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川牛膝、杜仲种子的最佳发芽条件,为生产中川牛膝、杜仲种子的检验及播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不同温度、不同试剂处理条件下,对川牛膝、杜仲种子进行发芽率实验及生活力测定实验,记录川牛膝、杜仲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及生活力。结果:川牛膝种子的最佳萌发条件为:温度在25℃,7.5mg/L吲哚乙酸处理的发芽率最高;杜仲种子的最佳萌发条件为:温度在20℃,400mg/L赤霉素处理的发芽率最高。结论:通过本实验研究川牛膝、杜仲种子不同温度、试剂处理与发芽率、生活力之间的关系,探索川牛膝、杜仲种子的最佳萌发条件,为后续保存川牛膝、杜仲优良种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初步研究川牛膝种子的生物学特性及萌发特性,为种子质量控制及萌发条件的选择提供有效依据。方法:研究川牛膝种子的形态、大小及吸水性等并进行川牛膝种子的发芽实验,选择适宜的萌发条件;测定种子的水分、生命活力、重量及健康度等确定种子质量。结果:川牛膝种子的最佳萌发条件为:温度25℃、水分70%、光照培养;将种子用7.5mg/L IAA处理后萌发最快,发芽率最高,发芽高峰期较为集中。结论:通过对川牛膝种子的含水量、生活力、重量及健康度等进行测定,得到相应的数据,能为川牛膝种子的质量控制及萌发条件选择提供有效地依据,可初步制定种子的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不同产地及生长年限的川牛膝(Cyathula officinalis Kuan)种子质量。方法:在测定种子千粒重、净度、含水量、发芽率、发芽势、生活力及活力的基础上,采用K类中心聚类法,以发芽率、千粒重及生活力为重要指标,对17批川牛膝种子质量进行了初步分级。结果:可将川牛膝种子质量初步划分为4个等级,有12批种子合格。结论:来自四川金口河区与四川天全两产区的种子质量较优,生长年限对川牛膝种子质量无明确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鱼腥草种子外观形态及发芽特性。方法:直接观察鱼腥草果实和种子的外观形态,并在室温光照条件下进行发芽试验,记录10批鱼腥草种子的发芽过程,测定发芽率、发芽势。结果:鱼腥草种子极小,平均千粒重为49.19mg;鱼腥草种子为光敏感种子,在黑暗条件下不发芽;《中华本草》记载鱼腥草种子发芽率仅为20%左右,本实验中,有60%的鱼腥草种子发芽率超过70%。结论:通过首次对鱼腥草种子形态及发芽率研究,探索出鱼腥草种子萌发特性及条件,可为后续保存鱼腥草优良种质、开展鱼腥草优良品种繁育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天麻种子的成熟度对其萌发、生长的影响。方法:以不同成熟度的天麻种子为实验材料,1%TTC溶液染色48h测定生活力;萌发试验直接将种子撒于培养皿中铺垫的萌发菌菌叶上,控制室温20℃~25℃,40d后观察计数较大原球茎(大于0.4mm);采用箱栽或田间试验,保持土壤温度20~25℃左右,湿度50%~60%,于天麻生长休眠期(11月份)观察接菌数,收集米麻、白麻,称重,考察不同成熟度种子对接菌率及形成米麻、白麻的影响。结果:(1)青果种子生活力为59.57%,将裂果和裂果种子分别为84.67%、84.22%;(2)天麻种子在萌发菌侵染后萌发形成原球茎,将裂果种子形成的较大原球茎为1.61%,青果种子为1.17%,裂果种子为1.32%;(3)原球茎与密环菌结合,将裂果种子的接菌机率较大,为0.29%,青果和裂果种子分别为0.12%、0.14%;(4)从形成米麻、白麻看,以将裂果种子的较多,为747g/m2,青果为190g/m2,裂果为267g/m2。结论:不同成熟度天麻种子,以将裂果种子在较大原球茎、接菌率及形成米麻、白麻方面的优势较为突出。该研究为天麻种子适宜采收期的确定及生产用种的选择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不同生长年限及生长方式唐古特大黄Rheum tanguticum Maxim.ex Balf.种子质量。方法:测定唐古特大黄种子性状、水分、净度、千粒重、发芽率、发芽势、生活力,采用person相关性分析各指标之间的相关性,采用K-均值聚类法,以千粒重、发芽率、净度为指标对13批唐古特大黄种子进行初步质量分级。结果:13批唐古特大黄种子可分为三级,合格率为84.61%,有两批野生种子不合格。栽培唐古特大黄种子质量三年生较两年生要好。结论:栽培唐古特大黄种子较野生唐古特大黄种子质量易于控制,栽培年限对唐古特大黄种子质量有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不同脱水处理对后熟黄连种子萌发率的影响,以期为后熟黄连种子选择合理的贮藏方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别以干燥箱(30℃,快速脱水)、干燥剂(硅胶)及氯化锂饱和水溶液(缓慢脱水)处理后熟黄连种子,测定不同含水量条件下后熟黄连种子的生活力及发芽率。结果:后熟黄连种子初始含水量为45.46%,生活力和发芽率为90%和86%;当含水量同样降至16.46%时,快速脱水处理后的生活力和发芽率为88%、62%,高于缓慢脱水处理后的生活力和发芽率69%、59%(干燥剂(硅胶)),73%、54%(氯化锂饱和水溶液)。三种脱水方法处理种子的生活力和发芽率均随着含水量的减少而降低。不同脱水处理种子的致死含水量分别为6.36%(干燥箱(30℃))和5.43%(干燥剂(硅胶))。结论:在一定脱水程度上,快速脱水比缓慢脱水对后熟黄连种子伤害小。后熟黄连种子不能在较低含水量条件下保持活力反映了其顽拗性的本质。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车前草的种子特性,为其质量分级标准的制定提供参考。方法:测定车前草种子的千粒重、含水量,并比较不同储藏条件下的发芽率及发芽势。结果:车前草种子的千粒重是0.5231g,含水量是8.7%,发芽率是79%,发芽势为63%,室温湿砂储藏和冰箱湿砂储藏对其种子的影响较小,发芽率较高,冰箱干燥储藏和湿砂干燥储藏可使其种子发芽率较低。结论:从种子发芽力及生产实用性考虑,车前草种子以室温湿沙储藏较冰箱湿沙冷藏更能保持种子活力,且经济实用。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不同气体成分对药用植物种子发芽率影响的动态规律研究,筛选能延缓种子劣变的适宜 气体成分。实验结果表明:1)气体成分对药用植物种子发芽率的影响皆因种子类型、贮藏温度和种子含水量的不 同而有所差异。2)常温下贮藏自然干燥的种子,用氮气替代空气有利于种子的保存,不过氮气对少数种类的种子 发芽力的伤害作用,受种子本身的遗传性所决定。3)较高温度下贮藏含水量较高的种子时,空气替代真空更能延 缓种子劣变。4)真空贮藏可能适合少数药用植物种子。因此,种子库保存种子应采用低温、干燥、密封的贮藏技 术.  相似文献   

