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用~(131)I-抗CEA单克隆抗体对22例卵巢癌患者进行放射免疫显像研究,结果20例阳性显像,2例阴性显像(假阴性),20例阳性者结果与手术中所见相符,48处转移灶共发现45处,阳性率93.8%,最小检出病灶直径1.5cm,其中2例大网膜广泛转移和1例升结肠转移为采用本方法首次发现,显示放射免疫显像对卵巢癌不仅可以定性定位,还能检出转移灶,与B超、CT等方法比较具有一定优点,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PET/CT在监测卵巢癌术后复发?转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卵巢癌患者术后全身PET/CT显像结果?确诊依据为手术病理检查?多种影像学检查和临床随访结果?结果:45例卵巢癌中有33例复发?转移,12例无肿瘤复发?转移?PET/CT与CT诊断肿瘤复发?转移的灵敏度?特异性?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及准确性分别为87.88%?75.00%?69.23%?90.62%?84.44%和75.76%?58.33%?46.67%?83.33%?71.11%,其中两者诊断准确性具有统计学差异(P=0.04)?10例卵巢癌患者PET/CT发现多处病灶提示肿瘤广泛转移,从而改变临床治疗方案?转移灶的分布以腹盆腔为主,远处转移较少?PET/CT对临床提示复发转移的诊断效能要优于无临床复发转移征象者?结论:PET/CT显像能较灵敏?较准确地检出卵巢癌术后复发?转移病灶,有利于临床最优化治疗方案的选择?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PET-CT监测卵巢癌复发及转移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6例卵巢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术后行PET-CT全身及盆腔显像,并与同期ECT、B超结果进行比较,分析PET-CT监测卵巢癌复发及转移的临床价值。结果 15例患者PET-CT结果为阳性,其中14例CA-125升高,1例正常。共发现53处病灶,分别位于盆腔、手术切口、腹腔、肠系膜、腹膜、椎体。PET-CT结果显示FDG高摄取,存在异常高代谢。PETCT病灶数检出率显著高于B超和ECT检测结果(P〈0.01)。结论 PET-CT在肿瘤的卵巢癌的复发和转移监测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其对病灶的检出率显著高于B超与ECT。  相似文献   

4.
18F-FDG PET/CT显像在113例恶性肿瘤患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评价18F标记的脱氧葡萄糖(18F-FDG)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与CT扫描融合显像(PET/CT)在恶性肿瘤患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对113例恶性肿瘤患者进行18F-FDG PET/CT显像并评价显像效果,所有患者病情均经病理或临床证实.结果 18F-FDG PET/CT显像发现113例患者恶性肿瘤及转移病灶387处;PET和CT均有肯定诊断的转移病灶306个.CT还独立发现91例患者的良性病灶296处.结论 18F-FDG PET/CT显像对恶性肿瘤及肿瘤转移病灶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究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X线计算机体层显像(PET/CT)在卵巢癌定性诊断及术前临床分期评估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对比分析73例卵巢肿瘤患者手术(探查)前PET/CT显像及其病理学报告结果.结果 18F-FDG PET/CT显像诊断卵巢癌的准确性为94.52%,Kappa值0.76...  相似文献   

