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了解足月妊娠妇女在B超显示羊水偏水时,阴道试产对围产期结局的影响。方法:应用AFD法估测羊水量,并测定脐动脉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S)和舒张末期血流速度(D)的比值(S/D),比较分析294例B超诊断羊水偏少(观察组)和300例羊水正常量的足月妊娠妇女(对照组)阴道试产的分娩结局,结果:两组新生儿重度窒息发生率和新生儿死亡率无显性差异(P>0.05),观察组急诊剖宫产率明显升高(P<0.05)。结论:B超诊断羊水偏少的足月妊娠妇女,在严密监护下可行阴道试产。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足月妊娠妇女B超检查羊水偏少时,阴道试产对围产结局的影响。方法:应用羊水指数(AFI)法估测羊水量,足月妊娠妇女产前3天内B起检查为羊水偏少,无其它高危因素,经引产成功或自然临产而行阴道试产的120例为观察组,并随机抽取同期B超检查羊水量正常、无明显高危因素的足月妊娠初产妇阴道分娩120例作为对照组。结果:两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和新生儿死亡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研究组急诊剖宫产率明显升高(P〈0.05)。结论:B超诊断羊水偏少的足月妊娠妇女,如果产前综合监护正常,且无其它高危因素,在严密观察下可行阴道试产。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足月妊娠妇女并发羊水偏少时,对分娩方式及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 比较B超诊断羊水偏少者(研究组)140例和同期B超检查羊水量正常的足月妊娠妇女(对照组)160例分娩方式及分娩结局。结果 羊水偏少组产钳率、剖宫产率、胎儿窘迫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新生儿重度窒息和轻度窒息的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羊水偏少的足月妊娠妇女易发生胎儿宫内窘迫,剖宫产率及阴道助产率增加,但在严密监护下可经阴道试产。  相似文献   

4.
足月妊娠羊水偏少孕妇阴道试产212例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足月妊娠妇女B超检查提示羊水偏少时,阴道试产对围产期结局的影响。方法:2007年1月至2007年12月应用羊水指数(AFI)估测羊水量,并测定脐动脉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S)和舒张末期血流速度(D)比值(S/D),结合胎心监护无负荷试验(NST)和催产素激惹试验(OCT)及催产素应急试验(OCT)进行综合评价无异常,分析比较我院212例B超诊断羊水偏少的足月妊娠妇女(观察组)和210例羊水量正常的无高危因素的足月妊娠妇女(对照组)阴道试产的分娩结局。结果:两组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和新生儿死亡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急诊剖宫产率升高(P〈0.05)。结论:超声诊断羊水偏少的足月妊娠妇女,在严密监护下可行阴道试产。  相似文献   

5.
赵诗坚 《中国医药导刊》2008,10(9):1361-1362
目的:分析妊娠足月妇女B超检查示羊水偏少时阴道试产对围产期结局的影响。方法:应用羊水指数(AFT)法估测羊水量,并测定脐动脉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S)和舒张末期血流速度)的比值(S/D值),比较分析72例B超诊断羊水偏少者(观察组)和80例羊水量正常的足月妊娠妇女(时照组)阴道试产后的分娩结局。结果:两组新生儿死亡率和重度窒息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急诊剖宫产率明显升高(P〈0.05)。结论:B超诊断羊水偏少的足月妊娠妇女,在严密监护下可行阴道试产。  相似文献   

