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分析60例胸痛患者误诊为急性冠脉综合征的误诊原因,探讨避免误诊的方法。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博爱县人民医院误诊为急性冠脉综合征的胸痛患者60例,综合分析其误诊原因并进行分析。结果本院胸痛患者误诊为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综合误诊率为3.79%,误诊的60例患者出现胸痛的真正病因分别为:消化系统疾病26例,呼吸系统疾病18例,主动脉夹层及主动脉夹层动脉瘤8例,带状疱疹4例,其他4例。结论应尽力避免将胸痛患者误诊为急性冠脉综合征,以免延误病情,增加患者痛苦。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中青年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对106例中青年ACS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与62例健康体检者进行比较。结果本组病例均为男性。临床特点:胸痛84例(79%)、以急性心肌梗死为首发表现66例(62%)、心电图异常89例(84%)、有冠心病家族史51例(48%)、有精神压力与创伤76例(72%)、合并高血压50例(48%)、体质量超重59例(56%)、糖耐量异常36例(34%)、高胆固醇血症81例(76%)、低密度胆固醇升高88例(83%)、吸烟81例(76%)、高尿酸血症82例(77%)。病变以单支病变为主,占73%。95%以上患者选择PCI术。结论中青年ACS患者女性极少,精神压力与创伤为主要诱因。常伴胸痛症状,以急性心肌梗死为首发表现,多为单支病变,心电图大多异常。统计分析表明:精神压力与创伤、冠心病家族史、吸烟、糖耐量异常、肥胖、胆固醇升高为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糖尿病(DM)合并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糖水平预测冠脉病变程度及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的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21年9月至2022年9月期间65例糖尿病合并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根据冠脉病变支数分为轻度狭窄组23例、中度狭窄组22例、重度狭窄组20例;同时根据是否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分为MACE组20例、非MACE组45例,观察比较各组血糖水平、冠脉病变程度Gensini评分,ROC曲线分析血糖水平预测冠脉病变程度及心血管不良事件的价值。结果 重度狭窄组的Gensini评分及糖化血清蛋白(GSP)、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血清甘油三酯-血糖指数(TG-G)显著高于中度狭窄组及轻度狭窄组(P<0.05),中度狭窄组的Gensini评分及GSP、IGF-1、TG-G指数显著高于轻度狭窄组(P<0.05);非MACE组的GSP、IGF-1、TG-G指数均显著低于MACE组(P<0.05);建立ROC曲线,血清GSP、IGF-1、TG-G指数水平联合诊断DM合并ACS患者发生冠脉重度狭窄的敏感度、特异度、AUC分别为78.0%、86.7%、0.816,联合诊断DM合并ACS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的敏感度、特异度、AUC分别为80.0%、75.0%、0.809,均高于单个指标的诊断效能(P<0.05)。结论 DM合并ACS患者的血糖水平对冠脉病变程度及心血管不良事件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在胸痛中心的救治模式的应用分析.方法 选择该院从2016年9月—2019年9月收诊的326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治疗中采取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措施,分析患者的TIMI血流分级、血小板聚集率情况.结果 该组患者治疗后TIMI血流分级情况0级(0.00%)、1级(0....  相似文献   

5.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4):867-868
选取142例PCI术后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ACS)作为研究对象,于术后2w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对以上患者进行抑郁评分。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术后抑郁患者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经单因素和Logistic分析,患者文化程度(OR=2.184;95%CI 1.117~4.269)和冠脉病变严重程度(OR=2.171,95%CI 1.080~4.361)是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PCI术后患抑郁症的危险因素。文化程度及冠脉病变严重程度是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PCI术后患抑郁症的主要危险因素。针对危险因素,应从心理和生理方面进行综合护理,降低术后抑郁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求医延误的相关因素。方法通过自制问卷调查186例ACS患者发病至就诊的时间,以及患者的一般资料、起病时的周围人群、对疾病的认知及患者自认为本次就诊过程中最耽误时间的环节。结果ACS患者从出现症状至决定求医、途中、人院等环节均有不同时间的延误,其中以决定求医时间延误最长;女性、65岁以上、凌晨起病、起病时家人在场和独自1人、无相关疾病及用药史、未接受过相关宣教、起病先期经过自我处置的患者更易发生求医延误。结论ACS患者在多个环节存在求医延误现象,有必要根据求医延误的影响因素,在社区普及ACS相关知识,以最大程度地减少ACS患者救治的延误。  相似文献   