6.
目的回顾性分析全身18F-FDG PET/CT显像病例意外发现皮下结节异常图像探讨PET/CT发现皮下结节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分析近十年12000个病例,意外发现皮下结节18F-FDG显像阳性病例143例。以结节SUVmax>2.5且组织密度增高为阳性结果,排除淋巴瘤病例。115例阳性病例行病理穿刺或活检。结果 115例经病理证实患者中,19例良性,96例恶性。96例恶性肿瘤中,38例为术后病例,36例为手术前22例原发病灶不明。共发现皮下病灶164处,单一病灶患者59例,两个病灶22例,三个及以上病灶15例。15例病灶位于手术切口附近主要为结直肠癌病例;4例位于穿刺引流途径;22例原发灶不明患者,以皮下结节为主诉症状,PET/CT协助定性定位11例。结论全身PET/CT显像发现表浅部位阳性病灶肿瘤诊断明确者可帮助分期,有助于寻找原发灶,并予穿刺定位。鉴于手术切口及穿刺途径容易发生种植转移建议临床医生在操作时,重视对切口的保护。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18F-FDG双探头符合探测正电子显像在恶性淋巴瘤诊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分析经病理确诊的85例淋巴瘤的检查结果,其中11例霍奇金淋巴瘤(HL),74例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结果在淋巴瘤治疗前诊断中,对于淋巴结内病灶与结外病灶18F-FDG双探头符合探测正电子显像检出率分别为96.4%(81/84)、85.7%(24/28),均高于CT、MRI检查检出率(P<0.01)。在评估淋巴瘤治疗前分期上,31例阳性显像患者中,12例临床分期经检查后得以改变,达38.7%,10例(32.3%)临床分期上升,2例(6.5%)临床分期下调,导致8例(25.8%)患者治疗计划发生改变。在判断淋巴瘤治疗后残留复发灶中,18F-FDG双探头符合探测正电子显像对发现残余或复发病灶诊断灵敏度、特异性及正确度分别为77.6%(38/49)、73.5%(25/34)和75.9%(63/83),均高于CT、MRI检查(P<0.01)。结论在淋巴瘤的临床诊断分期及疗效评估方面,18F-FDG双探头符合探测正电子显像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18F—FDGPET/CT显像对恶性淋巴瘤的临床分期和疗效评价方面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9例PET/CT显像结果诊断为恶性淋巴瘤的初诊患者,并对17例治疗前后的PET/CT显像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病理证实54例为恶性淋巴瘤(非霍奇金淋巴瘤44例,霍奇金淋巴瘤10例),PET/CT显像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100%、915%0、915%。其中11例(204%)的临床分期得到上调,并改变了5例(9.3%)的治疗方案。^18F—FDO-PET/CT显像与骨髓穿刺结果基本一致。对照研究中I7例中的6例示病灶处于抑制状态,11例示肿瘤残存或新发阳性病灶。结论^18F—FDGPET/CT显像在恶性淋巴瘤的临床分期及疗效评价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有助于残余病灶性质的鉴别。  相似文献   

9.
PET-CT在诊断卵巢癌复发和转移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PET-CT在诊断卵巢癌复发和转移中的作用。方法:对12例卵巢癌术后患者行^18F-FDGPET-CT全身及盆腔显像,并与同期B超、ECT及CA-125进行比较。结果:PET-CT检查7例患者(CA-125示6例升高,1例正常)共发现25处盆腹腔异常高代谢灶,经病理证实全部为复发或转移,阳性预测值为100%。同期B超、ECT发现5例共16处病灶,PET-CT发现了多个B超漏诊的0.5~1.5cm微小癌灶。此外,有2例B超阴性,PET-CT发现多处复发或转移灶;5例PET-CT、B超均未发现异常且CA-125正常,随访6个月~1年未见复发征象。结论:PET-CT作为一种无创性检查能够早期诊断、准确定位卵巢癌的复发或转移,且能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0.
用本室制备卵巢癌单克隆抗体COC 183 B_2,按武汉生物制品所治疗用单抗要求;经~(131)I标记,按腹腔及皮下注射,分别应用于13例患者。腹腔注射组中,8例显像情况与手术所见完全符合。3例原发卵巢癌均显像,1例Krukenberg瘤转移卵巢不显像,另4例不显像者均为良性肿瘤;皮下注射组中只1例卵巢粘液性囊腺癌术后化疗后锁骨上淋巴结转移未显像,而瘤组织与COC 183 B_2免疫组化染色亦阴性。T/NT比值5.35~13.7,提示此单抗可用作放免显像、肿瘤定位,鉴别诊断、临床分期及追踪检测等。  相似文献   

