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高压氧结合激光光凝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高压氧对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疗效。方法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病人34例61眼,病例随机等分为高压氧加光凝组和光凝组。两组黄斑水肿程度基本齐同。光凝组在黄斑区行局灶或格栅样激光光凝,高压氧加光凝组在光凝基础上加高压氧(0.22 MPa)治疗,每日60分钟,疗程12天。结果治疗前对数视力:高压氧加光凝组为(4.3±0.5),光凝组为(4.1±0.7);治疗3个月后视力提高:高压氧加光凝组15眼(15/31)多于光凝组9眼(9/30)。高压氧加光凝组对数视力(4.5±0.5)较治疗前提高(t=3.042,P=0.005);光凝组(4.1±0.7)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394,P=0.174)。眼底血管荧光造影或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显示,高压氧加光凝组黄斑水肿消退有效率较光凝组高(77.4%比46.7%,2χ=6.139,P=0.013)。治疗后黄斑水肿消退分级与治疗视力改善、高压氧治疗、黄斑水肿程度、空腹血糖、总胆固醇、舒张压、糖化血红蛋白及糖尿病病情相关,而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分期和病程、治疗前视力、是否用胰岛素、收缩压、甘油三酯、血尿素氮和血肌酐无关。结论高压氧联合黄斑区格栅样激光光凝有助于糖尿病性黄斑水肿吸收及部分病人视力改善。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改良黄斑格栅样光凝辅助治疗弥漫性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患者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10月我院接收的102例弥漫性DME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联合组(51例)与单一组(51例),其中单一组采用玻璃体注射阿柏西普治疗,联合组基于单一组加用改良黄斑格栅样光凝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 相似文献
3.
于爱萍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07,30(6):639-640
黄斑水肿是导致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尤其是非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视力下降最常见、最重要的原因。目前激光光凝术已成为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常用方法,但激光参数的选择是临床治疗十分重要而又难以统一的问题。我们采用氪黄激光对176例355只眼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黄斑水肿进行光凝治疗,旨在对激光参数选择和疗效进行观察,现报道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雷珠单抗玻璃体内注射联合577 nm激光黄斑格栅光凝(MGP)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2月至2018年12月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38例DME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9例,均为单眼.对照组接受雷珠单抗玻璃体内注射治疗,观察组接受雷珠单抗玻璃... 相似文献
5.
6.
7.
目的 观察不同顺序黄斑格栅光凝联合全视网膜光凝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黄斑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8例(102眼)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弥漫性黄斑水肿患者随机分二组,给予不同顺序黄斑格栅光凝和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比较二组术后1,3个月视力和黄斑水肿消退情况.结果 二组患者术后1个月视力、黄斑水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术后3个月视力、黄斑水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先行黄斑格栅光凝再行全视网膜光凝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黄斑水肿能更早消除黄斑水肿,提高患者视力. 相似文献
8.
9.
目的 :评价氩绿激光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波长为 5 14nm的氩绿激光对黄斑水肿患者 19人 2 3眼进行格栅样光凝治疗 ,光斑直径 10 0~ 2 0 0 μm ,曝光时间 0 .1~ 0 .2s,能量 10 0~ 30 0mW。周边视网膜光凝均在黄斑光凝完成后进行。平均随访 (9.3± 4 .1)个月 ,期间观察治疗前后黄斑水肿消退及视力变化的情况。结果 :2 3眼中 2 1眼黄斑水肿完全或部分消退 ;19眼视力得以保持或改善。结论 :氩绿激光格栅样光凝治疗糖尿病黄斑水肿是一种有效而相对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右江医学》2017,(5):576-579
目的分析雷珠单抗治疗后不同时机联合黄斑格栅样光凝对糖尿病黄斑水肿(DME)的影响。方法收集DME患者60例72眼。根据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7 d组(30例35眼)和28 d组(30例37眼)。7 d组、28 d组分别在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7 d后、28 d后行黄斑格栅样光凝,比较两组治疗3个月后平均矫正视力(BCVA)、平均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CMT),同时比较两组治疗期间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的BCVA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CMT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7 d组的CMT明显低于28 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造影检查过程中未出现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后无玻璃体积血、眼内炎等严重并发症。结论雷珠单抗联合黄斑格栅样光凝治疗DME可使两者的作用互补,但在注药治疗后尽早行黄斑格栅样光凝对缓解DME的效果更佳,值得临床推广借鉴。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单次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IVTA)联合视网膜光凝对糖尿病黄斑水肿(DME)的治疗效果。方法将DME患者24例(30眼)随机分为单纯光凝组、联合治疗组(光凝联合曲安奈德玻璃体腔注射组),每组15眼。联合治疗组在格栅样光凝前1周经睫状体平坦部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4mg。观察治疗前后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检查黄斑中心凹厚度(foveal thickness,FT)。应用SPSS统计软件的配对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前BCVA分别为0.10±0.09和0.11±0.12,FT分别为(518.1±117.5)μm和(524.9±147.4)μm,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别为P=0.25和P=0.39)。联合组治疗后视力提高和FT改善。术后3、6个月,光凝组和联合治疗组BCVA分别为0.19±0.16和0.23±0.18,0.17±0.13和0.28±0.15;FT分别为(324.1±115.2)μm和(279.4±98.8)μm,(354.1±121.2)μm和(248.4±102.6)μm;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随访过程中,联合治疗组中3例出现一过性眼压升高,药物治疗控制;1例白内障进展。结论曲安奈德联合格栅光凝治疗DME较单纯激光光凝治疗能更好地提高视力,减轻黄斑水肿,但远期疗效、水肿复发率及并发症仍需要进一步扩大样本长期随访。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激光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DME患者45例(76眼),其中局限水肿44眼,弥漫性水肿32眼。对局限水肿行微血管瘤或扩张的毛细血管直接光凝,弥漫水肿行C形格栅或环形格栅光凝。主要指标依靠视力、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结果:局限水肿中视力提高10眼(22.72%),不变25眼(56.82%),下降9眼(20.45%);弥漫水肿中视力提高10眼(31.25%),不变19眼(59.38%),下降3眼(9.38%)。局限水肿中水肿消退12眼(27.27%),减轻23眼(52.27%),未退9眼(20.45%)。弥漫水肿中水肿消退6眼(18.75%),减轻14眼(43.75%),未退12眼(38.71%)。结论:IRIS倍频532 nm激光治疗DME有效,局限性黄斑水肿比弥漫性黄斑水肿效果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氩激光光凝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黄斑水肿的治疗效果。方法:对32例(43只眼),采用黄斑区氩激光光凝进行治疗。并从视力、黄斑区水肿消退情况观察疗效。结果:激光治疗43只眼中,保持原有视力30只眼(69.8%);提高2行以上11只眼(25.5%)。下降2行以下有2只眼(4.70%);32眼(74.4%)黄斑渗漏消失,水肿完全吸收;9只眼(20.9%)水肿大部分吸收,2只眼(4.7%)黄斑渗漏仍存在,原有水肿无明显吸收。结论:氩激光光凝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黄斑水肿效果显。 相似文献
14.
