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阿霉素肾病大鼠肾小管MMP-9, TIMP-1的免疫组织化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 MMP-9)及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1, TIMP-1)在阿霉素肾病大鼠肾小管中的表达变化. 方法:采用大鼠尾静脉单剂量注射阿霉素7.5 mg/kg建立阿霉素肾病模型,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正常对照组、阿霉素肾病组肾组织MMP-9及TIMP-1的表达变化;光镜下观察肾小管间质形态学改变;尿液标本检测尿N -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cetyl-beta-D-glucosaminidase, NAG),β2-微球蛋白(β2-microglobulin, β2-MG), 24 h尿蛋白量的变化. 结果:阿霉素肾病组大鼠肾小管间质损害明显,24 h尿蛋白定量增多,尿β2-MG及尿NAG酶活力升高;肾小管上皮细胞MMP-9的表达明显上调(P<0.05),于第14日达高峰. 肾小管的TIMP-1的表达上调,第14, 28, 56日与同期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 结论:阿霉素肾病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MMP-9, TIMP-1表达异常可能参与肾小管病变的发生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2.
氟伐他汀对阿霉素肾病大鼠系膜基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羟甲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氟伐他汀对阿霉素肾病大鼠肾小球硬化和肾间质纤维化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正常对照、肾病、治疗三组,每组各10只。分2次(间隔15天)尾静脉注射阿霉素(每次3mg/kg)构建肾病慢性病理进展模型。第2次注药后1周,治疗组大鼠予以氟伐他汀10mg/(kg.d)灌胃,于4、8、12、16、20周5个时间点依次各处死大鼠2只留取标本。检测血清肌酐(Cr)、尿素氮(BUN)、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和24小时尿蛋白含量;光镜下观察肾小球和肾小管间质形态学改变;检测肾组织MMP-9、Ⅳ型胶原(ColⅣ)和层粘连蛋白(LN)表达。结果:正常对照组肾小球和肾小管间质有MP-9阳性表达;肾病组第4周即见表达上调,表达量于8周达高峰后逐渐下降。氟伐他汀治疗8周后显著上调MMP-9在肾小球和肾小管间质的表达,与肾病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Ⅳ型胶原在正常肾小管及肾小球基底膜有少量表达,肾病组第4周后表达增高,8周后间质出现Ⅳ型胶原和层粘连蛋白沉积;治疗组肾组织Ⅳ型胶原和层粘连蛋白表达明显低于肾病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氟伐他汀除了通过调脂作用减轻阿霉素肾病大鼠系膜基质的增生外,可能部分通过上调MMP-9在肾组织的表达和增加细胞外基质的降解起到肾脏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缬沙坦对大鼠阿霉素肾病肾小管间质病变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 采用大鼠尾静脉单剂量注射阿霉素7.5mg/kg建立阿霉素肾病模型,雄性Wistar大鼠96只,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阿霉素肾病组、缬沙坦治疗组各32只。于7、14、28、56d4个时间点依次各宰杀8只大鼠留取标本。光镜下观察肾小管间质形态学改变;生物化学方法检测血清肌酐、胆固醇、白蛋白、24h尿蛋白定量;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肾组织TIMP-1、Ⅳ型胶原的表达。结果与肾病组相比缬沙坦治疗组大鼠肾小管间质病变减少,肾组织TIMP-1、Ⅳ型胶原的表达上调减少。结论 缬沙坦对阿霉素肾病大鼠肾小管问质病变具有保护作用,可能通过抑制TIMP-1的表达而实现。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A(3-hydroxy-3-methylglutaryl coenzyme 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阿托伐他汀对高脂兔肾间质纤维化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15只同月龄体重相当的新西兰兔随机分正常对照组、高胆固醇组、阿托伐他汀组3组,每组各5只。对照组:正常饮食;高胆固醇组:接受高脂饮食干预12周;阿托伐他汀组:接受高脂饮食12周加浓度1.5 mg/(kg.d)的阿托伐他汀干预4周。