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观察牙周基础治疗对2型糖尿病伴牙周炎患者牙周炎症的控制对糖化血红蛋白的影响。方法:选取65例患者分为牙周炎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32例),牙周观察组给予牙周基础治疗和药物治疗,纪录术前术后牙周指数和糖代谢指标,而对照组仅进行口腔卫生宣教和及针对病情使用牙线或间隙刷。结果:二组在血糖各项指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牙周基础治疗对2型糖尿病并慢性牙周炎具有良好的治疗反应。  相似文献   

2.
李荣振 《中国医药导报》2013,10(12):54-55,59
目的研究伴有2型糖尿病的牙周炎患者在牙周基础治疗后的血糖水平变化和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泰安市口腔医院伴有2型糖尿病的牙周炎患者51例作为研究组,另选取无糖尿病史牙周炎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均行牙周基础治疗,研究组同时行良好糖尿病治疗。对比观察两组在治疗前和治疗后1、8、12周的斑菌指数(PLI)、探针深度(PD)、附着丧失(CAL)、龈沟出血指数(SBI)变化,以及研究组的糖化血红蛋白(HbA)和空腹静脉血糖(FPG)变化。结果两组患者的各牙周临床指标(PLI、PD、CAL、SBI)在牙周基础治疗后均得到明显改善(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在治疗后1周的HbA和FPG无显著改善(P〉0.05),治疗后8周显著降低(P〈0.05或P〈0.01);治疗后12周有所反弹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伴有2型糖尿病的牙周炎患者在良好糖尿病治疗基础上应用牙周基础治疗.短期疗效与无糖尿病史患者疗效相当,确切而稳定,并能显著改善血糖,可在临床推广应用及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授权赋能教育模式对糖尿病患者自我效能和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153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77例和对照组76例.分别采用授权赋能教育模式和传统健康教育模式进行教育。结果干预前后观察组DMSES和DSQ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前后DMSE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前后DSQ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后1个月和3个月DMSES、DSQL评分差异均显著(P〈0.05)。干预前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每日自测血糖次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每日自测血糖次数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授权赋能教育模式能有效提高患者配合治疗和监控血糖主动性和自我效能,血糖控制平稳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国产瑞格列奈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的影响。方法选取106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53例。观察组采用国产瑞格列奈治疗,对照组采用进口瑞格列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G)及糖化血红蛋白(HbAlc)的差异。结果治疗结束后,两组 FPG、2 hPG 及 HbAlc 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且两组下降幅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两组血糖达标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低血糖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P <0.05)。结论国产瑞格列奈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同样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血糖及 HbAlc,低血糖发生率较低,且价格较低,容易被患者接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日的对比观察BIAsp30与BHI30胰岛素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的控制能力.方法选择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80例,观测分别用BIAsp30与BHI30胰岛素药治疗前后早餐前后、午餐前后和晚餐前后的血糖动态变化及低血糖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血糖控制效果: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治疗前后的各项观察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观察组患者经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对照组患者经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O.05).血糖动态监测:观察组患者早餐后峰值和晚餐后峰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水平(P〈O.05).低血糖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5%)低于对照组患者(12.5%).结论BIAsp30皮下注射给药对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较BHI30具有更强的血糖控制能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牙周基础治疗联合腔治捷对II型糖尿病伴牙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0例慢性牙周炎伴II型糖尿病的患者,随机分成2组。实验组采用牙周基础治疗后应用腔治捷治疗,对照组牙周基础治疗后采用上1%碘甘油方法,分别于用药4、8周后观察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均能有效的治疗II型糖尿病牙周炎。牙周治疗4、8周后,实验组与对照组菌斑指数(plaqueindex,PLI)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牙周治疗4周后实验组较对照组的牙龈出血指数(suleusbleedingindex,SBI)下降更为显著(P〈0.05),而牙周袋探诊深度(probingdepth,PD)、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hemoglobin,HbAl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实验组PD、SBI、HbAIc与对照组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腔治捷是慢性牙周炎伴II型糖尿病的安全有效的局部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黄连解毒汤治疗肥胖型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的临床疗效。方法:158例肥胖型T2DM患者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给予黄连解毒汤治疗,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血糖、减肥效果、糖化血红蛋白、体质量指数等。结果:两组患者在降糖、减肥方面的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体质量指数均显著降低(P<0.01);但治疗后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连解毒汤治疗肥胖型T2DM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饮食处方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效果,探讨其临床适用性。方法选取2012年4月至2013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96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作为病例资料,简单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饮食方案进行治疗,研究组采用个性化的饮食处方方案给予治疗。观察记录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餐后2小时血糖(2hPBG)、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等各种指标,并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各自的血糖指标在治疗前后相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2hPBG)、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指数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饮食处方对降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效果良好,适合临床长期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陈弢 《中国伤残医学》2014,(12):165-166