7.
8.
苏士奎 《系统医学》2023,(24):111-114
目的 观察冠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在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MI)急诊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2021年1月—2022年12月新沂市人民医院收治的70例AMI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实施静脉溶栓治疗,观察组实施PCI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心功能指标、不良心血管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4.29%,高于对照组的7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85,P<0.05)。治疗前,对比两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 d后,观察组患者的左心室射血分数为(59.87±5.33)%,高于对照组的(54.11±5.65)%,N末端B型利钠肽原、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为(112.57±7.11)ng/L、(32.11±3.27)mm,较对照组的(126.35±9.45)ng/L、(38.56±3.24)mm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患者...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特征,评估颈动脉超声对ACS的预测价值。方法 采用高频超声对156例行冠脉造影的ACS、稳定型心绞痛及非冠心病患者分别行双侧颈动脉超声检查,观察其颈动脉粥样病变(包括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有无斑块及其斑块性质)和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结果 与稳定型心绞痛和非冠心病组比较,ACS患者颈动脉软斑块和混合斑块发生率高,冠脉病变程度和颈动脉病变呈正相关,统计分析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颈动脉超声预测ACS敏感性68.3%,特异性85.6%,诊断符合率83.0%。结论 ACS患者颈动脉斑块多为软斑块和混合斑块,其颈动脉病变特征和冠状动脉病变特征一致,对冠心病高危人群常规行颈动脉超声检查可以早期预测ACS。  相似文献   

10.
李宁  樊鹏霞  熊英 《护理研究》2005,19(7):578-580
[目的 ]了解急性冠脉综合征 (ACS)病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 ,为进一步实施心理护理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采用基本情况调查表及心脏病人心理健康问卷对 173例ACS病人进行调查。 [结果 ]93 .6%以上的ACS病人存在与疾病有关的心理健康问题 ,且不同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性格类型、家庭地位及疾病情况对心理健康有影响 (P <0 .0 5 )。 [结论 ]对不同基本情况的ACS病人应采用不同的心理护理。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围术期死亡原因。方法:2002年1月—2006年3月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接受PCI的3 806例冠心病患者中36例ACS患者发生围术期死亡。其中男性23例,女性13例;年龄24~85岁(平均年龄69±23岁),包括急性心肌梗死(AMI)29例、不稳定心绞痛7例,其中既往有陈旧性心肌梗死史者7例、PCI治疗史者4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史者1例、脑卒中史者4例,合并有高血压病者20例、脂代谢紊乱者11例、糖尿病者6例、慢性阻塞性肺病者4例。结果:36例ACS患者中,因AMI行急诊PCI者24例,ACS行择期PCI者12例(包括AMI5例、不稳定心绞痛7例)。冠状动脉造影显示,26例有2支及以上多支血管病变,10例为单支血管病变。36例ACS患者PCI围术期死亡原因为心力衰竭或(和)心源性休克16例(44.4%),室颤和(或)心脏骤停8例(22.2%),多脏器功能衰竭4例(11.1%),心脏破裂4例(11.1%),急性或亚急性支架内血栓形成3例(8.3%),消化道大出血1例(2.8%)。急诊PCI因泵衰竭死亡的12例患者中,广泛前壁AMI7例、下壁+后壁AMI3例,下壁+右室AMI2例。结论:ACS患者PCI围术期死亡的主要原因为泵衰竭、室颤和(或)心脏骤停、多脏器功能衰竭、心脏破裂及支架内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C-反应蛋白(CRP)等的影响及机制。方法测脂,CRP等参数浓度,并与常规治疗119例作为定119例ACS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阿托伐他汀20mg/d,治疗1个月后测定血对照组。结果119例ACS患者经阿托伐他汀治疗1个月后CRP等测定值分别显著低于治疗前水平(P〈0.05),1个月后上述各项参数改变更加明显,与常规治疗对照组及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通过降脂、抗炎等机制对防治ACS早期动脉硬化及稳定斑块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病程中常规治疗联合应用盐酸替罗非班对心肌组织水平再灌注与围PCI术期严重心脏不良事件(MACE)的影响。方法:2005—2006年间15例在急诊或择期PCI术前具有形成血栓的高危因素或PCI术时发现慢血流现象或血栓的ACS患者,在术前、术中或术后应用盐酸替罗非班,按推荐剂量经外周静脉或冠脉内直接注入药物,观察15~20min后相关血管的血栓征象、血栓负荷、TIMI分级情况、术后MACE及出血并发症等。结果:15例ACS患者,男性13例,女性2例,年龄44~75岁,起病时间在数小时至数天。全部患者术中即刻造影均未见有明显的新发血栓形成,原有新鲜血栓消失,肇事血管前向血流由TIMI0~2级恢复至TIMI3级。术后14例患者术后一般情况稳定,症状明显改善或消失,住院期间未发生MACE与出血并发症,但有1例患者在住院期间因心源性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结论:对ACS介入治疗围手术期存有靶血管高危因素存在(如慢血流、血栓等征象)的患者,经冠脉或外周静脉应用盐酸替罗非班有助于改善心肌组织再灌注水平,减少围手术期血栓并发症所致的MACE发生。  相似文献   

