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乔红梅  杨雪  刘英娟  杨玉仓 《医学综述》2013,(20):3831-3832,F0003
目的 分析原发韦氏环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临床疗效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陕西电子四〇九医院于2004年3月至2010年3月收治的40例Ⅰ~Ⅱ期韦氏环NHL患者,其中弥漫大B细胞型淋巴瘤36例,NK/T细胞型淋巴瘤3例,结外黏膜组织相关淋巴瘤1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综合治疗组和单纯放疗组.综合治疗组25例,治疗采用CHOP方案化疗联合受累野放疗.单纯放疗组15例采用受累野单纯放疗.近期疗效根据恶性淋巴瘤Cheson疗效判定标准.结果 40例患者均可评价疗效,近期总有效率为100%.综合治疗组3年生存率为84%,单纯放疗组3年生存率为66.7%.结论 CHOP方案化疗合并受累野照射治疗Ⅰ~Ⅱ期韦氏环NHL的疗效较好,放射不良反应轻.对于化疗抗拒或不能耐受化疗的早期患者,仍可以考虑单纯放疗.  相似文献   

2.
原发于头颈部的结外淋巴瘤中,约有一半以上发生于韦氏环[1,2].在美国,所有淋巴瘤中,发生于韦氏环的约占5%-10%[3,4],占所有结外淋巴瘤的1/3[5],影像诊断尤其是CT扫描,往往是患者在临床进行的首诊项目,所以,提高CT对原发韦氏环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s lymphoma,NHL)的认识至关重要.现对我院2003-2008年诊治的原发韦氏环NHL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提高CT对原发韦氏环NHL的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3.
恶性淋巴瘤(ML)是一种起源于淋巴系统的一组疾病,它包括霍奇金淋巴瘤(HL)和非霍奇金淋巴瘤(NHL)两大类。NHL型常侵犯咽淋巴环。咽淋巴环,又称韦氏环,由口咽、舌根、扁桃体和鼻咽部组成,其黏膜及黏膜下具有丰富的淋巴组织,是恶性淋巴瘤的好发部位。我国较欧美国家多见,占结外淋巴瘤的1/3。如控制不良,肿块增大,可阻塞鼻咽或口咽,影响进食和呼吸。故咽淋巴环淋巴瘤多采用放疗与化疗综合治疗。我院自1999~2004年收治20例咽淋巴环恶性淋巴瘤,均经病理证实,采用放化疗综合治疗,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4.
陈静  鲜均明  刘世喜 《四川医学》2005,26(7):779-780
目的探讨原发于腭扁桃体的NHL的临床特征及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990年~2000年收治的16例腭扁桃体非何杰金淋巴瘤的临床特点及治疗并随访3年。结果单纯采用放疗的(Ⅰ、Ⅱ期患者4例全部复发,采取综合治疗的12例患者有2例复发,全部为Ⅲ、Ⅳ期患者;死亡4例(Ⅰ、Ⅱ期单纯放疗者2例,Ⅲ、Ⅳ期患者各一例),全部患者3年生存率为68.8%。结论腭扁桃体的NHL有其特有的临床特征,由其病理活检确诊,治疗各期均宜采取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5.
鼻、咽部恶性淋巴瘤诊断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燕子  李彩萍 《农垦医学》2001,23(3):172-173
原发于鼻、咽部的恶性淋巴瘤包括韦氏环恶性淋巴瘤和鼻腔恶性、淋巴瘤,主要是非霍奇金淋巴瘤(NHL)。国内有资料显示韦氏环NHL占结外NHL的第一位,鼻腔NHL占第三位。由于结外NHL在病理形态、临床表现和自然病史方面与原发于淋巴结的NHL有很大的差别,使诊断有一定的难度。现结合我们1989-1999年确诊的32例鼻咽部NHL患者临床资料,对其临床特征、诊断要点及误诊原因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Ⅰ期鼻腔非霍奇金淋巴瘤的治疗和预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涛 《贵阳医学院学报》2007,32(4):432-432,434
原发于鼻腔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 s lymphoma,NHL)是亚洲、拉丁美洲和南美洲较常见的恶性肿瘤[1].在中国,除韦氏环NHL外[2],鼻腔NHL是常见的结外NHL之一,占全部恶性淋巴瘤的2%~10%[1,3],在REAL淋巴瘤分类中,来源于NK,T细胞的原发鼻腔NHL是一种独立的病理类型,并被命名为血管中心性淋巴瘤[4].世界卫生组织分类中更名为鼻腔,鼻腔型NK/T细胞淋巴瘤[5].现将42例Ⅰ期NHL的治疗和预后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本文回顾分析我院自1988年11月—1993年11月收治的经病理学、细胞学或尸检确诊并随访的80例小儿恶性淋巴瘤(ML),对其预后相关因素分析如下。材料与方法本组NHI,60例,HD20例,男62例女18例,男女之此3.4:1;年龄最小10个月,最大15岁,7~15岁63例为年龄组高峰。病理类型低度恶性32例,中度恶性23例,高度恶性12例。按AnnArbor分期、Ⅰ期5例、Ⅱ期11例、Ⅲ期17例、Ⅳ期47例,首发纵隔31例(SVC16例),颈部巨块16例,肠道(或回盲部)8例,鼻咽4例、韦氏环2例、脾脏1例、阴唇1例。均采用综合治疗(手术、放疗、化疗)。按出现症状…  相似文献   

