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北京同仁医院教授李志辉随着高精新技术的发展,大约于10年前开始了计算机控制的准分子激光切削角膜的研究。用准分子激光可以以微米为计算单位精细地汽化、节削角膜表层组织,对其周围的正常组织不产生明显的损害,中央部角膜表层组织被切削、塑形...  相似文献   

2.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因其术后视力恢复快屈光状态稳定矫正范围大术后疼痛小是目前临床上应用最广泛的矫正屈光不正的手术方式。但是对于近视度数较高而角膜相对偏薄的患者LASIK术后有可能出现医源性圆锥角膜。这种并发症表现为进行性的角膜中央膨出。可能的诱发因素有患者的年龄、术前眼内压、角膜厚度、切削深度、切削区直径的人小、矫正的屈光度及手术保留的瓣下角膜厚度等,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切削后剩余瓣下角膜厚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分析飞秒激光联合个体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治疗近视的临床效果及术后随访情况。方法:病例样本为准分子激光的100例近视患者,依据术式不同划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患者样本量n=58,对照组患者样本量n=42,对照组患者治疗方案为前弹力层下激光角膜磨镶术,研究组患者治疗方案为飞秒激光联合个体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研究比较组间各项临床指标。结果:评估两组患者像差变化,研究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干眼、夜间炫光等并发症发生率,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评估组间治愈眼数行百分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近视患者采用飞秒激光联合个体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治疗效果优异,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飞秒激光微切口透镜取出术与前弹力层下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镶术对近视患者的矫正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3月收治的118例近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9例。观察组采取飞秒激光微切口透镜取出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取前弹力层下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两组患者在UCVA、BCV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不同治疗时间角膜后表面顶点高度变化[(2.13±3.38)、(2.43±3.57)、(2.47±3.79)、(2.33±0.7)μm]与[(2.28±3.16)、(2.58±3.94)、(2.66±3.17)(2.41±3.25)μm]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1.86%)显著低于对照组(27.1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飞秒激光微切口透镜取出术与前弹力层下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均能有效治疗近视,但飞秒激光微切口透镜取出术不良反应小,总体效果优于原位角膜磨镶术。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探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治疗近视的近期疗效观察。方法:选取220例(430眼)近视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屈光度数将其分为三组,所有患者均给予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治疗,术后随访观察三组患者视力、术后屈光度数改善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220例患者术后视力裸眼视力明显提升,手术前后患者视力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术后随访半年发现A组、B组患者术后视力恢复情况明显优于C组(P〈0.05)。术后A组、B组患者残余屈光度分布情况明显优于C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30眼术后5眼主诉眩光,1眼欠矫-1.00 D,2眼过矫+1.50 D,3眼角膜瓣移,4眼高压眼,1眼视网膜脱落,8眼感染急性结膜炎,并未发生其他严重的并发症。结论:对近视患者行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治疗具有显著的近期疗效,尤其是12.00 D以下近视患者,有效性与安全性均有保障,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可以作为近视临床治疗的选择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6.
探讨受准分子浙江辐射物体温度升高的规律,此种温升情况在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中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7.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治疗近视的健康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治疗近视患的健康教育的要点并评价其效果。方法 对740例采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治疗近视患进行健康教育。护士对来院就诊且有意行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治疗的近视患进行认真、全面、系统地介绍使用的仪器设备情况,手术医师的经验及技巧,手术治疗近视的原理、过程、效果,要求患术前、术中、术后的配合要点,介绍术后按时用药、定期复诊的必要性,日常生活的注意事项。结果 740例患手术进行顺利,术后能按时用药,及时复诊。进行两次随访分别为6个月和1年,术后视力提高,疗效巩固,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对患进行认真、全面、系统的健康教育,使其配合手术。术后按时用药,定期复查是确保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治疗近视安全、有效的重要环节之一。  相似文献   

