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81年~1986年间,我院收治的新生儿破伤风34例,其中14例采用大剂量安定和东莨菪碱治疗(治疗组)、并在同期的新生儿破伤风20例未采用上述疗法作对照(对照组)。治疗组中潜伏期平均6.7天,对照组6.9天,抽风频度除对照组4例、治疗组1例属轻症外,余均属重症。  相似文献   

2.
1985~1990年收治新生儿破伤风46例,男32例,女14例;足月儿42例(90.5%),早产儿4例(9.5%);旧法接生45例(97.8%),新法接生1例(2.2%);病例均来自农村;潜伏期最短4天,  相似文献   

3.
安定是治疗破伤风的重要药物。文献报告,成人破伤风时安定血浓度为500ng/ml,即可收到控制抽搐之效,但尚无治疗小儿破伤风该药有效血浓度的报告.本文对住进新德里某医院破伤风病房的3例6~12岁年长儿和3例7~10天新生儿破伤风的安定及其代谢物N去甲安定和甲羟基安定的血浓度作了测定。按抽搐严重度不同,安定的最大用量在年长儿为7.5~15mg/kg/天,新生儿为48~50mg/kg/天。当病情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我科1990.5~1991.5确诊为新生儿破伤风11例患儿先后进行了血清T_3、T_4检测与观察。11例均来自农村,男9例,女2例,年龄7~9天;同时取健康新生儿30例,男15例,女15例,年龄7~10天作  相似文献   

5.
我科自1975~1989年共收治新生儿破伤风75例,男37例,女38例,年龄最小2天,最大20天,均来自农村,其中旧法接生70例,乡村医生接生5例,潜伏期小于7天45例,小于7天30例。作者认为①破伤风抗毒素小剂量静脉点滴效果较好;②止痉应采用安定算饲或静脉注射;③早期使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6.
新生儿破伤风临床表现与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生儿破伤风的临床表现与预后的严重程度有密切的关系。现将我院1984~1987年7月间收住的28例新生儿破伤风就临床表现与预后关系的体会总结如下。本组中男18例,女10例。日龄5~35天。治愈15例,治愈率53.6%,死亡13例,死亡率46.4%。  相似文献   

7.
新生儿破伤风合并感染可使病情加重,死亡率增加。我科于1983年10月~1986年10月共收治新生儿破伤风59例,合并败血症15例,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临床资料男12例,女3例。发病日龄6~8天。15例均为足月顺产,有不洁接生史。临床均示体温异常,牙关紧闭、苦笑貌和阵挛性抽搐。有屏  相似文献   

8.
新生儿破伤风的抢救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于1982~1988年6月共收治中、重型新生儿破伤风64例,经抢救治愈31例,自动出院8例,死亡25例。现将有关抢救体会小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40例,女24例。潜伏期7天之内、发病24小时内出现痉挛且频繁发作不易控制者48例;潜伏期7~14天、发病48小时内出现痉挛者16例。病程中合并肺炎33例,消化道出血10例,脑水肿5例,硬肿症41例,肺出血11例,窒息性  相似文献   

9.
由于新法接生的推广普及 ,新生儿破伤风病例已少见。但近期我院 1例新生儿出院d2出现拒乳、牙关紧闭而返院检查 ,确诊为新生儿破伤风 ,遂引起注意 ,故对近 5年来资料完整的 6例在新法接生后发生破伤风的病例回顾性分析 ,现总结分析如下。临床资料一、对象  1998~ 2 0 0 3年我院新法接生的新生儿中 6例发生破伤风 ,脐带处理过程均严格无菌操作 ;男女各 3例 ;发病日龄分别为 9、10、11d各 1例 ,12d 2例 ,15d 1例 ;体温均正常或稍高 (腋温 <38℃ )。二、临床表现 均有新生儿破伤风的典型表现 ,出现面肌痉挛 ,呈苦笑面容 ,刺激时更易出现 ;牙…  相似文献   

