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 探讨脑AVM的MRI和MRA的诊断价值。方法 使用美国GE VectraⅡ0.5TMR机,对21例患分别行常规MRI和3维PC法MRA检查。结果 运用MRA成像及图像旋转,21例均能明确显示畸形血管团和引流静脉,但供血动脉的显示仅20例(占95.2%);MRI显示血肿12例,伴有脑软化、萎缩4例。结论 MRA能直观显示AVM的异常血管,而MRI对发现AVM和诊断并发症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磁共振血管造影(MRA)在脑动静脉畸形(AVM)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6例经DSA确诊的AVM患者,与术前脑血管MRA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MRA与DSA诊断病灶大小、静脉支数上,结果比较有差异(P<0.05),MRA与DSA在诊断动脉支数上结果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MRA影像技术能够清晰显示脑动脉畸形的畸形血管巢位置、供血动脉及引流静脉,为临床治疗方法的确定提供了充分的基础,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正> 脑动静脉畸形(AVM)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一种先天性疾病。其典型的病理形态特征为扩大的供血动脉和增粗的引流静脉,中间为集簇错综迂曲的畸形血管团。国内资料显示脑AVM的发病率与颅内动脉瘤相比为1:1,远较欧、美、日1:6.5~10为高。病变85~90%位于幕上。11~40岁的青壮年发病占80%。脑AVM的主要危害是畸形血管自发性破裂出血和畸形血管的动静脉血流短路引起的脑神经功能障碍。一、诊断有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和/或脑内血肿的青壮年,特别伴有偏瘫、癫痫发作症状者,应首先考虑脑AVM。畸形血管破裂出血,其发生率约占38~70%,多为首发症状。可因体力活动、用力及情绪激动而诱发,也可无任何诱因。发病后,病人突感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使用单倍剂量三维对比增强MRA对诊断脑动静脉畸形(AVM)的临床价值。材料与方法 11例经手术或DSA证实的脑AVM患者,均先行常规MRI检查,接着进行单倍剂量三维对比增强MRA检查。结果脑AVM SD 3D-CE-MRA表现:有10例患者明确显示异常血管团、供血动脉和引流静脉,其中,单支供血动脉6例,联合供血4例,单支静脉引流7例,多支静脉引流3例。1例3D CE-MRA显示正常。结论联合应用SD 3D CE-MRA和常规MRI检查,对脑AVM的诊断及指导临床治疗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脑AVM的影像学表现,探讨不同成像手段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报告14例经DSA或临床确诊的AVM,行CT、MRI及磁共振血管造影(MRA)检查。结果:5例CT提示AVM,MRI不能显示供血动脉及引流静脉;MRA可显示AVM的供血动脉,部分显示引流静脉,有利于观察病变的内部细节。结论:MRA是一种无创性血管显像技术,对于制订AVM的治疗方案及估计预后具有指导意义,优于CT及MRI。  相似文献   

6.
本文分析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100例脑动静脉血管畸形的CT表现,其中40%呈现典型的、直接的征象——虫曲状、点状和条索状增强;37%显示间接征象或并发症(血肿、梗塞和萎缩);23%兼有上述两种征象。如果仅有间接征象,应参考患者的年龄以及血肿、梗塞或萎缩的部位,并进一步作血管造影和MRI检查,以明确诊断。CT和血管造影结合,有利于脑动静脉血管畸形的诊断。  相似文献   

