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自体游离空肠移植重建喉咽及颈段食管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研究1999年8月~2006年8月共进行的9例喉咽和(或)颈段食管肿瘤切除、自体游离空肠移植食管和(或)喉咽重建术病例。总结手术适应证的选择、手术方法、围手术处理方法及手术效果。结果9例患者移植游离空肠全部存活,无咽瘘、颈部感染或吻合口狭窄等颈部并发症。2例成功保留喉功能。9例患者最长随访时间37个月,最短22个月。1例患者术后22个月时发现舌根部肿瘤复发,经放射治疗后好转,术后25个月失访。1例患者术后17个月因肿瘤复发死亡。其余7例存活,无吞咽困难,未见肿瘤复发。结论正确的适应证选择,合理的围手术期处理,以及熟练的小血管吻合技术是游离空肠移植重建喉咽和颈段食管,治疗晚期喉咽癌、颈段食管癌成功的保证;再次证明,游离空肠移植重建喉咽和颈段食管不仅为肿瘤完全切除并一期重建提供技术保障,还能提高患者的无瘤生存率和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管状胃上提术在下咽颈段食管癌术中的应用,并分析其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5例下咽颈段食管癌术患者行管状胃上提术的临床资料,其中下咽颈段食管癌初发者4例,复发者1例。结果 患者采用胸腔镜辅助下管状胃上提术4例,达芬奇机器人辅助下管状胃上提术1例。保留喉功能全咽全食管切除2例,喉全切+全咽+全食管切除3例;术后病理为鳞状细胞癌4例,腺癌1例;术后一过性胸腔瘘1例,术后放疗后咽瘘1例;术后1个月内全部恢复经口饮食。随访6~44个月,死亡3例(术后6个月因肺转移癌肺出血死亡1例,术后13个月因局部复发并发心衰死亡1例,术后44个月因食管、肺转移并发恶液质死亡1例);带瘤生存2例(术后1年肺转移1例,术后3个月颈淋巴结转移、术后11个月腹腔淋巴结及肾上腺转移1例)。结论 下咽颈段食管癌恶性程度高,腺癌少见,胸腔镜或达芬奇机器人辅助下咽颈段食管癌术中管状胃修复术在围手术期并发症可控,值得推荐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晚期喉咽癌侵犯颈段食管患者的围手术期处理方法。方法 :侵犯颈段食管的 7例喉咽癌患者中 ,6例行一侧功能性颈廓清 ,喉下咽全切除 ,颈段食管剥脱 ,胃上徙 ,胃咽吻合术 ;1例行一侧根治性颈廓清 ,喉下咽全切除 ,颈段食管剥脱 ,胃大部切除 ,结肠上徙 ,结肠残胃、结肠咽吻合术。术中 5例切除一侧甲状腺。结果 :术后并发胃咽吻合口瘘 1例 ,急性肾功能衰竭 1例 ,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呕吐及其他消化功能不适 ,经治疗顺利度过围手术期。结论 :加强晚期喉咽癌侵犯颈段食管患者的围手术期处理 ,可使患者顺利接受术后放疗等综合治疗 ,提高肿瘤的治愈率和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颈段食管癌的外科治疗方法及保留喉功能手术治疗的意义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治疗颈段食管癌患者16例的临床资料,手术方式中,喉及喉咽全部切除食管内翻拔脱管状胃代食管术12例;喉及喉咽全部切除+颈段食管切除气管代食管术1例;部分下咽+颈段食管切除喉气管瓣代食管术1例;保留喉的食管内翻拔脱管状胃代食管术2例。均同期行双侧颈廓清术。结果:无手术死亡,手术切除率100%。术后并发肺部感染2例,吻合口瘘2例,吻合口狭窄2例,心功能衰竭1例,失访3例。喉功能保留率12.5%。3年生存率30.7%,5年生存率23.1%。结论:颈段食管癌可行非开胸食管内翻拔脱术切除肿瘤,以管状胃、喉气管瓣修复食管缺损,根据肿瘤所在部位及侵及范围,尽可能保留喉功能。  相似文献   

5.
