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在泌尿外科教学中,基于电子学档平台应用基于问题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模式的教学效果。方法选取中国医科大学2013级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120名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人。其中,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实验组则采取基于电子学档平台的PBL教学模式。通过理论考试及问卷调查对两组学生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估。结果在理论考试的客观题部分,实验组与对照组成绩分别为(43.37±3.97)分和(42.53±4.11)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病例分析题部分成绩高于对照组[(45.22±2.94)vs.(37.52±6.61)](P<0.05);实验组总体成绩高于对照组[(88.58±4.77)vs.(80.05±5.23)](P<0.05)。相对于传统教学方法,新的教学模式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增强团队协作意识以及培养临床思维和应用能力,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电子学档平台的PBL教学模式在泌尿外科教学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采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在药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方法选取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专业2017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采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对照组传统教学模式教学。采用期中考试、期末考试和调查问卷方式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实验组期中考试成绩(85.52±4.72)分、期末考试成绩(91.13±4.32)分,考试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0 1)。实验组学生学习积极性分值(28.13±6.13)分、学习兴趣分值(27.12±3.01)分、自主学习能力分值(27.38±7.12)分,分值均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的教学效果优于传统授课的教学模式,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学习成绩。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案例分析法应用于麻醉精神药品教学中的作用。方法将医院的药学专业实习同学作为研究观察对象,共60例,采用数字表抽取法随机分组,就单纯应用传统麻醉精神药品教学方式(对照组,n=30),以及麻醉精神药品案例分析法教学方式(观察组,n=30),观察两组学生教学后理论成绩、实操成绩的变化、教学效果中学习兴趣、解决问题能力、主动思考问题能力评分、教学满意度、教学前后自信程度评分展开对比。结果应用案例分析法后,观察组学生对于麻醉精神药品的理论知识掌握为(90.58±3.77)分,实操成绩为(92.05±2.99)分,均高于对照组学生的理论成绩(84.26±5.14),实操成绩(81.08±4.9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观察组教学效果较明显,其中学习兴趣评分为(8.74±0.77)分,解决问题能力为(8.09±1.05)分,主动思考问题能力为(8.59±0.52)分,均高于对照组学习兴趣评分(5.21±1.01)分,解决问题能力(5.08±1.22)分,主动思考问题能力(6.44±0.89)分,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对本次教学满意度较高,总满意度为96.67%,高于对照组满意度7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案例分析法中的观察组学生自信程度及依从程度对比对照组学生显著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将案例分析法应用于麻醉精神药品教学中,可提高学生理论、实操成绩,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解决问题的能力、主动思考问题的能力,使其对本次教学更为满意,进而改善麻醉精神药品处方调剂中的自信心,提高依从性,避免药物依赖事件发生,更好的服务于临床。  相似文献   

4.
目的将PBL教学模式与本科临床专业影像教学相结合,探讨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实践与方法,并对课程教学活动的过程管理进行研究,明确PBL教学模式在本科学生的医学影像公共课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对照组学生教学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实验组采用PBL教学模式与本科临床专业影像教学相结合,通过理论考试成绩和实践操作成绩及问卷调查结果评价二者教学效果的差异。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理论考试平均成绩分别为(89.23±2.15)分、(72.89±1.14)分,两组读片考核成绩分别为(95.11±3.62)分、(88.34±2.99)分,问卷调查显示实验组学生对PBL教学模式的满意率为98.75%,而对照组满意率为73.75%,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在本科临床专业影像公共课教学中,PBL教学模式教学效果优于传统教学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讨论应用案例教学法(case-based learning,CBL)对妇产科留学生教学的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中国医科大学2014级国际英语临床班共91人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46人和实验组45人。对照组采用讲授教学法(lecture-based learning,LBL)实验组采用CBL教学法,比较两组学生的教学效果。结果实验组理论成绩(67.49±7.51)分和实践成绩(70.66±7.14)分均高于对照组理论成绩(65.09±7.14)分和实践成绩(67.41±8.95)分,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学习效率满意度评价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教学满意度、学习兴趣满意度、记忆效果满意度、临床思维满意度评价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产科留学生教学应用案例教学法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及满意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记忆效果及临床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浅析非常规教学法在中专护理专业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校2013级240名护理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将其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非常规教学法和传统教学法,分析两组教学方法的教学效果。