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了解绵阳市涪城区乙型病毒性肝炎发病的流行病学特征,探讨乙型病毒性肝炎监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为制订乙型病毒性肝炎预防与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2005~2018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网络直报的乙型病毒性肝炎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 2005~2018年涪城区共报告乙型病毒性肝炎8 580例,年均发病率为97.52/10万,2005年乙型病毒性肝炎发病率为147.67/10万,2018年乙型病毒性肝炎发病率为87.56/10万,各年度乙型病毒性肝炎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005~2018年乙型病毒性肝炎发病呈逐年下降趋势。全年各月均有发病,主要集中在3~11月,占发病总数的80.38%;城区发病率(111.86/10万)高于乡镇(78.52/10万)(P0.01)。男性发病率(125.64/10万)高于女性(68.87/10万)(P0.01),男女比为1.86∶1;发病年龄以20~59岁为主,占发病总数的76.22%,20岁以下发病例数仅占发病总数的2.67%;职业以农民和民工为主,占发病总数的26.83%。结论绵阳市涪城区乙型病毒性肝炎发病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2005~2018年绵阳市涪城区丙型病毒性肝炎的流行特征,为制定丙型病毒性肝炎防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05~2018年绵阳市涪城区2 342例丙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2005~2018年绵阳市涪城区丙型病毒性肝炎年均发病率为26.62/10万(2 342/8 798 643)。不同年份发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发病呈上升趋势。不同年龄组发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年龄发病呈上升趋势。职业以农民和民工为主,占发病总数的41.84%(980/2 342);全年各月均有发病,无季节性分布高峰(r=0.04,P0.05);乡镇发病率高于城区发病率(P0.01);男性发病高于女性(P0.01)。结论绵阳市涪城区丙型病毒性肝炎发病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遂宁市船山区病毒性肝炎发病特征,为制定病毒性肝炎预防与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遂宁市船山区2004~2008年病毒性肝炎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04~2008年遂宁市船山区共报告病毒性肝炎16891例,总发病率为515.56/10万。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各年间病毒性肝炎发病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χ2=113.50,P〈0.01)。型别以乙型肝炎为主(15509例),占91.82%;季节以5~8月发病较高,占40.23%(6796/16891);发病年龄最小8个月,最大85岁,以青壮年(15~39岁)为主(10180例),占60.27%;职业以农民为主(9958例),占58.95%;男性发病高于女性,男女比为1.84∶1。结论船山区病毒性肝炎发病率近2年有所下降,但仍处较高水平,应加强预防接种为主导的综合性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江油市病毒性肝炎发病特征,为制订病毒性肝炎预防与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江油市2004-2008年病毒性肝炎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2004~2008年江油市共报告病毒性肝炎9380例,发病率213.20/10万。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各年间发病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1)。型别以乙型肝炎为主(8838例),占94.22%;季节以6~8月发病较高,占48.30%(4052/9380);发病年龄为10个月至83岁,以青壮年(15~39岁)为主(7833例),占83.51%;职业以农民为主(5145例),占54.85%。[结论]病毒性肝炎发病呈逐年上升趋势。在重点人群中开展甲肝、乙肝疫苗的接种、加强预防接种为主导的综合性防治措施是控制甲、乙型肝炎疫情发生与流行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江油市病毒性肝炎发病特征,为制订病毒性肝炎预防与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江油市2004~2008年病毒性肝炎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2004~2008年江油市共报告病毒性肝炎9 380例,发病率213.20/10万。