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 探讨超声心排血量与连续心排血量(PICCO)监测重症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差异。方法 选取佛山市高明区人民医院2018年3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重症患者88例,先予以PICCO监测,后予以超声心排血量监测。比较2种不同监测方法得出的血流动力学参数[每搏量(SV)、每搏量指数(SI)、心排血量(CO)、心排血指数(CI)],并分析2种监测方法得出的各血流动力学参数的相关性。结果 在监测0~24 h时间段,2种不同监测方法测得的SV、SI、CO、CI均呈显著升高趋势,且与PICCO相比,超声心排血量监测24 h的上述各项血流动力学参数升高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种监测方法测得的SV、SI、CO、CI之间为正相关关系(r=0.813、0.856、0.792、0.901,均P<0.05);2种监测方法在2 h时CO值的一致性较差[1.96 SD=1.44,95%CIJP(0.15~1.27)],在6 h[1.96 SD=0.24,95%CI(-0.14~0.30)]、12 h[1.96 SD=0.28,95%CI(-0.21~0.33)]、24 h[1.9...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利用Flo Trac/Vigileo监测仪观察预输入琥珀明胶扩容对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患者腰硬联合麻醉后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择期腰硬联合麻醉下行TURP患者30例,ASAⅡ~Ⅲ级,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麻醉前经外周静脉输入琥珀明胶10 ml/(kg·h),对照组麻醉前经外周静脉输入乳酸钠林格液10 ml/(kg·h)。应用心电监护仪和Flo Trac监测仪观察入室后扩容前(T1)和扩容后30 min(T2)以及麻醉后5 min(T3)、10 min(T4)、15 min(T5),手术开始(T6)时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心排血量(CO)、心指数(CI)、每搏量(SV)、每搏变异度(SVV)等的变化。结果两组各时间点与T1相比,麻醉后T3时MAP、CO、CI、SV值均显著降低(P0.05),实验组的MAP、CO麻醉后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在T3、T4时CI高于对照组,T3时SV高于对照组,而两组的SVV值与T1相比明显升高,对照组高于实验组(P0.05),研究过程中两组的心率无明显变化。结论对于行腰硬联合麻醉的高龄重症患者,输入琥珀明胶可有效改善麻醉后造成的低血压和低心排血量,在维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性方面优于乳酸钠林格液。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胸腔阻抗法对乌拉地尔治疗心力衰竭(心衰)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16只健康杂种犬麻醉后,制成心衰模型。分为乌拉地尔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分别于用药前及用药后15、30、60、90和120min用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仪测定心率(HR)、每搏量(SV)、心排血量(CO)、射血前时间(PEP)、左室射血时间(LVET)、收缩时间比率(STR,PEP/LVET)、等容舒张时间(IRT)、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左室舒张末压(LVEI)P)、总外周阻力(TPR)、每搏左室作功(SW)和每分左室作功(CW)。结果:乌拉地尔较对照组明显增加CO和SV,缩短PEP和STR,降低PCWP、LVEDP和TPR,增加SW和CW,而对HR、LVET和IRT无影响。