10.
新生儿破伤风应用静脉丙种球蛋白的免疫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爱萍  梁玉美 《新生儿科杂志》2003,18(6):250-252,287,288
探讨国产人血静脉丙种球蛋白(IVIG)辅助治疗新生儿破伤风的临床疗效及免疫功能。将40例新生儿破伤风患儿按病例编号分为常规组和IVIG组各20例。常规组采用破伤风抗毒素及安定类药物治疗;IVIG组在常规治疗组方案基础上加用IVIG(400mg/kg·d,静脉点滴,每日一次)共3天。并设20例健康新生儿作对照组。检测血清IgA、IgG、IgM和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比较实验前后的临床疗效和免疫功能变化。结果显示:①新生儿破伤风患儿血清IgG、CD_3、CD_4水平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②静脉注射IVIG后,可迅速提高新生儿破伤风患儿血清IgG水平(5.86±0.62vs11.71±1.46)g/L,同时可提高CD_4细胞数(32.55±2.51vs44.23±4.87)和CD_4/CD_8比值(1.30±0.19 vs 2.10±0.11),P均<0.001;③IVIG组治愈率为85%,明显高于常规组55%,(x~2=4.28,P<0.05)。而平均治愈天数由(14.55±2.78)d缩短为(10.50±2.54)d(t=4.13,P<0.001)。病死率由20%降至10%。结论:免疫功能紊乱可能与新生儿破伤风有关。适宜的IVIG剂量辅助治疗新生儿破伤风,疗效肯定,副作用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本文着重对1984年1月~1984年22月期间,辅以维生素B_6与东莨菪碱治疗新生儿破伤风68例。本法既能达到神经传递的抑制,又能阻断乙酰胆碱与受体的结合。经临床观察疗效较满意,疗程5~7天,少数7~14天。治疗组:治愈46例,好转8例,治愈好转率为79.4%;死亡14例,病死率为20.59%,纠正病死率为11.76%。对照组:77例,治愈40例,好转11例,治愈好转率为66.23%;死亡26例,病死率为33.76%,纠正病死率为28.57%。从两组相比结果说明,本组治愈好转率明显升高,病死率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2.
探讨国产人血静脉丙种球蛋白(ⅣIG)辅助治疗新生儿破伤风的临床疗效及免疫功能.将40例新生儿破伤风患儿按病例编号分为常规组和ⅣIG组各20例.常规组采用破伤风抗毒素及安定类药物治疗;ⅣIG组在常规治疗组方案基础上加用ⅣIG(400mg/kg·d,静脉点滴,每日一次)共3天.并设20例健康新生儿作对照组.检测血清IgA、IgG、IgM和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比较实验前后的临床疗效和免疫功能变化.结果显示①新生儿破伤风患儿血清IgG、CD3、CD4水平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②静脉注射ⅣIG后,可迅速提高新生儿破伤风患儿血清IgG水平(5.86±0.62vs 11.71±1.46)g/L,同时可提高CD4细胞数(32.55±2.51vs44.23±4.87)和CD4/CD8比值(1.30±0.19 vs 2.10±0.11),P均<0.001;③ⅣIG组治愈率为85%,明显高于常规组55%,(x2=4.28,P<0.05).而平均治愈天数由(14.55±2.78)d缩短为(10.50±2.54)d(t=4.13,P<0.001).病死率由20%降至10%.结论免疫功能紊乱可能与新生儿破伤风有关.适宜的ⅣIG剂量辅助治疗新生儿破伤风,疗效肯定,副作用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国内外报道以安定为主治疗新生儿破伤风取得较好疗效,国外报道用维生素B_6佐治新生儿破伤风。我科就近五年来,收治新生儿破伤风48例,分安定组及安定加维生素B_6组,疗效比较如下。一、病例选择 1980年1月~1986年1月,收治新生儿破伤风48例。患儿均来自农村,有牙关紧闭,  相似文献   

14.
153例新生儿破伤风临床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中国在解放前约有100万新生儿死于破伤风,解放后由于推广无菌法接生使新生儿破伤风发病率大大降低,然而从1990~2001年我院仍收治新生儿破伤风153例,现将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5.
危重新生儿血清甲状腺激素化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杨泽玉  晏明佐 《新生儿科杂志》2000,15(3):127-127,120
近年研究表明,许多非甲状腺疾病血清甲状腺激素可发生明显变化。为探讨新生儿危重时血清甲状腺激素变化及与临床关系,我们对25例危重新生儿血清甲状腺激素进行了测定,并以20例健康新生儿进行对照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对象与方法一、对象危重组25例,均为足月儿,男18例,女7例,平均日龄5天。新生儿危重症评定标准参照韩玉昆等主编《实用新生儿急救指南》,其中新生儿重度窒息合并颅内出血12例,重度硬肿症4例,败血症3例,吸入性肺炎合并呼衰2例,化脓性脑膜炎2例,破伤风1例,坏死性小肠结肠炎1例。对照组20例,均为健康新生儿,男14例,女6例,出生…  相似文献   

16.
新生儿破伤风轻型感染5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典型的新生儿破伤风已很少见,不典型破伤风却相对增加,现将我科1969年~1993年共计51例不典型破伤风报告如下。诊断标准1.有旧法接生或不标准的新法接生史,在生后立即有或无注射预防量破伤风抗毒素者。2.主要表现哭闹不安,吮乳时嘴不太灵活,但不影响哺乳,无抽搐者。3.腹直肌痉挛征阳性。4.排除种经系统各种疾病和低血钙者。临床资料本组51例病人,其中1969年~1974年35例,1987~1993年16例,其中男28例,女23例,年龄15天~30天25例,1月~2月16例,>2月周例。哭闹不安者51例,嘴稍紧但不影响吮乳者33例,腹直肌痉挛征…  相似文献   

17.
我院1986.6~1989.6处置了80例小儿来院濒死病例。男42例,女38例;其中新生儿45例,~6月19例,~1岁6例,~3岁6例,~7岁3例,~12岁1例。就诊原因:超高热9例,新生儿肺炎9例,新生儿破伤风及抽搐各3例,新生儿硬肿症并发肺出  相似文献   

18.
思密达佐治新生儿败血症致高胆红素血症50例报告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常见病,我们应用思密达辅佐治疗50例新生儿败血症并发的高胆红紊血症,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998年2月至1999年2月我院确诊为新生儿败血症的足月新生儿病例中,伴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82例,均除外其它合并症。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对照组32例。治疗组男28例,女22例;就诊时日龄7天~23天(平均15.4天);体重3.5kg~4.8kg(平均4.3kg);感染菌:表皮葡  相似文献   

19.
新生儿革兰氏阴性杆菌(以下简称G~-杆菌)败血症中病原菌以大肠杆菌占绝大多数。我院1982年1月至1985年4月份收治新生儿大肠杆菌败血症30例。分析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早产儿4例,足月儿25例,过期产儿1例。异常分娩12例。顺产18例。日龄<7天9例,~14天7例,~28天14例,最小者2  相似文献   

20.
我院新生儿病房于1988年11月到1989年4月共收治新生儿鼠伤寒沙门氏菌感染69例。现分析如下: 临床资料一般资料:69例中男44例,女25例,男:女为1.76:1。发病人占同期住院新生儿的58.9%。发病最小日龄仅1 1/2天,3天内发病4例,~14天13例,>14天52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