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小儿急性白血病 (AL)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 (sEPO)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EPO测定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结果  1.sEPO :初治组ALL( 2 4例 )为 42 .47± 2 6.47mIU/ml,AML( 11例 )为 2 4.3 0± 13 .0 6mIU/ml,正常对照组为 10 .3 3± 2 .62mIU/ml。ALL、AML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5 ) ,而ALL显著高于AML(P <0 .0 5 ) ;4周化疗完全缓解 (CR)组ALL( 14例 )为 2 2 .5 9± 13 .3 3mIU/ml,AML( 5例 )为 2 2 .85± 12 .66mIU/ml,仍高于正常对照组 ( P <0 .0 5 ) ;ALL组低于初治时水平 ( P <0 .0 5 ) ,AML与初治时无差异 (P >0 .0 5 ) ;长期缓解组ALL( 13例 )为 12 .77± 4.3 3mIU/ml,低于第 4周缓解组 (P <0 .0 5 ) ,与正常对照组无差异 (P >0 .0 5 )。 2 .sEPO与血红蛋白 (Hb)间呈显著负相关关系 (P <0 .0 1)。结论 AL时EPO生成和代偿正常 ,因而AL患儿贫血不是EPO缺乏导致 ,用EPO治疗效果可能有限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急性肾损伤(AKI)患儿肾脏局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EPO受体的表达与肾脏病理损害的关系.方法 2005年1月-2009年12月在本院住院并行肾活检的38例AKI患儿(男29例,女9例).年龄中位数为4.04岁(2个月~11岁9个月),病程中位数为6.89 d(1~30 d).将AKI 1期及AKI 2期患儿归为轻症病例组,AKI 3期患儿归为重症病例组,对照组为同期住院并经肾活检诊断为薄基膜肾病的患儿.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所有患儿肾组织EPO及EPO受体的表达,应用肾脏病理计量评分法对肾小管问质损害进行半定量分析,分析肾小管问质损害程度与肾组织EPO及EPO受体表达之间的关系.结果 1.AKI患儿38例中轻症病例组8例均痊愈,重症病例组28例痊愈,2例预后差.肾脏病理以肾小管间质损害为主.轻症病例组、重症病例组肾小管间质病理损害计分为(10.56±3.40)分、(15.56±4.70)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32,P<0.01).2.对照组、轻症病例组、重症病例组EPO的阳性表达面积分别为(6.52±2.12)%、(3.02±0.79)%、(1.62±0.18)%,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组EPO受体的阳性表达面积分别为(40.46±8.42)%、(64.78±16.38)%、(62.36±15.67)%,组间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3.肾小管间质的病理损害与EPO在肾小管间质的阳性表达面积呈负相关(r=-0.872,P<0.01),而与EPO受体在肾小管间质的阳性表达面积呈正相关(r=0.772,P<0.01).结论 AKI患儿肾脏局部EPO的分泌受抑制,而EPO受体表达增高,提示应用外源性EPO可能有助于肾脏修复.  相似文献   

3.
急性白血病患儿血清转铁蛋白受体检测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急性白血病患儿血清转铁蛋白受体 (sTfR)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sTfR。结果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ALL)初治组 (2 4例 ) 2 4 .73± 1 2 .38nmol/L ,急性髓性白血病 (AML)初治组 (1 1例 ) 2 7.0 9± 1 9.37nmol/L ,正常对照组 (2 0例 ) 30 .49± 9.78nmol/L。三者无显著差异 (P >0 .0 5) ;经 4周化疗ALL完全缓解组 (1 4例 )为 55 .41± 2 2 .0 1nmol/L ,AML(5例 )为 50 .71± 2 0 .99nmol/L ,显著高于初治组及正常组 (P <0 .0 1 ) ;第 8周末ALL(1 0例 )为 33 .0 7± 1 4 .2 7nmol/L ,AML(5例 )为30 .99± 1 2 .90nmol/L ,接近正常水平 (P >0 .0 5) ;ALL长期缓解组 (1 3例 )为 33 .0 7± 1 6 .1 1nmol/L ,与正常对照组无差异 (P >0 .0 5)。结论 sTfR在小儿急性白血病治疗前后有显著变化 ,对诊断及治疗效果的评价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 检测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地贫)患儿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含量,为探讨其临床治疗的有效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酶联法检测25例β地贫、17例血红蛋白H病(HbH病)和25例健康对照组儿童血EPO含量。结果 重型β地贫患儿EPO含量最高,其次为中间型β地贫患儿,最后为HbH病患儿,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01),各组儿童与成人EPO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地贫患儿EPO含量增高,因贫血程度不同而有所差异。  相似文献   