6.
林能文 《当代医学》2006,12(11):45-46
目的分析足月妊娠时B超产前诊断羊水过少的方法及标准,以及羊水过少对围产期结局的影响。方法采用羊水指数法(AFI)测量羊水量,比较分析11例B超诊断羊水过少(观察组)和111例B超诊断羊水正常的足月妊娠妇女(对照组)B超测量羊水量与实际过少的符合率、分娩情况及新生儿预后。结果羊水过少高发于40~41 6/7孕周间,羊水过少(观察组)与羊水正常(对照组)比较,两组分娩方式及新生儿轻度窒息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B超诊断羊水过少是比较可靠的方法,羊水过少易发生不良围产儿结局,严重影响围产儿的预后。发现羊水过少者应高度重视,加强监护,尽量避免不良围产儿结局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足月妊娠妇女超声检查提示羊水偏少时阴道试产后的分娩结局。方法2005年1月至2006年12月应用羊水指数法(AFI)估测羊水量,并测定脐动脉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S)和舒张末期血流速度(D)的比值(S/D),分析比较同期本院妇产科190例超声诊断羊水偏少足月妊娠妇女(观察组)和200例羊水量正常的足月妊娠妇女(对照组)阴道试产后的分娩结局。结果两组新生儿重度窒息发生率和新生儿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急诊剖宫产率明显升高(P〈0.05)。结论超声诊断羊水偏少的足月妊娠妇女,在严密监护下可行阴道试产。  相似文献   

8.
林琍  林奋越 《中国现代医生》2012,50(16):140-141
目的探讨足月妊娠羊水过少诊断体会。方法选择我院进行治疗的足月妊娠羊水过少的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经临床B超检查均为羊水过少患者,同时选择同期在我院进行治疗的羊水正常的产妇96例作为对照组。结果产前检查显示患者胎儿监护无负荷实验反应情况。观察组有反应的患者73例,占76.04%,对照组71例,占73.96%。两组患者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患者脐动S/D值,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现变异减速患者34例,对照组13例,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和剖宫产发生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加强临床足月妊娠羊水过少的产妇临床治疗和护理.尽量减少对产妇和胎儿的伤害。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足月妊娠妇女B超检查示羊水偏少时,阴道试产对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比较分析B超诊断羊水偏少者(研究组)168例和同期B超检查羊水量正常的足月妊娠妇女(对照组)200例阴道试产后的分娩结局。结果:研究组胎儿宫内窘迫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新生儿重度窒息和轻度窒息的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研究组急诊剖宫产率和阴道手术助产率明显升高(P<0.01)。结论:B超诊断羊水偏少的足月妊娠妇女,在严密监护下可行阴道试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足月妊娠妇女B超检查示羊水偏少时 ,阴道试产对围产期结局的影响。方法 应用羊水指数 (AFl)法估测羊水量 ,采用常温小水囊对 80例B超诊断羊水偏少者 (研究组 )和 80例羊水量正常的足月妊娠妇女 (对照组 )进行引产 ,比较分析两组孕妇阴道试产后的分娩结局。结果 两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和新生儿死亡率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研究组急诊剖宫产率明显升高 (P <0 0 5 )。结论 B超诊断羊水偏少的无高危因素足月妊娠妇女 ,在严密监护下可行阴道试产。  相似文献   

11.
乔亚娟 《中国医药导刊》2011,13(10):1791-1792
目的:探讨足月妊娠羊水过少孕妇的临床护理方法及不同分娩方式对新生儿预后的影响。方法:羊水过少孕妇110例全部孕妇给予心理护理、羊水功能监测、产程护理、胎儿畸形B超检查等,根据羊水及胎儿情况选择不同的分娩方式。结果:羊水指数5~8cm的76例孕妇中,剖宫产组与阴道分娩组羊水Ⅲ度污染发生率、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胎心监护异常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羊水指数小于5cm的34例产妇中,剖宫产组与阴道分娩组产妇新生儿窒息率、新生儿死亡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剖宫产孕妇中择期剖宫产新生儿窒息率明显低于试产后剖宫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羊水过少是影响新生儿预后主要因素,临床应根据羊水过少程度及胎儿情况选择剖宫产或阴道分娩,并尽量缩短产程以减少新生儿窒息。  相似文献   