8.
为提高非何杰金氏淋巴瘤(NHL)病的生存率,采用手术、化疗和放疗联合治疗方法,结果预后同临床分期,细胞恶性程度、治疗方法有关。提示临床Ⅰ、Ⅱ期、病理为低度恶性、采用联合治疗者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9.
37例黏膜相关淋巴组织型淋巴瘤的病理、临床资料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为开展黏膜相关淋巴组织型(MALT)淋巴瘤的标准化诊断和规范化治疗提供病理及临床依据。方法:对我院2000年1月至2002年6月诊断的37例MALT型淋巴瘤的病理、临床分期、恶性程度、预后因素及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42例非霍奇金淋巴瘤(NHL)中MALT型39例占8.82%(可追踪病例37例),发病中位年龄52岁,50岁以上患者占63.6%。MALT型NHL的发病部位以胃肠最多见,共28例,占71.8%;其次为甲状腺、腮腺、眼眶、肺。MALT型NHL中低度恶性占70.3%,低度恶性伴转化(中度恶性)占27%。临床分期I期占53.6%,Ⅱ期28.6%,Ⅲ期14.3%,Ⅳ期3.6%。37例可追踪MALT型NHL的病理标本中35例表达CD20抗原,2例不确定,其中4例疑难病例通过PCR检测IgH克隆性重排协助诊断。13例胃MALT型淋巴瘤行幽门螺杆菌(HP)检测,阳性率为46.15%。胃MALT型淋巴瘤患者均接受抗HP三联治疗,仅1例接受单纯抗生素治疗。28例胃肠MALT型淋巴瘤患者除5例外,均曾接受手术治疗;多数患者接受系统化疗,部分加局部放疗,尚无接受单纯胃放射治疗者。结论:MALT型淋巴瘤多发生于老年患者,以低度恶性为主,肿瘤发展进程缓慢;不同的发病部位、分类、分期及分子遗传学改变均为重要的预后风险因素,可用于协助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0.
儿童恶性淋巴瘤7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儿童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特点。方法:对76例儿童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细胞形态学及其对治疗、预后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HD13例(17.10%),NHL63例(82.89%)。病理类型中,NHL以淋巴母细胞型最多见(38.16%);HD以混合细胞型多见(10.53%);NHL易发生骨髓浸润和中枢神经系统侵犯。治疗方法上多采用联合化疗,部分Ⅰ、Ⅱ期病人化疗结合放疗,Ⅲ、Ⅳ期以化疗为主,对于肿物过大者加局部放疗。结论:儿童恶性淋巴瘤早期临床表现具多样性且不典型,容易误诊,必须予以足够重视。肿瘤组织的病理分型诊断非常重要,确诊病例须坚持长期持续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口腔颌面颈部恶性淋巴瘤(ML)的诊断方法及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ML患者38例的临床资料。结果:霍奇金病(HD)5例,非霍奇金淋巴瘤(NHL)33例,31例采用综合治疗,7例采用单纯化疗,38例1,3,5a生存者分别为5,14,12例,存活患者中以临床Ⅰ,Ⅱ期者占绝大多数,死亡患者中以Ⅳ期为多。结论:早期明确ML的诊断并早期治疗效果较好,综合治疗是最有效的治疗手段,临床分期对预后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黄武强  凌永平  黎向群 《吉林医学》2014,(22):4929-4930
目的:探讨胃肠道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的诊断方法及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胃肠道原发性恶性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2例术前内镜活检确诊,其余38例经手术及病理确诊,误诊率为63.3%。60例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的Ⅰ、Ⅱ、Ⅲ、Ⅳ期例数分别为26、18、12、4例。56例行手术切除,4例Ⅳ期单纯活检。随访1年内的Ⅰ~Ⅲ期患者,其生存率达100%,Ⅳ期仅为50%;3年后Ⅰ~Ⅲ期的总生存率为80.0%。结论:为了提高诊断率,对于Ⅰ~Ⅲ病例应行内镜活检及手术检查,并给予手术治疗;Ⅳ期则给予全身放疗与局部放疗相结合的方式。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分析胃肠道粘膜州关淋巴组织淋巴瘤的临床特征,以利于早期正确诊断、治疗、改善愈后.方法复习1995年4月至1998年1月,18例胃肠道原发恶性淋巴瘤进行分析.结果18例胃肠淋巴瘤,均经手术或病理证实,均为NHL.其中17例为B细胞系,1例为T细胞系,胃12例,小肠(回肠)2例,结肠3例.按Ann Arbor分期,Ⅰ期12例,Ⅱ期6例.冶疗以手术加COP/CHOP方案为主,其中,3例以化疗加放疗为主.全组3年无瘤生存率88 8%(16/18).结论胃肠道恶性淋巴瘤好发于胃,其次为回肠,结肠少见,以NHL、B细胞系为主,确诊依赖于病理,以综合治疗为主,愈后较好.  相似文献   

