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脉冲式乳房按摩促乳仪的临床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脉冲式乳房按摩促乳仪的临床效果.方法观察按摩组110例与对照组110例产妇,比较新生儿每天吸吮次数、产妇母乳分泌量、新生儿胆红素及体重变化.结果使用脉冲式乳房按摩促乳仪,能同样产生婴儿吸吮时对乳房的刺激作用,达到促使乳汁分泌增多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脉冲式乳房按摩促乳仪的临床效果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脉冲式乳房按摩促乳仪的临床效果。方法:观察按摩组110例与对照组110例产妇,比较新生儿每天吸吮次数、产妇母乳分泌量、新生儿胆红素及体重变化。结果:使用脉冲式乳房按摩促乳仪,能同样产牛婴儿吸吮时对乳房的刺激作用,达到促使乳汁分泌增多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患者男 ,54岁。因右肾多发性结石伴重度积水 ,于 1997年 5月 9日行右肾切除术。术后一般情况稳定 ,但体温一直波动在 37.5~ 38.0℃ ,5月 2 3日实验室检查红细胞 3.5× 10 12 /L ,白细胞 6.2×10 9/L ,中性 0 .80 ,淋巴 0 .2 0 ,排除肺部、腹腔感染 ,B超见右侧肾窝 10 .0cm× 7.5cm× 5.0cm低回声区 ,诊断为肾窝术后积液。采用南京产VSW -A型超短波治疗机 ,功率 2 2 0W ,频率 4 0 .68MHz ,波长7.2m ,板状电极 12cm× 15cm× 2 ,患部前后对置 ,微热量 ,上下午各 1次 ,每次 2 0min。结合抗炎、支持疗法 ,体温下降为 …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乳房穴位按摩结合背部按摩促进产妇乳汁分泌和减轻乳房胀痛的效果。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501例自然分娩的产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按照产科常规方法进行促乳,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促乳基础上实施穴位按摩,观察并比较两组产妇的泌乳量及乳房胀痛程度。结果产后72 h,观察组产妇较对照组泌乳量增多,乳房疼痛的发生情况明显减轻,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乳房穴位按摩结合背部按摩可使产妇泌乳量增加,乳房胀痛程度减轻,有利于母乳喂养的开展。  相似文献   

5.
患者女性 ,32岁。左乳无痛性肿块 2周。 5天前门诊以纤维腺瘤行单纯性肿物切除术。病理诊断 :乳腺黏液腺癌伴砂砾体形成。拟行乳腺扩大切除术入院。查体 :左乳外上象限距乳头 3cm处见一长 4cm手术缝合切口 ,乳头无内陷及溢液 ,无橘皮样外观 ,对侧乳房及双腋下未及肿块。行左乳改良根治术。病理检查 巨检 :单纯切除的不规则肿物一块 ,3 5cm×2 5cm× 1 5cm ,表面有少量脂肪组织 ,无包膜。切面见 2cm× 1 5cm× 1 5cm胶冻状结节 ,有滑润感 ,半透明 ,边界不清 ,周围组织切面呈灰白、淡黄色。镜检 :瘤组织由大量黏液及漂浮其…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电动吸乳器联合乳房按摩对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选择自然分娩的初产妇200例,按照方便抽样法分段将产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乳房按摩为产后2 h内进行,按摩时间为每侧乳房10~15 min,1次/d;电动吸乳器为2次/d,第一次为按摩后进行,吸乳时间为每侧乳房15~20 min,连续按摩及电动吸乳2 d,对照组不进行乳房按摩及电动吸乳器吸乳,观察记录产妇首次泌乳时间及产后48 h泌乳量、乳房胀痛情况。结果产后电动吸乳器联合乳房按摩可以有效促进乳汁分泌,提升泌乳量,减少乳房胀痛的发生(P0.05)。结论越早给予产妇乳房按摩及吸乳器应用,其泌乳量越多,有助于促进产妇母亲角色的转变,提升纯母乳喂养率。  相似文献   