12.
李丽华  王金兰 《吉林医学》2012,(26):5697-5698
目的:探讨妊娠晚期羊水过少的监测、终止妊娠时机、提高阴道分娩率,有效降低剖宫产率。方法:对216例羊水过少孕妇阴道试产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羊水过少阴道分娩率为58.33%,其中羊水量150~299 ml阴道分娩率为73.58%,羊水量100~149 ml阴道分娩率为48.84%,羊水量小于100 ml阴道分娩率为25%。结论:动态监测妊娠晚期孕妇羊水量,对羊水过少选择适当时机终止妊娠,提高阴道分娩率,有效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剖宫产术后足月妊娠阴道分娩适应症进行研究。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5月入住阿尔及利亚SETIF省立医院的剖宫产术后足月妊娠再次阴道分娩孕妇982例,对剖宫产术后足月妊娠阴道试产成功病例进行临床分析,把其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入住我院的进行阴道分娩的初次孕妇982例设为对照组。结果:将观察组中的孕妇术中出血量(115.1±28.1)m L、术后出血量(261.7±67.2)m L与对照组中的术中出血量(150.6±32.9)m L及术后出血量(255.7±63.3)m L比较,观察组上次臀位手术适应症的患者此次阴道分娩成功率最高,为91.76%,其次分别为前置胎盘80.72%、宫内窘迫52.37%及滞产26.67%。观察组产褥热(9.06%)、子宫内膜炎(19.76%)、新生儿湿肺情况(15.89%)低于对照组的12.32%、24.54%、19.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掌握剖宫产术后足月妊娠阴道分娩适应症,对符合阴道分娩适应症条件的剖宫产术后再次足月妊娠的孕妇,应对其先进行阴道分娩试产,使自然分娩率的成功率增加,降低对孕妇的剖腹产分娩率。  相似文献   

14.
廖革红 《中国医药导报》2012,9(18):176-177,179
目的分析探讨足月羊水偏少孕妇阴道试产的可行性。方法收集80例足月妊娠羊水偏少孕妇作为研究组,并设选择80例足月妊娠羊水正常孕妇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孕妇产前产时监护情况、最终分娩方式、胎儿情况及新生儿预后情况。结果研究组孕妇产时出现变异减速(VD)情况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而产前产时孕妇晚期减速(LD)情况及产前VD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剖宫产率为28.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5.00%(P〈0.05);研究组胎儿羊水轻度粪染情况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羊水中、重度粪染情况及胎儿窘迫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新生儿Apgar评分〈7分者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Apgar评分〈4分者及新生儿体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足月羊水偏少孕妇在严密监护下阴道试产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剖宫产术和阴道助产术对足月妊娠临产胎儿窘迫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110例足月妊娠临产时发生胎儿窘迫的孕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使用阴道助产术,观察组使用剖宫产术,比较2组病例中新生儿Apgar评分和产妇发生胎儿窘迫现象原因。结果对照组的正常率(50.91%)显著低于观察组的正常率(76.3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9278,P〈0.05);对照组的重度窒息率(9.09%)显著高于观察组的重度窒息率(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2380,P〈0.05)。对照组产妇发生胎儿窘迫现象的主要因素为过期妊娠(25.45%)和羊水过少(20.00%),观察组产妇发生胎儿窘迫现象的主要因素为胎膜早破(27.27%)和脐带缠绕(23.64%)。结论当足月妊娠临产的胎儿出现窘迫时,需要根据孕妇状况恰当的选择剖宫产术或阴道助产术,同时做好分娩前的抢救工作,可有效的提高缓解胎儿窘迫症状的成功率,提高母亲和胎儿存活率。  相似文献   

16.
杨桂香 《河北医学》2013,(11):1639-1642
目的:探讨剖宫产后疤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合理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08年6月至2012年6月期间的120例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孕妇的临床资料;其中78例孕妇的二次生产方式为剖宫产,将其视为观察组A(n=78),其余42例孕妇的二次生产方式为阴道分娩.将其视为观察组B(n=42);选择同时期的78例首次剖宫产孕妇作为对照组A(n=78),42例同期非疤痕子宫阴道分娩孕妇作为对照组B(n=42);对比分析观察组A、对照组A、观察组B、对照组B的分娩结局及母婴并发症。结果:120例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孕妇中共有59例行阴道试产,其中成功42例(71.2%);再次剖宫产孕妇78例,手术率65.0%;在产后出血量、重度粘连、切口乙级愈合发生率方面,观察组A和对照组A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在产后出血量、平均住院时间方面,观察组A和观察组B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在产后出血量、新生儿窒息、先兆子宫破裂发生率方面,观察组B和对照组B的差异不显著(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疤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并非剖宫产绝对指征,但是仍然以手术为主;符合试产条件下的阴道试产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与可行性,但是为了确保母婴平安,需要高度关注子宫破裂问题。  相似文献   

