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外周神经阻滞麻醉方法用于临床外科下肢手术患者麻醉中的效果。方法选出2017年1—12月这一时间段本院接受并治疗的下肢手术患者94例,并依据不同麻醉方式分成两个组别,观察组47例患者施以外周神经阻滞麻醉,对照组47例患者施以腰-硬联合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麻醉后Ⅰ级、Ⅲ级比重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26%,对照组为19.15%。结论外周神经阻滞麻醉方法用于临床外科下肢手术患者麻醉中能够缓解患者术中疼痛,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手术安全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超声引导下肢神经阻滞在膝关节镜手术中的麻醉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自2015年9月—2017年9月收治的行膝关节镜手术的50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腰硬联合麻醉,观察组给予股神经联合坐骨神经阻滞,对比两组患者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镇痛效果相当,P0.05;观察组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膝关节镜手术超声引导下肢神经阻滞有较好的麻醉效果,不良反应发生少。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研究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在小儿骨科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接受骨科手术的98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49例。对照组患儿进行肌间沟法臂丛神经阻滞,观察组进行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对比观察两组患儿麻醉效果:麻醉起效时间、持续时间以及总操作时间。结果观察组麻醉起效、持续、总操作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的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方法能够有效缩短麻醉操作时间及起效时间,且持续时间相比于传统麻醉方式较长,具有一定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
神经阻滞麻醉在临床中得到重新审视,尤其是超声影像辅助的兴起,使区域麻醉得到了进一步广泛应用。熟练掌握区域阻滞麻醉操作技术也是麻醉专业住院医师培训的一项基本要求。我们围绕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目标的要求,针对超声教学中的特点难点,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将基础知识与临床实践很好的结合起来,为快速提高住院医师熟练掌握超声引导区域阻滞麻醉摸索出了一套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老年下肢骨折手术患者采用全麻与外周神经阻滞麻醉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老年下肢骨折手术患者80例,将其分为A组与B组各40例,A组采用全麻,B组采用外周神经阻滞麻醉,对比其麻醉效果。结果 B组患者术中的心率、收缩压与舒张压最大变化率明显低于A组,组间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A组患者的术后机能恢复达标率为80.0%,B组为97.5%,B组高于A组,组间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下肢骨折手术患者采用外周神经阻滞麻醉的效果优于采用全麻,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6.
7.
熟练掌握外周神经阻滞操作技术是每一位麻醉医生临床工作中的基本要求。近年来,超声引导下外周神经阻滞技术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临床,对于这项新兴技术的推广需要一定的时间,我科在此项目的推广上采用workshop的培训方式,每年对全科人员培训一次,效果显著,为提高临床神经阻滞质量探索出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联合颈浅丛神经阻滞麻醉在锁骨骨折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近年来在兴安界首骨伤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的70例锁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术中对研究组患者进行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联合颈浅丛神经阻滞麻醉,对对照组患者进行传统解剖定位下臂丛神经联合颈浅丛神经阻滞麻醉,然后比较两...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外周神经阻滞联合静脉快通道麻醉在高龄下肢骨科手术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9月~2015年9月收治的128例行下肢骨科手术的高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70例)与研究组(58例),对照组给予单纯静脉全麻,研究组给予外周神经阻滞联合静脉快通道麻醉,对比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及血流情况。结果研究组术后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周神经阻滞联合静脉快通道麻醉在高龄下肢骨科手术的应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与硬膜外阻滞在开胸手术中应用效果。方法研究资料选择本院于2016年8月—2018年8月期间收治的行开胸手术治疗患者,共375例随机分组,对照组术后采用硬膜外阻滞,共187例,观察组为术后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共188例,评价两组术后疼痛程度、镇痛满意度及心率变化等。结果术后不同时间段观察组疼痛程度控制良好,且与同时间段对照组比较评分均明显更低,P<0.05;观察组镇痛满意度97.34%与对照组88.24%比较明显更高,P<0.05;术后4 h、8 h及12 h观察组患者心率升高后,持续降低,且均显著低于同时间点对照组心率,P<0.05。结论在开胸手术中给予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方法利于进一步减轻术后疼痛程度,稳定心率,提高患者舒适度和安全性,获得患者高度满意。  相似文献   

11.
