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美国心脏协会 (AHA)在《循环》杂志上颁布了新的心肺复苏 (CPR)与心血管急救 (eCC)指南2000[1]。新的指南包括CPR、自动体外除颤 (器) (AEDs)和对急救人员的指导等多项内容。现就成人心肺复苏的有关问题作如下综述。1删除了检查脉搏的步骤“2000指南”中建议在行PCR前不再要求将检查颈动脉搏动作为一个诊断步骤 ,决定胸外按压前只检查生命体征 :如呼吸、咳嗽、反射或对刺激的反应 ,无需检查是否有脉搏。评价时间不要超过10秒 ,如果不能肯定是否有循环 ,则应立即开始胸外按压。对此改变主要是因为1992…  相似文献   

2.
心肺脑复苏概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心肺脑复苏(cardio-pulmonary-cerebral resuscitation,CPCR)是急诊急救医学的最重要组成部分。普遍认为,心肺脑复苏水平代表了急诊急救医学水平,特别是急危、重症病人的抢救水平。CPCR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危重病人的抢救成功率,是急诊急救医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也是急诊急救医学发展的核心部份。人们说“起死回生”主要指CPCR技术而言,CPCR技术水平高,危重病人死亡率低;CPCR技术水平低,危重病人死亡率高,病人预后生命质量高。这就是医学界重视CPCR的主要原因。1 …  相似文献   

3.
心跳呼吸骤停是急救医学中的急危重症 ,可以说是急诊抢救中的最紧急状态。经过半个多世纪不断探索 ,心肺脑复苏 (CardiopulmonarycerebralresuscitationCPCR)技术及其操作规范也日臻成熟[1] 。但在CPCR运作过程中其复杂多变的因素对CPCR效果产生着巨大的影响。心跳骤停原因、复苏时间、既往和目前伴随疾病、身体基础状况、复苏技术及具体措施、以及复苏后并发症如脑复苏失败所致植物人、多器官衰竭 (MultipleorgansfailureMOF)等从多因素、多方位、多阶段影响CP…  相似文献   

4.
心肺脑复苏 (CardiopulmonaryCerebralResuscitationCPCR)技术是急救医学中的重点、难点、其复苏技术中医护配合是CPCR顺利进行和复苏成败的关键环节。为了处理好CPCR中的护理角色 ,自 1998年以来 ,我们根据实际情况在CPCR中进行护理角色训练 ,并与实际CPCR进行对比分析 ,以最少的人力、最佳效果处理好CPCR的护理角色。1 对象及方法1 1 对象 ① 1998年以创“三甲”技术训练中全科护士模拟CPCR护理角色训练。② 1998年 2月至 2 0 0 0年 12月在科内实施CPCR具有三期…  相似文献   

5.
心脏骤停急诊心肺复苏成功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心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成功相关因素,进一步提高急诊心肺复苏成功率。方法随机抽取近年来急诊科心脏骤停患者72例进行分组对比分析,甲组38例为心肺复苏成功,乙组34例为心肺复苏效果不佳。结果两组比较甲组复苏成功占76.3%(29/38),明显高于乙组的26.5%(9/34)。甲组胸外心脏按压开始时间(2.3±0.5)分,早于乙组(7.8±3.0)分,电除颤开始时间甲组(3.6±1.5)分,早于乙组(7.2±3.8)分,甲组心脏复苏成功78.9%(30/38)明显高于乙组32.4%(11/34)。结论(1)及早开展心肺复苏,早期电除颤在确保心肺复苏成功上赢得时间。(2)持续有效胸外心脏按压和有效的使用肾上腺素是心肺复苏成功的重要措施。(3)急救小组分工协作更能提高心肺复苏成功率。  相似文献   