5.
肾病综合征与转铁蛋白、促红细胞生成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肾病综合征(NS)不仅从尿中排泄清蛋白,其他中分子蛋白也可从尿中排除。转铁蛋白从尿中排除速度超过机体合成速度是导致血液中转铁蛋白下降的主要原因;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在从尿中排除的同时,肾脏产生EPO也减少,导致血浆中EPO降低。上述因素是导致NS患儿缺铁甚至贫血的重要原因。单纯补铁不能纠正NS时的缺铁性贫血,可能还会对肾脏有损害。铁和EPO同时补充能有效纠正贫血。  相似文献   

6.
Zhou M  Liao QK  Li FY  Gao J  Fu RY  Luo CH  Li Q  Jia CS 《中华儿科杂志》2003,41(7):528-530
目的探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ecombinant human erythroipoitin,rhEPO)和铁对白血病细胞K562转铁蛋白受体(transferrin receptor, TfR)即CD71抗原表达的影响,及其相同处理因素对K562细胞周期变化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K562细胞并加rhEPO等处理因素,分别在24 h和72 h终止处理,各处理组细胞分别与FITC荧光标记的CD71单抗孵育,或与DNA染料碘化丙啶作用.通过流式细胞分析技术检测CD71抗原的表达和细胞周期,观察各组TfR表达情况和S期细胞百分率.结果 (1)不同浓度的rhEPO培养K562细胞72 h,均可使TfR表达增加,与同期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2)单独使用rhEPO(5 U/ml)或rhEPO(5 U/ml)+FeCl3(100 μmol/L)培养细胞72 h可使S期细胞百分率上升,且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rhEPO可通过增加白血病细胞转铁蛋白受体的表达而增加DNA的合成.  相似文献   

7.
小儿急性白血病转铁蛋白受体和铁代谢状况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检测19例ALL和7例AML外周血白血病细胞TfR位点数(TfR)、血清铁(SI)、总铁结合力(TIBC)、血清铁蛋白(SF)、血清转铁蛋白(Tf)和细胞内铁蛋白(CF),发现急性白血病病例SI变化不大,SF、CF增加,Tf下降,TfR与SF、CF呈正相关,与Tf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8.
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早产儿贫血的疗效评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验证人基因重组促红细胞生成素注射剂(EPO)对早产儿贫血的治疗效果,将53例早产儿贫血患儿随机分为EPO治疗组(31例)和对照组(22例),治疗组予以EPO 200IU/kg皮下注射,每周2次,8周后两组间外周血血红蛋白、红细胞、红细胞压积出现显著性差异(P<0.001),治疗组上述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无明显副作用,说明EPO治疗早产儿贫血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
早产儿贫血时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与早产儿贫血的关系。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16例早产儿血清EPO、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比(φRBC)、网织红细胞计数(Ret)、股静脉氧分压(PvO2)的动态变化。结果:①早产儿EPO水平生后逐渐下降,第3周末最低,以后缓慢上升,但至第5周末仍低于成年男性水平。②当早产儿Hb下降引起组织缺氧时,EPO水平增高,但增高的幅度明显低于成年男性。③PvO2<37kPa时,EPO浓度均上升。④胎龄越小,EPO水平越低。结论:EPO水平低下是导致早产儿贫血的主要因素,为应用重组人类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治疗早产儿贫血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新生大鼠脑组织内源性促红细胞生成素(EPO)m RNA及EPO受体(EPOR)m RNA水平的变化与脑白质损伤的相关性。方法 10只孕15 d Wistar大鼠,5只腹腔注射脂多糖(300μg/kg)制作宫内炎症致脑白质病变的新生鼠动物模型,另5只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作为对照;孕鼠分娩后各选取18只新生鼠作为实验组和对照组。苏木精-伊红染色评价脑白质损伤情况,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胼胝体内源性EPO及EPOR m RNA水平,免疫荧光法检测脑室周围白质CD68、胶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髓鞘碱性蛋白(MBP)水平,比较两组间各指标的差异,以及CD68、GFAP及MBP与EPO m RNA及EPOR m RNA水平的相关性。结果实验组新生鼠脑白质结构稀疏,呈网状改变,脑白质损伤明显;实验组CD68、GFAP及胼胝体EPO m RNA、EPOR m RNA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CD68、GFAP与胼胝体内源性EPO及EPOR m RNA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92~0.95,P均0.01)。结论宫内炎症致脑白质损伤新生鼠内源性EPOR表达增加,可能是EPO对感染所致脑损伤保护作用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不同基因型地中海贫血(地贫)患儿体内铁代谢和红细胞系造血状况。方法:对158例确诊地贫患儿进行血清铁蛋白(SF)、血清转铁蛋白受体(sTfR)、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检测,比较不同基因型地贫患儿之间的差异,并分析其与血红蛋白水平的相关性。结果:158例地贫患儿中,轻型α地贫52例(32.9%),血红蛋白H病(HbH病)27例(17.1%),轻型β地贫59例(37.4%),重型β地贫13例(8.2%),α复合β地贫7例(4.4%)。HbH病及重型β地贫患儿的SF水平较其他各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重型β地贫患儿sTfR水平较其他各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型β地贫患儿EPO水平较其他各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bH病和重型β地贫患儿Hb水平和EPO水平呈负相关,分别为γ=-0.656(P<0.01)和γ=-0.641(P<0.05)。结论:不同基因型地贫患儿体内铁代谢和红细胞系造血状况不同,联合SF、sTfR和EPO检测可反映造血状况,指导临床治疗。[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10,12(8):602-604]  相似文献   