结论:胸腔阻抗法可作为无创、实时和准确的监测方法观察心衰治疗的血流动力学变化;乌拉地尔可以明显降低心脏前后负荷,增加CO和心肌收缩能力,具有改善心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异氟醚与瑞芬太尼复合异氟醚控制性降压对颅内动脉瘤夹闭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择期ASA Ⅰ或Ⅱ级颅内动脉瘤患者30例,根据麻醉方法不同分为异氟醚组(A组)和瑞芬太尼复合异氟醚组(B组).两组均使平均动脉压较术前下降30%,并维持30 min.分别于降压前、达到目标血压0 min(T0)、5 min(T1)、10 min(T2)、20 min(T3)、30 min(T4)及停止降压5 min(T5)、10 min(T6)、30 min(T7)时,连续监测心排血量(CO)、心指数(CI)、每搏输出量(SV)、外周血管阻力(SVR),并记录以上各时点的心率(HR).结果:两组患者降压达到目标血压所需时间A组慢于B组(P<0.05).停止降压到恢复正常血压时间A组快于B组(P<0.05).与降压前比较,两组降压达到目标血压各时点及停止降压5 min(T5)、10 min(T6)时CO、CI、SVR降低(P<0.05),A组HR增快(P<0.05),B组HR减慢(P<0.05).A组SV降低(P<0.05).B组SV无明显变化(P>0.05).停止降压30 min(T7)时两组HR、CO、CI、SVR和SV与降压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组比较,瑞芬太尼复合异氟醚控制性降压对颅内动脉瘤夹闭术患者降压效果确切,可控性较好,对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用于开颅手术更安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理念下术前12h口服1 000mL、术前2h口服500mL液体碳水化合物对胃癌手术患者全麻诱导期胃内容物反流误吸及其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ASAⅠ~Ⅱ级、35~70岁拟行择期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常规禁饮组(G组)、术前口服液体碳水化合物组(E组),每组30例。E组术前12h口服1 000mL、术前2h口服500mL液体碳水化合物。两组患者均采用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静脉靶控、顺苯磺酸阿曲库铵静注全麻诱导。监测其麻醉诱导前(T0)、喉镜置入前(T_1)及插管后1min(T_2)、3min(T_3)、5min(T_4)、10min(T_5)、20min(T_6)的心率(HR)、脑电双频指数(BIS)、平均动脉压(MAP)、心排血量(CO)、心排血指数(CI)及每搏量变异度(SVV);同时观察患者全麻诱导期胃内容物反流误吸情况及胃液残留量。结果:两组T_1时的HR、BIS、MAP、CO、CI均明显低于T0时(P0.05)。E组T_2~T_6时的SVV低于G组(P0.05),E组T_1~T_6时的MAP、CO、CI均高于G组(P0.05)。两组麻醉诱导过程均未发生反流误吸,E组回抽胃液残留量与G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ERAS理念下术前12h口服1 000mL、术前2h口服500mL液体碳水化合物能更好地维持择期胃癌手术患者全麻诱导期血流动力学的稳定,且不增加胃液残留量及反流误吸风险。  相似文献   

6.
尿毒症患者透析过程心功能改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血液透析过程心功能的变化及影响因素,方法:应用心导纳图监测53例次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全过程心功能改变,透析液为醋酸盐液,检测时间为4小时,结果:血透过程心功能变化是动态过程,透析开始后1小时射血前时间(PEP)缩短,2小时后平均动脉压(MAP)一度上升后回降,3小时后总外周阻力(TPR)降低明显,4小时后心排血量(CO),心排血指数(CI),心率(HR)增加,MAP、TPR下降,PEP左室射血时间(LVET)缩短,但每搏量(SV),射血分数(EF),室舒张期末容积(LVEDV),左室舒张期末压力(LVEDP)无显著改变。结论:血透过程心功能变化是个过程,随时间改变可引起CO,CI,MAP,TPR,HR,PEP,LVET不同变化,透析后可使心缩功能改善,心排血量增加,但对舒张功能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7.
