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评价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接受院前急救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12月收治的10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接受院前急救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和抢救成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平均溶栓时间、急救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抢救成功率为92%(46/50),高于对照组抢救成功率的72%(36/50),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院前急救护理能够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争取急救时间,更好的挽救患者生命。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行院前急救联合介入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0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54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电脑随机分配的原则,将5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行常规院前急救,观察组行院前急救联合介入治疗,对比其两组患者的急救效果。结果观察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救效果96.30%,相比对照组急救效果较好,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院前急救联合介入治疗具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胺碘酮在急性心肌梗死伴室性心动过速院前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6月—2020年6月救治的急性心肌梗死伴室心动过速患者40例,按照院前使用药物分为对照组(利多卡因)和试验组(胺碘酮),每组20例.对照组患者于院前急救中接受利多卡因静脉推注治疗,试验组于院前急救中接受胺碘酮联合葡萄糖溶液静脉推注...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接受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干预的作用和效果做出评价。方法选择我院9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护理方式为分组标准分为两组。观察组52例患者接受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干预,对照组40例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急救抢救时间以及住院情况。结果观察组院前急救、急诊抢救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组间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可缩短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急救抢救时间,发挥更好的抢救治疗效果,对于挽救患者生命安全,促进患者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方法共7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入院时间为2016年10月—2019年5月,分组方式为奇偶数分组法,每组患者各38例。对照组纳入抽入到奇数的患者,将常规急诊护理流程应用到对照组中,将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应用到观察组中。结果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6个月内,观察组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抢救结局优于对照组,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应用优化急诊护理流程,优化了患者的各项指标,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下降,取得了良好的抢救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胺碘酮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院前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1月—2023年1月于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行院前急救的86例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43例。观察组使用胺碘酮,对照组使用利多卡因,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心电图指标、心功能指标、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心率(HR)低于治疗前,QT间期(QTc)长于治疗前,QT离散度(QTd)短于治疗前,且观察组HR低于对照组,QTc长于对照组,QTd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心输出量(CO)、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左心室缩短分数(FS)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院前急救中的应用效果较高,能提升临床疗效,改善心动图指标、心功能指标,且能减少不良反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应用优化急诊护理流程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急诊科在2019年6月—2020年5月诊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76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流程,观察组采用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比两组抢救时间、抢救成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将两组各项抢救时间进行对比,观...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冠心病心肌梗死急救中院前急救的应用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83例作为本次研究纳入的研究对象,选取时间段为2018年12月—2019年12月,以不同急救方式为依据将其划分为院前急救组(n=42)和自行救治组(n=41)。自行救治组在发病后自行到医院进行治疗,院前急救组在发病后进行优质院前急救,然后再入院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救治效果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院前急救组的抢救成功率明显高于自行救治组(P 0.05)。院前急救组的抢救时间、心梗消失时间、心电图恢复正常时间明显少于自行救治组(P 0.05)。结论针对冠心病合并心肌梗死患者实施优质院前急救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急救成功率,促进患者症状恢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作用评价。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我院接诊的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90例进行实验分析,依据奇偶分法进行分组,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45例患者,对比两组患者的急诊时间指标、复发率以及急救成功率。结果试验组患者的分诊评估时间、急诊室停留时间、急诊球囊扩展时间、抢救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试验组患者的急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应用,可缩短抢救时间,为患者疾病的治疗争取了时间,提高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临床护理路径在心肌梗死(AMI)患者院前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护理,比较分析两组患者发病至抢救时间、溶栓时间及抢救成功率等各项临床指标。结果观察组的各项临床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在AMI患者院前急救中的应用临床效果显著,可以明显缩短抢救时间、溶栓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接受急救护理流程的临床效果,为临床该类患者的护理提供参考。方法将患者根据时间段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的护理,观察组使用优化急救护理流程,为患者提供急救绿色通道及优质的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抢救成功率比对照组高,观察组的患者满意度比对照组高,两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中接受优化急救护理流程的效果比常规的护理要好,患者的护理工作能够有序开展,抢救的成功率比较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护理模式的价值。方法纳入2015年1月—2016年2月我院急诊科室接收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共54例,予以计算机表法的形式,将其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7例。观察组行基础急诊模式,对照组行急诊护理路径,对比两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分诊用时、球囊扩张、急诊抢救、住院用时、卧床用时)与临床评分(住院费用、健康知识评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就诊过程中各项指标用时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住院费用高于观察组,健康知识评分以及满意度分数低于观察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将急诊护理模式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中价值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实施标准化抢救护理流程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2月—2017年2月本院接收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2例为观察组;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本院接收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2例为对照组。其中,观察组实施标准化抢救护理流程,对照组实施传统抢救护理流程,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为96.77%,复发率为4.84%,均优于对照组的74.19%、16.13%;观察组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抢救中实施标准化抢救护理流程利于提高抢救成功率,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追踪管理法在医院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我院护理工作人员80名,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参照组,各40名.参照组实施常规管理法,试验组实施追踪管理法,比较两组护理工作人员的护理效果以及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实行前,两组护理工作人员的护理质量无显著差异(P > 0.0...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将急救护理路径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1月~2016年10月在我院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8例,依照护理方式不同分成急救组和常规组,每组34例,对比两组护理的效果。结果急救组护理的总满意度比常规组患者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救组患者死亡率与常规组患者相比,比常规组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急救护理的路径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护理中,可以提高患者护理的满意度,降低死亡率,提高治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在急诊患者中应用120院前急救的效果及价值.方法 随机选取110例医院收治的患者,通过入院方式的区别将其均分为两组,应用120院前急救的患者为观察组,由家属送至医院的患者为参照组,分析比较其首次治疗时间,抢救成功率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对比首次治疗时间,观察组短于参照组;对比抢救成功率及患者满意度,观察组比参...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中的应用价值进行探讨。方法将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0月收治的128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64例患者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64例患者行循证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心律失常再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开展循证护理干预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恶性心律失常患者实施院前急救的措施和效果。方法随机选择本院于2009年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30例急性心梗合并恶性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30例患者平均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急救治疗,实验组患者实施院前急救措施,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判定和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院前急救措施对于急性心梗合并恶性心律失常患者具有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不同院前急救模式在急性左心衰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7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采取不同院前急救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6.8%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60.5%,安全性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采用先急救后转运模式可提高患者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门冬氨酸钾镁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的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静脉滴注门冬氨酸钾镁治疗,对比两组的疗效并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血钾和血镁水平均得到明显提高,且实验组提高的水平远远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2%,高于对照组的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71,P0.05);实验组室性早搏、室速、室颤等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的血压下降和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门冬氨酸钾镁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确切,能有效改善血钾和血镁的含量,降低患者早期应用时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