结果实验组学生的生理学实验成绩、理论成绩及问卷调查结果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中专护理专业生理学教学中运用非常规教学法有助于显著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对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能力和学习的自信心也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基于微信平台的微课堂在超声诊断学教学中应用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级医学影像学专业两个大班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一大班56人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二大班55人作为实验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和基于微信平台的微课堂教学共同应用于超声诊断学教学中,大课及实习结束时对两组影像学学生进行理论考试和操作考试,并发放满意度调查问卷,了解学生对教学效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学生理论考试成绩为(94.50±2.10)分、操作考试成绩为(90.50±2.08)分,对照组学生理论考试成绩为(91.05±2.20)分、操作考试成绩为(86.50±2.90)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学生对教学效果的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微信平台的微课堂应用于超声诊断学教学中,可以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效率,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骨肿瘤科PR-DST教学模式的运用及对规培医师教学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参加本院2016级和2017级规范化培训的50名学员,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名学员。实验组采取PR-DST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教学。通过闭卷考试和问卷调查的方式评价教学效果,并对两组教学效果进行对比。结果闭卷考试评估中,实验组学员平均成绩为(85.00±10.95)分,对照组学员平均成绩为(73.92±10.69)分,实验组得分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通过问卷调查,实验组学员在专业兴趣、学习效率、病例分析能力、临床思维逻辑、实际问题解决能力、合作能力、沟通能力、综合素质8个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学员。结论新型PR-DST教学模式在骨肿瘤科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应用中,其教学效果显著优于传统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新型教学工具雨课堂在《麻醉学》课程本科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湖北医药学院第一临床学院2015级临床医学系160名本科学生,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80名学生。选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杨拔贤、李文志主编的第3版《麻醉学》第五章《全身麻醉》作为教学内容进行理论教学。对照组采取传统教学模式,实验组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使用新型教学工具雨课堂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在课前预习环节得到学生预习数量及质量数据、课中与学生实时互动并根据反为馈实时调整授课重点,课后完成测验并分析数据。比较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学生本章教学内容的课后理论与实践测验成绩以及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效果的满意程度。结果对照组课前预习率为42.50%,实验组课前预习率为88.75%,两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第五章课后专业测验成绩为(86.21±6.60)分,实验组课后专业理论测验成绩为(89.98±6.14)分,两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实践课成绩为(85.42±6.59)分,实验组实践课成绩为(87.68±7.01)分,两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学生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效果的打分分别为(85.81±5.81)分、(82.81±6.74)分、(82.25±6.00)分,实验组分别为(87.88±6.40)分、(88.94±7.53)分、(90.69±6.79)分,两组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将新型教学工具雨课堂与传统课堂有机结合,实现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的统一,应用在课前预习、课中互动与课后测验整个教学过程中的教学形式改革,可提升学生的预习效果、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及对授课效果的满意度,从而促进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病例导入法在产科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6年3月临床医学本科10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进行教学,实验组采用病例导入法进行教学,比较两组的教学效果。结果实验组理论课考试成绩为(85.54±5.35)分,高于对照组的(70.54±6.55)分(P0.05)。实验组技能考试成绩为(90.54±4.65)分,高于对照组的(76.54±6.05)分(P0.05)。结论病例导入法可以激发学生上课的兴趣,有利于学生将产科理论知识与临床问题相联系,提高学生解析病例和医患沟通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索Seminar教学法在提高高职护生自主学习能力中的作用。方法:将90名高职护生分为实验组30人和对照组60人,在母婴保健课程中分别进行Seminar教学和传统方法教学,比较2组期末考试成绩、自主学习能力总分及自身前后的差异。结果:实验组护生期末考试成绩(82.73±5.89)分、自主学习能力总分(148.03±21.69)分均高于对照组;自主学习能力总分,实验组研究后高于研究前(P0.05),对照组研究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eminar教学法可提高高职护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Sandwich教学法在肿瘤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临床专业学生60名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名。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讲解。研究组采用Sandwich教学法教学。比较两组的教学效果。结果研究组出科成绩平均(87.9±4.4)分;对照组出科成绩平均(78.4±5.8)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对教学方法知识涵盖点、增加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能力的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Sandwich教学法用于肿瘤学教学能够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提高学习兴趣以及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微课结合PBL教学法在妇产科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5月—2019年10月在医院妇产科实习的76名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医学生,随机分为试验组(微课结合PBL教学组)和对照组(传统教学组)。学习结束后,通过成绩考核和问卷调查的形式对教学效果进行主观与客观评价。结果试验组的理论与技能考核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78.68±8.56)分vs.(70.25±7.64)分,(84.36±9.56)分vs.(72.47±6.64)分,P 0.05)],且试验组问卷调查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97.4%vs. 65.8%,P 0.05)。结论微课结合PBL教学模式在妇产科教学中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及积极性,有助于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提升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任务驱动,团队合作"教学方法在产科教学过程中的应用情况。方法以2017年9月—12月学习产科课程的200名同学为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100人)和对照组(100人)。