6.
胸外心脏按压时机选择对心肺复苏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是急诊医学的重要环节之一,其成功率的高低对患者的生存率至关重要,而胸外心脏按压又是心肺复苏的重要手段,而且操作者的熟练程度、按压标准度以及时机的选择等都直接影响着CPR成功与否[1].我们回顾性分析303例CPR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两种胸外心脏按压的时机选择对CPR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三人气囊面罩心肺复苏方法与两人气囊面罩心肺复苏方法效果的比较。方法 85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采用传统的一人行胸外按压一人控制气囊的操作方法,B组采用一人行胸外按压两人控制气囊的操作方法并与C组胸外按压加气管插管通气复苏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A组成功率为36.0%,B组成功率53.3%,C组成功率53.6%。B组C组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人操作心肺复苏方法较两人操作心肺复苏方法成功率高,而与胸外按压加气管插管通气复苏效果进行比较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针对100例心肺复苏患者不同的急诊治疗方法,分析总结出针对心肺复苏疾病相关的最佳治疗方法,探讨出有效的心肺复苏急诊治疗方案。方法通过分析于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来我院进行心肺复苏治疗的100例心肺复苏患者资料,针对不同患者的病理特征及不同的治疗方案,共分为三组包括:开放气道性治疗(40例)、胸外心脏按压性治疗(30例)、人工呼吸治疗(30例急救性措施),对比分析不同的急救疗效。结果 100例心肺复苏患者中通过人工心肺复苏治疗的患者治疗成功的共有84例,治疗成功率为84%,在所有重症患者的急诊治疗中治疗疗效为最佳。40例心肺复苏患者中通过开放气道性治疗的患者治疗成功的有35例患者,成功率高达88%,30例心肺复苏患者通过胸外心脏按压性治疗组中治疗成功的有24例,成功率为80%;30例心肺复苏患者中精工人工呼吸治疗法治疗的急诊成功的有25例,成功率为83%。结论心肺复苏的治疗核心可以有效的促进心脏疾病的治疗效果,可以为患者提供宝贵的治疗时间,提高患者的生还率。在对重症患者的紧急治疗中必须要有效的运用心肺复苏治疗方法,结合不同的患者情况运用开放气道性治疗、胸外心脏按压性治疗、人工呼吸治疗方法,可以达到最大限度的促进对重症患者疾病的诊救。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应用胸外按压复苏器对提高急诊心肺复苏(CPR)成功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两院选自2010—03~2013—12的56倒心脏骤停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心脏呼吸骤停后1min内给于胸外按压复苏器按压的28例,先以徒手按压并在超过10min以上时间给于胸外按压复苏器按压的28例。所有病例均给与气管插管辅助呼吸及合理的电除颠,肾上腺素静注等抢救措施。结果:心跳停止1min内给于胸外按压复苏器按压的28例中,11例复苏成功,成功率39%,有效25例(89%);超过10min以上时间给于胸外按压复苏器按压的28例中.抢救成功5例(17%),有效20例(71%)。结论:在确定适应症的前提下早期及时的给与心脏胸外按压复苏器按压配合规范的电除颠及快速的气管插管、合理的复苏药物对心肺复苏的成功起到明显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
在正常人体内 ,每天约有 10 %的红细胞 (RBC)自然地衰老死亡 ,同时机体又能不断地形成相应数目的网织红细胞加以补充 ,从而使机体内的红细胞数目保持动态平衡 ,不论任何原因引起成熟RBC和未成熟RBC之间、RBC生成和RBC死亡之间的平衡失调。破坏这种稳态 ,都会导致疾病〔1〕。高原红细胞增多症 (HighAltitudePoly cythemia ,HAPC)就是这些平衡失调的结果 ,高原缺氧环境下影响这些平衡的任何环节、任何因素都是引起HAPC的可能因素。红细胞的根本来源是多向造血干细胞 ,这种造血干细胞具有很强…  相似文献   

11.
现有肺癌肿瘤标记物在早期诊断、评估疗效、监测复发和推测预后等方面均不十分令人满意 ,1993年Stieber[1]报道了检测肺癌患者血清CRFRA2 1-1及腺苷脱氨酶 (ADA)活性对良、恶性胸水的鉴别诊断价值。1 对象和方法1 1 检测对象 ①结核性胸膜炎组 (下简称结核组 ) :4 5例 ,男 2 3例 ,女 2 2例 ,年龄 18~ 6 2岁 ,均为进展期住院患者 ,胸水中找到肮酸杆菌或胸水PCR检查显示结核分枝杆菌DNA阳性 ,且经抗结核治疗有效。②肺癌并胸膜转移组 :4 5例 ,其中非小细胞癌 (NSCLC) 35例 ,小细胞肺癌(SCLC) 10例 ,男 30例…  相似文献   

