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102名接触皮毛粉尘退休工人的肺功能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102名长期接触皮毛粉尘男女退休工人(观察组)与58名不接触粉尘、毒物的工人(对照组),进行了肺功能的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时间肺活量(FEV_1.0)、用力呼气中期流速(MMF)、用力呼气50%肺活量时的流速((?)_(50))、用力呼气25%肺活量时的流速((?)_(25))等指标实测值/预计值(%)明显降低,肺功能异常率显著升高,提示,长期接触皮毛粉尘可导致工人肺功能的慢性损害,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城市马路清扫工人的呼吸系统症状发生率和肺通气功能状况。方法采用美国胸科协会制订的标准化的呼吸系统症状询问表和肺功能测试方法,对50名马路清扫工人和50名对照工人进行调查和肺功能测试。结果接尘组咳嗽、咯痰、胸闷、气短等症状阳性率及慢性支气管炎患病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接尘组用力肺活量(FVC)、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1秒率(FEV1/FVC)、最大通气量(MVV)、最大呼气流速(PEF)、最大呼气中期流速(MMFF)及75%、50%、25%肺活量时呼气流速(V75、V50、V25)等肺功能各项指标的实测值占预计值的百分数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肺功能各项指标异常率较对照组均显著增高,具有显著或非常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结论垃圾粉尘对作业工人肺功能存在较大影响,提示应加强对作业工人劳动防护。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焦炉工人尿1-羟基芘(1-OHP)及其蓄积作用与肺通气功能损伤的关系。方法于2009年6—7月选取某焦化厂185名焦炉作业工人为暴露组,同厂辅助工种145人为对照组。使用统一的调查表收集个人基本信息,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作业环境空气中苯并(a)芘和研究对象尿1-OHP浓度,采用肺功能仪测定肺功能指标。结果暴露组工人25%肺活量时呼气流速(FEF25)、肺活量(VC)、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尿1-OHP浓度2.3μmol/molCr为界值将暴露组分为高暴露和低暴露,高暴露组75%肺活量时呼气流速(FEF75)、FEF25、VC、FVC、FEV1均低于低暴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重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暴露组尿1-OHP浓度与50%肺活量时呼气流速(FEF50)、FEF25、最大呼气流速(PEF)、VC、MVV、FEV1呈负相关(P0.05),尿1-OHP的蓄积作用与VC、FVC、MVV、FEV1呈负相关(P0.05)。结论焦炉工人尿1-OHP及其蓄积作用与肺功能损伤有关,可用来反映焦炉工人肺功能损伤情况。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长期职业性锰尘和粉尘暴露对工人肺功能的影响,评价锰尘累积暴露与肺功能的剂量-效应关系. [方法]于2011年对广西某锰冶炼厂280名男性工人进行调查,并回顾性收集历年各车间锰、粉尘浓度监测资料和2006年与2010年工人肺功能检测结果;根据各车间锰、粉尘浓度和接触工龄分别计算出截至2006年与2010年的锰、粉尘累积暴露量.[结果]该厂锰作业工人2010年各项肺功能指标均值均低于2006年检测值,其中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时间肺活量(FEV1)、最高吸气流量(PIF)、75%呼气流速(MEF75)降低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锰作业工人2006年时锰作业工龄平均为(14.27±6.48)年,FVC、FEV1、MEF75与粉尘累积暴露量负相关(P<0.05),肺功能各指标与锰累积暴露量均无相关关系(P>0.05); 2010年时锰作业工人工龄平均为(18.05±6.41)年,FVC、FEV1与粉尘累积暴露量负相关,最高呼气流量(PEF)、MEF75、50%呼气流速(MEF5o)与锰累积暴露量负相关(P<0.05). [结论]职业性锰尘长期累积暴露与肺功能降低有剂量-效应关系.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职业健康体检中粉尘作业人员肺功能检查结果。方法选择2015年5月-2016年5月接受职业健康体检的93名粉尘作业人员,其中43例有肺功能下降症状,无症状的人员50名,对比粉尘作业人员肺功能相关指标。结果两组比气道传导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症状组肺活量、一秒末用力呼气容积、最大呼气容积、最大呼气中段流量、呼气峰值流速均低于无症状组,与无症状组相比,有症状组气道阻力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粉尘作业人员存在肺功能下降问题,通过职业健康体检能够对检查人员尘肺等疾病予以判断。  相似文献   

6.