14.
恶性淋巴瘤患者血清β2微球蛋白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恶性淋巴瘤患者血清β2微球蛋白水平,并对Ⅰ、Ⅱ期与Ⅲ、Ⅳ期患者,何杰金氏病(HD)与非何杰金氏淋巴瘤(NLL)患者血清β2球蛋白含量进行比较。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了17例恶性淋巴瘤患者血清β2微球蛋白含量。结果:恶性淋巴瘤患者血清β2微球蛋白含量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但HD与NHL患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Ⅰ、Ⅱ期与Ⅲ、Ⅳ期患者差异也不明显。结论:恶性淋巴瘤患者血清β2微球蛋白明显增高,β2微球蛋白可作为恶性淋巴瘤患者疾病监测的一项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儿童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特点,回顾性分析88例小儿恶性淋巴瘤临床表现、发病特点和病理分型及其治疗、预后。结果,儿童恶性淋巴瘤88例,其中非霍奇金淋巴瘤(NHL)64例(72.72%),霍奇金淋巴瘤(HL)24例(27.27%),男61例,女27例。年龄2~14岁,平均9.6岁;Ⅰ、Ⅱ期患儿为20例,Ⅲ、Ⅳ期患儿为68例;浅表淋巴结肿大为首发症状者57例;病理类型中,NHL以淋巴母细胞型最多见(29.69%),HL以混合细胞型多见(50%);NHL易发生骨髓浸润和中枢神经系统侵犯。提示儿童恶性淋巴瘤早期易误诊,预后与病期及治疗相关。  相似文献   

