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妊娠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uitus,GDM)是指在妊娠期内,首次发生程度不同的糖耐量异常情况[1]。GDM是一种由较多原因导致的病症,其中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t, IR)及胰岛β细胞的分泌减少在GDM的发生中起着关键作用。从表现上来看,超重和肥胖在人体中的表现为人体因不同原因引起的脂肪堆积过多情况,而脂肪组织是一个相对较为活跃的内分泌组织,其运作过程中能分泌260种蛋白和多肽,越来越多的研究支持脂肪组织是IR的始发部位[2]。  相似文献   

2.
目的 调查婴幼儿维生素D缺乏情况及探讨维生素D补充对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的影响.方法 378例婴幼儿按月龄分为A组(0-6个月,142例)、B组(7-12个月,168例)和C组(13-36个月,68例).其中,部分婴幼儿近3个月口服不同剂量维生素D 250 IU/d(D组,46例)、300 IU/d(E组,82例)和500 IU/d(F组,171例),79例未补充维生素D(G组).采集婴幼儿指尖血,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25-(OH)D水平,计算维生素D缺乏发生率.结果 婴幼儿维生素D缺乏发生率为21.16%(80/378).B组血清25-(OH)D水平高于A、C组[(72.0±23.2)nmol/L vs.(67.0±24.8)、(55.9±12.4)nmol/L](P<0.05),而维生素D缺乏发生率低于A、C组(13.10% vs.21.83%、39.71%) (P<0.05).D、E、F组血清25-(OH)D水平均高于G组[(63.6±16.9)、(69.9±20.1)、(71.5±27.8)nmol/L vs.(57.2±11.9) nmol/L] (P<0.05),而维生素D缺乏发生率均低于G组[26.09%、21.95%、13.45% vs.34.18%](P<0.05);D、E组维生素D缺乏发生率高于F组(P<0.05).结论 婴幼儿维生素D普遍缺乏,建议补充维生素D500 IU/d,0-6个月和13-36个月的婴幼儿维生素D缺乏情况应予重视.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辽宁地区不同年龄女性体内25-羟维生素D、维生素E水平。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12月至2016年11月来我院检查的不同年龄的女性共322例,根据年龄分组。结果 322例辽宁地区女性维生素D水平严重缺乏、缺乏、不足、正常例数分别为107例、164、41、10例、分别占总例数的33.23%、50.93%、12.73%、3.11%;维生素E水平不足、正常、过量例数分别为5、201、12例、分别占总例数的1.55%、94.72%、3.73%;年龄<45岁组维生素D水平均值为(15.04±7.52)ng/mL,维生素E水平均值为(11.51±4.13)mg/L;年龄≥45岁组维生素D水平均值为(13.23±6.37)ng/mL,维生素E水平均值为(11.04±3.85)mg/L,P> 0.05。结论辽宁地区女性维生素D水平不足的现象十分普遍,且与年龄有显著关系,应注意科学补充维生素D。辽宁地区女性维生素E水平正常者居多,少数为不足或过量,与年龄无显著关系,应科学补充维生素E,避免过量。  相似文献   

4.
李莉  赵向阳 《贵州医药》2023,47(5):693-694
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25-羟维生素D(25-OH-D)、同型半胱氨酸(Hcy)与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进行围产期保健的孕妇142例,根据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把孕妇分为GDM组32例与对照组110例,检测与计算所有孕妇的25-OH-D、Hcy水平与胰岛素抵抗指数,然后进行相关性与影响因素分析。结果 两组TC、TG、HDL-C、LDL-C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DM组的血清25-OH-D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Hcy水平与胰岛素抵抗指数高于对照组(P<0.05)。在142例孕妇中,Spearsman分析显示25-OH-D、Hcy、胰岛素抵抗指数与GDM的发生存在相关性(P<0.05)。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25-OH-D、Hcy、胰岛素抵抗指数均为导致GDM发生的重要因素(P<0.05)。结论 GDM孕妇多伴随有血清25-OH-D水平降低与血清Hcy水平、胰岛素抵抗指数增加,25-OH-D、Hcy、胰岛素抵抗指数均为导致GDM发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摘 要 目的:为了解某院风湿免疫科患者的25 羟维生素D[25(OH)D]水平,以防治患者骨质疏松及其他疾病的发生。方法:调查2014年1~7月某院风湿免疫科3 331例成年患者的血清25(OH)D水平,采用电化学发光法进行检测,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 331患者中76.04%存在25(OH)D缺乏,25(OH)D充足的患者仅占10.54%。门诊与住院患者25(OH)D缺乏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25(OH)D缺乏的比例明显高于男性(P<0.05);18~50岁年龄段的25(OH)D缺乏比例高于其他年龄(P<0.05);1~5月25(OH)D缺乏患者比例最高,6~7月有明显下降,6~7月与其他月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我院风湿免疫科门诊及住院患者均普遍存在25(OH)D缺乏,间接反映我市居民25(OH)D水平不高,需及时采取措施以改善目前状况。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河北省居民维生素 D 营养状况。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在全省农村和城市随机抽取了1675名居民,采集受试者清晨空腹静脉血,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清25-羟维生素 D 浓度,分析河北省居民维生素营养状况。结果河北省居民血清25(OH)D 平均水平为(21.05±9.76)ng/ ml,维生素 D 缺乏、不足和正常的人群分别占17.6℅、35.9℅和46.6℅,维生素 D 营养状况呈现男性显著优于女性,农村显著优于城市的态势。25(OH)D 平均水平存在显著的年龄差异:3个成年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各成年组与各未成年组之间以及两个未成年组之间有显著差异。结论河北省居民维生素 D 营养状况不容乐观,未成年人和女性是维生素 D 缺乏的高危人群,应引起足够重视,采取合理措施进行干预。  相似文献   

7.