不同吸痰方法对PEEP患者血流动力学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开放式吸痰与密闭式吸痰对人工机械通气使用PEEP患者心率(HR)、无创血压(NBP)、中心静脉压(CVP)、心输出量(CO)、心脏指数(CI)、每搏射血量(SV)、左心室作功(LCW)、左心室每搏作功(LVSW)、预射血间期(PEP)等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0年1~10月应用机械通气使用PEEP患者,随机分...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双水平气道正压(BIPAP)、压力支持(PSV)、成比例压力支持通气(PPS)3种不同通气模式对心功能正常及心功能低下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探讨心功能严重低下、撤机困难患者较理想的撤机方式。方法70例各种原因导致呼吸衰竭而行机械通气的患者根据撤机模式不同分为PSV组(38例)和PPS组(32例)。PPS组经治疗恢复自主呼吸后,行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根据心排血指数(CI)将患者分为心功能正常组(CI≥2.0L·min-1·m-2)和心功能低下组(CI<2.0L·min-1·m-2),比较两组患者在BIPAP、PSV、PPS3种通气模式对血流动力学的的影响。结果1心功能正常组PSV、PPS通气模式下心排血量(CO)、CI、每搏量(SV)、肺毛细血管血流(PCBF)均显著高于BIPAP模式,PPS模式下CO、CI、SV、PCBF最高,但与PSV模式下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PS模式下外周血管阻力(SVR)较BIPAP模式显著降低,但较PSV模式差异无显著性。2心功能低下组BIPAP、PSV、PPS通气模式下CO、CI、SV逐渐升高,3种通气模式间差异有显著性,PPS模式下CO、CI、SV最高。3心功能低下患者3种通气模式下气道峰压(Ppeak)、平均气道压(Pmean)均呈递减趋势,PSV、PPS模式下与BIPAP模式差异有显著性,PPS模式下心功能低下组Ppeak最低,与另两种模式比较差异有显著性。4PPS组带机时间较PSV组明显缩短。5心功能正常组3种模式的内源性呼气末正压(PEEPi)也呈递减趋势,PPS为最低,与BIPAP模式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PPS通气模式对心功能严重低下的机械通气患者血流动力学影响最小,较适用于作为该类患者的撤机模式。  相似文献   

9.
选取我院2012年4月~2013年12月收治的冠心病左心室功能不全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依那普利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6个月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短轴缩短率(FS)、心输出量(CO)、每搏排血量(SV)及心脏指数(CI)。观察组治疗后6个月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6个月LVEF、FS、SV、CO、CI等指标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依那普利治疗冠心病左心室功能不全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腹内压升高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腹内高压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对24例慢性胆囊炎行腹腔镜胆囊摘除术患者行前瞻性对照研究。在腹内压为0、10、15、20、25 mmHg时测量HR、MBP、CO、SV、CI。结果 当腹内压升高达到10 mmHg或以上时,HR明显增快,SV明显下降,而MBP、CO、CI无明显改变。结论 腹内压升高可以导致每搏心输出量下降,但可以通过HR代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选择性肺叶隔离通气(SLC)和单肺通气(OLV)对胸腔镜手术患者每搏量变异度(SVV)的影响。方法择期行胸腔镜下段食管癌或贲门癌根治术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单肺通气对照组(OLV组)和选择性肺叶隔离通气组(SLC组)。OLV组患者采用支气管封堵器实施左肺隔离行右肺单肺通气;SLC组患者采用支气管封堵器实施左下肺叶隔离行右肺+左上肺叶通气。术中维持血氧饱和度(SpO_2)和呼气末二氧化碳(P_(ET)CO_2)在正常范围,在以下四个时间点记录SVV、心排血量(CO)、每搏输出量(SV)、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心脏指数(CI)等:麻醉后平卧位双肺通气10 min(T1),转侧卧位后双肺通气10 min(T_2),进胸后行单肺通气或选择性肺叶隔离通气10 min(T_3)和术毕关胸前双肺通气10 min(T_4)。结果组间比较:OLV组及SLC组患者HR、SBP、DBP、CO、CI、SV及SVV在各时点均没有明显差异(P0.05)。组内比较:OLV组及SLC组患者SBP、DBP在T_3时较T_1时明显增高(P0.05)。OLV组及SLC组患者SVV在T_3、T_4时较T_1时明显降低(P0.05)。结论在胸腔镜手术中OLV和SLC下对Vigileo监测的SVV无显著差异,SVV可以用来动态监测SLC通气时的容量状况。  相似文献   

12.