李琼燕 《职业与健康》2010,26(19):2191-2192
目的了解惠州市某区宝石加工作业工人的肺功能损害情况。方法 2009年7月惠阳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该区宝石加工厂接尘工龄1a以上的214名男工进行肺功能测定,其中切石工人127例,打磨工人87例;另选择该厂的61名非接尘男工作为对照组;并对宝石加工厂空气中粉尘浓度进行测定。结果该宝石加工厂空气中矽尘浓度超标率超过77%,最高超标为9倍。矽尘中游离SiO2含量平均为47.29%。接尘组肺通气功能的异常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肺活量(FEV1.0)、第1秒用力肺活量与用力肺活量之比(FEV1.0/FVC)、肺活量(VC)、最大呼气中期流速(FEF25-75)、最大呼气25%、50%、75%肺活量时流量(FEF25、FEF50、FEF75)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该宝石加工作业粉尘可致工人肺功能一定程度的损伤,应做好预防工作。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某市灯饰加工工业接尘工人的肺功能损害情况。方法对某市某镇15家灯饰加工厂接尘工龄1年以上的300名男工进行肺功能测定,另选择该镇的150名非接尘男工作为对照组;并对灯饰加工厂进行粉尘测定。结果15家灯饰加工厂铝尘、矽尘浓度超标率分别为53.33%和86.67%,最高超标分别为2.2倍和16.0倍。矽尘中游离SiO2含量平均96.44%。接尘组肺通气功能的异常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肺活量(FEV1.0)、第1秒用力肺活量与用力肺活量之比(FEV1.0/FVC)、肺活量(VC)、最大呼气中期流速(FEF25-75)、最大呼气25%、50%、75%肺活量时流量(FEF25、FEF50、FEF75)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肺通气功能随着接尘工龄的延长而降低(P<0.01)。结论灯饰加工工业粉尘可致接尘工人肺功能一定程度的损伤,应做好预防工作。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陶瓷作业工人肺功能损害的情况,为预防尘肺病发生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某陶瓷厂200名接尘工人,平均年龄为(32.31±8.25)岁,另选取非接尘工人50名为对照组,平均年龄为(34.88±9.75)岁,采用意大利的spirolabII型的肺功能仪,测试的项目包括肺活量(VC)、用力呼吸肺活量(FVC)、第1s用力呼气量(FEV1)、一秒率(FEV1%)、最大呼气中段流速(FEF25-75)、最大呼气25%、50%、75%肺活量时流量(FEF25%、FEF50%、FEF75%);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统计分析。结果接尘组的肺功能指标FEV1、FEV1%、FEF25-75、FEF50%、FEF75%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接尘工龄在10年~、15年~、20年~组的工人肺功能指标中VC、FVC、FEF25-75、FEF50%、FEF75%的测试均值明显低于接尘工龄〈5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陶瓷粉尘对作业工人的肺功能有损害作用,且随着接尘工龄的增加肺功能受损害程度增加。  相似文献   

9.
目的 比较磨工粉尘对作业工人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对147名磨工粉尘作业工人和89名对照组进行了通气功能测定.结果 接触组的VC、FVC、MMEF、FEY1.0、FEY1.0/FVC%等指标的实测值及实测值占预计值的比值均校对照组低,且多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长期接触磨工粉尘可引起肺通气功能的改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耐火陶瓷纤维对作业工人肺小气道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从事耐火陶瓷纤维生产和加工的77名作业工人作为接触组,80名不接触耐火陶瓷纤维和其他职业有害因素的工人作为对照组。接触组分别按纤维计数浓度≤0.5 f/ml、0.5 f/ml,按总粉尘质量浓度≤5 mg/m~3、5 mg/m~3各分为低、高两个接触水平;按纤维计数浓度分组,低接触组62人、高接触组15人;按总粉尘质量浓度分组,低接触组47人、高接触组30人。测定研究对象肺小气道通气功能,最大呼气中期流量(MMEF)、用力呼气50%肺活量的瞬间流量(V_(50))和用力呼气75%肺活量呼气流速(V_(25)),均以实测值占预计值的百分比表示。