17.
晚期羊水过少的处理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钟琴琴 《当代医学》2010,16(33):108-109
目的研究晚期羊水过少及其处理原则,并且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05年5月~2010年5月在妇产科病房住院分娩的晚期羊水过少孕妇210例,排除妊娠并发症及合并症的孕妇,根据羊水指数(AFI)结果将孕妇分成两组:羊水量偏少组(50mm≤AFI≤80mm)110例,羊水量过少组(AFI〈50mm)100例,采取母体水化疗法后,予以催产素引产。并对妊娠结局进行统计。结果两组经水化治疗后羊水量均增加,两组经阴道分娩率提高,剖宫产率降低。结论母体水化疗法对增加羊水量有效,并显著减少了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新生儿缺血缺氧性心肌病、脑病的发生,有效地降低了剖宫产率,提高了自然分娩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加强羊水过少孕妇的管理降低剖宫产率。方法:选取本院孕检并分娩的羊水过少孕妇67例为研究组,由专人负责进行健康教育,提高对分娩知识的认知度,调整孕妇的饮食习惯,督促其多饮水,定时胎儿心电监测,必要时输液干预。临产后给予饮水及体位指导,补液干预、静滴能量;严密观察胎儿心电监测状况及羊水性状,与84例羊水过少的孕妇(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研究组无应激试验有反应型高于对照组,可疑反应型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临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阴道分娩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羊水过少孕妇围产时的干预可促进阴道分娩,不增加新生儿窒息率,是降低剖宫产率可靠有效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羊水污染孕产妇不同分娩方式对新生儿结局的影响结果进行研究。方法随机抽选该院320例羊水污染孕产妇,均为2014年5月一2016年3月间入院的产妇,对所有患者羊水污染程度进行调查,并对其分娩方式,新生儿结局进行调查。结果羊水I度污染的患者新生儿窒息率为11.6%;羊水Ⅱ度污染的患者新生儿窒息率发生率为33.1%;羊水Ⅲ度污染的患者新生儿窒息率为60.9%,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羊水I度污染的患者剖宫产新生儿窒息率为62.50%,阴道分娩新生儿窒息率为11.29%;羊水Ⅱ度污染的患者剖宫产新生儿窒息率为21.9%,阴道分娩新生儿窒息率为49.01%;羊水Ⅲ度污染的患者剖宫产新生儿窒息率为49.3%,阴道分娩新生儿窒息率为85.7%。结论针对羊水污染程度不同的患者来说,要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干预,保证产妇、新生儿的安全。  相似文献   

20.
刘焕英 《海南医学》2014,(10):1515-1517
的:探讨妊娠合并下生殖道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对妊娠结局和新生儿近期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120例HPV感染孕妇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HPV检测阴性的正常孕妇100例为对照组,均于分娩时取孕妇羊水、胎儿脐静脉血、胎盘组织及新生儿咽部或外阴分泌物进行HPV检测,分析HPV感染对妊娠结局和新生儿的近期影响。结果观察组阴道分娩率为46.15%,低于对照组的48.98%,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早产、胎膜早破、胎儿生长受限、产后出血及产褥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阴道分娩新生儿羊水、脐静脉血、咽喉或阴道分泌物及胎盘HPV阳性率与剖宫产组比较差异亦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合并下生殖道HPV感染对妊娠结局影响不大,且不同分娩方式对新生儿HPV感染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