实验组采用"任务驱动,团队合作"教学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讲授法。3个月后,分别对两组同学进行理论考试和病例分析考试,并对所有同学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学生对不同教学方法的感受。结果实验组学生理论成绩(84.63±8.87)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学生理论课成绩(78.66±2.2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实验组学生病例分析考试成绩(90.82±2.18)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学生病例考试成绩(84.98±2.6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更多实验组学生认为本组教学方法能够提高自学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并且更多的实验组同学对产科的教学工作满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任务驱动,团队合作"教学方法适用于产科大课教学工作,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还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微信平台联合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在胸外科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方法选择中国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2013级本科大四年级学生56人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8人,观察组采用微信平台联合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结束后给予理论和实践考核,并行问卷调查对两种教学模式给予评估。结果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微信平台联合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理论成绩(24.17±2.90)分vs.(22.57±2.54)分,P0.05;在病例分析能力考核方面(34.53±2.25)分vs.(31.17±2.12)分,P0.05;在临床基本技能操作方面(25.25±2.13)分vs.(22.17±2.36)分,P0.05;问卷调查显示学生对新的教学模式评价在学习兴趣的提升、知识的获取能力、自主思维能力、团体协作能力以及创新思维能力等6个方面均优于传统教学模式(P0.05)。结论在胸外科实践教学中采用微信平台联合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有助于教学效果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电子影像胶片库"在医学影像解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5级医学影像学专业50人平均分成两组,每组25人,一组运用实体影像胶片进行实验授课为对照组,一组运用电子影像胶片结合实体影像胶片进行实验授课为实验组。最后进行实验胶片考试和学生调查问卷对比两种教学法。结果实验组平均实验成绩分数为(18.46±1.41)分,对照组平均实验成绩分数为(16.22±1.64)分,实验组实验成绩分数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0.016,P 0.01);在调查问卷中通过学习知识自主性、记忆知识准确性、分析问题能力、理论联系实践能力4个方面调查两组教学法满意度,得出实验组学生调查问卷各项内容优于对照组学生,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医学影像解剖学实验教学中运用电子影像胶片结合实体影像胶片可以明显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提高本课程教学质量,为以后进入临床学习阅片有更好的铺垫。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联合角色扮演法(role playing teaching,RPT)在神经外科临床见习教学中的作用。方法选取中国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2014级12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60人。实验组采用PBL联合RPT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以教师授课为中心的授课模式(lecture-based learning,LBL)。实习结束后进行考核,同时通过调查问卷对见习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实验组的成绩为(79.37±1.27)分,高于对照组成绩(75.27±1.25)分,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自主学习能力、学习兴趣、团队合作精神、知识掌握程度、医患沟通技巧、临床问题解决能力、临床思维等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PBL联合RPT可明显提高神经外科临床见习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双向思维与案例模拟复合教学法在诊断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照组60名学生采用传统教学法,实验组60名学生采用双向思维与案例模拟复合教学法,经学科成绩、教学效果评价等内容比较,评价两组教学效果差异情况。结果实验组学生的理论考核成绩为(81.3±1.6)分、实践考核成绩为(93.2±2.1)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学生对诊断学课程内容、授课形式、学习兴趣、知识理解与记忆方面评价得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双向思维与案例模拟复合教学法在诊断学课程教学中优于传统教学法,有助于医学生创新性临床思维模式的培养。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PDCA循环在妇科肿瘤见习中的教学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8月在我院见习的湖北科技学院2013级本科见习生80名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PDCA教学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教学,比较两组学生见习自我评价、带教老师对见习生的评价、见习生的教学满意度及理论考试成绩。结果实验组学生首次病程记录及大病历书写质量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学生的自我评价及对带教老师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带教老师对实验组学生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学生出科成绩为(85.84±2.57)分,高于对照组的(71.47±4.36)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DCA循环能够明显提高妇科肿瘤见习生的学习积极性、考核成绩及满意度,明显改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麻醉教学中使用PBL教学的作用效果。方法以2013年入学的麻醉学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30例研究组和30例对照组。教学中研究组采用PBL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对比(1)研究组和对照组纳入研究前、后麻醉科理论成绩及技能成绩。(2)研究组和对照组对老师的带教满意度。结果 (1)研究组和对照组纳入研究前麻醉科理论成绩及技能成绩结果比较无差异(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纳入研究后麻醉科理论成绩及技能成绩结果比较有差异(P0.05)。(2)研究组和对照组对老师的带教满意度分别为(92.5±2.4)分、(82.6±3.9)分,结果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本次研究认为麻醉教学中使用PBL教学能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增加课堂学习的氛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