11.
腹膜后淋巴结清扫在卵巢上皮癌治疗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卵巢上皮癌腹膜后淋巴结清扫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89例卵巢上皮癌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Log-ranktest进行差异性检验,Cox风险比例模型进行预后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早期卵巢上皮癌行腹膜后淋巴结清扫并不能提高生存率(P〉0.05);晚期卵巢上皮癌行腹膜后淋巴结清扫能提高患者的生存率(P〈0.05);卵巢上皮癌腹膜后淋巴结清扫组中残余灶〈2cm的生存率高于残余灶≥2cm的患者(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临床期别、残余灶、腹膜后淋巴清扫和化疗疗程是卵巢癌上皮癌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虽然腹膜后淋巴结清扫可以改善卵巢癌患者生存率,但是建议有选择的进行。对残余灶≥2cm的卵巢上皮癌患者,行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是没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2.
卵巢癌特异性转移因子的制备与鉴定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目的:为了卵巢癌手术后免疫治疗的需要,我们用透析法从用癌组织免疫的山羊脾及淋巴结制备了卵巢癌特异性转移因子(STF)。方法:按中国药典及白细胞粘附抑制试验(MTT法)对STF的理化性质和免疫学性质进行了检测和鉴定。结果:所制备的卵巢癌STF符合转移因子质量具有对卵巢癌细胞抗原的特异性。在15例卵巢癌病人的临床应用中,未发现任何毒副反应。结论:用该法制备的卵巢癌STP,可以安全地应用于卵巢的癌的免疫  相似文献   

13.
对46例疑诊为卵巢恶性肿瘤患者进行了腹水或肿瘤组织的染色体和细胞学检查、血清与欧立许醛试剂的显色反应和血清乳酸脱氢酶测定。在此46例中,32例最后确诊为卵巢恶性肿瘤,其余均证实为盆腔良性病变。染色体、细胞学、血清显色反应和血清乳酸脱氢酶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86.96%、82.61%、70.0%和64.26%。分析表明染色体检查最为可靠,且如染色体和细胞学检查同为阳性时,卵巢癌的诊断即可确立。  相似文献   