金长清  张晓雨  童瑶  曾金玲  胡华青 《安徽医药》2019,40(11):1272-1275
目的 探讨合肥市某单位体检人群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与血脂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6年5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健康体检的合肥市某单位人员共810例为研究对象,测量810例研究对象血清25-(OH)D以及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LDL-C)等血脂指标。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进行25-(OH)D与血脂各指标关系的多因素分析。结果 810例研究对象25-(OH)D平均浓度为(15.81±4.87)ng/mL,其中25-(OH)D缺乏者占67.7%,严重缺乏者占13.0%。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25-(OH)D与TC、三酰甘油对数值(lgTG)和HDL-C均呈负相关(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血清25-(OH)D与TC (β值=-0.015,95% CI=-0.029~-0.002,P=0.021)和lgTG (β值=-0.008,95% CI=-0.011~-0.005,P<0.001)呈显著负相关。结论 合肥市某单位体检人群25-(OH)D缺乏率高,血清25-(OH)D水平与TC和TG存在负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初步探讨25-羟维生素D在妊娠期糖尿病发病中所起的作用及其与胰岛素抵抗水平变化相关性的分析。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在我院进行产前检查的30例明确诊断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为病例组,另外随机选取30例体检健康孕妇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和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并通过稳态模型(HOMA)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分析25-羟维生素D和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结果两组TC、TG、HDL-C、LDL-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较对照组明显下降,而病例组HOMA-IR较对照组升高,结果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与HOMA-IR呈负相关,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初步考虑25-羟维生素D的不足与GDM的发生有关,可能通过降低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而引发GDM,因此推测适当补充维生素D可以改善胰岛素抵抗状态。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妊娠期并发症及妊娠结局与孕妇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以我院收治的妊娠期妇女作为研究对象,400例孕妇皆于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在我院实施产检并分娩,对其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予以临床检测,检测时间为妊娠24~28周,以检测结果实施分组,A、B、C组分别为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充足、不足以及缺乏的孕妇,人数分别为60例、82例、258例,将其妊娠结局及并发症予以对比研究,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结果 与A组、B组孕妇相比,C组孕妇胎膜早破、妊娠期糖尿病、亚甲减、妊娠期高血压、细菌性阴道病等发生率均较高(P <0.05);C组出现剖宫产、胎儿窘迫以及早产的概率均较A组、B组更高,差异有显著性(P <0.05)。结论 在妊娠过程中妇女血清中缺乏25-羟维生素D,可增加孕妇罹患妊娠期糖尿病、高血压、细菌性阴道病、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等并发症的概率,同时也会增加早产及剖宫产的概率,对妊娠期妇女及胎儿均可产生不利影响。因此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检测有利于尽早发现孕妇相关物质水平的变化,使不良妊娠结局及妊娠期并发症得到预防和改善。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3]水平及胰岛素抵抗(IR)的关系。方法选取妊娠期在我院妇产科体检正常的40例孕妇为对照组,确诊为糖尿病的40例孕妇为治疗组。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80例孕妇血清25(OH)D3水平及相关糖脂代谢指标。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TC、HDL-C、TG、LDL-C及FBG等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FINS、25(OH)D3、HOMA-IR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OMA-IR与血清25(OH)D3呈负相关(r=﹣0.9879,P〈0.05)。结论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血清25(OH)D3水平与IR具有相关性,补充VD可在一定程度对IR产生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孕晚期补充维生素D对母儿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新生儿体格发育及新生儿疾病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及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定期产检并分娩的孕产妇及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316例)和对照组(337例)。干预组<35岁269例,≥35岁47例;对照组<35岁283例,≥35岁54例。干预组自妊娠28周至分娩每日补充维生素D≥600 IU,对照组每日补充维生素D <600 IU。检测孕产妇分娩前及新生儿25(OH)D水平,测量新生儿体质量、身长、头围,统计分娩方式、早产比例及新生儿疾病的发生率。行独立样本t检验、χ2检验。结果 干预组孕产妇分娩前及新生儿25(OH)D水平分别为(27.91±7.56)μg/L、(16.24±4.31)μg/L,均高于对照组(24.65±6.83)μg/L、(12.60±3.97)μ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干预组孕产妇分娩前及新生儿出生后维生素D缺乏率分别为19.62%(62/316)、17.09%(54/316),均低于对照组47.18%(159/337)、49.26%(166/33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干预组新生儿出生体质量、身长、头围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干预组新生儿早发型败血症、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发生率分别为1.27%(4/316)、2.53%(8/316),均低于对照组4.15%(14/337)、6.23%(21/33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孕产妇剖宫产率及早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孕晚期每日补充维生素D≥600 IU可以提高孕产妇及新生儿血清25(OH)D水平、促进新生儿体格发育并降低新生儿期重症疾病的发生率,但对孕产妇剖宫产率及早产的发生率不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2.