8.
准分子激光 (ExcimerLaser)是一种脉冲式气体激光 ,波长在紫外光谱区 (15 7~ 3 5 3nm) ,由于ArF(氟化氩 )准分子激光 (波长 193nm)的光切除 (photoablation)精确度高 ,切口整齐光洁 ,极少伴有切口邻近组织的热损伤〔1〕,因此 ,被应用于眼科屈光手术。目前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 (photorefactiveker atectomy ,PRK)是治疗近视的最佳手术方法之一 ,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但有些体外研究表明 ,193nm准分子激光工作时能产生 2 95~ 3 2 0nm波长的继发激光 ,可到达晶体、视网膜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比较全飞秒激光角膜透镜术(smile)与准分子角膜磨镶术(lasik)治疗的近视患者术后的眼表指标。方法:前瞻性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六安市中医院收治的60例(120眼)接受近视激光治疗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0例。smile组给予全飞秒激光角膜透镜术,lasik组给予准分子角膜磨镶术。...  相似文献   

10.
《rrjk》2017,(16)
目的 :研究分析低度近视和高度近视飞秒准分子激光术后角膜曲率变化。方法 :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6例近视患者,其中将50例低度近视患者定义为研究组(共100眼),将46例高度近视患者定义为对照组(共92眼);全部入选患者均对其实施飞秒准分子激光术治疗,观察分析患者术后的角膜曲率变化情况。结果 :全部入选患者均通过手术后,对组间患者术后的K值对比分析,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在矫治1.00D的等效球镜度数时,对组间患者的角膜曲率变化情况观察对比显示,无明显差异(p0.05),而对研究组患者的ΔK/SE矫治与标准值对比,明显较高(p0.05)。结论 :低度近视与高度近视患者在飞秒准分子激光术后,在矫正同等量单位的等效球镜时,低度近视患者的角膜曲率变化明显增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近视患者行飞秒激光个体化准分子手术的治疗及效果。方法:回顾50例2016年2月-2017年12月近视患者根据手术方法分组。对照组进行机械刀制瓣的个体化准分子手术治疗,观察组行飞秒激光个体化准分子手术治疗。比较两组近视治疗效果;手术平均耗时、术后住院观察时间;手术前后患者平均视力水平、角膜厚度、角膜非球面系数Q和视功能损害眼病患者生存质量量表SQL-VI评分。结果:观察组近视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平均耗时、术后住院观察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手术前两组平均视力水平、角膜厚度、角膜非球面系数Q和视功能损害眼病患者生存质量量表SQL-VI评分相近,P0.05;手术后观察组平均视力水平、角膜厚度、角膜非球面系数Q和视功能损害眼病患者生存质量量表SQL-VI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近视患者行飞秒激光个体化准分子手术的治疗及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视力水平、降低角膜厚度和角膜非球面系数,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Q值引导的非球面个体化准分子激光术治疗近视的临床优势。方法应用Astramaxj 三维角膜地形图机、Astramax个体化切削程序和雷赛准分子XL激光治疗系统对215例(430眼)近视患者行Q值引导的非球面个体化准分子激光术。208例(416眼)近视患者作为对照组行常规LASIK手术。术后3个月对患者的裸眼视力、术后屈光度、术后Q值以及主观视觉质量进行随访。结果Q—LASIK组和对照组术后3个月(Ⅰ)裸眼视力:两者分别为(5.04±0.05)和(5.02±0.06),5.0以上者分别占90.8%和90.1%,5.1以上为55.4%和53.9%,5.2以上为33.6%和21%。(2)术后残留屈光度:术后3个月平均等效球镜分别为:-0.01975D和-0.04156D。(3)术后Q值:(-0.094±0.18)和(0.39±0.17)。(4)主观视觉质量:存在眩光、夜间视力下降等症状者分别为3.9%和30.4%,两者存在显著差异。结论常规LASIK手术和Q—LASIK手术均可以有效地治疗屈光不正,矫正低阶像差,但是Q~LASIK对于维持角膜的非球面性以及提高患者主观视觉质量明显优于普通LASIK手术。  相似文献   