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各年间发病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型别以乙型肝炎为主(8 838例),占94.22%;季节以6~8月发病较高,占48.30%(4 052/9 380);发病年龄为10个月至83岁,以青壮年(15~39岁)为主(7 833例),占83.51%;职业以农民为主(5 145例),占54.85%。[结论]病毒性肝炎发病呈逐年上升趋势。在重点人群中开展甲肝、乙肝疫苗的接种、加强预防接种为主导的综合性防治措施是控制甲、乙型肝炎疫情发生与流行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2005-2020年北京市通州区病毒性肝炎流行特征和时空分布特征,为病毒性肝炎防制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2005-2020年北京市通州区病毒性肝炎报告病例数,描述其时间、地区及人群分布等流行特征,利用GeoDa1.18.0软件分析全局空间自相关和局部空间自相关Moran’s I系数,利用SaTScan10.0.2软件进行时空聚集性扫描分析。结果 2005-2020年北京市通州区共报告病毒性肝炎病例9 784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51.99/10万,报告发病率呈逐年下降趋势(APC=-4.00%,t值=-2.85,P<0.01)。病原学分型以乙型肝炎为主(71.78%),病例分类以慢性为主(73.49%);男性5 726例(58.52%),女性4 058例(41.48%);20~59岁占76.21%;职业分布以家务及待业(26.63%)、农民(21.16%)、离退人员(13.28%)为主;报告发病率居前3位的乡镇分别为新华街道(84.15/10万)、梨园镇(72.17/10万)和宋庄镇(62.36/10万)。2005-2020年北京市通州区病毒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彭阳县20年甲型病毒性肝炎(简称甲肝)流行病学特征,为今后制定防控策略和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1990-2009年彭阳县甲型病毒性肝炎的发病特点,数据分析采用χ2检验。结果 1990-2009年彭阳县甲肝发病率虽上下波动但总体呈上升趋势,每35年出现1个发病高峰。秋冬季发病高峰逐渐由冬季高峰月为主向秋季高峰月为主前移;发病率较高的乡镇以地理、经济、交通条件较好的南部乡镇为主;发病年龄构成以519岁各年龄组为主,平均占56.87%,呈519岁组发病逐年上升,04岁和≥20岁以上年龄组发病逐年下降趋势,即单峰型发病年龄高峰更加突起,男性发病高于女性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5.92,P<0.01);发病职业构成比前5位是学生(45.39%)、农民(33.49%)、散居儿童(12.43%)、干部职员(2.37%)、幼托儿童(1.58%),呈学生发病逐年上升,其他人群发病下降趋势。结论甲型病毒性肝炎在彭阳县每年都居病毒性肝炎发病数首位,已成为危害当地人民健康的最主要疾...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江油市病毒性肝炎发病特征,为制订病毒性肝炎预防与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江油市2004~2008年病毒性肝炎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2004~2008年江油市共报告病毒性肝炎9 380例.总发病率213.20/10万.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各年间病毒性肝炎发病率有差异(x2=1 700.34,P<0.01).型别以乙型肝炎为主(8 838例),占94.22%;季节以6~8月发病较高,占48.30%(4 052/9 380);发病年龄最小10个月,最大83岁,以青壮年(15~59岁)为主(7 833例),占83.51%;职业以农民为主(5 145例),占54.85%;男性发病多于女性,男女比为1.86:1.[结论]有计划地在重点人群中开展甲肝、乙肝疫苗的普种等综合防治措施是控制甲肝、乙肝暴发和流行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合肥市1997~2005年病毒性肝炎发病情况和流行规律。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和相关回归分析方法。结果合肥市1997~2005年共发生病毒性肝炎24562例,死亡66例,年平均发病率62.64/10万,年平均死亡率0.17/10万,发病率呈逐年下降的趋势。甲型肝炎呈直线下降趋势,发病率与接种率呈高度负相关(r=-0.851,P<0.01);乙型肝炎呈稳中略降的趋势,但15岁以下乙肝的发病率下降明显并与乙肝疫苗接种率呈高度负相关(r=-0.832,P<0.01);丙肝和戊肝呈上升趋势。结论使用疫苗能有效降低甲肝和15岁以下儿童乙肝的发病率。在使用疫苗的同时有针对性地采取防控措施是降低病毒性肝炎发病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了解安岳县病毒性肝炎发病情况,掌握其流行特征,为今后制定病毒性肝炎预防与控制措施提供有效依据。