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脑卒中性质、部位和程度与情感障碍是否相关,并初步分析其可能机制。方法对2002-01/2004-01安阳地区医院内六科收治的86例伴有情感障碍脑卒中患者进行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调查,并分析与脑卒中发生的性质、部位及神经功能损伤程度的关系。结果脑梗死组存在抑郁犤(56±11)分,t=10.827犦,焦虑犤(49±8)分,t=5.525犦障碍;脑出血组存在抑郁犤(54±8)分,t=9.276犦,焦虑犤(47±9)分,t=4.011犦障碍P<0.01),(与脑卒中病灶的性质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不同部位情感障碍的发生率:左半球48.4%,多于右半球25.9%;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轻、中、重(3组情感障碍的发生率分别为33%,31%,3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出现情感障碍,其发生与病灶性质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无关,与部位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脑卒中患者急性期情感障碍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47例脑梗死患者。39例脑出血患者及28例正常人进行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调查。结果 脑梗死组患者存在抑郁[(56&;#177;11)分,t=10.827]、焦虑[(49&;#177;8)分,t=5.525]障碍;脑出血组患者存在抑郁[(54&;#177;8)分,t=9.276]、焦虑(47&;#177;9)分,t=4.011]障碍(P&;lt;0.001),与脑卒中的病灶性质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gt;0.05),左、右半球病灶发生情感障碍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gt;0.05)。结论 脑卒中急性期可出现情感障碍,其发生与病灶的性质和左右半球部位无关。  相似文献   

3.
脑卒中性质、部位及程度与情感障碍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脑卒中性质、部位和程度与情感障碍是否相关,并初步分析其可能机制。方法对2002-01/2004-01安阳地区医院内六科收治的86例伴有情感障碍脑卒中患者进行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调查,并分析与脑卒中发生的性质、部位及神经功能损伤程度的关系。结果脑梗死组存在抑郁[(56&;#177;11)分,t=10.827],焦虑[(49&;#177;8)分,t=5.525]障碍;脑出血组存在抑郁[(54&;#177;8)分,t=9.276],焦虑[(47&;#177;9)分,t=4.011]障碍(P&;lt;0.01),与脑卒中病灶的性质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gt;0.05),不同部位情感障碍的发生率:左半球48.4%,多于右半球25.9%;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lt;0.01)。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轻、中、重3组情感障碍的发生率分别为33%,31%,3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gt;0.05)。结论脑卒中出现情感障碍,其发生与病灶性质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无关,与部位有关。  相似文献   

4.
轻度脑损伤发病后不同阶段的精神心理障碍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轻度脑损伤患者发病后不同时期的精神心理特征,探讨进行心理干预的可能性。方法:38例轻度脑损伤患者在急性期(发病后15d内)和病情平稳期(第16~30天)分别接受了精神卫生症状自评量表(SCL-90)调查,并与31例正常人(对照组)测试结果比较。结果:轻度脑损伤患者急性期强迫犤(0.78±0.24)分犦、人际关系犤(0.73±0.20)分犦、抑郁犤(0.76±0.25)分犦、焦虑犤(0.82±0.31)分犦、敌对犤(0.73±0.22)分犦、恐怖犤(0.69±0.23)分犦、偏执犤(0.75±0.24)分犦等因子明显高于对照组(t=2.141~2.475,P均<0.05)。病情平稳期中前者的躯体化、人际关系、抑郁和精神病性等因子明显高于对照组(t=2.045~2.342,P均<0.05),轻度脑损伤患者SCL-90测试阳性项目排列中急性期多以烦躁、恐惧、易激惹、焦虑和抑郁等表现为主,而平稳期则以躯体性症状(头痛、头昏、腰痛),睡眠障碍和记忆力减退为主要特征。结论:轻度脑损伤患者发病后不同阶段精神心理异常表现是不一样的,心理干预方法应有针对性。  相似文献   

5.