检测血清肌酐(Cr)、尿素氮(BUN)、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和24 h尿蛋白含量;光镜下观察肾小球和肾小管间质形态学改变;通过免疫组化检测肾组织MMP-9、TIMP-1表达。结果正常对照组肾小球和肾小管间质有少量MMP-9阳性表达;高脂组TIMP-1表达上调,MMP-9表达下降。阿托伐他汀治疗4周后显著上调MMP-9在肾小管间质的表达,与高脂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下调TIMP-1在肾小管间质的表达,与高脂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阿托伐他汀除了通过调脂作用减轻高脂肾病兔系膜基质的增生外,可能部分通过上调MMP-9在肾组织的表达,下调TIMP-1在肾组织的表达和增加细胞外基质的降解起到肾脏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川芎嗪对肾间质纤维化大鼠中MMP-9、TIMP-1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川芎嗪对肾间质纤维化大鼠MMP-9、TIMP-1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将32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Shan组、模型组、川芎嗪治疗组、缬沙坦治疗组,并测定术后第14天MMP-9、TIMP-1的表达情况。结果:模型组肾小管间质区域以及肾小管上皮细胞MMP-9、TIMP-1的表达明显增强,川芎嗪治疗组与缬沙坦治疗组都能下调MMP-9、TIMP-1的表达,但两组间无显著差异。结论:川芎嗪通过下调MMP-9、TIMP-1表达,进而减缓肾纤维化的病程进展。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MMP-9/TIMP-1在耱尿病(DM)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的表达,及缬沙坦对其影响.方法 3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10),糖尿病模型组(n=10)和缬沙坦组(n=10).采用腹腔内一次性注射STZ 55 mg/(kg·d)诱导糖尿病模型.缬沙坦组大鼠于糖尿病成模后给予缬沙坦30 mg/(kg·d)灌胃.分别于第8、16周末,每组随机处死5只大鼠,取肾组织HE和Masson染色观察肾小管间质病变;免疫组化法检测肾小管上皮细胞MMP-9、TIMP-1及TGF-β<,1>的表达并作半定量分析.结果 ①与对照组比较,DM模型组大鼠肾小管间质病变显著加重,肾小管上皮细胞的TGF-β,1、MMP-9、TIMP-1表达增强,但MMP-9/TIMP-1比值下降,其MMP-9与TIMP-1表达失调;②缬沙坦组大鼠上述改变的程度显著小于糖尿病模型组.结论 ①MMP-9/TIMP-1失衡可能是DM肾小管间质病变进展的一个因素;②缬沙坦可通过改善MMP-9/TIMP-1失衡,减轻肾小管阃质病变.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Ets-1、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基质金属蛋白酶-1组织抑制剂(TIMP-1)和胶原Ⅲ在实验性顺铂相关性肾病中的表达,并探讨其意义.方法 6周雄性Wistar大鼠被随机分成两组:顺铂组(n=20).顺铂6 mg·kg-1腹腔内单次注射;对照组(n=12),同等剂量生理盐水注射.注射后1、3、7、14 d处死各组动物,每次顺铂组5只,对照组3只.结果 顺铂组在顺铂注射后第3、7、14天出现肾功能不全,在第3、7天肾小管上皮细胞出现变性、坏死、凋亡及间质内炎症细胞浸润,第14天可见明显肾间质纤维化形成.与对照组比较,Ets-1在肾小管间质内的表达在顺铂注射后第3天明显增加(P<0.05),第7、14天则明显减少(P<0.01);MMP-1表达呈现相似形式,顺铂注射后第3日明显增加(P<0.01);而TIMP-1表达在顺铂处理后第1、3天无明显变化,第7、14天则明显增加(P<0.01);MMP-1/TIMP-1在顺铂注射后第1天即明显升高(P<0.01),第3天升高更为明显(P<0.001),第7、14天则明显下降,与顺铂注射后第3天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胶原Ⅲ沉积在顺铂处理后第7、14天则逐渐增加(P<0.05,P<0.01).统计学分析显示,肾小管间质内Ets-1表达同MMP-1的表达呈正相关(r=0.78,P<0.01),同TIMP-1的表达呈负相关(r=-0.639,P<0.01),而同MMP-1/TIMP-1呈正相关(r=0.925,P<0.001).肾小管间质内Ets-1表达与胶原Ⅲ的表达呈负相关(r=0.599,P<0.01);MMP-1/TIMP-1与胶原Ⅲ的表达呈负相关(r=-0.631,P<0.01).免疫双染结果表明,Ets-1阳性肾小管上皮细胞同时具有MMP-1阳性表达;肾小管上皮细胞TIMP-1表达增加处肾间质区域内同时存在胶原Ⅲ大量沉积.结论 Ets-1转录因子可能通过调节MMP-1与TIMP-1酶系统的平衡,对胶原蛋白在肾间质内沉积产生影响,在顺铂相关性肾病基质重塑过程中起关键性作用.  相似文献   

8.