顾艳红  高霞  邵建英  李宝琪  苏颖 《河北医药》2013,(13):2039-2041
维生素D分为膳食维生素D和阳光维生素D。无论是阳光维生素D还是膳食维生素D,都在肝脏由25α-羟化酶催化,完成第一次羟化成为25羟维生素D;在肾脏或其他靶组织、细胞由1-α羟化酶催化,完成第二次羟化,生成1,25-二羟维生素D。1,25-二羟维生素D是活性维生素D。血清25羟维生素D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基线维生素D水平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病毒学应答的预测价值.方法 纳入2017年10月~2019年12月于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住院的115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根据抗病毒治疗24周乙型肝炎病毒定量(HBV DNA)分为HBV DNA阴性组和HBV DNA阳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基线特征,并采Logistic回归分...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过敏性紫癜(HSP)患儿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和维生素D抗体水平变化及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19年1月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收治的HSP患儿73例。根据是否合并紫癜性肾炎(HSPN)分为合并紫癜性肾炎的HSPN组(n=32)和未合并紫癜性肾炎的HSP组(n=41);根据不同临床症状表现分为单纯组(n=15)、关节症状组(n=17)、消化道症状组(n=14)及混合症状组(n=27)。选取同期41例体检正常健康儿童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25-(OH)D水平和维生素D抗体水平,比较各组患儿血清25-(OH)D水平和维生素D抗体水平变化情况。结果:HSP组患儿血清25-(OH)D水平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HSPN组患儿血清25-(OH)D水平低于HSP组和健康对照组(P<0.05)。HSP组和HSPN组血清维生素D抗体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HSPN组患儿维生素D抗体水平与HSP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关节症状组、消化道症状组、混合症状组的25-(OH)D水平均低于单纯组(P<0.05),但关节症状组、消化道症状组、混合症状组的25-(OH)D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症状组的HSP患儿维生素D抗体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SP患儿体内25-(OH)D水平较低,尤其是伴有其他症状的HSP患儿25-(OH)D水平更低。HSP患儿维生素D抗体水平高于健康儿童,但不同症状HSP患儿维生素D抗体水平并无差异,因此不同症状HSP患儿25-(OH)D缺乏程度可能与皮肤、肾脏、胃肠道等受累致维生素D合成不足和吸收不良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维生素D2注射液与维生素D3注射液在治疗健康女性维生素D缺乏或不足时对血25羟维生素D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常住成都市且年龄在40-55岁的健康女性94名,随机将其分为D2组和D3组各47例。D2组给予维生素D2注射液,每次7.5mg(30万U),每2周注射1次,共注射4次;D3组给予维生素D3注射液,每次7.5mg(30万U),每2周注射1次,共注射4次。分别于治疗前、最后1次注射后2周采静脉血测定血清25羟维生素D,血清钙、磷、镁,血清甲状旁腺素(PTH)及血清骨源性碱性磷酸酶(BAP)。结果治疗后,D2组和D3组血清25羟D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治疗后D3组25羟D水平高于D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前后,2组血清磷、血清PTH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钙、血清镁、血清BAP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出现维生素D中毒或药物相关不良反应表现。结论维生素D针剂无论是D2还是D3治疗维生素D缺乏或不足都是有效的,但在相同用法条件下D3比D2升高血清25羟D水平的幅度更大。维生素D注射剂30万U每2周1次共4次治疗维生素D不足或缺乏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孕妇血清25-维生素D水平的变化与糖代谢的相关性。方法:分别抽取医院2018年9月—2019年8月产检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230例(GDM组)和正常妊娠期组(NGP组)孕妇353例资料,比较其采用免疫层析法分别检测的血清25-羟基维生素D水平的差异,分析2组孕妇25-羟基维生素D水平检测结果对糖代谢的影响。结果:妊娠期血清25-羟基维生素D水平均较低,小于35岁年龄组孕妇血清25-羟基维生素D水平为(46.277±9.839)mmol/L,大于或等于35岁年龄组孕妇血清25-羟基维生素D水平为(47.394±10.540)mmol/L,均为缺乏状态;妊娠期孕妇25-羟基维生素D的代谢随季节变化产生波动,而春、夏、秋、冬季血清25-羟基维生素D平均水平分别测得(44.203±7.917)mmol/L(、49.065±11.029)mmol/L、(49.171±11.142)mmol/L和(44.652±8.854)mmol/L,在夏、秋季25-羟基维生素D水平相对高于春、冬季;GDM组孕妇25-羟基...