喉癌下咽癌患者下咽及颈段食管术后缺损的修复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喉癌下咽癌患者下咽或下咽及颈段食管术后缺损的修复方法。方法 :对保留喉功能的下咽术后缺损 9例 (伴颈段食管部分切除 3例 ,颈段食管癌行食管全切除 1例 ) ,用胸大肌肌皮瓣修复 4例 ,直接修复 4例 ,胃咽吻合术 1例。不保留喉功能 2 0例 (伴颈段食管部分切除 2例 ) ,舌瓣修复 16例 ,喉组织瓣 2例 ,胸大肌肌皮瓣与胸骨舌骨肌筋膜瓣联合重建下咽 2例。结果 :术后 8例Ⅰ期恢复吞咽及喉功能 ,1例下咽狭窄 ,Ⅱ期行残喉切除。余 2 0例中 16例Ⅰ期恢复吞咽功能 ,1例下咽狭窄经扩张进食 ,3例咽瘘 ,其中 1例咽瘘行Ⅱ期胃咽吻合术。 1、3及 5年的生存率分别为 92 %、6 4 .7%和 4 6 .2 %。结论 :保留喉功能的下咽或下咽及颈段食管缺损可直接修复或采用胸大肌皮瓣修复 ,不保留喉功能者 ,可采用舌瓣、胸大肌皮瓣修复或咽胃吻合术。肌皮瓣和肌筋膜瓣联合重建全下咽易引起下咽狭窄或咽瘘  相似文献   

6.
报告2例下咽、喉及颈段食管癌病人,手术切除后以游离空肠和吻合血管技术重建颈段食管的结果。2例术后一期愈合,完全恢复吞咽功能。其中1例术后8年健在,1例术后二个月死于心肌梗塞。认为游离空肠是重建颈段食管的较理想的移植材料。  相似文献   

7.
游离空肠移植重建颈段食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告2例下咽、喉及颈段食管瘟病人,手术切除后以游离空肠和吻合血管技术重建颈段食管的结果。2例术后一期愈合,完全恢复吞咽功能。其中1例术后8年健在,1例术后二个月死于心肌梗塞,认为游离空肠是重建颈段食管的鞍理想的移植材料。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颈段食管癌手术喉功能保留的适应证和咽食管重建方法, 以及胃咽吻合术误吸并发症的原因和防治措施.方法:9例保留喉功能的颈段食管癌手术患者,其中单纯颈段食管癌2例,颈段食管癌侵犯下咽部6例,颈胸段食管重复癌1例.喉功能保留:全部喉功能保留8例,部分喉功能保留1例.下咽-食管重建:胃咽吻合7例,游离前臂皮瓣1例, 胸大肌皮瓣1例.结果:喉功能恢复良好4例,中等2例,差3例.胃咽吻合术7例均发生不同程度的胃液反流、咳嗽反射暂时性消失和误吸,5例发生声带麻痹;吻合口越高,误吸程度越重.游离前臂皮瓣移植术1例死于大出血.胸大肌皮瓣转移术1例虽能恢复良好的喉功能,但6个月后发生吻合口狭窄.结论:单纯颈段食管癌和颈段食管癌向上侵犯下咽部1 cm以内的患者适宜行全部喉功能保留手术;而颈段食管癌向上侵犯下咽部部1 cm以上的高龄患者不宜行全部喉功能保留手术,可行部分喉功能保留手术或不保留喉功能手术.胃咽吻合术误吸并发症的发生与咽-食管吞咽功能障碍和喉防误吸功能障碍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颈段食管癌的外科治疗方法和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手术治疗颈段食管癌患者46例的临床资料,男31例,女15例;年龄41~82岁,平均67.5岁。喉气管瓣代喉咽及颈段食管手术5例;游离肌皮瓣代颈段食管术4例;带血管蒂游离空肠代食管术2例;非开胸食管内翻拔脱术35例:喉及喉咽全部切除食管内翻拔脱胃代食管21例,结肠代食管1例;保留喉的喉咽部分切除食管内翻拔脱胃代食管9例,结肠代食管4例。结果无手术死亡。术后早期出现并发症:颈部切口感染2例,吻合口瘘3例,吻合口狭窄5例,喉返神经损伤2例;术后长期食管反流19例。5年生存率28.7%。结论对颈段食管癌的外科手术治疗,需根据肿瘤所在的部位、侵及的范围及淋巴结转移的情况等选取具体的手术术式。  相似文献   

10.