背景:脑卒中后常常会出现明显的神经心理学改变,除认知功能受损外,抑郁、焦虑等症状亦十分突出。目的:运用神经心理学方法探讨与脑卒中后相关的神经心理学变化特点。设计:病例-对照实验。单位:大庆市第三医院心理科,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对象:选择2001-10/2002-06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科住院治疗的脑卒中患者60例。男33例,女27例,年龄42~75岁,平均年龄(59.3±8.8)岁。脑梗死49例,脑出血11例。病灶为单灶31例,多灶(含个病灶以上)29例。左半球病变20例,右半球病变21例,双侧病变19例。病变部位在颞叶6例、枕叶2例、额顶颞联合病变15例、内囊4例、基底核19例、侧脑室旁4例、丘脑4例、小脑1例、多部位5例。病灶大小<15mm的患者33例,≥15mm27例。同期选择来自哈尔滨市社区和市郊居民60例为对照组,男33例,女27例,年龄42~75岁,平均年龄(58.77.9)岁,无脑器质性病变、无精神障碍及重大躯体疾病,无精神病家族史。方法:病情处于稳定恢复期患者使用症状自评量表(90个项目,9个症状因子,分为5级评分(从0~4级,0=从无,1=轻度,2=中度,3=相当重,4=严重),汉密顿抑郁量表(共24项。其中11个躯体症状按0~2级评分,13个精神症状按0~4级评分。总分超过>24分严重抑郁、17~24分中等抑郁、~16分轻度抑郁、<7分没有抑郁),抑郁自评量表(共20项,按症状出现频度评定,分为4个等级。正向评分题,则依次评为1,2,3,4分;反向评分题,则评为4,3,2,1分。总分最高80分。抑郁严重程度=受试者各条目累积分/80×100,抑郁指数范围为25~100,规定指数在0.5以下为无抑郁,.5~0.59为轻度抑郁,0.6~0.69为中度抑郁,0.7以上为重度抑郁),焦虑自评量表(含有20个项目,分为4级评分,主要评定项目所定义的症状出现的频度。正向计分评为1,2,3,4分;反向计分评为4,3,2,1分。总分乘以.25取整数,即得标准分,分值越小越好,分界值为50。焦虑总分低于50分者为正常;50~60分为轻度焦虑,61~70分是中度焦虑,70以上者是重度焦虑)评定脑卒中后患者的精神状态。中度以上抑郁患者针对不同的病情特点给予适当的心理治疗及精神科药物治疗,共4周,1个疗程。主要观察指标:①两组对象4个量表总分比较。②脑卒中患者不同病变性质、病灶部位以及病灶大小时4个量表总分比较。③伴发抑郁患者治疗前后症状自评量表因子分比较。结果:60例脑卒中患者和60例对照组均进入结果分析。①脑卒中组和对照组症状自评量表、汉密顿抑郁量表、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总分比较:脑卒中组均高于对照组(131.45±18.89),(94.25±9.08)分;(18.73±6.54),(8.60±2.39)分;(56.49±11.85),(41.63±9.91)分;(40.086.55),(28.72±1.84)分,t=7.45~13.75,P<0.05。②脑卒中组病变性质、病灶部位以及病灶大小不同的患者4个量表总分比较:在脑卒中组,左半球病变、皮质病变、多发病灶、大病灶(≥15mm)4个量表总分高于右半球病变、皮质下病变、单发病灶、小病灶(5~14mm),(t=1.92~4.31,<0.05);而脑梗死患者与脑出血患者评分基本一致(P>0.05)。③伴发抑郁患者治疗前后症状自评量表因子分比较:21例患者有中等程度以上的抑郁症状。症状自评量表、汉密顿抑郁量表、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总分明显高于对照组(t=7.45~13.75,9.83~21.20,P<0.01)。结论:脑卒中后的神经心理学改变比较明显,这种改变与脑卒中病变部位、病灶大小和病灶部位有关,与病变性质关系不密切。有明显抑郁症状患者经心理干预后抑郁情绪明显改善,说明脑卒中后患者需要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6.
