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们报告1例在新加坡这个从来一个没有疟疾的国家发现了自然感染诺氏疟原虫的病例。确认诊断使用经过验证的特异性引物的PCR(聚合酶链式反应)的方法。在工业化的国家,自由放养的灵长类动物是人感染诺式疟原虫的潜在来源,在新加坡诺式疟原虫的感染需要与发热疾病进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2.
3.
输血后感染间日疟原虫一例报告青海省人民医院王勇,李健开我省属高海拔地区,气候干燥寒冷,多风少雨,日温差大,为疟疾非流行区。由输血后感染间日疟(plas-modiumvivax)一例报道如下:患者,女性,48岁,青海籍,农民,因头晕、鼻衄、失血性贫血,...  相似文献   

4.
某些原虫,用电离辐射使失去感染方后,仍具有诱发易感宿主产生保护性免疫应答的能力。因此人们就是这样地应用了照射过的疟原虫、锥虫和焦虫。经常发现,照射过的寄生虫比用福马林或β丙(酉希)内脂处理或冻融破坏的寄生虫具有更强的免疫原性。经照射过的寄生虫免疫原特性改进与其在某种程度内继续代谢这种事实之间,似乎存在着一定的关系。关于辐射对致病原虫代谢的作用没有做过多少研究。细胞内疟原虫和锥虫的活动力不能作为寄生虫继续代谢活性的指征。使诺氏疟原虫能在体外发育一个生活周期的一系列方法已经获得成功。我们曾以来源于60℃的r射线,在一个24小时周期内的不同时间去照射诺氏疟原虫所寄生的红细胞,然后进行体外培养。追踪观察了随后的形态发育情况以及原虫的核酸和蛋白质分别结合放射性前体,~3H-腺甙,~(14)C-异白氨酸的能力。这些实验的结果详载于另文。  相似文献   

5.
患儿,男,18个月。其父代诉,患儿平素身体较差,面黄,盗汗,偶有感冒。腹胀、腹泻时有发生,在当地就诊用药后症状减轻。1991年9月,患儿在玩耍中误服大量婴儿素,引起腹泻,从粪便中排出虫体一条,用水冲洗后放置玻璃瓶内,置室温下,第8d虫体仍在活  相似文献   

6.
铁线虫类(Gordiacea von Siebold 1848)的人体寄生病例是较为罕见的。迄今在欧洲、南非、北美、南美及日本等世界各地报导约计29例[1]。最近在我国亦发现一例报告[2]。我们1973年在山东省莱阳县发现一例。至此,我国已见有二例,两例均发生于山东省境内。  相似文献   

7.
恶性疟原虫 (P .Falciparum)和弓形体 (Toxoplasmagondi il)同属医学原虫 ,同时感染未见报道 ,本实验室从一持续高热、畏寒、伴进行性贫血病人标本检出恶性疟原虫和弓形体 ,现报告如下 ,以引起同行注意。临床资料   1.病例介绍 病人李某 ,男 ,4 6岁 ,持续发热 10天 ,伴腹泻 3天入院 ,自诉不明原因发热 10天 ,体温波动在 39~4 0 .5℃ ,伴畏寒 ,无寒颤 ,无大汗 ,发热无定时发作 ,头晕口干 ,食欲下降 ,近 3天腹泻 ,先后经本县人民医院及卫生防疫站血常规检查 :Hb、WBC进行性下降 ,抗炎对症治疗热未降 ,转…  相似文献   

8.
铁线虫(Gordiacea von siebold)人体感染极为罕见,国内仅报告过1例。笔者曾见到1例,特报告如下。患者,女,45岁,四川省富顺县城关镇人。1977年5月大便时解出一黑褐色细线状虫体,当时尚能活动。该虫细长如线绳,黑褐色,长18cm,宽约0.2cm,切面腹背略呈扁椭园形。前端钝园,尾端向腹面卷曲,镜下见虫体壁粗糙,表面有小网眼状结构,其间杂以较粗大结节状突起,上复有许多不规则白色鳞屑状物。尾端不分叉,其腹面可见一较短的槽状小  相似文献   

9.
蒋道碧 《重庆医学》2002,31(3):250-250
患者 ,女 ,31岁。已婚 ,工人 ,因畏寒、发热 6d ,加重 1d ,伴头痛乏力、心悸、食欲减退、恶心、呕吐 ,当地医院诊断“流感”。次日中午出现畏寒、寒颤、发热 39℃并持续 2h ,热退出汗 ,病后第四天转本市渝北区医院诊断为“伤寒”。经降温抗炎治疗 ,在输液过程中 ,体温升高至 41℃ ,使用“依诺沙星”、“头孢塞肟钠”等药物治疗均无效。病后第五天 ,再次出现畏寒、寒颤发热加重 ,治疗无效 ,于 2 0 0 0年 7月 2 6日中午转入我院 ,神志清 ,急性发热病容 ,住院期间 ,清晨和上午体温正常 ,于中午或夜间高热 40℃ ,多日抗感染治疗仍无好转。临…  相似文献   