目的:探讨胰岛素泵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治疗方面的优势。方法:住院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4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20例。观察组给予胰岛素泵治疗,对照组给予餐前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结果:2组患者在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值、糖化血红蛋白差异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但2组之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的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日用量及低血糖发生率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岛素泵在治疗妊娠期糖尿病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值得提倡。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卡博平和拜唐苹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40例2型糖尿病患者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70例2型糖尿病患者口服卡博平治疗,每次0.5g,每日三次,对照组70例2型糖尿病患者口服拜唐苹.方法同治疗组,疗程为24周。同时观察空腹及餐后2h血糖、血清胰岛素水平、体重指数、糖化血红蛋白、空腹时的红细胞胰岛素受体和红细胞膜流动性治疗前后变化。结果卡博平治疗组与拜唐苹对照组治疗前后自身空腹及餐后2h血糖在第4周就有明显降低(P〈0.05)。6个月有显著降低(P〈0.01)、体重指数。糖化血红蛋白、空腹和餐后2h胰岛素水平比较,在第4周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6个月有显著降低(P〈0.01);两组之间比较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磺脲类药+卡博平或拜唐苹两组治疗前后各项指标比较有相同变化。胰岛素+卡博平或拜唐苹两组治疗前后各项指标比较也有相同变化。两者的不良反应在本实验中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卡博平和拜唐苹同样疗效,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1.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31):138-142+147
目的探讨微信健康教育联合饮食运动干预对2型糖尿病合并牙周病患者牙周状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对149例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n=74)和观察组(n=75)。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微信健康教育联合饮食运动干预。对比干预前后两组患者血糖控制情况、口腔健康情况、患者口腔护理知识及饮食依从性,并采用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量表(Diabetes mellitus quality of life scale,DMQLS)评估干预后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61%,高于对照组的88.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值及糖化血红蛋白与对照组相比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牙周检查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牙周检查指标相比对照组有较大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口腔保健知识及行为、饮食治疗依从性等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DMQL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牙周病患者在进行微信健康教育联合个体化饮食及强化运动指导后,患者的血糖水平控制能力提高,牙周症状明显缓解,同时患者口腔保健及饮食控制的依从性提高,有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王翔  赵光斌  王建东 《四川医学》2010,31(11):1645-1647
目的探讨社区健康教育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方法对两组2型糖尿病采用常规治疗和社区健康教育加常规治疗,半年后观察两组在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以及生活方式的变化。结果实验组生活方式的变化及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体重指数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健康教育对2型糖尿病的治疗疗效及生活质量有很大提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牙周病发生情况及相关因素,为开展综合预防和治疗措施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到我院住院治疗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273例,检查其牙周病患病情况,同时收集年龄、性别、文化程度、体重指数、病程、吸烟、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刷牙习惯等资料,比较牙周病患病组与未患病组之间上述资料的差异,探讨导致牙周病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273例研究对象中患有牙周病154例(56.41%),其中,牙龈炎60例,牙周炎94例。牙周病组平均存留牙数(18.54±6.31)颗,未患牙周病组平均存留牙数(21.62±7.48)颗(t =3.679,P <0.001)。年龄较大(P <0.001)、病程较长(P <0.001)、吸烟(P <0.001)、空腹血糖(P <0.001)和糖化血红蛋白(P <0.001)水平较高是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牙周病的危险因素,而文化程度高(P =0.017),刷牙>1次/d (P <0.001),竖刷(P =0.004),使用牙线(P =0.004)是其保护因素。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中牙周病患病率较高,临床上应做好三级预防措施,降低牙周病发生风险因素的暴露。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对2型糖尿病伴慢性牙周炎患者进行牙周基础治疗和常规治疗,分析牙周基础治疗对患者血清中生化指标及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 方法 选择2017年8月—2019年2月亳州市人民医院内分泌及口腔科2型糖尿病伴轻中度慢性牙周炎住院患者共120例,男性58例,女性62例,年龄(56.63±10.96)岁。利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牙周基础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各60例,牙周基础治疗组进行糖尿病常规治疗(包括糖尿病宣教、牙周健康教育、饮食指导、血糖控制)和牙周基础治疗[包括菌斑控制、洁治术和龈下刮治术(根面平整术)、术后洗必泰含漱(3次/d)],常规治疗只进行糖尿病常规治疗。比较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2组的血清生化指标(血糖、血脂、糖化血红蛋白比值、血钙、血磷、C-反应蛋白)及炎性细胞因子(TNF-α、IL-1β、IL-6、IL-10)水平。 结果 治疗前牙周基础治疗组与常规治疗组年龄、性别、BMI、腰围、空腹C肽、牙周炎情况、生化指标及炎症因子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3个月后牙周基础治疗组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比值、甘油三酯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均P<0.05);牙周基础治疗组TNF-α、IL-1β水平较常规治疗组明显下降,IL-10水平较常规治疗组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牙周基础治疗可以通过降低血糖、血脂及调节炎性细胞因子水平来改善2型糖尿病合并慢性牙周炎患者的糖脂代谢及炎症状态。   相似文献   

15.