社会支持与抑郁症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探讨社会支持与抑郁症的关系,为抑郁症的预防和康复干预的介入提供依据。方法:用社会支持量表评定抑郁症组78例患者和正常对照组86例的社会支持度,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iltonratingscalefordepression,HAMD)评定抑郁症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和疗效。结果:抑郁症组患者的客观支持犤(11.9±3.5)分犦与正常对照组犤(11.9±3.3)分犦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主观支持犤(15.0±3.9)分犦和对支持的利用度犤(6.4±2.0)分犦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犤(22.6±4.0)分和(8.5±1.9)分,P<0.01犦,社会支持与抑郁症的严重程度无关(r=0.144,-0.107,-0.119,P>0.05),主观支持和对支持的利用度与HAMD减分率呈正相关(r=0.495,0.419,P<0.01)。结论:抑郁症患者社会支持系统存在异常,加强抑郁症患者对社会支持的主观感受性和利用度有利于抑郁症状的好转。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中学生高考前心理健康状况,以建立确实有效的心理准备及干预措施。方法:采用精神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71名中学生高考前1个月进行心理健康测查,并与国内常模进行比较。结果:12.7%的学生有明显心理障碍,突出表现为强迫、抑郁、焦虑、恐怖等因子。除人际敏感、恐怖外,毕业班学生的其他5项因子分明显高于国内常模(P<0.001~0.05)。重点班学生躯体化、抑郁、焦虑3项的因子分犤(2.11±0.64)分,(2.30±0.65)分,(2.17±0.60)分犦明显高于普通班犤(1.65±0.56)分,(1.93±0.59)分,(1.75±0.58)分犦(t=3.255,2.495,3.005,P<0.05)。女生在躯体化、抑郁两项的因子分犤(1.92±0.52)分,(2.18±0.59)分犦明显高于男生犤(1.53±0.55)分,(1.77±0.59)分犦(t=-3.024,-2.891,P<0.01)。结论:高考前的毕业生心理健康状况确实值得重视,应对高三学生进行有效的心理辅导和认知行为教育。  相似文献   

8.
背景:多数急性脑卒中患者在综合性医院诊治,但其中有相当部分的患者在发病早期仅局限于药物治疗。目的:探讨综合性医院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对急性脑卒中患者情感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并与未进行康复治疗的患者进行比较。设计:随机对照实验。单位:一所市级医院神经科。对象:选择2002-01/2003-08江苏省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科住院入选的首发颈内动脉系统急性脑卒中患者80例,男51例,女29例,年龄(63.42±7.47)岁,随机分为康复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方法:两组急性期脑卒中患者入院后均给予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康复组患者病情稳定后(脑梗死患者在入院后1周内,脑出血患者在入院后2周内)进行康复治疗,包括患肢康复训练(物理治疗或/和作业治疗)、理疗、针灸及心理疏导等。康复训练每天一两次,45min/次;理疗、针灸等1次/d,20min/次。对照组患者仅为临床医师查房时口头叮嘱其自行活动,或家属自行帮其活动。两组急性期脑卒中患者治疗前及出院时心理状况评估采用症状自评量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评定采用Barthel指数(共10项,每项0~15分不等,满分100分,<60分为不能自理)。主要观察指标:两组患者治疗前与其出院时症状自评量表、Barthel指数评分。结果:80例患者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出院时康复组经治疗后症状自评量表各症状因子分均得到了明显的改善(P<0.05~0.01),对照组经治疗后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及精神病性等也有明显的改善(P<0.05);康复组经治疗后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恐怖及精神病性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犤(1.55±0.43),(1.80±0.35);(1.48±0.39),(1.68±0.55);(1.54±0.43),(1.83±0.37);(1.32±0.39),(1.56±0.36);(1.46±0.43),(1.66±0.52);(1.12±0.38),(1.35±0.35),(t=2.11~2.24,P<0.05)犦。②两组患者治疗后Barthel指数均有提高(P<0.05~0.01),康复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犤(73.24±4.64),(52.44±2.86),(P<0.05)犦。结论:进行康复治疗和未进行康复患者治疗后症状自评量表中各症状因子分、Barthel指数均有所改善,进行康复治疗患者改善尤为突出。说明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在急性脑卒中患者情感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方面影响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脑白质疏松症(leukoaraiosis,LA)记忆障碍特征及LA对记忆障碍的影响。