14.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发病率季节变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志敏  卢燕 《华西医学》2005,20(4):685-686
目的:就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6年发病率的四季构成差异进行了探讨.方法:回顾了成都地区两所医院6年间共1452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发病率的四季平均构成比,并进行了汇总分析.结果: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发病率确实存在季节差异,均表现为冬达峰期夏抵低谷.结论:急性冠脉综合征发病率皆存在冬高夏低的季节变异.  相似文献   

15.
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炎性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炎性指标水平的影响。方法:将69例ACS患者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10mg.d-1治疗组(35例)和40mg.d-1治疗组(34例),并设正常对照组34例。治疗前和治疗2周后分别测定血清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结果:治疗前ACS组血清sCD40L、hs-CRP水平均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阿托伐他汀治疗2周后sCD40L和hs-CRP水平有明显降低(P〈0.01),阿托伐他汀40mg.d-1组较10mg.d-1组降低幅度大(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降低ACS患者血清炎症指标水平,抑制炎性反应,可能具有稳定斑块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张磊  李浩 《华西医学》2014,(1):8-10
目的观察氯吡格雷联合速效救心丸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0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ACS患者随机选取97例后随机分为治疗组(氯吡格雷联合速效救心丸组,48例)和对照组(氯吡格雷组,49例),以1个月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观察临床疗效、心绞痛发作频率、ST段位移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1个疗程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9.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1.0%,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治疗后心绞痛发作频率、ST段位移均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ST段位移变化优于对照组。结论氯吡格雷与速效救心丸联用治疗ACS比单用氯吡格雷疗效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糖代谢异常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07年1月—2010年6月收治的453例ACS住院患者,根据糖尿病病史及口服糖耐量试验(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OGTT)结果分为4组:血糖正常组(n=132)、空腹血糖受损(impaired fasting glucose,IFG)组(n=81)、糖耐量受损(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IGT)组(n=89)、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组(n=151),定期电话或临床随访患者远期预后情况,包括心肌梗死、血运重建、病死等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ac events,MACE)。结果:与血糖正常组相比,IGT组和DM组无事件中位生存时间明显缩短(P均<0.05),而IFG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血糖正常组(27.27%)相比,IGT、DM组MACE发生率均明显增加(44.94%,49.01%;P值均<0.05);而IFG组与血糖正常组比较,MACE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2.10%,P>0.05)。Cox回归分析显示,男性、年龄、吸烟、血脂异常、糖代谢异常、血运重建史是发生MACE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ACS患者中合并IGT或DM者远期预后较血糖正常者差,对于此类患者需定期监测其血糖代谢情况。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诊断与处理特点.方法:总结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107例ACS病人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表现、诊断分类、处理与预后.结果:107例病人中有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49例,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25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33例,均给予积极处理,23例STEMI病例进行了溶栓治疗.结论:基层医院的医务人员应尽力完善对ACS病人的诊断和处理.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的心电图(ECG)和肌钙蛋白I(cTnI)的关系进行分析,以探讨其对ACS患者血管病变程度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7例ACS确诊患者的ECG和cTnI进行检测,分析ECG和cTnI阳性与血管闭塞和血管狭窄的关系,及两指标间的一致性。统计分析采用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ECG与cTnI阳性的患者,其血管闭塞发生率(P=0.016;P=0.003)和血管狭窄发生率(P=0.121;P=0.013)均较ECG与cTnI阴性的患者高。但在血管闭塞和血管狭窄与ECG和cTnI的logistic分析中,仅cTn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P=0.021)。ECG与cTnI具有较好的一致性(Kappa=0.617,P<0.001)。结论ECG与cTnI定性检测均能较好地反映ACS患者的血管病变程度,具有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急诊分层诊断的可行性,提高急诊医生对ACS的诊断水平。方法选择2013年3—8月因胸痛及胸痛等同症状在我院急诊科就诊且资料完整患者288例,通过急诊分层诊断流程及标准将患者分为ACS组(192例)和非ACS组(96例),观察两组一般情况、确诊结果及临床转归情况,并分析急诊分层诊断流程及标准对ACS诊断的敏感性及特异性。结果两组性别、症状出现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CS组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ACS 173例,非ACS组中确诊ACS 3例,ACS组初诊诊断符合率90.1%(173/192),非ACS组初诊诊断符合率96.9%(93/96)。急诊分层诊断流程及标准对ACS诊断的敏感性为98.3%,特异性为83.0%。ACS组住院期间死亡2例,非ACS组随访30 d无死亡病例。结论对因胸痛及胸痛等同症状就诊的急诊患者行ACS分层诊断,可初步实现ACS的早期诊断及规范化治疗,降低漏诊率,避免过度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