MMP-9与TIMP-1在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结扎大鼠单侧输尿管(UUO)制备的实验性肾纤维化模型梗阻肾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表达的动态变化,探讨MMP-9和TIMP-1在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中的作用。方法将64只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UUO组(n=32),UUO组结扎单侧输尿管,术后3d、7d、14d、21d每组各处死8只大鼠,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梗阻肾组织MMP-9、TIMP-1、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AM)及纤维连接蛋白(FN)的表达。结果UUO术后3d,PAS染色见少量肾小管基底膜(TBM)局灶性断裂。术后7d,TBM断裂程度加重,基底膜断裂的肾小管数增多。术后14d直至术后21d,可见部分TBM增厚、扭曲,基底膜断裂程度和基底膜断裂的肾小管数较7d时略减轻和减少。与假手术组相较,UUO组随着梗阻时间的延长,肾间质中α-SMA、FN、TIMP-1蛋白表达逐渐增多。UUO组术后3d可见MMP-9在肾小管间质有强阳性表达,术后7d达高峰,14~21d呈下降趋势。α-SMA、MMP-9、TIMP-1主要表达于肾小管上皮和肾间质。MMP-9阳性染色面积与α-SMA阳性染色面积、TBM的断裂程度、基底膜断裂的肾小管个数均呈正相关(r分别为0.894,0.854,0.821,P均<0.05)。结论肾小管间质MMP-9和TIMP-1蛋白表达的动态变化影响TBM完整性与ECM堆积。MMP-9与TIMP-1相互拮抗调节肾小管基底膜代谢,参与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影响肾纤维化进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 应用莫索尼定及贝那普利干预阿霉素肾病大鼠,比较二者对肾组织调节肾小管的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基质金属蛋白组织抑制因子-1(TIMP-1)的影响. 方法 大鼠右肾摘除加尾静脉注射阿霉素,随机分为模型组、莫索尼定组、贝那普利组、对照组.12周测血、尿生化指标及血压;光镜及电镜观察肾组织形态学改变;免疫组化检测肾组织MMP-9、TIMP-1蛋白表达;原位杂交测MMP-gmRNA、TIMP-1mRNA表达. 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蛋白尿、血浆NE、Ang Ⅱ水平、血压、肾损害指标均上升;肾组织内MMP-9、TIMP-1蛋白及mRNA表达均明显上调;两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MMP-9蛋白及mBNA进一步上调,生化指标及TIMP-1都被显著抑制.贝那普利较莫索尼定更明显降低蛋白尿及血浆Ang Ⅱ水平. 结论 莫索尼定及贝那普利均通过调节肾组织纤维化具有肾保护作用,部分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交感神经活性.调节细胞外基质降解而起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丹红注射液对单侧输尿管梗阻(UUO)大鼠逆转录病毒E26转录因子1(Ets-1),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表达的影响,初步探讨其抗肾间质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 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A组),UUO(B组),厄贝沙坦[C组,50mg/(kg·d),灌胃]和丹红注射液治疗组[D组,7 mg/(kg·d),腹腔注射].手术后3、7及14d留取标本.RT-PCR测Ets-1 mRNA含量;免疫组织化学法测Ets-1、MMP-9、TIMP-1及TGF-β1和I型胶原表达.