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 毫秒
1.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老年早期子宫内膜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6年3月在我院诊断治疗的老年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淋巴结切术数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尿管留置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随访期间无复发及死亡病例。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老年早期子宫内膜癌创伤小、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能够达到与传统手术相似的远期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析微创腔镜与传统手术治疗食管癌的远期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诊的早期食管癌患者116例,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各58例,观察组行微创腔镜治疗,对照组行传统开胸治疗,比较两组远期效果及术后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6.89%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例复发,无死亡病例;对照组术后4例复发或转移,其中2例死亡。结论胸腹腔镜联合治疗TNM分期Ⅲ期以下食管癌,疗效显著,创伤小,术后恢复快。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全切术与传统开腹子宫全切术的临床疗效对比。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7年8月在我院进行子宫全切术治疗的患者11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59例。对照组接受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则采用腹腔镜辅助手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术后并发症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手术期间的各项指标均显著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同时观察组患者的舒适度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5.08%)低于对照组的16.9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腹腔镜下子宫全切术安全可靠,创伤小,恢复快,有利于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晚期前列腺癌间歇与持续性内分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在我院就诊的晚期前列腺癌患者94例选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47例对照组实施持续性内分泌治疗,47例观察组实施间歇性内分泌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组间在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比较,组间血清PSA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均有所改善,但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间歇性内分泌方式对晚期前列腺癌患者实施治疗效果更理想,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120例子宫黏膜下肌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子宫肌瘤剔除术,观察组行子宫动脉栓塞术,观察疗效、不良反应及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分别为76.67%、96.67%,高于对照组的58.33%、86.67%,且观察组患者1.67%复发率低于对照组的11.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低,经χ~2检验,P0.05。结论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痔疮坐浴汤治疗血栓性外痔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将2016年6月—2017年6月在我院肛肠科治疗的120例血栓性外痔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高锰酸钾溶液坐浴治疗,观察组采用痔疮坐浴汤坐浴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症状改善情况、复发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7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疼痛缓解时间、痔核消失时间、治疗后疼痛程度与对照组相比均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痔疮坐浴汤治疗血栓性外痔的临床效果显著,能有效缓解症状,减少复发。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分析乳腺癌保乳手术临床疗效。方法观察进行乳腺癌保乳手术治疗的I~II期原发性乳腺癌患者150例,与50例I~II期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作为对照,于术后进行随访,收集资料并统计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后一年和三年的生存率结果、局部复发、远处转移、外形评估。结果两组生存率、局部复发、远处转移情况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外形评估情况和外形评估满意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保乳手术具有良好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栓塞与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08年10月-2013年5月收治的120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60例。研究组采用子宫动脉栓塞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子宫肌瘤剔除术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均给予随访6、12个月,观察两组患者的复发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经不同手术治疗后,总有效率均为100%,两组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随访6、12个月,研究组复发率为0,并发症发生率为35.0%,而对照组复发率为10.0%,并发症发生率为56.7%,研究组的复发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子宫动脉栓塞与子宫肌瘤剔除术在子宫肌瘤的治疗中均具有明显的效果,但子宫动脉栓塞具有复发率低、并发症发生率低、住院时间短、手术时间短等特点,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Ⅱb期宫颈癌术前同步放化疗的效果。方法以2016年5月—2018年4月于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接诊的Ⅱb期宫颈癌患者48例为研究对象,将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24例。实验组实行手术前同步放化疗治疗,对照组术前实行新辅助化疗。分析两组的近期疗效,比较子宫旁浸润发生率等指标。结果实验组近期疗效的总有效率为91.67%,比对照组的66.67%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子宫旁浸润发生率为12.5%、盆腔淋巴结转移率为8.33%,比对照组的37.5%、33.33%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手术时间、膀胱功能恢复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同对照组比较,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术前同步放化疗法对Ⅱb期宫颈癌病患进行施治,可显著提高其近期疗效,促进病情恢复,降低子宫旁浸润以及盆腔淋巴结转移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糖皮质激素在内分泌疾病治疗中的疗效。方法收集近两年我院收治的90例内分泌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采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分析患者治疗后的疗效。结果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疗效更好,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对医院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内分泌疾病的治疗,糖皮质激素有较好的疗效,患者预后理想、满意度高,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经改良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切除术治疗大子宫(12孕周)的方法与临床效果。