方法运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安岳县2007-2011年报告的病毒性肝炎病例的一般流行病学特征,人群分布、时间分布及地区分布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7-2011年安岳县共报告病毒性肝炎8 458例,年均发病率106.55/10万。发病率呈逐年下降趋势,各年间病毒性肝炎发病率总的说来有差异(χ2=239.03,P0.01)。病毒性肝炎发病以乙型肝炎居首,为7 342例(86.81%);甲型肝炎为413例(4.88%)。各月均有发病,月发病维持在700例左右,无明显季节性(r=0.058 9,P0.05)。男性发病多于女性,男女比为2.2∶1。发病年龄主要以青壮年(20~59岁)为主,为5 942例(70.25%),其中30~39岁年龄组的发病最高,为1 647例(19.47%)。职业分布以农民为主5 598例(66.19%),其次为学生发病695例(8.22%)。结论安岳县病毒性肝炎发病略有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许昌市魏都区病毒性肝炎(肝炎)流行特征,为制定和调整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魏都区1999-2008年肝炎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999-2008年.肝炎合计发病3685例.年均发病率为101.65/10万。1999-2005年呈逐年上升趋势.2006-2008年呈逐年下降趋势。年均发病率(/10万).甲肝为4.03.乙肝为78.84,丙肝为13.93,戊肝为0.71。未分型肝炎为5.77;男性为123.16.女性为79.74(P〈0.01);0~9岁、10~19岁、20~29岁、30~39岁、40~49岁、50~59岁、60~69岁、70~79岁、80岁以上岁分别为23.60、57.82、112.61、107.90、128.88、146.49、107.99、135.22、101.55(P〈0.01)。发病高峰.肝炎、乙肝、丙肝、未分型肝炎不明显,甲肝、戊肝为2~4月。[结论]魏都区病毒性肝炎发病的总体上呈上升趋势,甲肝发病率下降,乙肝、丙肝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盐都区病毒性肝炎流行状况,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SPSS12.0软件对1991~2007年盐都区病毒性肝炎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盐都区1991-2007年共报告病毒性肝炎15606例,年均发病率为100.83/10万。随着年份的增加,发病率下降经趋势性卡方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女性别间发病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7年间甲型肝炎得到了有效控制;乙型肝炎发病数自1998年开始下降明显。近年来戊型肝炎发病数和疾病构成比上升。[结论]盐都区采取的以疫苗接种为主导的综合性防治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仍需加强成人急性病毒性肝炎防治;继续在农民等弱势群体推广甲、乙肝疫苗接种,加强急性病毒性肝炎的分型和病人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子长县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发病情况及流行病学特征,评价防治工作效果,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1997-2006年乙肝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997-2006年子长县累积报告乙肝病人638例,年均发病率为27.22/10万,呈逐年上升趋势。年均发病率,男性为34.25/10万,女性为19.63/10万(P〈0.01);0-9岁为17.41/10万,10-19岁为29.37/10万,20-39岁为32.23/10万,40-59岁27.59/10万,60岁以上为19.18/10万(P〈0.01);农村为29.08/10万,城区为22.57/10万(P〈0.01)。638例病人中,农民占47.96%。[结论]子长县乙肝疫情呈大幅度上升趋势,大年龄组儿童和青壮年是高发人群。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泰山区病毒性肝炎(肝炎)流行规律,为制定科学的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2004~2008年泰山区病毒性肝炎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4~2008年泰山区肝炎发病率为59.45/万~102.25/10万,年平均发病率为89.06/10万,不同年份间发病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性为123.73/10万,女性为53.75/10万(P〈0.01);15~39岁的发病率最高为112/10万,其次40岁以上为96/10万,小于15岁为21/10万(P〈0.01);以工人和农民为主,分别占29.04%和25.27%;乙肝占92.45%,甲肝占0.82%,其他型占6.70%。