10.
黄芪种子发芽检验标准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确定适宜于黄芪种子萌发的最优条件,为制订黄芪种子检验规程提供依据。方法:以98%硫酸处理30 min+35℃温水浸泡9 h打破种子休眠,通过不同温度、不同发芽床和不同光照条件进行处理,以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3个指标对不同处理方法进行评价。结果:随着温度的升高,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和发芽势呈下降趋势;30℃处理下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和发芽势显著低于其他处理,其中15℃的发芽率最高,但与20℃处理下的发芽率不存在显著差异;不同发芽床对发芽率的影响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但砂床可较好地抑制杂菌增长;无论是光照还是黑暗条件,黄芪种子均能正常发芽。在砂上15℃黑暗培养,黄芪种子发芽效果最好,其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分别为(98.5±0.65)%、(85.5±0.87)%和175.8±2.31,且发芽周期仅为4 d。结论:建议黄芪种子质量检验标准方法为将其在砂上于15℃黑暗培养,以发芽第2天、第4天分别作为初次、末次计数时间计算其发芽指标。该检验方法简单、可控,且发芽周期短,发芽率高。  相似文献   

11.
前文报道,秋植花生种子比春植花生种子具有较强的生活力,用秋植花生种子播种可提高出苗率。为要了解春植花生种子在贮藏期间生活力衰退的原因,我们在1962—1967年间用“狮选64”品种春植花生种子进行贮藏生理和技术的研究,结果如下。 1.荚果不同晒干程度贮藏试验的结果表明,入贮前及贮藏期间的种子含水量在6%以下的种子,在室温下贮藏202天(至翌年春播前)仍能保持较高的生活力,种子含游离脂肪酸较少,发芽率高达100%,出苗率达90—96%,发病率较低。含水量在6%以上,种子迅速变质,游离脂肪酸含量升高而发芽率和出苗率下降;发病率亦增加;种子含水量愈高,则游离脂肪酸含量和发病率愈高而发芽率和出苗率愈低。 2.种子在不同相对湿度中贮藏的试验结果表明,充分干燥(含水量在6%以下)的种子在50—60%以下的相对湿度中贮藏194—206天(至翌年春播前),仍能保持其生活力,种子含水量在6%以下,游离脂肪酸含量和发病率较低而出苗率较高(88—93%),幼苗生势健壮。贮藏环境中的相对湿度在60%以上,则种子含水量亦增加至6%以上,游离脂肪酸含量和发病率均增高而出苗率则下降。 3.几种不同贮藏方法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用缸藏加生石灰并用泥封口的方法最好,用此法贮藏的种子在翌年春播时大田出苗率达84.8—96.3%。其次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川牛膝与其常见伪品麻牛膝之间的ITS序列差异及规律。为川牛膝与麻牛膝的DNA条形码鉴别提供适合的分子标记。方法:收集川牛膝及麻牛膝成品药材并提取纯化其基因组DNA,经PCR扩增得到ITS序列(包括ITS1、5.8S nrDNA、ITS2)并进行T-A克隆后测序,分析两者序列差异。结果:PCR扩增获得两者ITS序列,经多序列对比分析得出川牛膝与伪品麻牛膝的ITS序列存在明显差异。结论:ITS序列分析可以用作鉴定川牛膝与麻牛膝药材。  相似文献   