7.
患者女性 ,36岁。发现盆腔肿物半月余 ,无明显不适症状。体检发现子宫前位 ,子宫右侧可触及一囊实性肿物 ,直径 12 0cm ,表面不平。B超示 :子宫右侧有一个囊实性肿物 ,大小 12 9cm× 12 3cm× 9 9cm ,实性区域成团块状。后行手术切除。病理检查 巨检 :切除一侧卵巢及输卵管 ,输卵管长2 5cm ,直径 0 5~ 0 8cm ,卵巢被一囊实性肿物所取代 ,肿物大小 9 0cm× 6 0cm× 5 0cm ,切面囊性区域大小 3 5cm×3 0cm× 2 5cm ,囊已破 ,内容物流失 ,囊内、外表面光滑 ,囊壁厚 0 2~ 0 3cm ;实性区域呈灰粉、灰褐…  相似文献   

8.
患者男 ,74岁 ,因左侧阴囊巨大包块 10余年 ,右侧阴囊反复出现痛性包块1年多入院。体检 :左侧阴囊见一大小 :2 0cm× 15cm包块 ,外形规则 ,表面光滑 ,质硬 ,活动度差 ,右侧阴囊包块大小 :10cm× 8cm ,质软 ,可部分回纳入腹腔。采用LOGIQ40 0B/W及ACUSON 12 8彩色超声诊断仪检查 (图 1、2 )。示左侧腹股沟至阴囊内探及一2 5cm× 12cm× 10cm包块 ,轮廓清 ,包膜完整 ,内见密集点状高回声 ,均匀分布 ,点状高回声不随体位改变或探头加压而产生浮动 ,包块后方回声增高。其后下方隐约见一 3.5cm× 2 .4cm× 3.1c…  相似文献   

9.
资料和方法   6 8例中男 38例 ,女 30例 ;年龄 2 1~ 6 9岁 ;病程 3~ 180d ;均由本院门诊及口腔科转理疗科。治疗分为氟化钠导入组和氯化钙导入组 ,各 34例。采用廊坊产DZL -Ⅱ型直流电治疗仪。电极均为硅胶制成 ,主电极 3cm× 1cm ,辅电极 6cm× 4cm ,厚0 .5mm。袋状衬垫为绒布制成 ,厚约 1.5cm。药垫为两层绒布制成 ,3.5cm× 1.5cm ,分别浸在 2 %氟化钠或 2 %氯化钙的药液中备用。氟化钠治疗组将浸有 2 %氟化钠药垫的主电极置患侧牙齿敏感区接阴极导入 ,辅电极置后颈部或手 ,电流强度 0 .5~2 .0mA ,每日 1次 ,1…  相似文献   

10.
产后乳房按摩治疗产妇乳汁分泌不足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产后乳房按摩对乳汁分泌不足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60例足月分娩且自愿接受产后乳房按摩的乳汁分泌不足产妇,应用"缺乳"精油实施产后乳房按摩.观察并比较治疗前后产妇泌乳情况.[结果]本组60例产妇经产后乳房按摩治疗后产妇乳汁分泌增加,其中泌乳佳45例,泌乳一般15例.[结论] 产后乳房按摩治疗产妇乳汁分泌不足的效果明显,可提高母乳喂养率.  相似文献   

11.
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1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丁岚 《诊断病理学杂志》2001,8(4):242-242,I073
患者女性 ,3 7岁。左乳晕下包块半年入院。查体 :乳晕下触及 1.0cm× 0 .5cm包块 ,质硬 ,界清 ,无压痛 ,皮肤无橘皮样改变。临床诊断 :左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 ;乳腺癌待除外。术中见肿物位于主输乳管旁 ,由两个相连结节构成 ,大小各约 2cm× 2cm× 1cm。病理检查 巨检 :结节状肿块 2个 ,分别为 1.2cm× 0 .8cm× 0 .5cm和 1.0cm× 0 .8cm× 0 .5cm ,有部分包膜。切面实性 ,灰红色。镜检 :肿瘤细胞呈立方形或柱状 ;胞浆红染 ,呈细颗粒状 ,核卵圆形 ,染色稍深 ,细胞排列成圆形 /卵圆形 /不规则形小团块 ;部分瘤细胞团外…  相似文献   