10.
本文用十二烷基硫酸钠(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了诺氏疟原虫裂殖子可溶性抗原(Ⅲ号抗原)。该抗原有22条带,其中有2条带可能为来源于宿主细胞的污染物。动物实验表明诺氏原虫裂殖子Ⅲ号抗原无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正> 结肠小袋纤毛虫(Balantidium coil Malmst-en.1857)系异毛目、袋形科、小袋属的一种原虫。多寄生于猪的肠道,偶可传染给人,引起慢性痢疾样症状。人体感染结肠小袋纤毛虫至今在我省未见报道。1984年明我门诊发现人体感染结肠小袋纤毛虫一例,特作报道。患者女,62岁,农民,副业养猪。就诊时诉腹痛、腹泻,伴纳差,恶心20余天,大便呈粘液状,每天4~5次。体检:患者呈慢性病容。肝脾未触及。盲  相似文献   

12.
1 病例摘要患者男性,24岁,浙江省象山县邮电局职员.因右眼奇痒0.5 h后,发现眼内有4条白色小虫外钻,于1989年10月29日到省邮电医院急诊.眼科检查:右眼下穹窿部结膜弥漫性充血,其中部见有白色透明、丝状小虫蠕动,取出2条.其余检查正常.诊断为  相似文献   

13.
胰阔盘吸虫(Eurytrema pancreaticum)的感染,见于牛、羊、猪等家畜。我国东北的一种獮猴(Maccaca Syrichta fascicularis)体内亦查见过这种感染。关于人体的感染,除 Faust在他所著之人体蠕虫学中提到了在香港发现一例之外,未见正式报告过。且这一例亦无临床和病理方面的认识。我们于1961年曾发现一例。  相似文献   

14.
人体感染缩小 (长 )膜壳绦虫极为罕见。作者于 1999年11月在住院病人中发现 1例 ,现报道如下。患者女 ,8岁 ,云南剑川县西宅村人。因发热 ,头痛 ,咳嗽 5d ,双侧颌下淋巴节肿痛 2d而住院治疗。既往身体健康 ,惟近年来大便每日 1~ 2次不等 ,常呈褐绿色 ,稀带粘液及食物残渣。食欲不振 ,面色苍黄 ,常感头晕 ,夜间盗汗 ,磨牙。否认有痢疾等传染病史。体查 :体温 37 8℃ ,脉博 82次 /分。两侧颌下淋巴节肿大 (约 2 5cm× 1 5cm) ,有压痛。咽充血 ,扁桃体Ⅱ°肿大、有浓性分泌物覆盖。悬雍垂充血、肿大。双肺呼吸音稍粗 ;未闻及干、湿性…  相似文献   

15.
患者男,40岁,湖北襄樊人。1977年4月开始,感觉口腔中有“头发”样物在粘膜上,继而在口腔粘膜中有异物移动感。同年7月在襄樊市某工厂医院就诊,用镊子从口腔粘膜下拉出白色、线状虫子一条。此后一个月内,先后取出虫子3条,第三条虫体完整,置生理盐水中,存活半天余,送我室鉴  相似文献   

16.
疟原虫能破坏人体构建免疫力以抵御它的尝试。因为既不能通过接触该病获得免疫力,又不能进行可靠的疫苗保护。科学家们已提出,恶性疟原虫(能引起最严重的疟疾)在感染红细胞时破坏人的免疫系统。  相似文献   

17.
18.
人体泌尿系统感染艾氏同杆线虫一例崔晶,王中全,晋雪香,毛福荣,李维森,王运章(河南医科大学寄生虫学教研室郑州450052河南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外科郑州450052)关键词艾氏同杆线虫,感染,泌尿系统患者,男,75岁,郑州市某厂退休工人,在郑州市居住...  相似文献   

19.
本文报告一棘腭口线虫人体感染罕见病例。患者女,45岁,因下腹部皮肤包块三个月,于1986年3月10日来诊。患者因患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于1983年5月开始服用活泥鳅治疗,持续两年,泥鳅采自当地周围河沟、坑塘,服法系将活泥鳅洗净后整条吞入,每日二次,每次较大者二至三条,小者十几条。1985年12月,患者发现其左下腹皮肤内有一花生米大小包块,有痒感,局部无明显红肿、疼痛及压痛。遂去当地医院诊治。诊为腹壁纤维瘤,于1986年2月手术切除。取出之肿块组织,经当地医院及本校病理解剖学教研室检查证实为寄生虫性肉芽肿性炎。  相似文献   

20.
人体感染犬复孔绦虫一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导感染犬复孔绦虫的患儿一例。用阿的平驱出虫体15条,对此虫形态进行了检测与描述,并对受染者可能出现的症状、传染源及驱虫药物作了简要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