT影像学表现及鉴别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在2017年4月—2018年4月因腮腺肿瘤入院的96例患者,对其CT影像学特征进行分析。结果研究共选取96例患者,腮腺良性肿瘤患者51例,病灶59个;腮腺恶性肿瘤患者45例,病灶45个。由结果可知腮腺良性肿瘤患者与恶性肿瘤患者在病灶部位、形态、边界、密度以及强化程度等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通过比较可以发现,腮腺恶性肿瘤的形态多呈不规则性,边界不清晰,大都呈浸润性生长,强化程度明显;反之可以诊断为腮腺良性肿瘤。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CT灌注成像技术在胰腺癌诊断及鉴别中的临床应用价值,为临床胰腺癌的诊治提供参考。方法:将笔者所在医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40例胰腺癌患者作为观察组,以同期来笔者所在医院进行身体检查的4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分别行CT灌注成像,比较两组患者BF、PS、BV、MTT及PS/PF等参数。结果:观察组患者BF、BV均低于对照组,PS、PS/BF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MTT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CT灌注成像在胰腺癌的诊断及治疗中具有重要价值,BF、PS、BV及PS/BF等可作为胰腺癌的CT灌注指标,为胰腺癌的诊断及鉴别提供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3.
谢立 《当代医药论丛》2021,(15):127-128
目的:分析磁共振功能成像检查在鉴别诊断胰腺癌与胰头肿块型慢性胰腺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期间重庆市九龙坡区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30例胰腺癌患者、20例胰头肿块型慢性胰腺炎患者及同期在该医院进行体检的40例健康人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中30例胰腺癌患者、20例胰头肿块型慢性胰腺炎患者、40例健康...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急性胰腺炎早期CT检查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0月~2013年11月收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289例行CT扫描检查,并对其CT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289例患者中CT检查显示胰腺肿大者253例,胰周轮廓不清者227例,胰腺包膜改变者184例,胰管扩张者137例,胰周围脓肿者113例,胰腺出血、坏死者85例等改变。结论在疾病早期即进行CT增强扫描在明确急性胰腺炎类型、制订治疗方案、判断预后等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究胃癌螺旋CT影像学表现与临床分析关系相关研究.方法 选择2018年7月~2019年9月64例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均对其实施多层螺旋CT检查并进行分析,将其与术后病理分期进行比较.结果 以手术病理检查分期为标准,多层螺旋CT检查轴位结合多平面重建(MPR),在胃癌T分期中,T1、T2、T3、T4及总准确率分别为...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总结多排螺旋CT诊断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胰腺炎的方法以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7月—2017年6月接诊的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胰腺炎患者20例作为研究对象。20例患者全部接受CT扫描,总结其影像学资料和诊断价值。结果 20例患者扫描期间显示存在胰腺体积增大现象,出血区域CT值高于正常胰腺组织。结论对于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胰腺炎,采取CT检查不但可以做出快速准确的诊断,增强感性认识,还可以为预后以及早期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颅内肿瘤的CT与MRI诊断与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随机抽取我院自2015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颅内肿瘤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A组(n=50)和B组(n=50)。B组采用CT检查,A组采用MRI检查。分析两组的病理结果以及检出率与诊断率。结果 A组的检出率与诊断率高于B组,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RI诊断与鉴别颅内肿瘤的诊断率以及检出率均优于CT,有助于临床医师为患者更好的诊疗疾病提供正确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分析CT与MRI诊断在原发性肝癌临床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来院就诊的肝占位性病变患者5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直径范围0.47~9.22cm,平均直径(2.44±1.23)cm,所有患者均经病理检查确诊为原发性肝癌,其中28例患者均行常规MRI和CT检查,比较MRI和CT对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诊断准确性。