王芳 《吉林医学》2014,(25):5730-5731
目的:观察健康教育加心理干预在糖尿病远期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43例初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以心理干预以及定期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结果:试验组在3个月及6个月后空腹血糖控制水平、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有效的健康教育和心理干预在糖尿病远期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口腔保健行为干预在牙周病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选择60例牙周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按自我口腔卫生保健模式,观察组由牙周科医师给予3个月1次的口腔保健行为干预,观察时间为1年。干预前后,采用牙周探诊深度(PD)、牙龈出血指数(BI)及复发率分别评定两组牙周病的治疗效果。结果:干预前,观察组与对照组PD和BI指数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PD、BI指数和复发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实施口腔保健行为干预能够降低牙周病的复发,维持长久的治疗效果,具有积极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健康教育路径对患者血糖及心理变化影响。方法 随机将260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2组,实验组患者住院期间实施系统2型糖尿病健康教育路径,对照组患者住院期间延续既往制定常规护理措施,观察2组2型糖尿病患者掌握相关知识和相关技能水平以及血糖控制率,并分别通过应用Zung抑郁症自测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和Zung焦虑症自测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对入选病例进行心理测试。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对2型糖尿病相关知识、相关技能掌握水平,血糖控制率,糖化血红蛋白控制率以及焦虑和抑郁程度,实验组患者得到显著改善(P<0.05)。结论 实施全面系统2型糖尿病健康教育路径,能够控制2型糖尿病患者病情,减轻患者抑郁和焦虑情绪,改善患者治疗和护理依从性,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2型糖尿病家系成员牙周情况进行调查。方法共收集来我院进行治疗的204个2型糖尿病家系成员共有732人,抽取其静脉血进行检测,每个受检者各选取6颗代表牙进行研究。结果与非糖尿病比较,糖尿病患者的龈炎和轻、中、重度牙周炎患病率有显著性差异,具有较高的PD、AL及其缺失牙数(P<0.05)。与血糖控制良好的糖尿病患者比较,血糖控制不良的糖尿病患者具有较高的BI、AL(P<0.05)。结论与非糖尿病患者比较,糖尿病家系成员中糖尿病患者具有较高的牙周炎患病率,其具有较重程度的牙周破坏程度;与非糖尿病患者比较,血糖控制良好患者具有与其相似的牙周状况。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血糖监测对糖尿病治疗的重要性。方法将我院门诊患者69例随机分为2组(监测组和未监测组),对2组患者进行长达5年的随访观察。5年后对比观察2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并发症发病率。结果监测组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与未检测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1),未监测组的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监测组。结论血糖监测是糖尿病综合治疗的基石,是反映糖尿病患者病情控制、指导治疗的重要指标,也是对患者进行个体化健康教育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20.
Background  Periodontal disease is closely related to type 2 diabetes and is an important complication of diabetes. This study aimed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periodontal treatment on levels of blood glucose (Glu) and glycosylated hemoglobin (HbA1c) among elderly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and periodontal disease.
Methods  A total of 107 elderly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and periodontal disease were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according to their HbA1c levels. Group A was a well-controlled diabetic group and group B was uncontrolled. Their probing depth (PD), attachment loss (AL), the value of Glu and HbA1c were analyzed before periodontal treatment and 4 months later.
Results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periodontal condition between groups A and B (P <0.01). The periodontal condition for both groups was significantly (P <0.01) improved after periodontal therapy. The effect of treatment in group A was more pronounced than group B,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 (P <0.01). After the periodontal treatment, Glu and HbA1c were reduced significantly in both groups (P <0.05).
Conclusions  Periodontal condition is related to the control of Glu level among elderly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and periodontal disease. Periodontal treatment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level of Glu and HbA1c as well as improve the periodontal condition in elderly type-2 diabetes patients with periodontal diseas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