广泛性食管腐蚀伤后,用结肠代食管手术治疗时,常遇到食物返流及吻合口狭窄问题。为此作者设计了一种Y型咽-结肠双吻合术,通过6例的实践,效果良好。方法:根据颈段食管管腔情况,有两种方式可供选择。(1) Y型食管-咽-结肠切开双吻合,适用于有一段颈段食管通畅度良好的病例,上方为咽侧切开与上提的结肠断端行侧-端吻合,下方为颈段食管断端与结肠侧壁行端-侧吻合;(2) Y型咽-结肠双吻合,适用于颈段食管闭锁的病例,上面的吻合口为咽壁与结肠断端的侧端吻合,下面的吻合口为下咽断端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部分下咽、全食管切除,左梨状窝-胃(结肠)吻合治疗颈段食管癌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 自1987年11月~2001年5月采用非开胸行部分下咽、全食管切除,治疗颈段食管癌16例,其中左梨状窝-胃吻合12例,梨状窝-结肠吻合4例。12例作左侧颈淋巴结清扫,4例作双侧颈部淋巴结清扫。结果 术后轻度返流1例,胃壁坏死1例,吻合口瘘1例。无喉返神经损伤,无手术住院死亡。3年生存率为42.9%(6/14)。结论 部分下咽、全食管切除,左梨状窝一胃(结肠)吻合是治疗颈段食管癌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胸大肌肌皮瓣卷筒在晚期喉咽及颈段食管肿瘤切除术后环周缺损修复中应用的可行性及远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12月至2008年10月对30例头颈鳞癌原发灶肿瘤切除后出现下咽和颈段食管环周缺损的患者选择行胸大肌肌皮瓣卷筒修复的临床资料.其中下咽癌22例,颈段食管癌7例,喉癌术后放疗后复发累及下咽1例.术前接受放疗者5例,外院手术后复发者3例.采用全喉全下咽切除者12例,全喉全下咽切除颈段食管切除者18例,均行胸大肌肌皮瓣卷筒修复.结果 术后咽瘘4例,其中2例有术前放疗史,2例有糖尿病史,均换药治愈.2例患者出现吻合口狭窄,均位于口咽部上吻合口处,经反复扩张后缓解,术后吞咽功能均恢复.全部患者均进行随诊,术后随访时间8~56个月,中位随访时间18个月.以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1年及3年生存率分别为71.4%及42.5%.结论 胸大肌肌皮瓣卷筒修复晚期咽喉及颈段食管肿瘤切除后的下咽和颈段食管环周缺损效果可靠.可用于放疗及手术后复发肿瘤切除后环周缺损的修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下咽、颈胸段食管多原发癌(multiple primary carcinoma,MPC)在胸腔镜辅助下行全喉、下咽、食管切除并管状胃重建一期手术的应用及疗效。方法 胸科组行胸腔镜辅助下分离食管及纵膈淋巴结清扫后开腹行管状胃成形,头颈组行颈部淋巴结清扫、全喉下咽切除、咽胃吻合术。术后常规补充放化疗。结果 本组全部病例均一期完成手术,肺部感染3例,胸腔积液2例、气管撕裂1例;无吻合口瘘及围手术期死亡病例;3年生存率63.6%,5年生存率50.0%。结论 下咽癌应常规行胃镜检查以免MPC的漏诊;胸腔镜辅助下全喉、下咽、食管切除并管状胃重建术可一期完成以往分次手术难以完成的手术治疗,有效提高下咽颈胸段食管多重癌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胃管状成形术在晚期下咽及颈段食管癌切除术中的修复应用价值.方法 分析四川省肿瘤医院头颈外科2004年11月-2008年12月42例全下咽及颈段食管切除的患者予以胃管状成形后修复.