14.
报告48例卵巢癌细胞减灭术的治疗效果,并对手术的有关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认为卵巢癌细胞减灭术是治疗卵巢癌的主要手术方式,其目的在于最大限度地切净大块癌瘤及其播散的病灶。除极早期(Iai)病例外,通常手术范围应包括全子宫、双附件、大网膜和阑尾,使残留癌灶尽量<2cm。被卵巢癌累及、浸润的盆、腹腔器官,膀胱、横膈等亦需切除以达到理想的癌细胞减灭的要求。手术的应用同时清除盆、腹腔淋巴结。第二次探查术具有诊断和治疗的双重价值应该提倡。探查同时进行的再次细胞减灭术,可以改善患者预后,延长存活时间,同样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应用CA125及CEA抗原联合检测对卵巢肿物的良、恶性进行回顾性评价,探讨卵巢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方法。方法:共收治296例卵巢肿瘤病人,其中,164例是良性肿瘤、132例为恶性肿瘤患者。分别以病人术前CA125水平、CEA值和超声检查结果作为对卵巢肿瘤良、恶性程度预测的指标,比较其敏感性、特异怀和阳性预测值。结果:CA125和CEA联合检测,其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均高于单独CA125或CEA检测,相对阳性率可提高至93.20%。结论:卵巢肿瘤病人血清CA125和CEA联合检测指标确定肿瘤的良、恶性程度较其他方法更为准确、可靠,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运用螺旋CT评价卵巢转移性肿瘤的手术可切除性 ,以帮助制订卵巢转移性肿瘤的治疗方案。方法 :回顾性分析 2 4例手术病理或临床追踪证实为胃肠来源的卵巢转移性肿瘤的CT资料 ,对各种转移灶影响手术难度的不同CT表现与实际治疗方法、手术难度与生存时间进行比较 ,以提出螺旋CT在卵巢转移性肿瘤患者选择治疗方案时的价值。结果 :卵巢转移性肿块累及周围血管、与周围脏器粘连及腹膜广泛转移 ,特别是形成腹膜肿块或腹膜粘连者均增大手术难度 ,生存时间短 ;而卵巢转移性肿块血供多少及淋巴结转移对手术难度影响不大 ,但影响生存率。结论 :螺旋CT能准确显示转移灶和大部分原发灶 ,并对卵巢转移性肿瘤的可切除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血清恶性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对卵巢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比色法测定了35例卵巢癌患者及25例卵巢良性肿瘤患者TSGF含量。结果 卵巢癌组患者血清。TSGF水平明显高于卵巢良性肿瘤组;卵巢上皮癌组患者血清TSGF水平高于其他类型卵巢癌;有腹水组及Ⅲ-Ⅳ期卵巢癌血清TSGF水平明显高于Ⅰ—Ⅱ期及无腹水组。结论 TSGF 可作为卵巢癌尤其是卵巢上皮癌诊断及病情监测新的标记物。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CT诊断卵巢癌肝周转移的表现及准确性进行研究。方法以45例手术治疗的卵巢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所有患者的CT结果,记录是否存在肝周转移,并分析转移特点。以最后病理检验结果作为最终判断标准。结果 45例卵巢癌患者,有18例、25处肝周转移,其中2处肝实质被侵蚀。肝周转移灶CT检查结果与手术和病理结果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螺旋CT能够准确的判定卵巢癌远处转移情况,为临床医生制定合理的临床治疗方案提供依据,尤其是对于卵巢癌肝周转移的患者。  相似文献   

19.
PTEN/MMAC1/TEP1phosphotaseandtensinho-mologuedeletedonchromosome10/mutatedinmultipleadvancedcancers/TGF-βregulatedandepit-helialcellenrichedphosphatase1mapstohumanchro-mosomesubband10q32.3andencodesadualspecificproteinphospholipidphosphatasethatisinvolvedinavarietyofsignaltransductionpathways.1PTENin-hibitsshc'sphosphorylationandthereforeblockstheactivationoftheRas/MAP-kinaseMAPKpathwayhe-nceexplainingthetumorsuppressiveeffectofPTEN.2AnothermechanismofPTENisdephosphorylationandina…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联合检测患者血清中的人附睾蛋白4(HE4)和癌抗原125(CA125),建立一种简单、有效的卵巢肿瘤患者风险预测模型。方法采用化学发光微粒子法(CMIA)测定257例女性血清的CA125、HE4水平,其中盆腔肿瘤患者按术后病理结果分为良性病变组111例和卵巢癌组53例;体检健康女性93例作为正常对照。对所有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并通过预测公式分别计算绝经前、后妇女患卵巢癌的风险。结果卵巢癌组CA125和HE4水平明显高于良性病变组和正常对照组(P<0.01);而相比正常对照组,良性病变组CA125水平稍有升高(48.2±127.0 vs 15.9±22.0IU/ml,P>0.05),HE4水平几乎没有变化(47.5±11.0 vs 42.6±8.0pmol/L,P>0.05)。绝经前组77例良性患者中67例被预测为低风险人群,预测特异性为87%;而35例卵巢癌病人有29例被预测为高风险患者,预测敏感性为82.9%;同理,绝经后组34例良性患者中27例被预测为低风险人群,预测特异性为79.4%,而18例卵巢癌病人有15例被预测为高风险患者,预测敏感性为83.3%。结论该模型综合利用血清CA125和HE4水平,成功将83%的卵巢癌患者归类为高风险人群,是临床上辅助卵巢肿瘤诊断、监测和术后风险预知的较好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