7.
脑动静脉畸形的螺旋CT血管造影诊断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目的 探讨螺旋CT血管造影(SCTA0对脑动静脉畸形(AVM)的诊断价值。方法 26例脑AVM行SCTA,准直器宽度1.0-2.0mm,层间距1.0mm,SCAT均与DSA对照。结果 26例脑AVM共有瘤巢26个,供血动脉,26根,引流静脉37极,SCTA显示瘤巢24个(92.3%),SCTA显示的瘤巢大小与DSA一致22个(84.6%),对纤细畸形血管显示能力不高是SCTA漏诊瘤巢及显示的瘤巢小于DSA的原因;SCTA显示供血动脉31根(86.1%)。引流静脉33根(89.2%),漏诊的供血动脉和引流静脉均分流量小,血管细;4例AVM用多层螺旋CT行SCTA显示了全部病变。结论 SCTA对脑AVM有较高的诊断准确性,可指导治疗及随访疗效。应用多层螺旋CT行SCTA覆盖范围大,空间分辨力高,SCTA对脑AVM有较高的诊断准确性,可指导治疗及随访疗效,应用多层螺旋CT行SCTA覆盖范围大,空间分辨力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脑动静脉畸形(AVM)的临床特点和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04例AVM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结果:104例AVM患者平均年龄为32.13岁。主要表现为颅内出血、头痛、癫痫、肢体瘫痪等。主要累及双侧额叶30例、颞叶28例、顶叶16例、枕叶14例、颞-顶区9例、基底节12例、小脑9例、胼胝体5例等。典型表现为畸形蜂窝状血管团及增粗的供血动脉和引流静脉。DSA诊断AVM的敏感性为97.5%,其次为MRI,敏感性为74%,头颅CT的敏感性为43%。结论:DSA是诊断AVM的最敏感的方法,对于突发的颅内出血、头痛、抽搐、瘫痪的青少年患者应行头颅DSA和MRI检查,以便及时发现AVM病灶。  相似文献   

9.
脑动静脉畸形的血管造影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加深对脑动静脉畸形的血管造影表现特点的认识,探讨其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98例脑动静脉畸形的选择性动脉造影资料,由两名医生对其DSA表现进行动态观察、共同分析,并达成一致意见。结果 DSA均可显示供血动脉、畸形血管团和引流静脉,获得明确的诊断。98例脑AVM中,病灶最大直径4 0cm以下者57例,位于深部4 6例,单支供血动脉1 7例,深部引流1 6例,单支引流静脉37例。结论 DSA检查是脑动静脉畸形合理而可靠的诊断方法,有利于估计其预后并制订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旨在评价MR在诊断肺动静脉畸形中的作用和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肺动静脉畸形患者的MR表现,并与DSA比较,观察评价成像质量及显示病变血管的能力。结果MR及CE-MRA显示病灶呈瘤样扩张的血管,有一条供血动脉和一条或数条引流静脉与肺门相连。对比增强肺动脉MR成像(CE-MRA)可弥补常规序列的不足,有助于显示病变全貌,图像质量可与肺动脉造影相媲美。结论作为一种无创性评价大血管疾病的方法,在显示肺动静脉畸形方面,MR特别是CE-MRA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取代DSA。  相似文献   

11.
对颅脑AMV的主要影像学诊断方法——CT、MRI/MRA和血管造影检查作分析和比较。材料与方法:72例确诊为颅脑AVM的病人,男性42例,女性30例,年龄从21~52岁,平均37岁。结果:三种影像学检查方法都能很好地显示颅脑的AVM的病灶。MRI/MRA可直接显示畸形的血管团,供血动脉和引流静脉,对AVM的诊断有其特异性,但操作复杂,费用昂贵。而CT检查操作较为简便,可揭示诊断及其合并症——出血。颅脑血管造影检查(特别是DSA)可明确诊断,显示供血动脉和引流静脉,准确度很高,但操作复杂、昂贵,而且有创伤性.结论:可疑颅脑AVM的病人应首选MRI/MRA检查,而CT检查对急诊昏迷的病人较好;脑血管造影则应依手术或介入放射治疗的需要而适当使用。  相似文献   

12.
MRI对脑血管畸形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MRI在脑血管畸形诊断中的价值。材料和方法;本文选择经MRI平扫加增强检查,并经过手术、磁共振血管造影(MRA)或减影血管造影(DSA)证实的脑血管畸形40例,分析其MRI特征。结果:MRI表现可分为直接征象与间接征象。结论:MRI对脑血管畸形有定性定位诊断价值,特别是适用于血管造影生的隐匿性血管畸形。  相似文献   