结果 42例患者无围手术期死亡,无胃坏死、血胸等重大并发症.发生颈部吻合口瘘2例,吻合口狭窄2例,无胸胃综合征及严重反流性食管炎发生,所有患者恢复吞咽功能,正常进食.随访0.5~4年,中位随访时间为26个月.1年和3年生存率分别为74.3%和48.3%.结论 胃管状成形用于全下咽及颈段食管癌切除修复,更加符合食管生理,缩小了胃的容积并延长了长度,减少胸胃内食物的潴留,减少对心肺的压迫及胸胃综合征的发生,并可直接吻合于舌根等较高的平面,为晚期下咽及颈段食管癌提供了一种简便可靠的修复方法 .  相似文献   

15.
基于喉切除术后气管食管分流手术有成功的语言效果,一种Ⅰ期气管空肠分流手术被采用对晚期下咽癌行咽喉食管切除术和游离空肠重建术后病人发音重建。共对三个下咽癌病人施行了这种手术获得了较为满意的发音效果。就发音强度、频率和气流率等进行了测量。手术过程:咽喉食管切除术及颈扩清术后,移植一段10~14cm的带血管弓的近端空肠,空肠动脉与颈横动脉吻合;静脉与颈外静脉吻合在上段气管后壁做一个2×2cm的气管瓣,用作气管空肠流分结构。空肠与下咽和食管吻合好后,自气管瓣的中线位垂直切开一个长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下咽颈段食管癌手术后组织缺损的修复方法.方法12例下咽、颈段食管癌行部分喉、下咽、颈段食管切除术后,应用健侧无软骨的喉气管复合组织瓣修复下咽和颈段食管缺损.结果10例患者切口一期愈合,2例切口感染并发咽瘘,1例术后1年死于肺转移.11例术后1月内恢复了吞咽功能,另1例行二期咽瘘修补术,效果满意.经随访1年、3年生存率分别为91.6%(11/12)和58.3%(7/12).结论喉气管复合组织瓣修复下咽和颈段食管缺损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易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法修复重建下咽颈食管环周缺损的适应证,对不同方法的优缺点进行比较。方法对1993年6月至2006年6月期间收治的72例下咽颈食管区肿瘤进行手术切除,并根据肿瘤切除术后缺损的范围,采用胸大肌肌皮瓣、喉管、游离空肠、游离前臂皮瓣和胃上提咽胃吻合5种方法对肿瘤切除术后所致的下咽颈食管环周缺损进行一期修复重建,并重点对所有患者术后的吞咽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观察和客观评估。结果胸大肌肌皮瓣修复重建31例,喉管代下咽颈食管8例,游离空肠移植12例,游离前臂皮瓣移植4例,胃上提咽胃吻合术17例。其中15例患者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并发症,包括创口感染、咽漏、皮瓣部分坏死、胃壁部分坏死和食管吻合口狭窄等,除1例死亡外,其他患者经处理全部治愈。本组患者术后吞咽功能恢复满意,除2例食管吻合口狭窄患者可以进半流食外,其余患者均恢复了正常的进食功能。平均随访时间为1.6年,术后2年生存率为45.3%。结论下咽颈段食管癌切除术后所致的环周缺损可依据缺损的范围和患者的情况选择不同的修复方法,只要适应证掌握得当均可获得满意的修复重建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分析晚期喉癌下咽癌术后的舌部、咽喉部、颈段食管及颈部皮肤等组织缺损的修复经验。方法2005年1月~2012年12月共手术治疗喉癌、下咽癌患者177例,男147例,女30例。年龄42~75岁,中位年龄51岁。其中首次治疗的IV期喉癌49例、IV期下咽癌44例、复发喉癌55例和复发下咽癌29例。