方法将2013年2月~2015年3月收治的73例大子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8例,对照组35例,观察组采用改良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切除术式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切除术式治疗,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天数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均少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住院时间观察组略少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5.3%,对照组25.7%,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经LAVH相比,改良LAVH切除大子宫手术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调强放疗(IMRT)联合辅助化疗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中晚期食管癌患者纳入本研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2例;对照组接受IMRT,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辅以多紫杉醇化疗,两组治疗周期均为28天,治疗两个周期,比较两组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随访观察2年生存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84.38%vs.71.88%),2年生存率高于对照组(65.63%vs.40.6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40.63%vs.37.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MRT联合辅助化疗治疗食管癌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有助于提高患者的近期疗效及2年生存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药物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的疗效。方法收集我院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患者,参考美国生育协会R-AFS分期法分为Ⅰ期、Ⅱ期、Ⅲ期及Ⅳ期。随机分为研究组(治疗方案为腹腔镜联合米非司酮)和对照组(治疗方案为腹腔镜),每组各40例。对比(1)两组术前CA125水平及不孕时间。(2)两组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疗效。(3)两组术后痛经复发率、术后随访1年妊娠率。结果(1)两组术前CA125水平及不孕时间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研究组和对照组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疗效分别为77.5%、67.5%,两组结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研究组和对照组术后痛经发生率、术后随访1年妊娠率对比,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联合药物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较单纯采取腹腔镜治疗疗效更为肯定,术后痛经发生率低,怀孕率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护理干预肝胆外科围术期肺部感染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方法:对2013年3月-2015年3月笔者所在医院肝胆外科实施治疗的8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实施回顾性分析,分成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和围术期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和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肺部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术期护理干预能够显著降低肝胆外科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分析腹腔镜辅助下进展期胃癌根治术与传统开腹胃癌根治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根治性手术治疗的60例进展期胃癌患者进行研究,根据手术方式将所有患者分为腹腔镜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行传统开腹胃癌D2根治术,腹腔镜组患者行腹腔镜辅助胃癌D2根治术。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腹腔镜组患者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术中出血量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患者肛门排气时间和进食时间早于对照组(P0.05),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淋巴结清扫数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辅助进展期胃癌根治术治疗效果与传统开腹胃癌根治术效果相当,而且腹腔镜下手术还具有创伤小、患者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势。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中药联合射波刀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5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原则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单纯射波刀治疗,治疗组采用康艾注射液联合射波刀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KPS评分、初次复发转移率及不良反应。结果经过一阶段的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5%,而对照组总有效率仅为50%,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PS评分治疗组患者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初次复发转移率、消化道不良反应发生率、白细胞减少率治疗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原发性肝癌患者给予中药康艾注射液联合射波刀治疗,疗效确切,能够防止肿瘤转移及复发,且用药安全,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肺大泡切除术治疗肺大泡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肺大泡患者8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开胸手术,观察组采用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肺大泡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肺大泡切除术治疗肺大泡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外放疗联合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效果及副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2月~2013年12月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79例,随机抽签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39例,对照组4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外放疗联合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对照组采用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副作用发生率和随访6个月后复发和转移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RR为94.87%,对照组为7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副作用发生率为15.38%,对照组为40.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随访6个月后有5.13%患者有复发倾向,对照组为7.69%,观察组无患者出现转移,对照组为5.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放疗联合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疗效明显,复发率和转移率低。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溶栓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70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给予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溶栓治疗。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联合溶栓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观察组再发心肌梗死率、血管性死亡率、复发心绞痛率以及复合终点复发率等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CK、CK-MB水平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溶栓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分析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心肌梗死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心肌梗死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4例。观察组采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凝血情况。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凝血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P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PTT和PAR比较,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心肌梗死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