13.
本文报道中山医院血管外科1995年6月至1995年12月18例36条肢体(82个节段)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行磁共振血管造影(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MRA),检查平面包括腹主动脉下段、髂动脉、股动脉和腘动脉及其三个分支,同时作踝肱指数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以动脉造影和手术探查所见(两者结果完全一致)作黄金标准,结果发现:82个动脉节段有79个MRA和动脉造影术中所见相同,符合率达90.24%,32个主髂动脉节段MRA与动脉造影和手术中所见相符合率为90.63%,50个股腘段与黄金标准符合率为92.00%,表明 MRA与动脉造影和手术探查所见具有良好一致性,为正确诊断下肢动脉疾病提供了新的无损伤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早期弥散加权成像(DWI)对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的指导及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调查急性脑梗死30例,对30例患者的影像学资料进行分析,结合临床表现及溶栓效果和病因分析判定早期DWI和MRA对临床的指导作用。结果 早期DWI结合MRA可以判定梗死缺血区对应的血管分支,指导溶栓选择,其中静脉溶栓28例,动脉溶栓2例,3例为多发性梗死,颈内动脉狭窄2例。结论 DWI可显示早期脑梗死病灶,早期头颅MRI结合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检查可指导临床溶栓选择。  相似文献   

15.
磁共振血管成像在颅内动脉瘤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磁共振血管成像在颅内动脉瘤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11例颅内动脉瘤患者的磁共振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DSA或手术结果对照。结果11例患者发现颅内动脉瘤13个,11个位于颈内动脉系统,2个位于椎-基底动脉系统,磁共振血管成像结合T2WI、T1WI检出12个。结论MRA能够对颅内动脉瘤作出较为客观、正确的诊断,为临床治疗提供较详尽、可靠的信息。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联合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影像扫描技术对多发性子宫肌瘤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19年1月至2020年4月收治的20例多发性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先行常规MRI平扫检查,再行增强扫描。增强扫描前先行冠状位蒙片扫描,增强时采用MRI flash-3d-DCE-MRA-cor序列进行血管成像,再运用T1-fl3d-fstra动态扫描1-3组及T1-fl3d-fs-cor、T1-fl3d-fs-sag序列进行脏器增强扫描。观察多发性子宫肌瘤大小、形态,T2WI平扫信号,增强后供血动脉形态改变及强化方式,子宫内膜情况,双侧附件情况,邻近周围组织情况。结果多发性子宫肌瘤最小直径约5 mm,最大直径约18 cm;形态为规则的椭圆形、不规则形。T2WI平扫信号:低信号8例,等信号5例,高低混杂信号7例。子宫动脉双侧供血11例,单侧供血7例(左侧3例、右侧4例),卵巢动脉供血2例,并增粗、迂曲、串珠状改变。强化方式:边缘轻度强化2例,轻度强化5例,均匀强化5例,不均匀强化8例;极富血流型8例,富血流型4例,一般血流型6例,非富血流型2例。合并内膜息肉5例,内膜炎症3例。双侧附件区异常10例,单侧附件占位1例,囊肿9例。邻近周围组织情况:膀胱受压5例,肠道受压3例,静脉增粗、受压4例,盆腔慢性炎症3例。结论盆腔MRI联合MRA影像检查方法,能较好地显示盆腔脏器及血管的影像,兼顾手术、HIFU及介入治疗不同影像检查的需求,为多发性子宫肌瘤临床治疗提供有效的影像学支持。  相似文献   

17.
脑静脉畸形的磁共振血管造影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脑静脉畸形的磁共振血管造影表现并作评价。方法:对20例MR诊断为静脉畸形患者用SiemensVision1.5T超导型磁共振系统作MRA检查。采用TOF-ti3D-multi-slab-tra-tun序列。16例用GD-DTPA增强。图像处理用MIP方法。结果:20例静脉畸形磁共振血管造影18例发现异常静脉血管,其中8例具有典型的“水母头”样形态,4例显示扩张的引流静脉和稀少的髓静脉。6例静脉畸形MRA仅显示扩张的引流静脉。12例静脉畸形位于幕上,6例位于幕下。结论:MRA使脑静脉畸形的确诊更为简便,使大部分患者避免做血管造影。  相似文献   

18.
颅内动脉瘤的MRI、MRA与DSA对照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目的 运用MRI、MRA及DSA对颅内动脉瘤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并分别探讨它们对治疗的价值。方法 20例颅内动脉瘤患者同时行MRI、MRA和DSA检查,探讨它们各自对颅内动脉瘤的大小、形态、瘤腔内血栓的显示情况。结果 21个动脉瘤中,MRI、DSA、MRA显示瘤腔内血栓分别为8、3、3个,DSA、MRA显示瘤预分别为18、17个。结论 MRI对动脉瘤腔内血栓的显示具有较高的敏感性,DSA、MRA能够清晰显示动脉瘤的大小、形态以及瘤颈与载瘤动脉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