结果经MRI检查后,有27例患者的检查结果与病理结果一致,诊断准确率为96.43%,经CT检查后,有21例患者的检查结果与病理结果一致,诊断准确率为75.00%,且MRI组对结节型、巨块型、弥漫型原发性肝癌的检出率均高于CT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MRI诊断原发性肝癌准确率高,对于诊断原发性肝癌的大小、范围及边界敏感性高,对于提高鉴别诊断有效性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纵隔型肺癌CT及MRI的临床诊断价值及影像学表现。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纵隔型肺癌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电脑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治疗组和常规组,各25例。治疗组采用CT诊断,常规组给予MRI诊断。对两组患者的最终诊断结果进行评定。结果治疗组患者经过CT检查,发现边缘均不规则,成分叶状同时外缘呈毛刺,纵膈淋巴结肿大,同时伴有阻塞性肺炎以及肺不张情况。常规组采用MRI检查能够观察到胸壁、胸膜以及胸椎被肿块侵袭,两种诊断方式的灵敏度均为100%,两种方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纵隔型肺癌患者进行诊断的过程中,CT以及MRI均可能呈现不同的影像学,且两种诊断方式的灵敏度均相对较高,对判定患者疾病有积极作用,可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分析颈椎病MRI和CT影像学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8年7月我院收治的200例颈椎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CT和MRI检查,并比较CT和MRI诊断结果。结果 MRI对颈椎曲度异常、骨性椎管狭窄和椎间隙狭窄等诊断检出率高于CT,两组检验方法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MRI对钩突增生和小关节突增生等诊断检出率低于CT,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MRI技术在脊髓受压和颈椎间盘突出等影像学显示上优于CT技术,而CT技术在椎小关节和后纵韧带骨化等影像学显示上优于MRI技术。结论 CT和MRI技术在诊断颈椎病方面均有各自优缺点,对两种影像学诊断方式进行综合分析能有效提高颈椎病早期诊断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CT影像学对周围型小肺癌的诊断价值,为广大医护人员在面对肺癌诊断上问题上提供科学的指导,增强精确度。方法选择2013年8月~2016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23例周围型小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CT影像学检查和X线检查,确定所有患者都为周围型小肺癌表现,分析总结患者在CT影像学的表现特征,结合临床病例诊断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准确性。结果 23例患者中X线的检查准确率为78.26%(18/23),而利用CT影像学检查准确率为100.00%,其中患者中11例为空洞征,6例为毛刺征,血管集束征表现患者2例,分叶征表现患者4例。CT诊断比X线诊断准确率更高,效果更为精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癌的患病因素多样,在进行治疗时应根据患者患病情况进行用药及相关处理。在年龄方面,年龄越大患病率越高,生活方式不健康患病率也越高。所以对病因诊断的正确性关系到病情的控制,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对于周围型小肺癌的诊断方式选择上看来,根据研究的结果显示,利用CT诊断效果更好,更能清晰地发现病灶和相关病情,有较高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CT和磁共振在诊断股骨头坏死中的临床价值进行分析。方法选择医院收治的确诊为股骨头坏死的患者共计80例作为本次研究纳入的对象,2018年1月—2019年5月,按照患者病历单双号将其划分为CT组和磁共振组,每组各有60例。分别采用不同的方式对两组患者进行检查,对两组患者的检查结果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CT检出率为75.0%,磁共振检出率为90.0%,在检出率方面,磁共振组与CT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 0.05)。在早期股骨头坏死征象检出率方面,磁共振组高于CT组(P 0.05)。结论在股骨头坏死的临床诊断中应用磁共振技术具有较好的效果,能够将丰富的影像学信息提供给医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分析肝脏良性脂肪性肿瘤患者的CT诊断和鉴别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2月~2012年2月我院20例肝脏良性脂肪肿瘤患者进行研究,对他们的CT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过CT检查,共有16例肝脏脂肪瘤患者,4例肝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患者,患者的临床CT结果比较典型。病理检查对肝脏脂肪瘤以及肝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诊断有更大的参考意义。