目的:应用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仪BioZ.com,探讨腰-硬联合麻醉下剖宫产围术期产妇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19例择期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剖宫产的产妇,ASA Ⅰ~Ⅱ级,连接BioZ.com连续监测血流动力学变化,分别在麻醉前,麻醉后5、15 min,胎儿娩出前1 min,胎儿娩出后3 min,术毕时记录心率(HR)、每搏输出量(SV)、平均动脉压(MAP)、心排量(CO)、心脏指数(CI)、体循环阻力(SVR)、胸腔液体量(TFC)、左室射血时间(LVET).结果:围术期各时点HR、TFC、LEVT无明显变化(P>0.05);麻醉后15 min SVR开始下降,术毕时仍显著低于麻醉前(P<0.01),SV、CO、CI在麻醉后15 min开始升高(P<0.05);MAP除在术毕时显著低于术前(P<0.01)外,其他时间点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胎儿娩出前后相比,胎儿娩出后产妇的 HR、MAP基本维持稳定,而SV、CO、CI明显升高,SVR则明显下降(P<0.05);SV、CO、CI与SVR呈负相关(P<0.01),MAP 与SVR呈正相关(P<0.01).结论:应用BioZ.com监测剖宫产围术期产妇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可为围术期的处理提供更多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右心室不同部位起搏对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探求最有利的永久性右心室起搏部位。方法 54例Ⅱ度Ⅱ型或Ⅲ度房室传导阻滞行永久性起搏器的患者,按起搏部位分为右心室心尖(RVA)组、右心室流出道(RVOT)组、右心室流入道(RVIT)组,分别观察三组术前及术后6个月QRS间期(QRS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每搏输出量(SV)、每分输出量(CO)、左心室收缩末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的差异,并比较三组间术后6个月上述参数的差异。结果与术前相比,三组起搏术后6个月QRSd均显著增加(P<0.01);RVA组起搏术后6个月LVEF、SV、CO均显著降低(P<0.05);RVOT组与RVIT组起搏术后6个月LVEF、SV、CO均无显著变化(P>0.05);三组起搏术后6个月LVESD、LVEDD均无显著变化(P>0.05)。三组间起搏后6个月QRSd有统计学差异,QRSd依次为RVA组>RVOT组>RVIT组(P<0.01);而三组间起搏后6个月LVEF、SV、CO、LVESD、LVEDD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右心室流入道起搏QRSd最小,可能是理想的右心室起搏部位。  相似文献   

14.
容量预处理对人工气腹时每搏量变异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人工气腹时容量预处理对每搏量变异度的影响。方法:40例20~60岁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单纯胆囊良性疾病患者,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I~II级,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术前无扩容处理,容量预处理组术前0.5 h行容量预处理,输入500 mL羟乙基淀粉130/0.4氯化钠注射液。连续监测心输出量(CO)、每搏输出量(SV)、每搏量变异度(SVV)、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和心率(HR)。分别记录其诱导前基础值,麻醉诱导后5 min,气腹后5 min,气腹后10 min时,气腹后15 min时,停气腹后5 min时上述值。同时连续记录气腹后前5分钟内,每分钟的CO和气腹压力值。结果:对照组CO、SV、SBP和DBP在诱导后5 min,气腹开始后5 min较诱导前基础值显著减低(P<0.05)。容量预处理组在诱导后,以及整个气腹过程中与诱导前基础值相比均无显著改变(P>0.05)。2组SVV在诱导后,以及整个气腹过程中与诱导前基础值相比均无显著改变(P>0.05)。组间比较显示,容量预处理组SVV在诱导后以及整个气腹期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CO和气腹压力呈现负相关。容量预处理组CO和气腹压力无显著相关。结论:术前容量预处理能较好地代偿麻醉诱导和气腹引起的循环抑制,SVV和容量评定之间有良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测定2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液透析(血透)前一天下午和血透后1~2小时的心功能及肺弥散功能的变化。发现血透后心排血量(CO)、心脏指数(CI)、每搏心排血量(SV)及每搏指数(SI)均显著降低,肺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也显著降低,其中SV和SI对超滤反应敏感。结果表明,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血透后可由于左室充盈压降低而导致心功能指标出现下降,并有肺弥散功能的损害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非体外静静脉转流术下原位肝移植(OLT)围术期肺氧合功能及肺内分流的改变。方法对19例晚期肝病行OLT手术的患者采用静吸复合麻醉,无肝期均未使用体外静静脉转流术。常规经右颈内静脉放置SwanGanz导管持续监测心排血量(CO),测定肺氧合功能及肺内分流率。分别在麻醉诱导后、无肝前30min、无肝30min、新肝30min和术毕抽取桡动脉血和肺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记录不同时期的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和心排血指数(CI),计算肺泡动脉氧分压差(PAaO2)。根据肺内分流标准模型公式计算肺内分流率(Qs/Qt)。结果麻醉诱导后吸入氧浓度(FiO2)1.00情况下,PaO2为(385.0±56.4)mmHg(1mmHg=0.133kPa),PAaO2和Qs/Qt均明显高于正常参考值。麻醉诱导后各项指标与无肝前30min相比差异均无显著性;无肝30minCO和CI明显下降(P均<0.01),Qs/Qt明显下降(P<0.05);新肝30minPaO2、PaCO2均明显升高(P均<0.05),PAaO2明显下降(P<0.05),CO和CI均明显升高(P均<0.01);术毕CO和CI也均明显升高(P均<0.05),并维持在较高的水平,Qs/Qt明显下降(P<0.05),但PaO2、PaCO2、PAaO2则均无明显变化。结论OLT患者非静静脉转流术前和术中均存在明显的肺氧合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7.