方法:用临床记忆量表对60例LA患者,30例健康老年人进行记忆功能测查,同时对LA患者进行简明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测查。结果:LA组记忆商(MQ)(72±18)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97±18)(t=6.32,P<0.01),各项记忆量表分也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其中图像自由回忆犤(11±5)比(24±5)犦(t=11.63),人像特点联系回忆犤(14±5)比(24±5)犦(t=8.94)下降最明显;单纯LA组(77±18)与正常对照组比较,MQ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4.686,P<0.01),各项记忆量表分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LA合并脑梗死组(CI)与单纯LA组比较,各项记忆量表分及MQ显著降低(P<0.01或0.05),以指向记忆下降最明显犤(11±7)比(16±6)犦(t=2.90,P<0.01);LA组各项记忆量表分及MQ随病损程度加重而降低,指向记忆(t=2.36,P<0.05)、无意义图形再认(t=2.57,P<0.05)差异显著,余各项差异不显著(P>0.05);LA组中MQ≤69者17例,其中MMSE符合痴呆者5例,MQ为70~79者30例,MMSE符合痴呆者1例,MQ为70~79者痴呆发生率低于MQ≤69者(χ2=4.49,P<0.05)。结论:LA患者有明显的记忆障碍,LA的记忆损害既有主动回忆困难也有再认障碍,合并脑梗死加重记忆障碍,增加痴呆发生率,且记忆损害越重,痴呆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早期心理干预对急性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前3个月的抑郁障碍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改善作用。方法:选择兰州医学院附属白银医院神经内科86例急性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犤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在8分以上犦,随机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各43例,两组在实验过程中因失访和依从性差退出11例,死亡2例,进入结果分析研究组38例,对照组35例。对照组采用一般常规治疗,研究组除常规治疗外,在发病2周内采取心理干预。在治疗前和治疗后1个月末、3个月末采用HAMD和日常生活活动量表对疗效分别进行评价。结果:治疗后1个月末HAMD评分研究组为(12.18±2.39)分,对照组为(17.25±3.64)分,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3.58,P<0.05),ADL评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末HAMD评分研究组为(6.35±2.86)分,对照组为(12.68±2.43)分,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4.32,P<0.05),ADL评分研究组为(78.26±13.49)分,对照组为(63.48±10.95)分,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6.49,P<0.05)。结论:对急性脑卒中后抑郁患者进行早期心理干预,不仅能够改善患者的抑郁心态,减轻神经功能缺损,提高生活质量,而且无明显副作用,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病变部位与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的关系。方法:选择2002-10/2004-10在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163例脑卒中患者发病后1个月接受汉密顿抑郁量表评估,并同时用计算机对其发病后头颅CT图象进行标准化处理,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与CT图象标准化后病变位置进行比较。结果:按意向处理分析,163例脑卒中患者中发病1个月后检出卒中后抑郁患者67例(41.1%),其中轻度抑郁35例(52.2%)中度抑郁22例(32.8%),重度抑郁10例(14.9%)。①不同半球病灶患者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比较:左半球病灶患者的焦虑躯体化、认知障碍、迟缓、绝望感等分项评分和汉密顿抑郁量表总分均明显低于右半球病灶患者(左半球病灶:4.2±2.1,1.7±0.3,5.6±1.9,3.4±0.9,24.2±5.7;右半球病灶:2.5±1.0,0.8±0.2,3.8±1.1,1.7±0.3,18.6±4.1,t=2.291~3.152;P均<0.05~0.01)。②不同位置病灶患者的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比较:前部病灶(病变部位在CT片前后轴前40%)组患者的焦虑躯体化、昼夜变化等分项评分和汉密顿抑郁量表总分明显高于后部病灶(病变部位在CT片前后轴后60%)患者(t=2.197~3.302;P均<0.05~0.01)。③皮质和皮质下病灶的脑卒中患者汉密顿抑郁量表各分项评分和汉密顿抑郁量表总分分布接近(P均>0.05)。结论:脑卒中患者经常  相似文献   

12.
