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护理研究课程是培养护理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基础课程,但目前医院护理本科生的科研工作仍有很大提高空间。为了更好地促进护理研究课程教学,提高学生科研实践能力。我们在优化护理研究课程理论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教学目标由原来的"掌握基础知识"为主,调整为:通过教学使学生在具体护理研究实践中提高研究能力,培养科研护理人才。实践教学内容包括:申报科研实践课题、开展文献读书会、搭建护生科研实践基地等多种方式。倡导从实践中发现需要研究的护理问题,进行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课程教学,促进护生知识的获取和核心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2.
实践性是医学教育的显著特点,实践教学是医学生培养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实践教学的水平决定着医学人才的培养质量,通过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提升实践教学质量尤为重要。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以医学人才培养要求为指引,通过高效使用临床技能培训中心,充分利用信息化管理手段,着重落实"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为核心的各项教学环节,着力探索有效提升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临床基本技能操作能力、临床思维能力、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等"四种能力"的教学方法,从制度建设和细化管理等方面不断优化教学基地实践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3.
在全面实施创新发展的背景下,创新创业教育已成为我国高校教育发展的重要内容,对高校现代化建设、国家经济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基于创新创业教育需求,昆明卫生职业学院为提高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完善学院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建设与"一体两翼"发展体系,制定了医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培养规划。基于此,笔者结合工作经验,就医学生就业和创业能力培养模式的构建进行了分析,以期推动规划目标的有效实现,提升医学生就业创业能力。  相似文献   

4.
预防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是培养新时期合格应用型预防医学人才的关键。本文在分析我国预防医学实践教学基地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创建新型实践教学基地、创新实践教学方法、实施综合评估等初步思考,借此促进应用型预防医学人才的培养并推动我国预防医学实践教学深入改革。  相似文献   

5.
校院合作是实现高职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但在合作过程中也存在着诸多问题,需要政府部门的参与和协调。我校通过基于政校企合作平台的临床学院的建立和运行,解决了高职院校扩招后师资队伍不足的难题。通过"校内教师实践化,校外教师教学化"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能力,培养出适应岗位需求的护理人才,保证了毕业生的就业。通过校院合作开发科研项目,提升了团队的科研能力,使校院合作达到了共赢。  相似文献   

6.
为适应21世纪综合型公共卫生人才的需求,预防医学教育教学应顺应需求进行适当的教学改革。在预防医学专业不同教学环节中,教师首先应改革传统教学思维,创新教育理念,实现"素养教育"培养出"创新型"医学生的思想转变;在实践过程中,针对不同教学环节,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多种教学模式,对学生进行思维和能力的培养。通过形式多样的理论环节教学夯实学生基础理论,培养其批判思维;通过不同类型的实验课,培养学生创新意识;通过毕业实习的具体实践,培养学生实现创新意识向创新能力转变;并在考核形式上给予学生较客观的评价。具备了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预防医学生,才能够胜任疾病预防控制、卫生保健和健康促进工作。  相似文献   

7.
医学高职院校是培养基层医疗卫生人才的摇篮。而医学高职院校发展又面临着实际的困惑:一方面基层医疗卫生单位有用人需求,希望优秀人才前来就业;而另一方面医学高职院校招收的大多是二本线以下的同学,如何把他们培养成基层医疗单位所需的合格人才,实现把"人"教育成人的目标。山东医专立足实际,突破传统观念,在教学、管理等环节中坚持以人为本,根据自己的办学定位,创新实践,逐步探索出属于自己发展的一条新路子。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3+2"助理全科医生社区教学基地培养模式的探索进行研讨。方法对"3+2"助理全科医生社区教学基地培养模式教育下的学生随机发放调查问卷,对其知识掌握情况进行调查,将结果进行分析。结果通过"3+2"助理全科医生社区教学基地培养模式的探索提高了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以及满意度。结论 "3+2"助理全科医生社区教学基地培养模式的探索对提高助理全科医生的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通识教育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健康类通识教育对于培养学生的全球视野、健康意识和宏观层面的思考能力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基于健康类通识教育课程教学实践案例,探讨如何通过教学内容调整、师资队伍建设、引入思政课程设计、教学方法创新、师生良性互动等多种形式,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也需注重专业知识与通识教育的平衡,增强学生的参与和互动性。未来教学中,应继续坚持全球视野和"大健康"的理念,进一步优化教学内容和方法,更好实现通识教育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
实验教学中心是提高学生创新实践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及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平台。河北北方学院病理生理学实验教学中心,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聚焦高素质应用型医学人才培养的知识、能力、素质3个目标维度,从加强师资力量建设、加强实践与教学平台建设、强化平台开放共享、构建层次分明的实践教学体系等方面加强实验教学中心建设,进一步强化教师引领作用,强化对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专业素养、综合素质的培养,从而达到知识、能力、素质协同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11.
实践教学是卫生事业管理专业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学生获得岗位胜任力的重要途径。文章以某医科大学为例,通过该校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建立专业实践教学基地的合作培养机制,探索提高学生解决卫生管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其创造性思维与岗位胜任力的有效路径。在院地合作培养实践教学平台的基础上,从合作培养基地的遴选与评估机制,带教标准作业程序机制,专业导师与基地导师联合培养机制,健全院地合作培养制度等方面构建基于岗位胜任力的院地合作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培养机制的路径,为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拓宽与专业建设提供借鉴思路。  相似文献   

