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美洛昔康治疗类风湿关节炎、骨关节炎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美洛昔康对南方病人关节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64名类风湿关节炎(RA)及骨关节炎(OA)病人,单盲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给予美洛昔康,对照组给予双氯芬酸钠。结果:美洛昔康治疗RA、OA的有效率分别是:80%、78.5%,双氯芬酸钠分别是:78.7%、79.4%,两药的疗效相似。不良反应发生率:美洛昔康12.6%,双氯芬酸钠19.4%,显示美洛昔康耐受性更为良好。结论:治疗RA/OA,美洛昔康是一种安全而有效的选择。 相似文献
2.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主要累及外周关节的多系统、炎症性自身免疫疾病。流行病学的调查结果证实风湿病愈来愈成为影响人们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目前治疗RA主要使用以下四类药物:非甾体类抗炎药(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NSAIDs)、改善病情的慢作用抗风湿药(DMABDs)、糖皮质激素和植物药。NSAIDs因抑制环氧化酶(COX)而达到镇痛抗炎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是一种慢性进行性关节病变,为主动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笔者自2002年2月-2010年2月运用美洛昔康胶囊结合祛痹汤治疗RA200例,并与西医对照组相比较,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美洛昔康 /吲哚美辛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随机对照 ,双盲的比例研究。共完成病例 12 0例 (美洛昔康 5 9例 ,吲哚美辛 61例 )。结果 :4周、8周时美洛昔康总有效率分别为 69 5 % ,95 % ,吲哚美辛分别为 67 2 % ,90 5 % ,两药均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症状和体征。 8周时美洛昔康改善患者的休息痛和关节压痛两项优于吲哚美辛 (P <0 0 5 )。安全性评价 :美洛昔康不良反应发生率 :10 2 % ,吲哚美辛为 18 0 % ,统计分析两药的耐受性无明显差异。不良反应以消化道症状为主 ,无因不良反应停药病例。结论 :美洛昔康和吲哚美辛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和安全性相似 相似文献
5.
6.
目的 探讨南蛇藤风湿饮临床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 RA)的作用及时效性。方法 将120例桂林市中医医院收治的RA患者随机平均分为3组,即美洛昔康组、南蛇藤风湿饮组、南蛇藤风湿饮+美洛昔康组,在治疗前、治疗1周后、治疗2周后、治疗3周后对各组临床疾病活动指数(clinical disease activity index, CDAI)、类风湿因子(rheumatoid factor, RF)、抗环瓜氨酸肽(anticyclic citrulline peptide, A-CCP)抗体、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 CRP)、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 ESR)、中医证候评分、不良反应率检测及评价。结果 与美洛昔康组相比较,南蛇藤风湿饮组及南蛇藤风湿饮+美洛昔康组在治疗1周后可显著降低CDAI和中医证候评分,在治疗2周后CRP、ESR及治疗总有效率可显著提高,在治疗3周后可显著降低RF及A-CCP(P<0.05)。3组的不良反应率没有明显区别(P>0.05)。结论 南蛇...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麝香乌龙丸联合甲氨蝶呤、美洛昔康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临床疗效。方法:90例R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口服甲氨蝶呤和美洛昔康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麝香乌龙丸。两组患者均在治疗1个疗程(3个月)后评价疗效,并观察临床症状体征(晨僵时间、双手握力、关节压痛指数、关节肿胀指数)、实验室检查指标[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和类风湿因子(RF)]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晨僵时间、双手握力、关节压痛指数、关节肿胀指数、ESR、CRP、RF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并且,治疗组各指标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麝香乌龙丸联合甲氨蝶呤、美洛昔康治疗RA疗效显著,能明显改善患者病情,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医学综述》2016,(17)
目的探究来氟米特联合美洛昔康治疗对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病情活动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4~12月广元市中心医院收治的RA患者98例,按抽签法随机分为三组:来氟米特组(口服来氟米特片,每日2次,20 mg/d)、美洛昔康组(口服美洛昔康分散片,每日2次,15 mg/d)、来氟米特联合美洛昔康组(来氟米特10 mg/d,每日1次;美洛昔康7.5 mg/d,每日1次)。比较治疗前及治疗后1、2、3、4个月患者的病情活动指标[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及类风湿因子(RF)]的变化。结果三组患者在治疗1、2、3、4个月后ESR、CRP与RF均呈下降趋势,但来氟米特联合美洛昔康组下降速度更快,三组在组间、时点间、组间·时点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在治疗1、2、3、4个月后关节疼痛程度、关节肿胀指数、晨僵时间等临床症状指标均呈下降趋势,来氟米特联合美洛昔康组下降速度更快,三组在组间、时点间、组间·时点间交互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来氟米特联合美洛昔康治疗RA能显著降低其ESR、CRP与RF水平,是治疗RA的有效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中药外敷联合口服美洛昔康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梨园医院骨科住院治疗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96例,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口服美洛昔康,观察组在口服美洛昔康的同时患处使用中药外敷.