谭其文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12,29(2):143-144
目的探讨激光光凝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近4年来46例81眼的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行激光光凝治疗后,定期观察视力,眼底及眼底荧光造影检查(3~4月后),记录新生血管、视网膜出血渗出、玻璃体积血等变化情况,观察期4月至2年。结果视网膜光凝治疗后视力变化1月后视力提高>2行,48眼,无变化的有26眼,视力下降>2行,20眼。眼底情况经FFA观察及检眼镜检查,在有效的光凝点数下,81眼中52眼1~2月微血管瘤基本消退,6眼经再次补充光凝后渐消退,8眼无变化,2眼进展为增生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反复出现小的出血,均经再次补充光凝后于4~8月渐吸收。结论激光光凝是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联合黄斑格栅光凝治疗黄斑囊样水肿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糖尿病和视网膜静脉阻塞所致的黄斑水肿患者37例37眼,将观察对象分为两组,联合治疗组17例17眼,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0.1 mL(40 mg/mL),3周后联合黄斑格栅光凝治疗;单纯注射组20例20眼,单纯行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0.1 mL(40 mg/mL).治疗后在3、6和10个月进行复查,对比分析两组治疗前后视力、眼压、眼底、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的改变.结果 所有患者注射后1月视力多数有明显提高.治疗后10个月末次随访时,联合治疗组视力提高≥2行者11只眼(64.7%),视力稳定及变化在1行之内者4只眼(23.5%),视力下降≥2行者2只眼(11.8%);单纯曲安奈德注射组视力提高≥2行者3只眼(15.0%),视力稳定及变化在1行之内者11只眼(55.0%),视力下降≥2行者6只眼(30.0%),与单纯注射组比较,二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检查黄斑水肿吸收或明显缓解.结论 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联合黄斑格栅光凝能有效治疗黄斑囊样水肿,延缓视力下降,并可减少重复治疗的次数. 相似文献
16.
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联合视网膜光凝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联合视网膜光凝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阐明这种联合治疗方法治疗DME的优势。方法:采用临床病例对照研究。经眼底检查、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及黄斑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确诊为重度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和增殖性DR伴黄斑水肿的71例(85眼)患者被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42眼行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联合视网膜光凝治疗)和单纯光凝组(43眼仅行视网膜光凝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最佳矫正视力(BCVA)、黄斑中心凹处视网膜厚度(CMT)和眼压的变化,并进行比较和统计分析。结果:联合治疗组治疗后患者BCVA较术前明显提高(P<0.05),单纯光凝组治疗后患者BCVA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光凝治疗后1、3、6个月联合治疗组患者BCVA优于单纯光凝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光凝治疗后1、3、6个月时2组患者CMT均降低,且各阶段联合治疗组患者CMT均值小于单纯光凝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2组患者均未发生青光眼、白内障、玻璃体积血、视网膜脱离、脉络膜脱离和感染性眼内炎等眼部及全身严重并发症。结论:视网膜激光光凝联合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治疗DR并发黄斑水肿可以更快速有效地减轻黄斑水肿并改善视力,且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价激光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疗效 ,探讨糖尿病性黄斑水肿激光治疗的最佳时机。方法 对 186例 (2 32眼 )糖尿病性黄斑水肿患者激光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 ,随访时间 6个月。结果 局限性黄斑水肿者治疗有效率为 76 .0 9% ,弥漫性黄斑水肿者有效率为6 1.5 4 % ,黄斑囊样变性者有效率为最低仅 35 .17% (P <0 .0 1) ,差别有显著性意义。结论 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分期有利于掌握治疗时机 ,早期进行激光治疗可以有效改善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黄斑水肿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玻璃体腔注射抗VEGF药物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RVO)继发性黄斑水肿和糖尿病性黄斑水肿(ME)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7月在本院诊断为RVO继发性黄斑水肿并采用康柏西普眼用注射液注射治疗的患者90例(90只患眼)作为RVO组.糖尿病性黄斑水肿患者65例(70只患眼)作为DR组.两组行康柏西... 相似文献
19.
糖尿病性黄斑水肿及增殖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是导致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视功能损害的两大主要原因,其中糖尿病性黄斑水肿是非增殖型糖尿病病变视功能损害的主要原因.目前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治疗包括眼底激光、药物及玻璃体手术.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炎症因素在糖尿病性黄斑水肿发生发展过程中均起非常重要作用,且炎症因子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