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测定新生儿血清25-羟维生素D3[25(OH)D3]、甲状旁腺激素(PTH)、钙、磷、碱性磷酸酶浓度,了解不同胎龄新生儿维生素D的状况,为临床补充维生素D提供参考。方法:2013年9-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新生儿科住院的90例新生儿,包括早产儿60例,足月儿30例,其中早产儿按胎龄分为早产儿1组30例(28周≤胎龄≤32周)及早产儿2组30例(32周<胎龄<37周。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新生儿生后7 d内血清25(OH)D3、PTH、钙、磷、碱性磷酸酶浓度,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早产儿组血清25(OH)D3浓度为(25.74±8.42)nmol/L,低于足月儿组的(61.28±15.02)nmol/L(P<0.05);早产儿1组血清25(OH)D3为(18.53±4.34)nmol/L,低于早产儿2组的(32.95±4.24)nmol/L(P<0.05)。早产儿组血清PTH浓度为(112.80±25.23)pg/m L,高于足月儿组的(50.67±21.42)pg/m L(P<0.05);早产儿1组血清PTH浓度为(180.27±72.97)pg/m L,高于早产儿2组的(144.17±42.11)pg/m L(P<0.05)。新生儿血清25(OH)D3水平与PTH呈负相关。早产儿组血清钙浓度为(2.03±0.23)nmol/L,低于足月儿组的(4.58±9.10)nmol/L(P<0.05);早产儿1组血清钙为(1.92±0.21)nmol/L,低于早产儿2组的(2.15±0.21)nmol/L(P<0.05)。早产儿组血清碱性磷酸酶浓度为(162.22±61.81)nmol/L,高于足月儿组的(132.90±46.47)nmol/L(P<0.05);早产儿1组血清碱性磷酸酶浓度为(125.35±26.13)nmol/L,高于早产儿2组(100.26±16.96)nmol/L(P<0.05)。早产儿组血清磷浓度为(2.02±0.25)nmol/L,低于足月儿组的(2.10±0.40)nmol/L(P>0.05);早产儿1组血清磷浓度为(2.00±0.25)nmol/L,低于早产儿2组的(2.04±0.26)nmol/L(P>0.05)。结论:我院新生儿维生素D存在不足及缺乏现象,早产儿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18.
刘燕  戴武 《安徽医药》2015,36(12):1552-1554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4种不同维生素D干预治疗方案对维生素D缺乏/亚缺乏婴幼儿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3月至2011年10月我院儿保科门诊定期体检以及入托入园体检的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接近正常参考值范围下限的婴幼儿80例,按以下用药方案分组:A组一次性给予维生素D 15万IU;B组一次性给予维生素D 20万IU;C组一次性给予维生素D 30万IU;D组每日给予维生素A 3 600 IU+维生素D 2 000 IU,持续给药1个月。1个月后取清晨空腹血,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其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结果:A、B、C、D组方案用药后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均高于用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C组用药后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显著高于A、B、D组(P〈0.01),且接近安全范围的上限。结论:维生素D缺乏/亚缺乏婴幼儿一次性给予维生素D 15~20万IU是安全有效的干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20.
《中国医药科学》2017,(20):95-97
目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血清25-羟基维生素D水平的临床研究。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孕产妇800例,将所有患者分为妊娠期高血压组、轻度子痫前期组、重度子痫前期组、慢性高血压并发子痫前期组和对照组,对比分析不同组别患者血清25-羟基维生素D水平,分析其对妊娠期高血压病症的影响。结果对照组患者血清25-羟基维生素D水平明显高于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t=3.0763,P=0.0022),轻度子痫前期组患者血清25-羟基维生素D水平高于重度子痫前期组(t=2.7951,P=0.0079),慢性高血压并发子痫前期组血清25-羟基维生素D水平最低,与对照组相比(t=9.2145,P=0.0000)、妊娠期高血压组相比(t=5.8904,P=0.0000)、轻度子痫前期组相比(t=4.8799,P=0.000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清25-羟基维生素D水平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关联性较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风险的增高与维生素D摄入不足息息相关,因此,孕产妇应及时补充维生素D,能够有效预防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