心肌存活性对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左心整体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探讨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冠心病患者术前运动异常心肌的收缩功能储备对术后左心整体功能的影响。方法超声心动图连续观察65例冠心病患者术前静脉态、小剂量多巴酚丁胺「5-10μ/(kg.min)」和术后的左心功能改变。结果有收缩功能储备组(Ⅱ组)的EDV、EDVI、ESV、ESVI明显高于无收缩功能储备组(Ⅰ组)(P〈0.0,1EF明显低于Ⅰ组。LDDSE时Ⅰ组的ESV、ESVI明显减少,EF、SV、C  相似文献   

18.
目的:建立新生猪气腹模型,观察CO2气腹中新生猪血液动力学及呼吸功能指标的变化规律。方法:新生猪共7头(7~14d,体质量2~4kg)。麻醉后监测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心输出量(CO)、每搏输出量(SV)、全身血管阻力(SVR)、动脉血气(ABG)。监测时间为麻醉稳定后气腹开始前5min(T0),气腹开始后15min(T1)、60min(T2)、120min(T3),气腹结束后30min(T4)。结果:新生猪CO2气腹后CO、SV下降(P〈0.05);MAP、SVR升高(P〈0.05);HR、CVP无明显变化;PaCO2增高(P〈0.05)。伴有血pH下降,表现为呼吸性酸中毒。CO2气腹不引起新生猪动脉血氧分压下降。结论:CO2气腹使新生猪血液动力学发生改变,通气功能下降;健康新生猪在严密监测下可以耐受短时间气腹。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液体复苏对初进高海拔地区重度失血性休克犬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13只成年杂种犬由海拔1510 m地区用l d时间运至3780 m的高海拔地区,随机分为三组(n=13).每只犬麻醉后经颈静脉放置漂浮导管,开放股动、静脉通道,经股动脉放血,使MAP维持在(35±5)mmHg,建立重度失血性休克模型.对照组(n=3):休克模型复制后1 h不进行液体复苏;LR组(n=5):休克1 h后输入1.5倍失血量的LR;6%HES组:休克1 h后输入等失血量的6%HES(n=5):三组犬休克模型复制后每小时以5 mL/ks的速度输注LR作为维持量,观察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 对照组犬在休克模型复制后2 h内全部死亡,较休克1h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两组液体复苏后2 h时:LR组MAP,CO,PAWP,CVP,LVSWI,RVSWI较休克1 h显著升高(P<0.05),而HR,SVR,PvR较休克l h显著降低(P<0.05);6%HES组CO,PAP,PAWP,CVP.SVR,PVR较休克1 h显著升高(P<0.05),而MAP,HR,CI,LVSWI,RVSWI较休克1 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初进高海拔地区的重度失血性休克犬,如果不进行有效的液体复苏,死亡均为(3/3);输入1.5倍失血最的TJR是安全有效的;输入等失血量的6%HKS容易导敛心力衰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