12.
深低温停循环上腔静脉逆行灌注在主动脉手术中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经上腔静脉 (SVC)逆行灌注 (RCP)在用于治疗体外循环 (CPB)中大量气栓的病人和深低温停循环(DHCA)胸主动脉手术中的脑保护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后 ,其脑保护作用引起了人们的重视。我们在4例患者的主动脉手术中采用上述方法 ,取得了同样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4例中男性 3例 ,女性 1例。年龄 14~ 4 0岁。病因 :1例为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 (ASD) ,在插主动脉供血管时 ,不慎供血管金属头刺破升主动脉远端后壁。 3例为升主动脉瘤 ,其中 2例DeBakeyⅠ型 ,1例DeBakeyⅡ型合并主动脉弓降部双狭窄。CP…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心肺复苏成功的影响因素.方法 对2011年1月-2012年9月笔者在本院急诊科接诊的12例心脏、呼吸骤停患者进行心肺复苏的病例进行分析.结果 12例呼吸循环骤停患者5例复苏成功(其中院外1例,院内4例),复苏有效2例,其余5例无效.结论 胸外按压技术的确是心肺脑复苏的第一措施.抢救成功与否与原发病有关外,还与抢救开始时间、胸外按压方法、抢救药物及仪器的合理应用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4.
心肺复苏(CPR)是急诊医学的重要内容之一,2010年欧洲复苏委员会发布的新版心肺复苏(CPR)指南中指出,快而深的胸部按压、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AED)和低体温治疗是其强力推荐的三大措施,稳定、有效的胸外心脏按压是保证心肺复苏成功必不可少的措施,但恒定有效的胸外心脏按压由人工很难完成,本研究使用苏邦心肺复苏机可解决这一难题。苏邦数字化多功能心肺复苏机是一款新型心肺复苏机,具备开机默认、快速操作安全模式,可实现精确按压频率和深度的调整,可模拟人工经典垂直按压并使胸廓完全回弹,极大地提高了CPR的成功率,且操作方便、快捷。本文对我院急诊科132例成人心搏、呼吸骤停患者的心肺复苏进行比较性研究,探讨苏邦数字化多功能心肺复苏机对CPA患者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5.
尽管PRP PC被认为是制备浓缩血小板的传统方法 ,但它与血小板激活相关[1 ,2 ] 。Hogman等认为BC PC法制备血小板的血浆产量高 ,血小板损伤小 ,最终PC中RBCs和WBCs较少[3] 。参照国际标准[4] ,我们对同一献血者血液采用改良富浆法和梯度离心结合白膜法制备的血小板浓缩液 72例 (3 6人份 )进行检测对比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资料 Sorvall RC 3BP型离心机 ,最大离心半径 2 5 .5 2cm。TERUMOTSCDSC 2 0 1A型自动接管机。Sysmex 82 0型微细胞计数仪。上海市血液中…  相似文献   

16.
<正>近年研究表明,提高心脏骤停患者抢救成功率地有效手段仍是尽早心肺复苏、尽早除颤及进一步高级生命支持[1]。在基础心肺复苏中持续有效的胸外按压越来越受到重视,持续有效的胸外按压可维持持续的心输出量,以保证心脏和脑的血液供应,为进一步高级生命支持提供机会。一项荟萃分析表明[2],院外心肺复苏中使用器械进行胸外按压似乎未改善生存率,但可最大限度地保证胸外按压的持续性。目前关于院内心脏骤停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院前急救病人行心肺复苏术时的护理配合。方法:对14例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心脏骤停的病人,在急救现场争取最短时间内配合医生做胸外心脏按压、开放气道、人工呼吸等现场处理。结果:在14例患者中,3例在转运车中突发心脏骤停,心肺复苏后存活。在10分钟至15分钟内到达心肺复苏(CPR)存活2例。结论:院前急救护士必须熟练掌握心肺复苏技术,及时、有效的心肺复苏和适当的心肺复苏护理能提高院前心肺复苏成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并分析在急诊科行紧急气管插管抢救院前猝死病人的效果。方法回顾我院急诊内科2001年2月~2004年1月3年内接诊的院前猝死病人中,216例在急诊行紧急气管插管,分析统计其心肺复苏成功率及最终心肺脑复苏成功率。结果所有216例病人经口明视插管成功210例,经鼻盲探成功4例,2例插管未成功;心肺复苏成功112例(52%),最终心肺脑复苏成功76例(35%)。结论在急诊行紧急气管插管能提高猝死病人的抢救成功率,操作难度尽管大,但通过正规培训亦易掌握,可在各级医院急诊科及院前急救中推广。  相似文献   

19.
130例急诊心肺复苏结果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尽早有效地心肺复苏 (CPR)是脑复苏的关键 ,本文对急诊抢救的 1 30例心搏骤停 (cardiac arrest,CA)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 ,探讨影响复苏因素。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1 995~ 2 0 0 0年在我院急诊、门诊就诊时发生CA并在急诊科抢救的病人共 1 30例 ,其中男 75例 ,女 55例 ;年龄 1 .5~ 93岁 ,平均 53.3岁 ,1 4岁以下 4例 ,1 5~ 59岁 59例 ,60岁以上 67例。来院就诊至 CA发生时间 5min~ 2 4 h,平均 70 min。1 .2  CA的地点 :1 2 4例发生在急诊科 ,6例发生在急诊科以外的地点。1 .3 复苏方式 :胸外心脏按压 ,电击除颤 ,气管插管 ,…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影响心肺复苏(CPR)效果的因素,以提高心肺复苏成功率。方法:应用“萨勃”心肺复苏器代替手动武心肺复苏抢救心跳骤停患者1028例。其中42例病因可逆、心跳骤停≤30分钟,从心肺复苏胸外心脏按压时间、胸骨下陷距离、压力方向、节律和按压力量、床垫下陷、病人身材、人工通气等多方面因素与手动武心肺复苏比较。结果:“萨勃”CPR明显优于手动武CPR。结论:“萨勃”CPR克服了手动CPR中因为医护人员或病人影响复苏效果因素,使CPR更趋标准有效,显著提高心肺复苏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