结果 D组肾间质纤维化面积和I型胶原表达明显低于B组(P<0.05).D组7d Ete-1 Mrna 表达量达峰值并明显高于B组,B组术后3d Ets-1表达开始升高,7d到达峰值,14d开始下降,与MMP-9的趋势一致.Ets-1与MMP-9和MMP-9/TIMP-1比值正相关(r=0.711和0.635,P=0.001和0.005).D组各时间点下调TIMP-1表达(P<0.05),TIMP-1与TGF-β1和I型胶原正相关(r=0.831和0.478,P=0.000和0.045).结论 丹红注射液上调Ets-1表达促进细胞外基质降解而减轻肾间质纤维化.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究参地颗粒治疗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esangial proliferative glomerulonephritis,MsPGN)的机制.方法 采用改良慢性血清病法复制MsPGN模型.将37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n=10)、模型组(n=8)、贝那普利组(n=9)和参地颗粒组(n=10).常规生化法检测24 h尿蛋白定量(24-hour urinary protein,24hUP),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ctin,FN)、Ⅳ型胶原(collagen-Ⅳ,Col-Ⅳ)、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和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1,TIMP-1)水平,光镜下观察肾脏组织病理学变化,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大鼠肾组织MMP-9和TIMP-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参地颗粒组和贝那普利组大鼠24hUP水平,血清FN、Col-Ⅳ水平,以及肾小球基质相对面积显著降低(P<0.05);参地颗粒组血清和肾组织MMP-9水平显著升高(P<0.05),TIMP-1水平显著降低(P<0.05),血清MMP-9/TIMP-1比值显著升高(P<0.05).给药4周和8周后,参地颗粒组24hUP均显著低于贝那普利组(P<0.05),血清和肾组织MMP-9/TIMP-1比值显著高于贝那普利组(P<0.05).结论 参地颗粒可以降低MsPGN大鼠24hUP,降低肾脏细胞外基质含量,其机制可能与上调体内MMP-9水平、下调TIMP-1水平及升高MMP-9/TIMP-1比值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N-乙酰半胱氨酸(NAC)对糖尿病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肾组织胶原Ⅳ、纤维连接蛋白(FN)的蛋白表达;用RT-PCR检测肾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mRNA的表达。结果 NAC能减少尿蛋白,降低血肌酐水平,减少胶原Ⅳ、FN及TIMP-1mRNA的表达,增加MMP-9mRNA的表达。结论 NAC可能通过上调MMP-9在肾组织的表达,减轻细胞外基质(ECM)的聚积,起到减少尿蛋白排泄量,保护肾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探讨心肌肥厚大鼠背向散射积分的变化情况,并结合心肌细胞外基质的病理改变及其重要影响因子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和其生理性抑制剂(TIMP-1)在蛋白和基因水平的表达,探讨其相互关系.方法SD大鼠腹腔注射去甲肾上腺素[1.06mg/(kg·d)×15d]建立心肌肥厚的动物模型,测定室间隔中部心肌的背向散射参数,并应用免疫组化和逆转录一聚合酶链反应法(RT-PCR)方法检测心肌总体胶原、Ⅰ型和Ⅲ型胶原的改变,及MMP-9,TIMP-1蛋白和mRNA的表达,与超声测定的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1)实验组大鼠心肌胶原成份及MMP-9,TIMP-1的表达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2)超声背向散射积分(IBS%)在实验组较对照组高(P<0.01),与心肌胶原、MMP-9和TIMP-1的表达之间存在相关性.结论大鼠心肌肥厚时IBS%升高与胶原的过渡沉积密切相关,而MMP-9和TIMP-1可能是引起心肌细胞外基质重塑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5.