12.
本文 2例皮瓣术后发生静脉危象 ,回流受阻、皮瓣淤斑、发紫 ,经手法按摩挤压 ,促进静脉回流 ,改善动脉供血 ,取得满意疗效。具体介绍如下。1 病例介绍例 1 男性 ,36岁 ,因左胫腓骨开放骨折术后伴左小腿皮肤缺损行髂骨皮瓣移植术 ,皮瓣面积 6cm× 8cm ,于术后 12小时远端皮瓣面积为 2cm× 2cm出现紫斑 ,张力增高 ,经手法按摩挤压 3天后远端皮瓣肤色转红 ,张力减低 ,淤斑完全消退 ,皮瓣成活。例 2 男性 ,2 5岁 ,因右手外伤后虎口挛缩行同侧鼻咽窝皮瓣转移术 ,皮瓣面积为 6cm× 13cm ,于术后 18小时远端皮瓣面积为 2cm× 3c…  相似文献   

13.
超短波治疗开颅术后头皮下积液7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颅术后头皮下积液 75例均为住院患者 ,男6 0例 ,女 15例 ;年龄 2 0~ 4 2岁 ,平均 2 9岁 ;颅骨缺损修补术后 50例 ,其中右额颞顶部缺损 30例 ,左额颞顶部缺损 2 0例 ,硬膜外血肿清除术后 17例 ,颅骨凹陷性骨折术后 8例 ;颅骨修补术后 3~ 7d ,平均6d发生头皮下积血积液 ,面积 4cm× 5cm~10cm× 14cm。  采用国产立地式超短波治疗机 ,频率4 0 .6 8MHz ,波长 7.37m ,最大输出功率 2 50W ,板式电容电极 15cm× 2 0cm× 2 ,根据治疗部位取侧卧位或仰卧位 ,病灶部位对置 ,间隙 4~ 5cm ,无热量 ,每日 1次 ,15min ,6…  相似文献   

14.
大蒜素直流电导入治疗慢性前列腺炎4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前列腺炎患者 80例均经专科检查确诊 ,随机分为两组。大蒜素直流电导入组 (导入组 ) 40例 ,年龄 2 1~ 5 4岁 ;病程 6个月~ 15年。口服氟哌酸组 (对照组 ) 40例 ,年龄 19~ 5 1岁 ;病程 10个月~13年。  导入组采用广东产 75 -I型直流感应电疗机 ,对患者进行清洁灌肠后 ,行 2 %大蒜素液 5 0ml保留灌肠 ,主电极 12cm× 16cm置于下腹部接阴极 ,辅电极 14cm× 18cm置于腰骶部接阳极 ,电流密度0 .1~ 0 .2mA/cm2 ,每日 1次 ,15~ 2 0min ,12次为1个疗程。对照组口服氟哌酸 ,每日 3次 ,每次0 .2 g ,2 0d为 1个疗程。…  相似文献   