应用方差分析、卡方检验和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不同接触特征、接触时间对作业工人肺小气道功能的影响及可能的危险因素。结果作业工人V_(50)%、V_(25)%和MMEF%水平随纤维计数浓度接触水平的增高而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_(25)%、MMEF%异常的检出率随纤维接触水平升高而增加,并呈线性趋势关系(P趋势0.05)。总粉尘高接触组V_(50)%、V_(25)%和MMEF%水平明显低于总粉尘低接触组和对照组(P0.05),V_(50)%、V_(25)%和MMEF%异常率均明显高于总粉尘低接触组和对照组(P0.05)。小气道功能障碍在总粉尘高接触组的检出率为33.3%,高于对照组(10.0%)和总粉尘低接触组(8.5%)(P0.05)。工人肺小气道功能障碍与其总粉尘接触水平有关(OR=2.115,P0.05),与接触纤维计数浓度、工龄和吸烟状态无关(P0.05)。结论接触耐火陶瓷纤维可以导致作业工人肺小气道功能降低,总粉尘接触浓度较高的作业环境可以显著增加作业工人小气道功能障碍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玻璃纤维粉尘对呼吸系统的影响。方法选择玻璃纤维粉尘作业130名男性工人为研究对象,并以某化妆品厂130名男性工人作为对照组,进行鼻、咽喉、高千伏胸部X射线影像学检查和肺功能测定。结果玻璃纤维作业工人慢性鼻炎检出率20.77%,慢性咽炎62.31%,肺纹理改变19.23%,肺功能“小气道功能轻度异常”16.5%,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随工龄增长,检出率升高。结论玻璃纤维粉尘对呼吸系统有一定危害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某陶瓷企业粉尘对工人肺功能的影响,为尘肺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147例陶瓷生产工人和50名对照组分别进行肺功能测定。结果 肺通气功能测定显示暴露工龄5a~组和10a~组VC、FVC、PEF、FEF 75%明显低于对照组,10a~组FEV,低于其他3组,暴露组FEF25-75、FEF25%。明显低于对照组。暴露组肺通气功能和小气道通气功能异常率高于对照组,其中10a~组与对照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粉尘对该企业接尘工人的肺功能有危害,且随着工龄增加损伤程度加重。  相似文献   

13.
伍岳 《职业与健康》2008,24(9):817-818
目的了解北京市公交车保养维护换胎工人的作业环境及粉尘作业对工人肺部健康的影响。方法对北京市3家大型公交保修厂的粉尘作业环境进行现场劳动卫生学调查,对换胎工人进行职业健康检查,检查项目包括询问职业史、摄高kV胸片、肺通气功能测定等。结果公交保修厂拆胎组和装胎组空气中粉尘浓度低于标准限值,装内胎组粉尘浓度大于TWA值,小于STEL值。56名换胎工人肺功能异常检出率占26%,X线胸片异常检出率占35.7%,其中可疑尘肺912人。结论应该加强对长期短时间低浓度接触滑石粉作业人员的职业防护,加强职业健康教育,以利于减少职业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吸烟对石棉工人肺功能变化的动态影响特点。[方法]对某石棉制品厂吸烟与非吸烟石棉工人(包括健康石棉工人和石棉肺患者)分别于1984年、1989年及1994年进行了3次的肺功能(VC、FVC、FEV1、FEV1%、DLCO和RV/TLC%追踪观察。[结果]吸烟组与非吸烟组石棉工人VC、FVC、FEV1和DLCO均随接尘年限的增加而下降,FEV1%随接尘年限的增加而上升,且吸烟组这些指标测定均低于非吸烟组(除个别外),均显示出渐近性损害的特点。但没有显示出吸烟组肺功能值的下降比非吸烟组更快。[结论]石棉粉尘对石棉作业工人肺功能的损害起主要作用,可能掩盖了吸烟对肺功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铸造粉尘对肺功能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铸造粉尘对接尘工人和铸工尘肺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Ⅰ期铸工尘肺患者38例、0^ 者22例、有20a以上粉尘接触史而胸部X线改变无异常者85例,进行肺功能测定,并与65名对照进行比较。结果 铸工尘肺患者肺功能各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肺功能损伤程度以轻、中度损伤为主;0^ 和接尘工人小气道功能各项指标低于对照组,肺功能损伤程度以轻度损伤为主。结论 铸造粉尘既可以导致铸工尘肺患者肺功能不同程度的损伤,也可使0^ 和接尘工人肺功能有一定程度的损伤。  相似文献   

16.