乳腺癌手术室临床常用的术式之一,是治疗乳腺癌的重要手段。由于乳腺癌术后顽固性疼痛具有较高的发生率且持续时间可长达数年,因此如何降低围术期疼痛程度是临床研究的热点。随着胸神经阻滞与前锯肌平面阻滞等技术的提出,以及超声技术在麻醉领域的广泛应用,区域阻滞在近年来的产生了较大的改变,许多新技术得以实践。但由于新技术的应用尚未在临床铺开,医学界也普遍缺乏此类的研究内容,因此本文就对乳腺癌手术的镇痛技术应用方法及进展情况进行简要概述,通过阐述其操作方法、操作优劣势来梳理该项技术的发展历程及研究进展,以期对临床应用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神经刺激仪联合超声定位腰丛-坐骨神经阻滞在下肢手术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9年11月-2020年12月竹溪县人民医院60例下肢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在神经刺激仪定位下行腰丛-坐骨神经阻滞,观察组在超声引导下联合神经刺激仪行腰丛-坐骨神经阻滞.比较两组阻滞...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颈神经阻滞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1月~2013年11月在我院接受颈源性头痛治疗的患者33例研究对象,对患者实施颈神经阻滞治疗,观察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患者治疗后VAS评分以及头痛发生的次数、持续时间、睡眠不佳的情况和服用药物止痛的情况明显优于治疗之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颈源性头痛患者实施治疗的过程中,超声引导下颈神经阻滞的运用可以提高临床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改善患者VAS评分情况,减少头痛发作次数和服用药物止痛的次数,缩短头痛的时间,具有显著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TPVB)与菱形肌-肋间肌阻滞(RIB)对胸腔镜手术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8月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拟于全麻下开展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TPVB组与RIB组,各40例。TPVB组于超声引导下实施TPVB,RIB组于超声引导下实施RIB。比较两组术后疼痛情况、苏醒质量、康复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3 h、6 h、12 h、24 h咳嗽与静息状态下,两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恢复自主呼吸用时、苏醒用时、拔管用时、阻滞持续时间、Riker镇静-躁动评分标准(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IB组阻滞操作用时短于TPV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首次进食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天数、首日舒芬太尼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补救镇痛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TPVB与RIB两种区域神经阻滞镇痛应用于...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超声定位加神经刺激器神经阻滞与单用神经刺激器进行神经阻滞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12月收治的拟行肌间沟神经阻滞患者93例,随机分为研究组47例与对照组46例,研究组采取超声定位加神经刺激器进行神经阻滞,对照组采取单用神经刺激器进行神经阻滞。结果研究组神经显影率为93.62%,识别率为89.36%,高于对照组的0.00%、43.48%,其三干阻滞完成率为97.87%,高于对照组的45.65%,疼痛发生率为4.26%,低于对照组的23.91%,并发症发生率为0.00%,低于对照组的19.5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神经阻滞中,超声定位加神经刺激器的阻滞效果优于单用神经刺激器。其疼痛少,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探讨对接受手术治疗的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麻醉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近年来在兴安界首骨伤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的10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术中麻醉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复合麻醉组和神经阻滞组.术中对复合麻醉组患者进行静吸复合麻醉,对神经阻滞组患者进行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麻醉,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  相似文献   

18.
连续外周神经阻滞术问世以来,被广泛应用于术后镇痛,而且在神经刺激器、超声定位等技术引导操作下提高了外周神经定位的准确性,罗哌卡因等新型局麻药的出现也不断地提高了药物使用的安全性。患者的自控镇痛技术的不断成熟使术后镇痛更容易进行管理。连续外周神经阻滞是一种操作简单、安全性高、镇痛效果好的术后镇痛方法并越来越引起患者和医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9.
目的将神经阻滞麻醉和腰硬联合麻醉分别实行于下肢手术患者中,对比研究两种麻醉方法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文予以研究的资料源于2017年8月—2018年4月本院纳入治疗的88例下肢手术患者,依据随机法分成两组,每组44例,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对照组,神经阻滞麻醉用于实验组,分析并研究两组患者相关指标。结果对照组感觉神经阻滞的起效时间、感觉神经阻滞的维持时间、运动神经阻滞的起效时间、运动神经阻滞的维持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实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下肢手术患者采用神经阻滞麻醉的效果明显优于腰硬联合麻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超声引导锁骨下臂丛神经阻滞(ICB)与腋路臂丛神经阻滞(AXB)在肘关节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2年12月佛山市中医院收治的140例拟行肘关节手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两组,各70例。ICB组采用超声引导ICB,AXB组采用超声引导AXB。观察两组麻醉操作时间、麻醉起效时间、麻醉持续时间、穿刺次数、神经阻滞情况、麻醉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麻醉持续时间和麻醉操作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CB组穿刺次数少于AXB组,麻醉起效时间早于AX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CB组桡神经、肌皮神经阻滞有效率高于AX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CB组麻醉成功68例,麻醉成功率为97.14%,AXB组麻醉成功66例,麻醉成功率为94.29%,两组麻醉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穿刺异感、血管损伤、止血带反应等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ICB与AXB在肘关节手术阻滞中均有较好的效果,且操作安全,但ICB更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