结论肝脏良性脂肪肿瘤临床中比较少见,患者接受CT检查能够提升临床诊断的准确性,对术前定性诊断有较大的帮助,增强扫描和动态扫描能够提升鉴别准确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CT检查对肾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EAML)与透明细胞型肾癌(ccRCC)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统计患者的年龄、性别、肾-肿瘤界面、脂肪含量、钙化、粗大血管、平扫密度、强化方式,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3例EAML及52例ccRCC的CT表现,探讨其鉴别诊断价值.结果 两组病例是脂肪含量、粗大血管、平扫密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和分析CT影像诊断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价值。方法针对2015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85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多层螺旋CT进行检查,其实际医疗器械为飞利浦Brilliance MD多层螺旋CT机,增强扫描采用300 mg I/ml、100 ml肘静脉团注射法。结果 67例患者诊断为急性水肿型胰腺炎,28例患者诊断为急性坏死型胰腺炎。胰头增大的患者有24例,胰腺炎表现正常的患者为11例,存在胰体、胰尾单独或者同时增加的患者为50例。在85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中,胰腺头部出现增大的情况有25例患者,最大值胰腺头部为32 mm。胰腺尾部增大的患者有46例,胰腺尾部最大值为33 mm。使用增强扫描的患者一共有21例。结论在临床中,CT检查急性胰腺炎的效果显著,层次分明,能够有效地显示出及其周围组织的状况,及时找到病灶部位,区分胆石症、急性胆囊炎风疾病,有助于形成更加规范化、合理化的治疗方案和预后方案,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出血性脑梗死CT影像学特点及意义。方法回顾性调查分析46例出血性脑梗死CT影像学资料,总结影像学特点。结果中心型、边缘型、混合型、早发型、晚发型5种类型出血性脑梗死CT影像学特点鲜明。结论 CT影像对出血性脑梗死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超声与多层CT影像检查在急性胰腺炎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的46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均采取多层CT与超声检查,详细记录检查结果。结果:多层CT疾病检出率为95.65%,彩超为73.91%,多层CT检查明显高于彩超检查,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胰腺炎患者采取多层CT影像检查,疾病检出率明显提高,有利于临床诊断,为治疗方案的选取提供参考依据,保证疗效与预后。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4年的12月收治的50例疑似急性胰腺炎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其进行检查,观察患者的影像学特征,计算其检测准确率。同时选择同期在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志愿者50例作为对照,行相同的检查,观察并比较两组受检者之间的差异。结果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50例患者中,确诊为急性水肿型胰腺炎和急性坏死型胰腺炎的患者分别有31例和17例,诊断准确率为96.0%。其余2例患者被误诊,属于急性坏疽性阑尾炎穿孔导致的腹膜炎,误诊率为4.0%。经彩色多普勒血流速度检查,可见急性胰腺炎患者和健康志愿者的IPA血流最大速度分别为(0.21±0.17)m/s和(0.60±0.23)m/s,急性胰腺炎患者显著低于健康志愿者,且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仪诊断急性胰腺炎准确率高,且具有操作简便、无创的优点,同时可分辨率高,重复性好,能为急性胰腺炎的早期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指导,可以作为急性胰腺炎的首选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增强CT定量参数对胰腺癌和坏死性胰腺炎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抽取2018年2月至2021年2月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43例胰腺癌患者为胰腺癌组, 并抽取医院同期收治的41例坏死性胰腺炎患者为胰腺炎组, 两组均行增强CT定量参数诊断。比较两组胰腺增强CT值、增殖相关基因mRNA表达量、侵袭相关基因mRNA表达量, 并分析相关性。结果胰腺癌组胰腺增强CT值(58.31±5.97)低于胰腺炎组(111.59±13.65), P<0.05。胰腺癌组RCC-32 mRNA表达量低于胰腺炎组, FOXC1、Ezrin、Bmi-1 mRNA表达量高于胰腺炎组(P<0.05)。胰腺癌组TFPI-2、Let-7f、FHL1 mRNA表达量低于胰腺炎组, Twist mRNA表达量高于胰腺炎组(P<0.05)。Pearson分析结果显示, 胰腺癌患者胰腺增强CT值与增殖相关基因侵袭相关基因RGC-32(r=0.571)mRNA表达量呈正相关, 与侵袭相关基因TFPI-2(r=0.643)、Let-7f(r=0.594)、FHL1(r=0.673)mRNA表达量呈正相关(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