13.
目的:确定苦豆子种子发芽的最适宜条件,为制订苦豆子种子检验规程及标准化提供依据。方法:苦豆子种子以98%硫酸处理30 min+35℃温水浸泡29 h后,分别在不同温度(15、20、25、30℃)、不同发芽床(纸上、纸间、砂上、砂中)、不同光照(2 000lx光照16 h、黑暗)条件下进行处理,以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为指标筛选最适宜发芽条件;并在此条件下培育种子7 d,测定其发芽率。结果:不同温度对苦豆子种子发芽率影响不大,但对发芽势和发芽指数有影响,以20℃时各指标值最高;不同发芽床对各指标均有影响,以砂上处理条件下各指标值最高;光处理对苦豆子种子发芽各指标影响不大。在适宜条件下培育,种子从置床第1天起就开始萌发,第2天发芽率达90%以上,至第5天达到最大并不再增长。结论:苦豆子种子发芽的适宜培育条件为以98%硫酸处理30 min+35℃温水浸泡29 h,在砂上20℃光照培养。在种子置床第2天初次计数,第4天末次计数并统计发芽率并结束试验,此方法可作为苦豆子种子质量检验的标准化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不同浸种处理对决明子种子发芽率的影响.方法:测定决明子种子的千粒重,并将种子分别置于40℃、60℃、80℃的条件下,进行10 min、30 min、2h的浸种处理,观察和记录决明子的发芽率.结果:不同温度、不同时间的浸种处理对决明子种子的发芽率有显著的差异,其中以60℃温水条件下浸种2h处理的效果最佳,发芽率达到97.5%.结论:优选决明子的浸种条件对中药决明子的种植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青蒿种子的萌发特性,了解温度、光照等条件对青蒿种子萌发的影响。方法:采用常规的发芽试验方法进行试验,设置不同温度(5、10、15、20、25、30℃恒温及5/15℃、10/20℃、15/25℃变温)、不同发芽床(纸上、纸间、砂上、砂间、土壤上、土壤间)、光照与黑暗对照等处理对青蒿种子进行发芽试验,测定其发芽率和发芽指数。结果:青蒿种子发芽最适温度为20℃,此时发芽率最高,达到93.00%,需光照;最适发芽床为纸上,发芽初次计数时间为置床后第5天,末次计数时间为置床后第11天。结论:本试验对研究青蒿种子的萌芽习性作了初步研究,可为青蒿的田间栽培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川牛膝总多糖含量及单糖组分构成。方法:利用苯酚-硫酸法测定川牛膝中总多糖含量;利用红外光谱法初步探究川牛膝多糖的官能团,再采用PMP衍生-HPLC法分析川牛膝多糖中单糖组分。结果:未分离纯化的川牛膝多糖含量为90.95%,纯化后的多糖含量为98.1%;红外光谱分析表明川牛膝多糖中含有吡喃环;PMP衍生-HPLC法分析表明川牛膝多糖主要由D-甘露糖、D(+)-无水葡萄糖、D-半乳糖、D(+)-木糖及L(-)-岩藻糖组成。结论:实验所用方法方便快捷,可以有效地分析川牛膝多糖中的单糖组分。  相似文献   

17.
不同处理方法对威灵仙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以野生威灵仙种子为研究对象,寻找适于威灵仙种子萌发的条件.方法:考察不同试剂和贮藏条件对威灵仙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的影响.结果:低温贮藏下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都显著高于室温贮藏;赤霉素、硝酸钾、多菌灵、萘乙酸处理后,种子发芽率较对照均有提高;浓硫酸处理组没有发芽.结论:低温贮藏条件下的种子经赤霉素处理后发芽时间早,周期短,高峰期集中,是比较适合威灵仙种子萌发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8.
半夏种子采收后在常温条件贮藏,生活力丧失较快,在液氮中贮藏的种子发芽率基本保持不变, 适宜的贮藏方法是先经过低温(一30。℃)预冷,再放入液氮中贮藏。  相似文献   

19.
半夏种子采收后在常温条件贮藏,生活力丧失较快,在液氮中贮藏的种子发芽率基本保持不变, 适宜的贮藏方法是先经过低温(一30。℃)预冷,再放入液氮中贮藏。  相似文献   

20.
宁夏道地药材银柴胡种子生活力等指标的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对种子生活力等指标的测定,为完善银柴胡种子检验标准操作规程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2,3,5-氯化三苯四氮唑(TTC)染色法测定种子的活力。结果:种子生活力测定最佳条件:温度为40℃,TTC浓度为0.2%,染色时间为60min。结论:TTC染色率为9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