16.
非何杰金氏淋巴瘤临床特点及化疗近期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何杰金氏淋巴瘤(NHL)是来源于淋巴组织和淋巴细胞的恶性肿瘤。本科自1981年1月到1998年6月对174例NHL患者进行初治化疗。其临床特点及近期疗效分析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174例NHL患者中,男121例,女53例,男:女=2.28∶1。年龄从3岁到78岁,平均年龄为36.2岁,发病高峰年龄为20岁到50岁。其中Ⅰ期32例,Ⅱ期28例,Ⅲ期46例,Ⅳ期68例。有B症状者73例。所有病例均有病理证实,按照国际工作分类,低度恶性21例,中度恶性88例,高度恶生10例,未分类55例。首诊侵犯部位及首发症状均以浅表淋巴结肿大最多,见表1。1.2 治疗情…  相似文献   

17.
原发于甲状腺的恶性淋巴瘤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原发于甲状腺的恶性淋巴瘤的临床过程。方法分析、总结4例原发于甲状腺的恶性淋巴瘤病人的治疗过程,并复习相关文献。4例病人中男性1例.女性3例。年龄均〉60岁。Ⅰ期3例,Ⅱ期1例。均为B细胞来源。4例患者均接受了手术、化疗和放疗的综合治疗。2例行甲状腺全切除术,1例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1例行肿瘤活检术。化疗方案采用CHOP方案,放疗量44-56GY,中位剂量50GY。结果1例患者放疗后2a死于肿瘤全身广泛侵犯。另3例患者至今仍无瘤生存,生存期分别为4、6及7a。均长期口服甲状腺片,2例出现甲状腺功能减低。结论原发于甲状腺的恶性淋巴瘤主要为B细胞来源的非霍奇金淋巴瘤,治疗宜采取综合治疗。年龄及期别影响其预后。  相似文献   

18.
1972~1982年我科共收治恶性淋巴瘤患者43例。其中男30例,女13例,,男,女为2.4:1;年龄在7~68岁之间,平均35岁。按其主要组成成份及结构分为HD11例,NHL22例,Ⅰ_A、Ⅰ_B、Ⅱ_A、Ⅱ_B分别为15、4、6和18例。治疗方法:对恶性程度低且无全身症状者首选区域性放射治疗,反之短程化疗后放疗,加服中药。极少数重复放疗。本病例共分单纯r射线或X射线、x+γ、效疗+化疗、放疗+中药治疗五组进行观察、DT40—50GY-14-5 w左  相似文献   

19.
儿童恶性淋巴瘤48例诊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儿童恶性淋巴瘤的临床表现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对48例小儿恶性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表现、发病特点、病理分型、治疗及预后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48例中男33例,女15例。年龄2~14岁,平均9.6岁,非霍奇金淋巴瘤(NHL)41例,占85.42%;霍奇金淋巴瘤(HL)7例,占14.58%;Ⅰ~Ⅱ期患儿8例,Ⅲ~Ⅳ期患儿40例;浅表淋巴结肿大为首发症状者32例;病理类型中,NHL以淋巴母细胞型最多见(占43.90%),HL以混合细胞型多见(占42.86%);NHL易发生骨髓浸润和中枢神经系统侵犯。总体治疗率低。结论:儿童恶性淋巴瘤早期临床表现具有多样性,且不典型,易误诊;预后与病期及治疗相关。  相似文献   

20.
<正> 恶性淋巴瘤分为何杰金病(HD)和非何杰金淋巴瘤(NHL),均对放疗和化疗十分敏感,Ⅰ、Ⅱ期病人的五年存活率放疗为72.6%,化疗高达85~90%。正确判断疗效和病灶残留或复发情况是成功治疗的关键,而MRI的T_2WI图像可对残留或复发病灶与纤维组织间作出鉴别。本研究试图通过在治疗前后测量肿块的信号强度来评估淋巴瘤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