12.
血清转铁蛋白受体对小儿缺铁性贫血诊断的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Wang JR  Zou DD 《中华儿科杂志》2004,42(5):388-389
缺铁性贫血(iron deficiency anemia,IDA)是小儿的常见病。诊断缺铁的生化指标很多,但都不同程度地受病理生理因素的影响。近年来机体铁代谢调节及铁状况评价方法的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其中血清转铁蛋白受体(sTfR)测定方法的建立和应用,提高了铁缺乏及IDA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可靠性…。本课题对正常儿童及IDA儿童进行sTfR及其他铁参数及血红蛋白(Hb)的测定,计算以不同sTfR为临界点时诊断IDA的敏感度及特异度,以确定最佳诊断临界点,以研究sTfR在儿童IDA诊断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早产儿贫血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目的 观察重组人类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防治早产儿贫血的疗效。方法 将46例早产儿按入 院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3例,治疗组用rh-EPO每周600 IU/kg,隔天1次,皮下注射共6周,加常规治 疗(维生素E 25 mg/d,维生素C 0.2 g/d,元素铁每天6 mg/kg),必要时输血,对照组仅用常规治疗。结果 治疗后 治疗组网织红细胞计数(Ret)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两组早产儿出生后血红蛋白(Hb)均逐渐下降,但治疗 组下降缓慢,治疗结束后两组差异非常显著(P<0.001);血清铁水平在治疗期间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1);治疗结束后差异缩小(P<0.05);治疗组输血率(13.04%)较对照组(52.17%)明显减少(P<0.01)。结论 rh-EPO能有效防治早产儿贫血,无明显副作用。  相似文献   

14.
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早产儿贫血的疗效评定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为了验证人基因重组促红细胞生成素注射剂(EPO)对早产儿贫血的治疗效果,将53例早产儿贫血患儿随机分为EPO治疗组(31例)和对照组(22例),治疗组予以EPO 200IU/kg皮下注射,每周2次,8周后两组间外周血血红蛋白、红细胞、红细胞压积出现显著性差异(P<0.001),治疗组上述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无明显副作用,说明EPO治疗早产儿贫血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5.
转铁蛋白受体(TfR)在恶性肿瘤性细胞上表达比正常细胞或良性肿瘤细胞上表达明显增加。我们分析了10例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和5例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fR位点数与反映细胞增殖状态的指标“氚-胸腺嘧啶核苷(^3HTdR)”掺入值的关系,并用植物血凝素(PHA)刺激10例正常健康儿童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转化,测定刺激后细胞的TfR位点数及其^3HTdR掺入值,发现三组间细胞Tr  相似文献   