原发灶切除:全喉+全下咽切除88例,全喉+全下咽+舌根切除29例,全喉+全下咽+颈段食管切除33例,全喉+全下咽+颈段食管切除+颈部皮肤切除26例,全舌+全下咽+全喉+颈段食管切除+颈部皮肤切除1例。缺损类型及修复材料:下咽近环周缺损120例患者行单一皮瓣修复,其中颏下皮瓣25例、胸大肌肌皮瓣53例、股前外侧皮瓣42例。下咽环周缺损57例患者行单一皮瓣修复下咽环周缺损15例,包括股前外侧皮瓣9例和胸大肌肌皮瓣6例;行游离空肠瓣修复下咽环周缺损合并口咽、颈段食道缺损者21例;联合应用游离空肠瓣、胸大肌肌皮瓣或(和)股前外侧皮瓣修复下咽环周缺损合并舌、口咽、颈段食道缺损或(和)颈部皮肤组织缺损者10例;采用胃上徙管胃成形修复下咽合并全食道缺损11例。术后放疗95例,组织瓣无放射性坏死。结果一次手术成功率92.1%(163/177);修复瓣坏死14例患者行再次修复手术成功,包括空肠4例,另一侧胸大肌皮瓣6例,另一侧游离股前外侧皮瓣4例。咽瘘经换药后愈合6例。无手术死亡病例。咽部及造瘘口复发13例(再手术7例,放化疗6例),食管二重癌5例予以放化疗,颈部淋巴结复发17例(再手术9例,放化疗8例)。肺转移6例,肝转移2例,多个远处转移4例,局部复发并远处转移7例。局部复发死亡23例,远处转移死亡12例。全组3年生存率50.4%;5年生存率39.4%。结论①晚期和复发的喉癌及下咽癌术后软组织缺损,需根据患者的缺损范围和身体状况选择自体修复材料;②复杂的多重组织和器官的缺损需要用多种自身材料叠加修复以重建上消化道;③密切观察游离组织瓣的血运状况,及早处理坏死的组织瓣并重新修复,以确保伤口尽快愈合。  相似文献   

19.
咽胃吻合术由Ong等 (196 0 )首次报道后 ,经国内外学者多次改进 ,非开胸食管内翻拔脱咽胃吻合术已成为全食管切除重建的经典术式。我科自2 0 0 0年 2月~ 2 0 0 3年 2月应用非开胸食管内翻拔脱咽胃吻合术治疗晚期下咽癌、颈段食管癌及严重食管狭窄 12例 ,取得较好效果 ,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12例中 ,肿瘤患者 11例 ,其中男 9例 ,女 2例 ;年龄 4 2~ 73岁 ,平均 6 2 .4岁。梨状窝及环后区癌侵及颈段食管 5例 ;颈段食管癌 6例 ,其中 1例肿瘤下缘达胸廓入口下 5cm ,另 1例肿瘤与胸廓入口周围组织粘连。根据 1987年UICC的TN…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下咽及颈段食管肿瘤切除后组织缺损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对2例以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肿瘤切除术后下咽及颈段食管组织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例患者均进行了下咽及颈段食管切除和重建,无围手术期死亡及皮瓣坏死;无术后咽瘘及食管狭窄发生;术后患者吞咽功能满意,均能进普食,并有较好的食管发声;分别随诊16及41个月,均无瘤生存。结论: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下咽及颈段食管肿瘤切除术后缺损,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功能恢复理想,是下咽及颈段食管组织缺损修复的理想皮瓣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