背景:出现认知功能障碍是脑卒中生存者功能恢复较差的强预测因子。缺血性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及可信区间分析对预防脑卒中后发生认知功能障碍及区别老年期认知功能障碍有实用意义。目的:探讨新发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设计:3个月随访的单因素病例分析。单位: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对象:选择1999-05-08/2000-12-31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神经内科的急性脑梗死患者434例,男218例,女216例,年龄55~85(70.3±9.5)岁,均为新发脑卒中48h内入院,并自愿参加此项目。方法:入院时收集患者的人文资料和临床资料。发病后7~10d和出院后3个月应用简易智能量表(由20题组成,共30项。分为5个方面:定向力、记忆力、计算力及回忆、语言。每项回答正确得1分,回答错误或答不知道评0分,量表总分范围为0~30分)对患者进行认知功能障碍测试。认知功能障碍的诊断标准为脑卒中后3个月简易智能量表分值低于划界值(文盲17分,≤6年受教育水平20分,≥7年受教育水平24分)。主要观察指标:①出院后3个月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②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简易智能量表评分的单因素分析。结果:434例患者均进入结果分析。①出院后3个月434例脑梗死患者中161例被诊断为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为37.1%(161/434),认知功能正常273例,为62.9%(273/434)。②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组的平均年龄明显高于认知功能正常组犤(73.0±7.0)岁,(64.5±6.6)岁,t=2.626,P<0.01犦。≤6年文化程度者比例显著高于认知功能正常组犤45.3%,22.7%,OR=2.823,95%可信区间为1.855~4.297犦。简易智能量表评分明显低于认知功能正常组犤(16.3±8.7)分,(23.4±4.2)分,t=3.352,P<0.001犦。结论:老年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较高。脑梗死后发生认知功能障碍者年龄明显偏高,接受教育水平明显偏低,提示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与患者的年龄、受教育水平等变量因素有明显的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腹膜透析患者不良情绪的发生与人格特征及血浆5-羟色胺的关系。方法:收集2001-01/2003-12在沈阳军区总医院门诊就诊和住院治疗的慢性肾功能衰竭腹膜透析患者37例(患者组),男21例,女16例。选择同期本院健康体检自愿者30人为对照组,男18人,女12人。用艾森克个性问卷测量患者人格特征,用高效液相色谱检测血浆中5-羟色胺水平,用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测评心理健康状况(标准分≥50分表示存在抑郁和焦虑)。结果:发放问卷67份,收回填写完整、准确问卷67份,进入结果分析患者组37例,对照组30人。①患者组艾森克个性问卷中情绪稳定性和精神质两个维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60.27±8.25,53.76±8.86;51.26±12.15,48.91±5.23,t=3.47,2.78,P<0.01)。②患者组抑郁自评量表和焦虑自评量表的总分明显高于对照组(53.05±7.56,50.43±5.34,42.34±9.87,40.26±9.85,t=4.89,5.08;P<0.01)。患者组抑郁和焦虑的发生率分别为40%(15/37)和32%(12/37)。③患者组发生抑郁和焦虑情绪者血浆中5-羟色胺水平明显低于无抑郁和焦虑情绪者犤(5.29±2.23),(6.11±2.95)μg/L;(8.98±2.14),(8.26±2.55)μg/L,t=5.02,P<0.01;t=2.17,P<0.05犦。结论:腹膜透析患者具有人格偏倚,具有精神质和情绪不稳定性;腹膜透析患者较正常人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比较急性脑血管病(acutecerebrovasculardisease,ACVD)合并代谢综合征(metabolicsyndrome,MS)、单纯高血压,糖尿病时的认知功能变化,分别探讨其认知功能改变特征。方法:研究对象为1997-01/2002-12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脑出血和脑梗死患者共222例,分成MS,高血压,糖尿病和单纯ACVD组。纳入标准: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脑出血和脑梗死诊断标准的ACVD患者。排除标准:有听力、视力、语言、意识障碍,85岁以上和40岁以下,以及蛛网膜下腔出血和短暂脑缺血发作患者。用修订韦氏记忆量表(Wechslermemoryscale,WMS)、老年认知功能量表(scaleofelderlycognitivefunction,SECF)和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ini-mentalstateexamination,MMSE)检测222例ACVD患者的认知功能,并分别分析MS,高血压,糖尿病与ACVD患者认知功能损害间的关系。结果:ACVD患者各项认知检测的粗分、T分、量表分和记忆商(MQ)均明显低于对照组(t=6.309~145.585,P<0.05~0.0001);SECF检测仅单纯ACVD组的长记忆犤(8.20±2.40)分和动物粗分犤(6.12±2.55)分犦也明显高于MS组犤(6.8±3.47)分和(4.7±5.41)分(F=3.392,4.235,P<0.05,高血压组的长记忆和回忆1粗分犤(8.23±2.67)分和(5.28±3.19)分犦也明显高于MS组犤(6.8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网络成瘾综合征的青少年焦虑和抑郁障碍的临床现象学、心理社会因素和生物学的特征,以阐明其与抑郁、焦虑障碍的关系。