[结论]乙肝是肝炎防治的重点,工厂、农村等人口密集地区为肝炎防治的重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2014-2018年5年间苏州市乙型病毒性肝炎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防治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14-2018年苏州市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流行情况和分布特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4-2018年5年间苏州市共报告乙型病毒性肝炎病例11 929例,死亡1例,年均发病率为22.44/10万,年均死亡率为0.00/10万,年均病死率为0.01%;每年各月均有病例报告,无明显发病高峰期;5年报告发病数前3位的地区为昆山市(3 344例)、常熟市(1 478例)和姑苏区(1 409例);年均发病率前3位的地区为昆山市(40.08/10万)、姑苏区(32.63/10万)和虎丘区(29.28/10万);报告病例中男性8 400例,女性3 529例,男性年均发病率为30.93/10万,女性年均发病率为13.55/10万,男女性别比为2.28∶1,病例人群集中在20~65岁年龄段,占报告病例总数的90.03%;人群分布构成以农民、家务及待业人员、商业服务人员和工人居多。结论现阶段乙型病毒性肝炎仍占据病毒性肝炎的绝大部分,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以青壮年人群发病为主,流动人口多的城镇地区和文化相对落后的农村地区需同等重视乙型病毒性肝炎肝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16.
舟山市2002-2007年病毒性肝炎流行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分析舟山市2002-2007年病毒性肝炎流行特征,为制定病毒性肝炎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舟山市2002-2007年法定传染病报告的病毒性肝炎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2-2007年舟山市共计报告病毒性肝炎6726例,年平均发病率为111.44/10万,最高的2002年为127.75/10万,最低的2004年为103.38/10万,呈逐年稳步下降趋势。乙型肝炎构成比逐年上升至83.95%,而未分型肝炎构成比逐年下降,甲型肝炎和其他血清型在一定范围内波动。20岁以下年龄组报告发病率呈缓慢下降趋势。病例主要集中在20~49岁年龄组,男性多于女性,职业以渔农民为主。结论舟山市病毒性肝炎防制工作在继续巩固甲型肝炎低发病率的同时,重点应加强乙型肝炎的防制工作。要加强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规范乙型肝炎的诊疗和疫情监测,加强乙型肝炎传染源的管理,以降低乙型肝炎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7.
李永民 《职业与健康》2010,26(19):2225-2227
目的了解北京市平谷区2009年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特征及流行趋势,为制定病毒性肝炎的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184例中男性120例,占65.22%;女性64例,占34.78%;男女性别之比为1.88∶1。60岁~组男性发病率最高,发病率为58.07/10万。肝炎型别构成比以乙型肝炎(乙肝)为主占78.8%。职业分布以农民发病最高,构成比为58.7%。时间以1月份最高,发病率为11,18/10万,冬春季高峰较明显。结论小年龄组发病率低说明甲(乙)肝疫苗接种产生效果,今后防治重点仍应放在农村,加大宣传力度,积极推广甲肝疫苗及乙肝疫苗的接种工作,做好个案调查及集体单位首发病例的调查处理,以降低病毒性肝炎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绵阳市涪城区2005~2010年淋病和梅毒的流行情况,为制定相关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2005~2010年涪城区法定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的淋病和梅毒报告疫情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05~2010年,淋病累计发病752例,梅毒累计发病939例,年均发病率分别为19.10/10万和23.85/10万。淋病年均发病率,男性为29.93/10万、女性为7.56/10万(P〈0.01);梅毒年均发病率,男性为23.97/10万、女性为23.72/10万(P〉0.05)。淋病病例中15~59岁人群占94.95%,农民占19.28%,工人占18.62%。梅毒病例中15~59岁人群占87.33%,农民占15.44%,工人占13.10%。[结论]涪城区2005~2010年淋病发病率呈快速下降趋势,梅毒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