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肝郁证患者的血尿酸变化及其临床意义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2.
祖国医学对支气管哮喘的认识源远流长,《内经》中即有"喘鸣"等称呼,《金匮》奠定了哮喘辨治的基础。元代朱丹溪首提"哮喘"病名,明清对哮喘的病因病机和治疗逐步发展完善,明代医家提出哮有"宿根",反复发作,治疗宜"扶正祛邪",并对哮与喘进行鉴别。清代医家总结有外邪、起居、饮食引发宿痰而致哮喘,也有遗传因素的"幼稚天哮"。治疗要分发作期和缓解期,要辨寒热虚实,和分肺脾论治,并倡导内外兼治和天灸疗法。  相似文献   

3.
祖国医学对支气管哮喘的认识源远流长,《内经》中即有“喘呜”等称呼,《金匮》奠定了哮喘辨治的基础。元代朱丹溪首提“哮喘”病名,明清对哮喘的病因病机和治疗逐步发展完善,明代医家提出哮有“宿根”,反复发作,治疗宜“扶正祛邪”,并对哮与喘进行鉴别。清代医家总结有外邪、起居、饮食引发宿痰而致哮喘,也有遗传因素的“幼稚天哮”。治疗要分发作期和缓解期,要辨寒热虚实,和分肺脾论治,并倡导内外兼治和天灸疗法。  相似文献   

4.
利血平致肝郁脾虚动物模型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利血平致肝郁脾虚模型鼠(包括大、小鼠)的行为学表现,选择该法制备肝郁脾虚模型的合适鼠种。方法:大、小鼠各20只,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小鼠0.1 mg/kg利血平皮下注射,1次/d,连续14 d;实验组大鼠4mg/kg利血平腹腔注射,1次/d,连续2 d。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大、小鼠体重、摄食量、自主活动、胸腺指数、脾脏指数均降低,蔗糖水偏爱度上升,强迫游泳不动时间延长(P〈0.05,P〈0.01)。结论:大鼠情绪反应敏感,可在较短时间复制成肝郁脾虚证模型,是研究肝郁脾虚证模型适宜的实验动物。  相似文献   

5.
逍遥散多应用于临床各科肝郁脾虚证的治疗,疗效确切,近几年运用现代研究手段对逍遥散与肝郁脾虚证的方证相关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但对逍遥散方证的研究仍然有限。  相似文献   

6.
腹诊是中医诊断学的内容之一,起源于《内经》,《难经》、《伤寒论》、《诸病源候论》均有涉及。但由于受到封建思想的速缚,腹诊未能 诊、脉诊那样得到深入的发展。日本汉方医对腹诊应用得非常广泛,而且流派众多,同期敢腹诊起源于中国却在日本广为流传的局面。西医腹诊在临床上应用亦相当广,其理论体系与中医、汉方医有显著判差别。本文拟就近十年来中医腹诊的研究进展及其与汉方医、西医的关系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7.
肝郁证的免疫学探讨   总被引:52,自引:0,他引:52  
概述了肝郁证的病因病机、证治范畴及实质研究进展。设立肝郁证动物模型,选用溶血素、脾淋巴细胞转化率、白细胞介素2为指标,检测实验动物的免疫功能。结果提示,肝郁证模型表现免疫力低下,而疏肝解郁方剂逍遥散对此有一定改善作用。结合精神、心理、神经、内分泌等多方面与肝郁证有关的资料,借助心理神经免疫学的理论,分析认为免疫学异常、免疫力低下是肝郁证的重要发病环节,是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失调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郁谓奔迫也,气之为用",郁,是致塞、气机不畅的意思.感受热邪,易阻遏气机;气机不畅,郁闭较久,又可化热化火,所以在温病的演变过程中,郁热总是同时存在,相伴而生,互为因果.  相似文献   

9.
从内分泌学探讨肝郁证月经病病理机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相似文献   

10.
对肝郁脾虚证、脾虚证、肝郁证患者及健康人进行尿MHPG-SO_4测定,结果肝郁脾虚证组、肝郁证组低于健康人组;并就尿MHPG-SO_4测定意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1.
抑郁症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以抑郁为主要症状的一组心境障碍或情感性障碍,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减低,悲观,思维迟缓;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类面临抑郁症高发的挑战,文章从《内经》理论、肝脏生理病理论述肝与抑郁症的相关性,同时阐述了抑郁症重视疏肝解郁、调畅情志,亦要顾及它脏,整体辨治的机理,强调了抑郁症从肝论治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吴鞠通医案>的研读,分析了肝病过程中肝络不和的病机,从而提出了将和络调肝法应用于慢性乙肝和肝硬化的治疗思路.  相似文献   

13.
徐航 《中医学报》2021,36(4):728-731
郁病的病因为情志内伤,与肝、脾、心三脏关系密切,同肺、肾也有关联,核心病机为气机郁滞.郁病早期多从下焦开始,同肝肾相关,后期累及中焦脾胃,迁延不愈终损及上焦之心肺,有其普遍的传变规律.郁病在早、中、晚期病位不同,病机各异,症状不同,治疗方法亦不相同.根据病程进展,结合三焦生理特点,提出下焦宜疏,肝肾同治;中焦宜调,疏肝...  相似文献   

14.
"肝者,罢极之本"是联系肝两个生理功能的枢纽。肝主藏血是其物质基础,主疏泄是其功能保证,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为用,共同调控气血的运行,使肝为"罢极之本"。  相似文献   

15.
运用文献学的基本方法,对历代主要医籍中的中药四性理论进行梳理。认为《黄帝内经》为中药四性理论的提出奠定了基础,《神农本草经》正式提出“四气”之说,随后四性理论逐步细化,到了宋金元时期四性理论有了突破性的发展,至明清时期四性理论渐趋完善。  相似文献   

16.
17.
从肝肾同源论治糖尿病肾病,在生理上肝肾为母子相生、精血同源;病理上肝肾相互影响,肾阴虚致肝阴不足,肝阴虚耗致肾阴亦不足,即肝肾同病,故治疗上肝肾同治。文章基于肝肾同源理论阐释糖尿病肾病的病因病机,如肝失疏泄,则气血失和,"子病及母",肝肾同病;如肾虚则精微不藏而走泄,可"母病及子",累及于肝。在肝肾同源的理论指导下,认为肝肾同治的重点在治肾,滋水涵木,即养肾精、补肾阴,寓补肝于补肾之中。  相似文献   

18.
略论"肝亦为痰之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体津液的代谢,痰饮的产生不仅与脾、肺、肾关系密切,同时亦与肝脏的疏泄功能直接相关。若肝失疏泄,则气机郁结,而津液代谢输奉障碍,则产生痰饮等病理产物,故日“肝亦为痰之源”。临床上不少痰证可从肝认识。采用疏肝调气之法进行治疗。即使肺、脾、肾失调所致痰饮,也应佐以调肝治疗,便可使气机通畅,气化有常,脏腑功能协调,则痰饮自除。  相似文献   

19.
肝癌与抑郁可分别归属于肝积与郁证,二者病位均以肝为主,常相互影响。原发性肝癌患者常并发不同程度的抑郁。肝积病机主要为肝气郁结,邪毒瘀滞;郁证病机主要为气机不畅,气血郁滞。二者均可影响全身气血通畅,导致枢机不利。临证治疗肝癌不应只立足于消癥散结、攻毒扶正,而忽略肝癌患者常伴发抑郁,当以少阳为枢,调理全身气机,方可气血和顺、解郁安神、形神并调,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