16.
促红细胞生成素在早产儿贫血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早产儿贫血是儿科常见问题,所有早产 儿生后前几周均经历血红蛋白(Hb)的下降, 且出生体重愈低,出现愈早,程度愈严重,持 续时间也愈长,临床常有组织缺氧的表现:如 苍白、气急、喂养困难、体重不增、少动或淡 漠(1)等,严重影响了早产儿的生长发育,并且 必需靠输血维持机体足够的氧转运,据统计(2,3),出生2周内的极低出生体重儿,60% 以上接受过输血,由于输血常并发溶血、感 染、过敏、高血钾、移植物抗宿主反应等不良 反应(1,4),迫使人们寻找安全有效的防治早产  相似文献   

17.
冯星  李建琴 《临床儿科杂志》1998,16(5):343-344,358
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_(po))是新生儿红细胞形成的重要调节因子,许多疾病可影响其产生,尤以肝脏、肾脏和血液系统疾病的影响最大,其水平的高低可直接反映体内红细胞生成的状况。1996年Kling等报道足月新生儿血清E_(po)与网织红  相似文献   

18.
血清转铁蛋白受体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血清转铁蛋白受体(。TfR)是近年来转铁蛋白受体(TfR)研究的一个新领域。自1986年KOgO等首次证实其存在以来,STfR在血液病临床实践中的意义日益受到重视,成为评价机体铁状况及红细胞生成的一项新指标。一、STfR的发现、来源及其特征TfR是细胞膜上的一种跨膜糖蛋白,主要功能是与转铁蛋白结合,从而将铁摄人细胞内。TfR广泛分布于机体所有细胞,在增殖活跃的细胞、合成Hb的幼红细胞及胎盘绒毛滋养层合体细胞膜上,TfR数目尤为丰富,以适应这些细胞对铁的需要。研究证明,正常情况下人体总铁量的4/5都供幼红细胞合成Hb,且经Tf…  相似文献   

19.
重组人类促红细胞生成素防治早产儿贫血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目的探讨重组人类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防治早产儿贫血的疗效.方法将33例早产儿按入院次序分成治疗组17例,对照组16例.治疗组出生第1周即予rHu-Epo500IU*kg-1*w-1,隔日1次,每周3次皮下注射,共5周;对照组未予rHu-Epo治疗.两组早产儿生后第3周开始口服铁剂[元素铁5mg*kg-1*d-1],必要时输血,共观察7周.结果治疗组第2周开始网织红细胞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第3周后渐下降但与对照组比较仍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儿出生后Hb均渐下降,但治疗组程度较轻,最低Hb值较对照组高(P<0.01),达最低Hb值的时间较对照组早(P<0.01).治疗组血清铁蛋白第2周开始较对照组低(P<0.01).治疗组输血率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减少(P<0.05).观察期末治疗组早产儿体重增长的速率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早期大剂量rHu-Epo能减轻早产儿贫血的程度,减少或避免输血;体内充足的铁储备是确保rHu-Epo疗效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不同剂量促红细胞生成素防治早产儿贫血临床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评价不同剂量的重组人类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防治早产儿贫血的效果,寻找最佳剂量。方法将152例胎龄<35周,体重<2.5 kg的早产儿随机分为大剂量组、中剂量组、小剂量组和对照组,分别于生后7 d接受rHuEPO治疗,剂量分别为每周750、450、150 U/kg,分3次给予皮下注射,共4周。各组均于第3周开始口服铁剂2~8/mg(kg.d)。观察各组早产儿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网积红细胞,血清铁的动态变化。结果各组早产儿Hb、HCT均逐渐下降,但对照组下降明显大于其他各组,P<0.01,大剂量组下降幅度最小。对照组网积红细胞逐渐下降,各治疗组于第2周末逐渐上升,尤以大剂量组为明显,P<0.05。对照组有9例输血,小剂量组有4例输血,其他各组无输血,差异有显著性,P<0.01。各组血清铁生后均呈下降趋势,但治疗期间对照组下降较其他各组慢,P<0.05。结论rHuEPO能防治早产儿贫血,且大剂量较小剂量效果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