15.
乳腺癌钼靶X线片误诊漏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乳腺钼靶X线检查在乳腺疾病的诊断中占重要地位。但由于乳腺癌X线表现较复杂 ,且临床表现不典型 ,尚有一些病例被误诊漏诊。现就其原因进行分析。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15例均为女性 ,年龄 2 8~ 48岁。已婚者 13例 ,未婚者 2例。有 2例患者自诉肿块与经期有关。临床表现 :12例以自觉乳房肿块就诊 ,自发现乳房肿块到就诊时间为 1周~ 2个月不等 ,2例伴有肿块疼痛及局部压痛 ,1例伴有乳头溢液 ;3例有不同程度的乳头瘙痒、痛感。病变位于左乳房者 9例、右乳房者 6例。肿块最大 2cm× 3cm× 3cm ,最小 1cm× 1cm× 1 5cm ,…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来 ,临床肛肠手术逐年增多 ,术后包扎始终是临床的一个难题 ,包扎过松起不到压迫止血的目的 ;包扎过紧给病人带来诸多不适 ,且小便易污染敷料。为此 ,研制了一种“丁”字带固定器 ,经两年临床使用 ,效果很好 ,病人满意。介绍如下 :1 材料与制作方法1.1 材料 :取白棉布 90cm× 40cm (A块 )、14cm× 2 0cm (B块 )各 1块 ,取松紧带 15cm× 5cm× 0 .2cm (C块 ) 1条及2 5cm× 2cm× 0 .2cm (D块 ) 2条 ,尼龙搭扣 2 0cm× 2cm×0 .2cm (E块 ) 1副、8cm× 1cm× 0 .2cm (F块 ) 2副 ,方塑料环 6cm…  相似文献   

17.
乳腺叶状囊肉瘤一例湖南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李允山患者熊某、女、68岁。发现左乳房核桃大肿块1月入院。检查肿块位于左乳房外上象限,约4cm×3cm×2cm,境界清楚,同侧腋窝可扪及1个中等硬的肿大淋巴结。化验检查均正常。B超检查:左乳肿块疑为乳癌。乳腺...  相似文献   

18.
患者女 ,4 5岁 ,以“左乳肿块 5月余 ,发热肿痛 3月”之主诉就诊 ,5月前无意发现左乳有约 1cm大小的结节 ,有压痛。未检查治疗 ,1月后口服 (乳中消 ,维生素 )治疗 2周 ,左乳房出现红肿 ,胀痛 ,用药物后此症状无明显减轻。以“左侧乳腺炎”诊断收住院。查体 :双锁骨上淋巴结不肿  图 1 左乳腺体呈弥漫性巨大团块状致密影、结构不清。图 2 右乳为正常退化型乳腺。大 ,左侧腋下有一约 1cm× 0 5cm大小的淋巴结 ,活动 ,无压痛 ,皮肤色泽正常。左乳腺明显红肿增大 ,可触及 4cm× 3cm大小的肿块 ,固定 ,有压痛 ,边界不清、乳头无分…  相似文献   

19.
患者男 ,2 2岁。因尿频、尿急、排尿困难 1个月入院。超声检查 :左肾大小为 5 .4cm× 3 .3cm ,形态规则 ,结构模糊不清 ;右肾大小 12 .0cm× 5 .4cm ,形态饱满 ,结构清晰 ,肾盂无扩张征象。膀胱极度充盈 ,壁光滑 ,于膀胱左后方测及一巨大液性无回声区 ,边界清 ,与膀胱未见明显缺口相通。经导尿 (导出约15 0 0ml尿液 )后 ,仍见 2 0 .0cm× 13 .5cm× 11.5cm液性无回声区位于膀胱左后方 ,其前方可见膀胱内导尿管气囊回声 (图1)。超声诊断 :①膀胱左后方囊性包块 ,考虑膀胱发育异常 ;②左肾发育不良 ,右肾代偿性增大。腹部平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利用乳中、乳根穴位配合全身按摩,促进乳汁分泌,消除乳房胀痛感,尽快恢复产妇体力,树立母乳喂养信心,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方法将212例产妇随机分为实验组104例和对照组108例,实验组在常规产后护理的基础上进行乳房穴位及全身按摩,对照组仅接受常规产后护理,观察和测量2组产妇乳房泌乳时间、泌乳量,并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产妇较对照组乳房分泌时间提前,泌乳量增加,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乳中、乳根两穴位及全身的的按摩具有提前初产妇泌乳时间,增加泌乳量的作用,还能缓解产后乳房胀痛,保证母乳喂养成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