Chen RQ  Chen XM  Cui SW  Cai GY  Shi SZ  Xie YS  Lu Y  Peng LX 《中华医学杂志》2004,84(11):937-942
目的研究基质金属蛋白酶(MMP)及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物(TIMP)在不同鼠龄的单侧输尿管梗阻(UUO)大鼠肾小管间质中的表达变化,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方法选用3月、26月龄大鼠制备UUO模型,采用组织病理及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Western印迹等方法观察UUO术后3、7、14 d不同鼠龄大鼠的肾脏组织学改变和MMP-2、MMP-9、TIMP-1、TIMP-2等在梗阻肾小管间质中的表达情况;用明胶酶谱法检测UUO术后不同时间点MMP-2、MMP-9的蛋白水解活性.结果在对照组,TIMP-1、TIMP-2仅微弱表达于3月龄肾脏中,而在26月龄大鼠肾脏中其表达显著增加(P<0.01);老年鼠肾组织中MMP-2、MMP-9的蛋白水解活性显著低于3月龄大鼠(P<0.01).与对照组相比,3月龄、26月龄大鼠梗阻侧肾脏的肾小管间质纤维化面积随UUO术后时间的延长而增加,TIMP-1、TIMP-2及MMP-2、MMP-9的mRNA及蛋白质的表达在术后各时间点均显著增高(P<0.01), MMP-2和MMP-9的蛋白水解活性随UUO术后时间的延长而逐渐下降.其活性的下降与TIMP-2及TIMP-1蛋白质表达的增加呈明显的负相关.与3月龄鼠比较,26月龄鼠肾小管间质纤维化面积在UUO术后各时间点也明显增加(P<0.01),TIMP-1、TIMP-2在肾组织中各时间点的mRNA及蛋白质表达均显著增高(P<0.01),MMP-2、MMP-9的蛋白水解活性在各时间点均显著下降(P<0.01).结论衰老引起的TIMP的高表达及MMP蛋白水解活性下降可能是使衰老大鼠肾小管间质损害加重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6.
刘雪雁  徐刚  薛辛东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8,18(16):2278-2282,2286
目的 探讨MMP-9(基质金属蛋白酶-9)和TIMP-1(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物-1)在高氧致CLD新生大鼠肺组织中的动态变化和在Ⅳ型胶原重塑中的作用.方法 足月新生大鼠在生后12 h内分别持续吸入浓度为0.90~0.95的高氧和空气,于1,3,7,14和21 d,应用免疫组化的方法分别检测肺组织MMP-9和TIMP-1蛋白表达的动态变化,同时采用ELISA法动态检测肺组织中Ⅳ型胶原蛋白含量.结果 MMP-9在高氧3 d时的表达较空气组增强,蛋白平均灰度值为:(126.23±6.95) vs (130.38±7.36),P<0.05,其余时间点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TIMP-1在3 d后高氧组肺组织的表达均高于空气组,3 d和7 d时平均灰度值为:(126.22±6.49)vs(129.49±4.75),(119.70±7.33)vs(124.99±6.83)(P<0.05),14 d和21 d差异有显著性,值为(112.35±10.29)vs(120.08±7.77),(109.19±10.56)vs(118.22±6.32)(P<0.01);高氧组ColⅣ含量在14 d[(24.78±5.42)vs(14.90±2.44),P<0.05]和21 d[(40.27±1.94)vs(26.13±1.94),P<0.01]均高于空气组.结论 新生大鼠随着吸入高氧时间的延长,MMP-9/TIMP-1的平衡状态遭到破坏,Ⅳ型胶原降解失衡,促进了早期基膜损伤的加重和晚期伴有Ⅳ型胶原沉积的肺纤维化.  相似文献   

17.