方法:收集2001-11/2003-11在重庆医科大学心理卫生中心治疗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指南(DSM-IV)诊断标准的75例网络成瘾青少年患者,分为抑郁组、焦虑组、抑郁焦虑共病组,对所有病例使用一般情况问卷、病史问卷、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生活事件量表(LE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艾森克个性问卷(EPQ)进行调查评定。上述指标进行组间比较。结果:共病组的生物学症状均较抑郁组高,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而焦虑组在晨重夕轻的生物节律、早醒、体质量下降,性症状、记忆/注意障碍和自杀意念/行为的发生率上显著低于共病组(P<0.05~0.01),从HAMD和HAMA总分来看,共病组分别为(42.32±7.26),(27.48±7.23)分,均显著高于抑郁组犤(0.70±7.69),(18.07±6.20)分犦和焦虑组犤(22.20±6.18),(23.00±6.84)分犦(P<0.05或P<0.01),从因子分来看,焦虑组除躯体性焦虑外,其余各因子均与共病组差异存在显著性意义。网络成瘾的青少年抑郁高于焦虑,抑郁焦虑共病比例较大。结论:网络成瘾的青少年焦虑和抑郁障碍较为明显,需服用抗抑郁药的同时使用抗焦虑药物并加强心理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管性痴呆(vasculardementia,VD)患者颅脑CT和经颅多普勒改变,促进对于VD临床特点的认识。方法:对同期同一医院收集的30例VD患者、30例无明显认知功能障碍的脑梗死患者通过颅脑CT检查了解梗死病灶和脑萎缩值情况,通过经颅多普勒检查了解脑血供情况。结果:①VD组患者多发性脑梗死病例数显著多于脑梗死对照组(χ2=4.63,P<0.05)。②VD组患者脑梗死灶体积(26.3±37.8)cm3明显高于脑梗死组(7.8±15.5)cm3(t=2.49,P=0.016)。VD组三脑室宽度犤(0.84±0.14)cm犦和哈氏犤(5.76±0.71)cm犦明显高于脑梗死组犤(0.62±0.15),(5.19±0.63)cm,t=3.75,P=0.001;t=3.35,P=0.002犦。③VD组患者各脑血管的阻力指数均大于脑梗死组(t=2.07~3.09,P<0.05~0.01)。结论:VD患者有明显颅脑CT及经颅多普勒改变,普遍存在脑萎缩,存在广泛的脑血管弹性减退。  相似文献   

17.
目的:参照国内常模,采用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对36例骨肉瘤患者术后的心理变化进行评定。方法:选取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2002-09/2004-09收治的经病理证实的原发性骨肉瘤术后患者36例,应用焦虑自评量表(正常<50分,轻度51~60分,中度61~70分,重度>70分)测试患者的焦虑程度;应用抑郁自评量表(分为精神性-情感症状、躯体障碍、精神运动性障碍、抑郁的心理障碍4种症状20个条目)测试患者抑郁状态的特异性症状。问卷调查者经过系统培训,采用统一指导语,征求患者家属同意后,两个量表均由受试对象自行填写。问卷采取无记名方式并当场收回。正、反向计分所得总分乘以1.25即标准分,50分为临界分,标准分≥50分提示存在焦虑或抑郁问题。并与国内常模进行比较。结果:按意向处理分析,实验纳入的36例骨肉瘤患者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骨肉瘤患者焦虑、抑郁自评量表总标准分与国内常模的比较:36例骨肉瘤患者的焦虑、抑郁自评量表总标准分均明显高于国内常模[(48.44±12.56),(33.80±5.90);(54.92±13.20),(41.85±10.57)分;t=7.42~14.89,P均<0.01]。②骨肉瘤患者焦虑、抑郁自评量表总标准分高于临界值者性别的比较:36例骨肉瘤患者焦虑自评量表总标准分高于50分者共17例(47%),抑郁自评量表总标准分高于50分者共25例(69%),无性别差异(χ2=0.3573~2.2024,P均>0.05)。结论:骨肉瘤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明显高于一般人群,但和性别无关,建议进一步普及开展心理咨询和治疗,加强心理护理,促进患者身心的全面康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调查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流行期间医学院校女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于2003-04-28在广西某医学院校,以班级为抽样单位,随机抽取二年级3个班级的女生128名。采用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定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反映其精神性-情感症状;躯体障碍;精神运动性障碍;抑郁的心理障碍。以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的得分标准分达到50分认为可能有心理问题。结果:收回121份回答规范问卷,回收率为96.1%。121名女生中焦虑自评量表标准分超过50分的有27名,焦虑症状阳性检出率为22.3%,平均(43.61±8.88)分,高于健康人群(29.78±0.46,t=54.01,P=0.00);121名女生中抑郁自评量表标准分超过50分的有41名,抑郁症状阳性检出率为33.9%,平均(45.78±9.51)分,高于健康人群(29.78±0.46,t=52.93,P=0.00)。结论: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期间女大学生焦虑症状和抑郁症状明显高于健康人群的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19.