连续治疗1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西大略湖和麦克马斯特大学(WOMAC)骨关节炎指数评分、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以及免疫球蛋白IgG、IgM、IgA的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WOMAC评分(疼痛评分、日常活动评分、关节僵硬评分、综合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患者WOMAC评分下降较对照组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中RF、ESR、CRP水平、炎性因子IL-6、IL-1β、TNF-α以及血清中免疫球蛋白IgG、IgM、IgA的含量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下降(P<0.05),且观察组下降较对照组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外敷联合美洛昔康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病情,其疗效明显优于单独口服美洛昔康,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甲氨蝶呤联合美洛昔康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对免疫功能及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抗环胍氨酸肽(CCP)抗体、类风湿因子(RF)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8年9月收治的18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利用简单随机抽样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90例。对照组采用甲氨蝶呤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美洛昔康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免疫功能及血清ESR、CPR、CCP、RF水平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5.56%)高于对照组(8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晨僵时间短于对照组,关节肿胀数、关节压痛数少于对照组,关节疼痛度轻于对照组,DAS28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分化簇8(CD8+)水平高于治疗前,分化簇4(CD4+)、CD4+/CD8+、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水平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ESR、CRP、CCP抗体、RF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美洛昔康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效果良好,安全性高,对于缓解关节的疼痛、肿胀具有积极作用,能有效调节T淋巴细胞亚群,降低免疫球蛋白水平。 相似文献
11.
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NSAIDS)是关节炎治疗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类药物,NSAIDS通过抑制环氧化酶,减少前列腺素的产生,达到抗炎、镇痛作用,但NSAIDS具有不少不良反应,尤其是消化道的副作用发生率最高。现已了解到,NSAIDS的这些不良反应主要与其抑制Ⅰ型环氧化酶(COX-1)有关。因此研制新型的选择性COX-2抑制剂就显得十分重要。美洛昔康(莫比可~(R))是由德国勃林格殷格翰公司研制的新型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具有对COX-2高度选择性,因而抗炎作用强,而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简要介绍近年来艾灸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及实验研究概况,并就其优势和不足进行了综合分析,认为灸法将成为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重要辅助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使用虫类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要旨。[方法]通过查阅并梳理虫类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文献资料,整理出相关理论基础、临床使用关键点及使用注意事项,并列举医案一则予以佐证。[结果]类风湿关节炎病机复杂,属于中医痹病范畴,且痹病必挟瘀,瘀既是主要的发病因素,又作为主要的病理因素贯穿于疾病始终。虫类药长于治风,有搜风通络、解毒止痛之功,其效宏力专,可用于治疗痹病、历节。临床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时,无论病程新久,皆可使用虫类药,同时要注意抓住主症,随证加减,但使用虫类药时在煎服法和用量上都有注意事项,尤其要注意长期应用的不良反应或使用虫类药过敏等问题。所举医案患者有10余年类风湿关节炎病史,素体阳虚,又感受寒邪,出现关节疼痛加剧,治以温经通络、蠲痹止痛。根据痹病必挟瘀的原则,处方中用水蛭搜剔络邪、活血祛瘀、推陈致新,同用温经通络等药物,取得较好疗效。[结论]临床上使用虫类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抓住主症辨证使用,并掌握注意事项,可增加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7.
穴位注射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段昭侠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05,27(4):30-31
目的:观察穴位注射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治疗组68例,采用穴位注射进行治疗;对照组32例,予甲氨喋呤或瑞得金诺芬、柳氮磺胺吡啶和非甾体类止痛药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显效40例,进步12例,有效6例,总有效率85.3%.对照组显效13例,进步5例,有效2例,总有效率62.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穴位注射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可靠,奏效迅速,操作简单,经济安全,简、便、廉,验,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中医学报》2013,(10):1599-1600
目的:探讨中药熏蒸配合针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采用奈普生缓释片和雷公藤总苷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中药熏蒸联合针灸治疗,23个疗程后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100.00%,对照组有效率为64.28%;治疗组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症状、体征缓解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熏蒸联合针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显著,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心理疏导、以及功能锻炼,对促进患者康复、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射频作用于肾上腺区治疗慢性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将56例慢性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射频组(n=36)和对照组(n=20),分别给予射频治疗和超声治疗15d,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类风湿因子、血沉及黏蛋白的变化。结果射频治疗组与超声组患者的关节疼痛症状、关节功能障碍、类风湿因子阳性率、血浆黏蛋白和IgG间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射频作用于肾上腺区可减轻慢性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疼痛和功能障碍,改善血浆类风湿因子等指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