奥马曲拉对心肌梗死大鼠基质金属蛋白酶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奥马曲拉(Omapatrilat,OMA)对大鼠心肌梗死后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因子抑制剂-1(TIMP-1)的表达以及对心室重构和心功能的影响。方法:结扎大鼠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建立心肌梗死模型,术后24 h取实验成功模型大鼠随机分为心肌梗死组(MI组,n=15只)及心肌梗死+OMA治疗组[MI+OMA组,n=15只,OMA 40 mg/(kg.d)饮水给药],另设冠状动脉只穿线未结扎的大鼠为假手术(Sham)组(SH组,n=10只),SH组和MI组大鼠饲普通饮水。治疗后4周测量左室血流动力学,处死动物后测量心室重量指标,行HE染色观察心肌梗死面积,Van Gieson(VG)染色观察胶原容积分数(CVF),Westenblot法测量MMP-2、MMP-9、TIMP-1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SH组比较,手术组大鼠的MMP-2、MMP-9活性显著升高,TIMP-1活性显著降低,心室重构显著,心室功能显著降低;与MI组比较,MI+OMA组可显著降低MMP-2、MMP-9的表达,显著升高TIMP-1的表达,心室功能的改善。结论:OMA可明显抑制大鼠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改善心功能,其作用可能与调节MMP-2、MMP-9、TIMP-1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五味子提取物对糖尿病大鼠肾脏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表达的影响,从基质降解角度阐明其肾脏保护作用。方法:采用链脲佐菌素(STZ)复制糖尿病大鼠模型,45只糖尿病模型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五味子组和贝那普利组,每组15只;另取15只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给药12周后检测各组大鼠常规血、尿生化指标及组织学改变;检测各组大鼠血清和肾组织匀浆中血糖(BG)、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胆固醇(T-CHO)、甘油三酯(TG)水平和尿白蛋白、尿总蛋白排泄率;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大鼠肾组织中纤维连接蛋白(FN)、Ⅳ型胶原蛋白(Col Ⅳ)、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2(TIMP-2)的表达量;酶谱法检测大鼠肾组织中MMP-2活性。结果:与模型组比较,五味子组大鼠肾小球系膜聚集等现象明显减轻,尿白蛋白排泄率、LDL-C及血清丙二醛(MDA)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肾组织中过氧化氢酶(CAT)(P<0.01)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升高(P<0.05),MDA水平降低(P<0.05)。免疫组织化学检测,与模型组比较,五味子组大鼠肾组织中FN、Col Ⅳ和TIMP-2表达量明显降低。酶谱法检测,与模型组比较,五味子组和贝那普利组大鼠肾组织中MMP-2活性明显升高(P<0.05)。结论:五味子提取物对STZ导致的实验性糖尿病大鼠的肾脏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氧化应激、提高MMP-2活性、抑制TIMP-2表达从而改善基质降解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体外培养大鼠肾系膜细胞,研究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 grouth factor,HGF)对高糖条件下系膜细胞表达及分泌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9,MMP-9)及其抑制物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物-1(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1,TIMP-1)的影响,从而探讨HGF在糖尿病肾病中肾脏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大鼠肾系膜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高糖刺激组及HGF干预组,通过MTT比色测定不同时间、不同HGF浓度对大鼠肾系膜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ELISA法测定细胞上清中MMP-9、TIMP-1、TGF-β1、HGF以及Ⅳ型胶原(Ⅳcol)的含量;以RT-PCR法检测系膜细胞MMP-9,TIMP-1、TGF-β1及HGF基因的表达。结果同正常对照组相比高糖刺激系膜细胞增生,HGF可以抑制高糖引起的系膜细胞增生。通过外源添加HGF可以显著抑制高糖条件下系膜细胞Ⅳcol、TIMP-1及TGF-β1的分泌,但对高糖条件下系膜细胞MMP-9的分泌则无显著影响。同高糖刺激组相比,外源HGF使系膜细胞MMP-9及HGF基因表达明显增强,而显著抑制系膜细胞TIMP-1及TGF-β1基因的表达。结论HGF对于高糖条件下的大鼠肾系膜细胞可能具有保护性作用,这一作用可能同以下途径有关:HGF抑制高糖刺激所导致的系膜细胞增生;HGF抑制TIMP-1mRNA表达及蛋白合成,促进MMP-9mRNA表达,从而调节MMP-9与TIMP-1之间的比例促进ECM降解;HGF显著抑制TGF-β1mRNA表达及蛋白合成,并且促使内源HGFmRNA表达增高,从而恢复TGF-β1与HGF之间的平衡。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