蔺草染土粉尘对工人肺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了解蔺草染土粉尘对接触工人肺功能的影响。 [方法 ]随机选择接尘工龄 1年以上的工人作为调查对象 ,并选择无明显粉尘和毒物接触的工人作为对照 ,进行肺功能测定。 [结果 ]粉尘接触者肺功能各项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 ,FVC、FEV1.0 的异常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不吸烟者肺功能损伤程度与接触粉尘密切相关。 [结论 ]结果提示蔺草染土粉尘对工人肺功能有明显损伤 ,FVC、FEV1.0 、FEV1.0 %等可作为肺功能评价的首选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煤矿掘砌工人肺通气功能损伤情况,探讨接尘工龄对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某煤矿纯掘砌工(纯掘砌作业工人)221名作为接尘组,选取该矿83名非接尘工人作为对照。行统一的体检和肺功能测定。测定结果均采用相对值,运用卡方检验、协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接尘组非吸烟工人肺通气功能异常率与对照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接尘组吸烟工人肺通气功能异常率高于对照组(P〈0.05)。Mantel—Haenszel妒分析显示接尘组肺通气功能异常率高与对照组(P〈0.05)。以吸烟作为协变量,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接尘组的用力肺活量、第一秒用力呼出量、呼气高峰流量、用力肺活量最大值、第一秒用力呼出量最大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尸〈0.05)。以吸烟为协变量,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接尘组30年一工龄组呼气高峰流量和25%肺活量最大呼气流量明显低于10年~工龄组和20年~工龄组。以吸烟为分层因素,接尘组与对照组以及接尘组不同工龄间慢性阻塞性肺疾患患者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掘砌作业工人肺通气功能明显低于对照组并随接尘工龄延长而降低。肺通气功能检测可以作为监测接尘作业工人肺部损失的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估某电子企业酸碱作业工人的肺功能状况。方法对2 224例酸碱作业工人的肺功能检测结果进行分级评定和内外对照。结果通气功能减退率和小气道功能异常率分别为22.66%和10.21%(P0.01)。通气功能轻、中和重度减退率分别为21.72%、0.90%和0.04%;小气道功能轻、中和重度异常率分别为8.72%、1.35%和0.13%。酸碱作业工人的通气功能减退率和小气道功能异常率与粉尘作业工人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酸碱作业工人的通气功能减退率与整群抽样的垃圾处理工人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高于整群抽样的粉尘作业工人、打磨作业工人及电焊作业工人(P0.01);小气道功能异常率与整群抽样的垃圾处理工人、粉尘作业工人、打磨作业工人及电焊作业工人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该电子企业酸碱作业工人肺功能损害较严重,应加强对该人群的肺脏健康监测和职业卫生防护。  相似文献   

19.
油田固井水泥粉尘对作业工人健康危害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固井水泥粉尘对作业工人健康危害情况。[方法]对油田固井水泥加工和使用现场进行劳动卫生学调查,为接尘工人进行内科、眼科、耳鼻喉科体检,并进行高仟伏拍片、心电图、肺功能及血清NO、MDA、SOD、GSH-Px的含量及活性测定。[结果]作业场所粉尘浓度严重超标,接尘工人呼吸系统刺激症状、眼结膜炎、眼翼状胬肉、咽喉充血、鼻甲充血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P<0.01),接尘工人血清NO水平、MDA含量升高,抗氧化酶SOD、GSH-Px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固井水泥粉尘对作业工人健康危害严重。  相似文献   

20.
Pulmonary function tests were conducted in 212 male workers exposed to fur dust in a fur-processing factory, and in 148 unexposed male workers. The authors used the cumulative dose of dust exposure (mg-yr) as an exposure index to relate to pulmonary function injury, as measured by pulmonary function tests, in exposed worker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fur workers had lower percentages of predicted pulmonary function, as measured by forced vital capacity (FVC), 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1 sec (FEV1.0), and maximal flow rate of expiration at 50% and 25% of forced vital capacity (V50 and V25, respectively), compared with controls (p < 0.01). As the cumulative dose of fur dust exposure increased, average levels of pulmonary function declined significantly (p < 0.01), and pulmonary function abnormalities (i.e., < 80% of predicted FVC and FEV1.0, or < 70% of predicted V50 and V25)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p < 0.05). Multiple-regression results identified fur dust exposure as the leading risk factor associated with the decline in pulmonary function in the exposed group. The results demonstrated a dose-response relationship between fur dust exposure and respiratory system injury, as measured by pulmonary function tests in fur-processing workers. On the basis of this dose-response relationship and the use of lifetables, the authors proposed an exposure limit of 4 mg/m3 for fur dus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