活脑灵对脑梗死后记忆障碍、脑血流量及脑电图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研究活脑灵治疗对脑梗死后记忆障碍患者记忆功能、脑血流量、脑电图等的影响。方法:脑梗死后记忆障碍患者72例,随机分为研究组(38例)和对照组(34例),分别给予活脑灵与胞磷胆碱静脉滴注治疗,1次/d,共4周。治疗前后记忆测定及经颅多普勒(TCD)、脑电图检查。结果:研究组治疗后临床记忆量表中指向记忆(12.85±6.13)分、图像自由回忆(14.67±8.02)分、无意义图像再认(18.61±3.16)分、人像特点联想回忆(17.79±5.12)分、MQ(80.2±12.1)分,Wechsler积分中的顺序(5.68±0.16)分、倒序(6.37±0.18)分较对照组和治疗前明显改善(t=9.84~14.3,P<0.01)。治疗前两组脑血流学指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治疗后研究组脑大脑中动脉犤左:(63.81±13.12)cm/s,右:(60.61±10.23)cm/s犦、基底动脉犤(42.67±8.02)cm/s犦的平均血流速度及脉动指数与对照组比较显著改善(t=6.8~11.3,P<0.05或0.01)。结论:活脑灵治疗可提高脑梗死后记忆障碍患者的脑血流量,改善患者的记忆能力。  相似文献   

20.
目的:调查首诊中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发病时心理状态与前2年遭遇生活事件的相关性,并与健康组做1∶1配对分析。方法:选择2002-12/2004-12北京市海淀医院收治并确诊的中老年(平均年龄54.3岁)原发性高血压患者95例为观察对象(高血压组),对照组为同期本院进行体检的正常人。两组根据相同年龄、性别、民族、文化程度、婚姻状况1∶1配对。采用症状自评量表作为心理症状调查问卷。采用抑郁自评量表和焦虑自评量表测评抑郁和焦虑症状。患者得分越高,心理症状及焦虑、抑郁情绪越明显。采用生活事件量表调查发病前2年所的遭遇的生活事件,分别计算生活事件频度及强度指标,分值越高,遭遇生活事件越多、频度越大。量表均由受试者填写,测评地点选择在办公室内,全部测试在治疗前完成,对照组在常规体检后进行量表测定。时间为30~40min,量表当场收回。结果:190份问卷均完整合格。①高血压组患者的躯体化、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恐怖和偏执等心理症状因子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t=2.134-6.708,P均<0.05)。②高血压组患者中抑郁自评量表标准分≥50分者占35%(33/95),抑郁自评量表标准分均值明显高于对照组犤(46.92±10.75),(42.58±10.36),t=2.833,P<0.05犦。焦虑自评量表标准分≥50分者占65%(62/95),焦虑自评量表标准分均值明显高于对照组犤(51.32±11.04),(40.78±10.57),t=6.721,P<0.05犦。③高血压组遭遇生活事件频度,负性生活事件频度,生活事件强度,负性生活事件强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t=2.647~2.762,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发病与发病前2年遭遇的生活事件频度和强度密切相关,同时也与患者存在抑郁、焦虑等心理症状,对事件意义的认知和评价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