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 毫秒
1.
石宝全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8,22(11)
动脉粥样硬化病在血脉,根在脏腑,本虚标实。标实主在痰瘀痹阻,以痰浊为重。祛痰化瘀法可改善临床症状及心电图、调节血脂、抗血小板凝集、稳定并改善斑块、抗血栓及调节前列环素、调节脂质氧化代谢、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 相似文献
2.
我国是乙型肝炎高发区,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高达l亿多人,其中约20%发展成为慢性肝炎。中医药是其主要的治疗手段之一,然而临床上有一部分慢性活动型乙型肝炎顽固难治,与痰瘀胶着有密切关系。笔者采用祛痰化瘀为主治疗该型乙肝12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msis.AS)是一组动脉硬化血管病中常见而最重要的一种。半个世纪以来,AS在欧美发病率逐渐增高,至60年代后期成为流行性常见病。在我国,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膳食结构的改变以及人口老龄化等原因,该病发病率亦呈上升趋势。目前西医治疗AS方法大致有手术治疗和药物治疗,虽然有一定疗效,但由于手术风险大,疗效不肯定,临床应用不多。而长期服用西药可产生毒副作用且复发率较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祛痰利湿化瘀法治疗痰瘀型2型糖尿病的效果.方法 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0例采用祛痰利湿化瘀中药(免煎颗粒)加吡格列酮片治疗,对照组60例单用吡格列酮片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3%;2组治疗后疗效比较P<0.01;2组治疗后总积分比较P<0.01;2组治疗后FPG 2hpG HbAlC水平比较P<0.05.结论 祛痰利湿化瘀中药(免煎颗粒)治疗痰瘀型2型糖尿病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5.
6.
填精化瘀口服液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药理实验显示,填精化瘀口服液具有明显的降低实验动物血清总胆固醇水平、升高血清高密度脂蛋白、降低AI值、改善血液流变学、减少动脉壁硬化面积等作用,是具有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综合效应的有效方剂。 相似文献
7.
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给患者的身心和家庭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影响。目前,西医学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虽然明显,但是不良反应较多。中医学治疗冠心病已有千年的历史,随着研究的不断发展,中医学者普遍认为痰瘀互结是导致冠心病的主要病机,痰瘀同治法治疗冠心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越来越受到中医学者的认可,逐渐成为冠心病研究的热点。该文从中医学对冠心病病因病机的认识和痰瘀同治法治疗痰瘀互结型冠心病的认识,以及痰瘀同治法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三个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9.
目的 通过文献查阅总结中医药治疗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现状.方法 应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检索系统,检索出近十年相关文献,进行汇总、分析、综述.结果 近年对糖尿病AS的中医病机和治法方面进行大量研究,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仍存在不足之处.结论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AS具有独特优势,探索中医药治疗糖尿病AS的机制和规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动脉粥样硬化痰瘀化浊论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动脉粥样硬化本虚标实、痰、瘀为患的基本病机已得到认同,热毒学说也已得到重视.而近年提出的"浊邪"致病的新观点,其论述没有超出火(毒)、湿(浊一痰)、瘀血的传统认识范畴.本文则从"痰瘀化浊"病机角度对浊邪病因病机进行探讨,认为"浊邪"是痰瘀胶结、得热腐而化生之阴邪,既有痰、瘀之特点,又有别于痰、瘀之邪.治疗时,单化痰不能去瘀血之结,独活血不能去痰之滞,故当痰血同治、以泄浊邪为要;且浊邪多兼火毒,浊得火腐而易生变,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容易发生急性冠状动脉事件等.因此,泄浊必兼清火是治浊防变之关键.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中药化痰祛瘀治疗高脂血症的疗效。[方法]采用中药调脂汤加减治疗高脂血症248例,用药2个月,观察治疗前后血脂的变化,并随防6个月。[结果]中药化痰祛瘀治疗高脂血症疗效可靠,无毒副作用,近期及远期疗效均较好,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13.
张显耀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9,23(12)
从痰瘀互结是肿瘤发病的主要病机、痰瘀于肿瘤相关的临床表现、化痰祛瘀法在临床治疗肿瘤的应用等方面论述痰瘀与肿瘤。指出:痰瘀同源,痰瘀互结,应把化痰祛瘀作为基本法则,贯穿治疗全过程。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从胸痹心痛的概念、临床表现、病因病机、辨证论治等论述通脉降浊方治疗胸痹心痛(痰浊血瘀证)。 相似文献
18.
19.
化痰祛瘀法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目的:观察验证化痰祛瘀法(化痰祛瘀协定方)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A)痰瘀痹阻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1例患者随机分为化痰祛瘀协定方治疗组(31例)和益肾蠲痹丸对照组(30例),对比观察两组用药后的治疗效果。结果:化痰祛瘀协定方治疗组治疗RA的临床控制显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61.29%和90.32%,对照组的临床控制显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40.00%和73.33%,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对关节疼痛、肿胀、功能障碍、双手平均握力及痰瘀痹阻证候积分方面都有一定的改善作用,但治疗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并可显著降低血清中HA、IL-6水平,与对照组比较,P<0.05。结论:化痰祛瘀协定方可有效缓解RA患者的关节疼痛、肿胀及功能障碍,提高患者的双手握力,促进受累关节功能的恢复,改善关节滑膜炎症,延缓关节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痰瘀互结证治理论滥觞于《黄帝内经》,其中虽没有提出痰瘀互结之名,但有“汁沫与血相搏”等痰瘀互结的论述;东汉张仲景首先提出了“痰饮”“瘀血”之名,自此,痰瘀互结证治理论进入新的发展期;隋、唐、宋不同时期医家对痰瘀互结证治理论进行了补充与发展,元代朱丹溪明确提出了“痰挟瘀血”,标志着痰瘀互结证治理论的成熟.明清医家继承并发挥了朱丹溪痰瘀互结的思想,将痰瘀互结证分为痰挟瘀血和瘀血挟痰两类,并用痰瘀互结理论解释临床多种疾病.至清代痰瘀互结证治理论已渐臻完善,成为中医理论的组成部分之一.目前“痰瘀互结证”已作为规范证候名使用于临床,是临床各科疑难杂症的重要病机.为提高痰瘀互结证临床诊治水平,今后尚需对痰瘀互结证病因病机、演变规律、辨证方法、生物学基础进行系统研究.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