12.
医院教学工作是医院综合发展、整体实力不断提升的主要组成因素之一,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途径。东莞市人民医院与谢岗医院组成的"医联体",是全市首个"医联体"。通过对医院教学现状、创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从完善教学制度、开展多形式教学活动、成立教学监管小组、加大教学经费投入、强化激励措施等多方面进行完善;此外,以"医联体"为依托,市人民医院将从规范制定、人才培养、专科建设、技术提升等几个方面对我院创建工作进行指导和帮助,为"医联体"教学医院创建工作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3.
医学检验是一门多技术、多学科交叉的新兴学科;如何将学生培养成具有创新创业精神、专业实践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检验人才尤为关键和重要,优化培养模式,深化教学改革,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不断探索实践,勇于创新,初步形成了医学检验应用转型的新思路,培养了众多综合素质高、理论知识扎实,动手能力强,熟悉各类检验仪器,有较强结果解释说明能力,在临床科室、医患之间有很强沟通协调能力,能迅速适应工作岗位且获得用人单位好评,社会认可的高级应用型医学检验人才。  相似文献   

14.
传统的临床药理学培养模式,在基础阶段,教学过程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学习的内容大多停留在理论层面,缺乏相应的临床实践锻炼;在毕业前实习阶段,学生跟随临床带教药师开展临床药学实践锻炼,但理论知识学生很多都已遗忘。基础理论教学与临床实践锻炼缺乏有效的融合。围绕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线,构建专业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双师型教学团队,实现学校理论教育与临床药学实践的有机衔接。通过整合药学实践病例,贯穿临床药理学课堂教学过程,教师引导学生查阅资料,小组分析讨论,绘制思维导图,培养学生的临床药学思维,进一步优化临床药理学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15.
高等学校的教育职能不仅局限在基础性教育,同时还肩负着推动科学研究发展的责任,因此,教学和科研并不是孤立存在的,二者是相互联系、共同发展的关系。随着"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教育工作者已经认识到科研与教学的密切关系,将二者有机的融合,无论是对教师的培养,还是教学工作的开展,还是学生能力的提高均有着重要的作用。在新时代教育思想指导下,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药学人才成为了当今高等医药院校药学专业教育的主题。针对药学人才在传统教学模式培养中存在的课程内容抽象、学生学习被动、实践经验不足等问题,将"科教融合"的新型教学模式实施在我院药学人才教育教学中,基于经典阅读、参与式教学、开放实验、科技创新以及毕业论文五个维度,展现科学研究与理论教学内容的紧密关系,实现开阔学生学术视野,激发学生内在潜力与学习动力,课堂教学由接受性向研究性的转变,启迪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不断提升学生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6.
目前高职毕业生就业竞争异常激烈,且社会对高职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但在高职护理人才市场中却出现了人才紧缺、学生毕业无法就业的异常现象。这就说明当前高职护理专业在人才培养方面存在偏颇,高职院校所培养的护理人才不符合社会需求,同时也深层次说明高职院校的护理专业教学模式单一,未能实现与社会医疗机构的有机联动。为此,高职院校在培养护理人才过程中就必须思考创新教学模式和人才培育模式,从自身做起寻求教育突破。本文以随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全面探讨了高职护理专业教育在引入"现代学徒制"育人理念和"三双"人才培养模式后的学校专业建设总体框架及主要目标,并结合传统教学模式和全新创新人才培育模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证明"三双+现代学徒制"人才培育模式教育理念对我校护理专业发展的有益影响。  相似文献   

17.
有效教学是学生必要的学习过程。在社会迅速发展和医学模式不断转变的情境下,传统的以"教室教学为主"、"老师为中心"的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教学和临床脱轨的妇产科护理教学模式已不再适应。本研究探讨校内教师与临床教师利用规划、实施、反馈循环,创新妇产科护理教学课程设置、教学方式,探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研究型教学。在有效的教学中使用现场经验;在课后,以研究生助教为辅,夯实基础,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符合我国康复医学发展的康复教学模式,指导我校康复医学专业学生的学习,文章以《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CF)》的理论与方法为指导,探讨康复医学专业人才的专业化课程体系,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如案例教学法、以问题为指导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课程结束后采取新的考核体系,以培养专业化的康复人才。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和"一体化"实践操作体系,以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强的康复医学专业人才,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9.
基于"双导师制"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有效途径,但在国内的实践案例更多集中于研究生教育层次,本科生鲜少涉及,且针对医药院校管理类专业的"双导师制"人才培养也近乎空白.山西中医药大学健康服务学院经过多年实践探索,创新性地构建出以"任务导向、制度保障、联动管理、深度融合、成果共享"为主要框架的校企合作"双...  相似文献   

20.
药学专业型研究生以培养药学领域的高层次专门人才为培养目标。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药学领域对专业性人才的需求越发明显。但是,目前我国各高等医学院校在药学专业型人才培养模式面临着诸多难题。这些问题主要集中在培养目标不确定,课程设置混乱,师资队伍设置不合理,校企联合模式实效性差等方面。这些问题制约着药学专业型人才的培养。通过深入分析目前药学专业型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瓶颈问题,提出解决方案:首先,高校和企事业单位选派具有专业知识水准的人员组成导师组,联合制定适合于药学专业型研究生不同培养阶段的理论课程和实践指导;第二,高校和企事业单位应联合建立早期实习基地,通过实地演练,拓展学生思维及掌握实践技能,有助于学生的职业远景目标规划;第三,完善专业型研究生不同培养阶段的各项规章制度,制定适宜的学位授予评定标准。专业型研究生的培养离不开“高校—企业—社会”三者的有机结合。通过实行高效的校企联合,整合现有资源,依托地缘优势,以市场为导向,并强化“实践”这一培养目标,为国家经济建设输送大量药学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