13.
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即PRK)是当前眼科屈光治疗的主流,其具有的安全性高、可预测性强等特点,使越来越多的近视、散光患者对其加以关注。本文将阐述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治疗系统的实现原理,并进一步介绍 VISX 20/20型准分子激光治疗系统的一些特点。  相似文献   

14.
侯英芳  张新  任俊  苗永凤  杨黎  张华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17):3512-3513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治疗近视从患者咨询到接受检查和进入手术室之前存在的问题。[方法]采用当面和随访跟踪调查对2645例行术前咨询和沟通,以了解患者术前信息,并评估患者最终手术情况。[结果]患者通过有效咨询和精确检查,接受检查2846例,占88.44%;接受手术2645例,占92.94%;很满意973例,占36.79%;满意1618例,占61.17%;不满意54例,占2.04%。[结论]对屈光手术者实施有效咨询沟通技巧,准确完善各项检查,进行术前个体和集体健康宣教增加了患者对手术的承受力,提高了手术成功率,增加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大龄近视患者行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LASEK)的手术设计特点,分析其术后疗效.方法 年龄≥35岁的近视患者共58例(114眼),根据单眼视的原则,结合患者不同的视力要求,按需制订手术方案,行LASEK,术后3 d、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复查并分析相关指标.结果 术后3 d,71眼(62.28%)角膜修复较好;术后1个月,所有患者视力达到或超过术前矫正视力,术后6个月复查视力稳定;术后3个月,63眼(55.26%)泪膜破裂时间低于正常,至术后6个月,均恢复正常;术后满意度逐渐提高.结论 LASEK对年龄≥35岁的近视患者疗效显著,结合单眼视原则,按需制订手术方案,可达到较高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PRK)系统应用安全风险的防范与质量控制。方法根据国家卫生部和总后卫生部的法规文件和行业标准,从分析PRK系统的临床应用原理着手,参考大型医疗设备风险防范和质量控制的步骤,找出解决办法。结果提出针对PRK应用安全风险的防范与质量控制的初步建议。结论建立PRK应用安全风险的防范规则和质量控制的统一标准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比较准分子激光角膜上皮瓣下磨镶术(LASEK)与多光区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M-LASIK)治疗高度近视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2例120只高度近视眼分别行LASEK及多光区LASIK并随访1年,分析其术后裸眼视力、屈光度变化及1年后的最佳矫正视力。结果M-LASIK组在术后初期(1个月时)裸眼视力优于LASEK组(p<0·05),在3、6个月时两者无显著差异(p>0·05),1年时LASEK组平均裸眼视力优于M-LASIK组(p<0·05)。两者在1年时裸眼视力均低于术前最佳矫正视力(p<0·05)。两组屈光状态均呈由远视向近视回退的趋势,其中M-LASIK组要明显于LASEK组。术后1年两组最佳矫正视力无显著差异。结论LASEK与M-LASIK在矫正高度近视薄角膜患者方面均是安全有效的,两者均具有节省角膜组织的优点。LASEK组的远期裸眼视力及屈光回退要优于M-LASIK组。  相似文献   

20.
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是当前眼科屈光治疗的主流,它具有的安全性高、可预测性强等特点,使越来越多的人对其加以关注。本文将从工程技术角度介绍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治疗系统中各功能的实现原理,以使更多的人了解这一技术。1.准分子激光治疗系统的治疗原理1.1理论基础人的角膜分五层,其中Stroma层占厚度的95%,此层具有不可再生特性。众所周知,近视、远视、散光这些屈光不正的产生,是由于眼的折光系统折光特性发生改变。因此,可以对Stroma层进行特定的切削,使其产生的折光改变恰好与原屈光不正相抵消,从而矫正屈光不正。利用准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